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高中数学课堂,很多同学就将它与严肃、呆板、枯燥、乏味等词联系起来。因为传统的教育非常注重师道尊严,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有声有色,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大量存在。这种过于严肃的课堂气氛,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对话,要构建宽松、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
一、和谐的数学课堂一定是充满“感情”的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和谐“情”为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仍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能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传统教师倾向于强调权威与给予;传统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下被迫学习,这样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追求知识的欲望,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且具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真情实感,尊重学生主动成长。
二、和谐的数学课堂师生一定是“民主”的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积极投入,而学生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可以设立“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在学生发言时,有新意的、有独特见解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和谐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的课堂师生心灵融通,学生兴致高涨、神采飞扬。那么,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生成了。
三、和谐的数学课堂一定是“同伴互助、教学共长”的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另外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讲授"椭圆的标准方程"时,依照传统的教法,以教师讲、教师演示、教师推导传授新知,让学生像贮存器一样接受学习知识。学生学后也许能熟练地背诵公式,能按照公式进行椭圆标准方程的计算。但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渴望探索知识的欲望被扼制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同样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动手操作来实現新知的获取。可以让每组同学都准备一张硬纸板及两个图钉把一根细线的两端钉在硬纸板上(线长大于两钉间的距离)。用铅笔把线拉紧,使铅笔在硬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一个漂亮的椭圆就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尽管课本上对椭圆的画法作了介绍,但这只是“纸上谈兵”。通过做这一具体的实验,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因为他们以前只会画圆,而画椭圆是从来没有画过的。当椭圆画出来之后,接着就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画图过程去发现、去归纳椭圆是一个怎样的点的轨迹(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 对于如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这样提醒同学们,数学所追求的是“简单、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由我们画出的椭圆来看,正体现了这一“对称美、奇异美”。
四、和谐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是“主动参与”的
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在教学结构上,必须体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必须体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出于对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非常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过程,创设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环境,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精心统筹教学形式、整合好各个教学环节,要寓教于乐,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激趣引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省永修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和谐的数学课堂一定是充满“感情”的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和谐“情”为桥。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实质上仍是情感交流的过程。罗杰斯说过:“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导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导致学习的创造性。”因此,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能给学生营造认知与情感和谐统一的氛围,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并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活力,达到最佳的教与学的境界,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传统课堂中学生是配角、是观众,传统教师倾向于强调权威与给予;传统课堂氛围过于严肃,学生在教师的威严下被迫学习,这样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追求知识的欲望,而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是鲜活的、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主体;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考参与课堂;学生是现实的、主动的且具创造性的生命体,主动、健康发展是他们的权利,更是他们的内在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与真情实感,尊重学生主动成长。
二、和谐的数学课堂师生一定是“民主”的
很多实践表明,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期待是通过微笑来传递的,而学生会在这种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积极投入,而学生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鼓励。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善思多问,可以设立“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奖项,奖品是一本课堂作业本。在学生发言时,有新意的、有独特见解的发言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课后颁发奖品。这样做不仅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而且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和谐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激活课堂气氛,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如果我们的课堂师生心灵融通,学生兴致高涨、神采飞扬。那么,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就生成了。
三、和谐的数学课堂一定是“同伴互助、教学共长”的
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取长补短,求得同学间的“和谐”,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的目的。另外一方面还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整合。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在讲授"椭圆的标准方程"时,依照传统的教法,以教师讲、教师演示、教师推导传授新知,让学生像贮存器一样接受学习知识。学生学后也许能熟练地背诵公式,能按照公式进行椭圆标准方程的计算。但是,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学生的渴望探索知识的欲望被扼制了。在新课程理念下,同样的“椭圆的标准方程”的教学,可以通过同伴互助动手操作来实現新知的获取。可以让每组同学都准备一张硬纸板及两个图钉把一根细线的两端钉在硬纸板上(线长大于两钉间的距离)。用铅笔把线拉紧,使铅笔在硬纸板上慢慢移动一周,一个漂亮的椭圆就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尽管课本上对椭圆的画法作了介绍,但这只是“纸上谈兵”。通过做这一具体的实验,大家都觉得很新奇,因为他们以前只会画圆,而画椭圆是从来没有画过的。当椭圆画出来之后,接着就请同学们自己根据画图过程去发现、去归纳椭圆是一个怎样的点的轨迹(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之和是一个常数的点的轨迹)? 对于如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可这样提醒同学们,数学所追求的是“简单、对称、和谐和奇异”之美。由我们画出的椭圆来看,正体现了这一“对称美、奇异美”。
四、和谐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是“主动参与”的
新课程改革在许多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体现教与学的交融,重视教法与学法的相互转化;在教学结构上,必须体现集体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必须体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竞争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兼容并存,构建多边互动的课堂教学结构。出于对新课程教学的需要,许多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非常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安排好教学过程,创设好每个教学环节的环境,把知识的探究学习置于好奇的气氛中,精心统筹教学形式、整合好各个教学环节,要寓教于乐,运用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激趣引路,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省永修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