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对阅读(特别是大容量的课外阅读)作用是肯定的,它强调了阅读能够起到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从而起到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发展人的语言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积累,建构具有自己意义的文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段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 我认为,低年级课外阅读在于老师的指导,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快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我主要用下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课内搭桥——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学习阅读,首先接触的是课文。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也得从课内的阅读教学入手。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主要是认读能力的训练,这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章的魅力。尤其要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为课外阅读打好基础。 不仅如此,阅读教学中还应该结合课文来引发学生读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提出“你看过(读过)相同的文章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等问题,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及时表扬读得好、读得多的同学,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内搭桥的另一形式是利用固定的阅读课,由老师选择精美的文章读给学生听,通过听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活动激趣——在活动中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选用内容浅显、活泼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和儿歌,这些内容不仅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而且短小精悍而利于组织活动。 常用的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词语接龙——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三、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 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四、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技艺,就要多读书,读百家书,学百家艺,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学会收集书中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的头脑更充实,意志力更坚强,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受挫受打压能力也越来越强。因为只是可以带给人们力量!
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军事、科技、文学、名人传奇等方面的书籍为主,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学会自我欣赏,增强记忆,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若见,情文并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所以学生要会欣赏自己阅读,学会自我欣赏,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像蚕一样啃食知识的桑叶,在时光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
阅读,除感受文中“文美”、“情美”之外,还需养成记忆、整理所获信息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自己的习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辩论会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达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的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现在我立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明确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迫切性,依托课堂教学,通过我在课内、外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理念,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制定阅读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说明新课标对阅读(特别是大容量的课外阅读)作用是肯定的,它强调了阅读能够起到沟通个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使学生能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从而起到发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发展人的语言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丰富人的文化积累,建构具有自己意义的文化也是至關重要的。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段也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对于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这个目标难度虽然不大,但对于识字不多,正处于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何引导他们完成这个阅读目标,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老师的任务并不轻松。 我认为,低年级课外阅读在于老师的指导,得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尽快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风气。我主要用下面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课内搭桥——从课内到课外。 学生学习阅读,首先接触的是课文。阅读方法的学习和掌握,也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也得从课内的阅读教学入手。 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主要是认读能力的训练,这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注重学生的读,让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来感受文章的魅力。尤其要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朗读和默读能力,为课外阅读打好基础。 不仅如此,阅读教学中还应该结合课文来引发学生读的兴趣。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可以提出“你看过(读过)相同的文章吗?”“你还知道哪些古诗?”等问题,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并及时表扬读得好、读得多的同学,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内搭桥的另一形式是利用固定的阅读课,由老师选择精美的文章读给学生听,通过听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优美文字带来的愉悦,体验阅读的乐趣,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二、活动激趣——在活动中阅读。 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选用内容浅显、活泼有趣的童话、寓言、故事、古诗和儿歌,这些内容不仅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而且短小精悍而利于组织活动。 常用的活动主要有: 故事会——在班级举行讲故事活动,要求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童话、寓言、故事等讲给其他同学听。故事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要想讲好故事,就必须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选择,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的童话、寓言和故事。 朗诵会——朗诵包括朗读和背诵,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等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推荐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以背诵为主。 词语接龙——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检查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从另一个侧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
三、及时评价——用成果鼓励学生。 任何人都希望对自己的作为有所认可,小学生也是如此。及时地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不仅对已经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是个鼓励,对于还没养成习惯的学生也是一种促进。 评价阅读效果,是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也就是在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及时、合理的评价,使学生的劳动得到认可,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四、勤学博览,扬众之所长,补己之短。
俗话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个人要有渊博的学识和技艺,就要多读书,读百家书,学百家艺,这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需学会收集书中信息,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使自己的头脑更充实,意志力更坚强,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受挫受打压能力也越来越强。因为只是可以带给人们力量!
适合小学生的读物应以童话故事、小学生作文、军事、科技、文学、名人传奇等方面的书籍为主,这是因为“童话”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懂得故事中的寓意,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故事”中一些情节可打动孩子的心灵,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故事特点容易口述,这样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四、学会自我欣赏,增强记忆,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义若见,情文并见”。课外阅读关键在于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读,才能达到读的目的,用心去感受,才能感受文章的意境和美感。
阅读,表面上看是学习的方法,实际也是一种学习中的自我享受、自我陶醉,所以学生要会欣赏自己阅读,学会自我欣赏,一方面欣赏能把自己放在舒适而清静的环境里像蚕一样啃食知识的桑叶,在时光里有所得,有所获,有所悟。另一方面学会欣赏文中的词美、句美、文美、情感美、乐感美。从中去感到一丝丝快乐和惬意。
阅读,除感受文中“文美”、“情美”之外,还需养成记忆、整理所获信息的好习惯,这样不仅增强自己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对自己的习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辩论会以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课外阅读对自己的学习,特别是对于写作,有着积极促进作用。这就要求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要达到较高的阅读效果,“蜻蜓点水式”的阅读习惯就失去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切实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习惯上“明思想”、“明意义”、“明方法”、“善记忆”。在阅读的过程中“明事理(文章中心)”、“明思路(写作顺序、文章结构)”、“明情感(作者思想感情)”这样才真正的达到课外阅读的目的和效果。
现在我立足于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明确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迫切性,依托课堂教学,通过我在课内、外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理念,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树立正确的阅读观,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制定阅读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