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分析软件测试行业现状和软件测试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的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并且着重强调了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性,分析以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最后展望了新的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背景
1.1 软件测试人才需求分析。全球信息化极大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但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软件测试领域。国内软件测试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在软件业中处于弱势地位[1]。由于一直以来,国内许多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造成软件产品质量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也突显了中国软件测试人才的极度匮乏[2]。从国内招聘网站搜索软件测试相关的职位来看,软件产业需要大量懂得测试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软件测试工程师。
1.2 软件测试专业岗位分析。软件测试行业主要岗位为软件开发测试、网络开发测试、测试管理等6个就业方向以及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Web测试员、文档测试员等23个岗位。综合来说,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岗位。1.3 国内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现状。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总体属于起步阶段,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院校不多,一些院校仅开设了软件测试的课程。当前,一些软件企业与行业的培训机构在积极开展测试人才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内容较单一且完全实用化,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种培训属于非专门化、专业性的培养和教育[3]。因此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丰明聪提出了高职软件测试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张丽景等提出了基于倒推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可能导致软件测试人才欠缺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较难站在软件工程的高层次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复合型”是指能力更全面的高级软件测试人才,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这样就能够站在高层次的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了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软件缺陷的产生,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从而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2.1 培养目标。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面向社会对各类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本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程序设计基础、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架构设计、测试和实施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2.2 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中重要的部分为课程体系的建设。W模型以及极限编程中的TDD(测试驱动开发)更能够体现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相辅相成的关系,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依托一条软件开发的主线,保证每一个学期中都有开发课程。同时,软件测试的主线也将依托软件开发的主线顺势开展,由于软件测试需要软件开发为基础,因此软件测试课程比软件开发滞后两个学期。
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为Java和.NET,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Java平台的开发技术为主线,如图1所示,从第一学期依次学习的开发课程为:程序设计导论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JSP程序设计等,J2ME课程可以替换为Android或者IOS开发。在学习软件开发的课程的同时,另外还有两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是数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等课程,这些课程除了是考研相关的课程之外,也涵盖了很多基本的软件知识。另一个主线是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例如数据库、UML等。最终达到的开发要求为: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软件开发的工作。
在学习软件开发课程的同时,学生从本科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可以学习软件测试相关的课程,第二学年可以学习软件测试基础,第三学年可以学习软件质量保证、自动化软件测试、性能测试和软件工程等课程。这样,就业的选择有软件测试工程师、SQA、系统分析师等。2.3 软件测试平台的建立。软件测试平台包括软件测试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可以为学生建立统一的学习、实习平台。针对软件测试实验室,可以和Parasoft、IBM等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者安装开源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相关工具。其中除了开发工具外,安装的测试工具包括JTest、.Test、C++Test、JUnit、NUnit、LoadRunner、QTP、Bugzilla等。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可以采用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种方式。校外实训可以和实训机构进行合作;校内实训可以校方提供场地和机器,而实训公司提供工程师,以达到良好效果。2.4 人才模式的实施。郑州大学软件学院从2007开设软件测试专业以来,应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两届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创建了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继续深造、技术支持等,就业状况良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软件测试、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力给予了肯定。2.5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例如:(1)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资源尽早的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课程可以直接由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工程师来进行教授。(2)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部分的试点班供实训公司或者企业进行重点培养,使学习的方向更具有针对性。(3)软件测试平台的进一步创新,及时引入更先进的测试工具、方法、测试案例,加强CMMI、ISO质量管理知识的应用,建立更全面的软件工程思想。
3 结束语
虽然软件测试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目前计算机学院或软件学院对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模式仍需完善。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知识以及更全面的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这对于掌握更高级、更全面的软件测试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爱明.国内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42-46.
[2]兰景英.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71-73.
[3]杨鹏,贺平.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63-66.
[作者简介]
宰光军,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软件测试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刘燕,郑州大学数学系金融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1B520037)
关键词: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1 软件测试人才培养背景
1.1 软件测试人才需求分析。全球信息化极大推动了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但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软件测试领域。国内软件测试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在软件业中处于弱势地位[1]。由于一直以来,国内许多软件企业存在着“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造成软件产品质量问题日渐突出,同时也突显了中国软件测试人才的极度匮乏[2]。从国内招聘网站搜索软件测试相关的职位来看,软件产业需要大量懂得测试理论和方法的专业软件测试工程师。
1.2 软件测试专业岗位分析。软件测试行业主要岗位为软件开发测试、网络开发测试、测试管理等6个就业方向以及初、中级软件测试工程师、Web测试员、文档测试员等23个岗位。综合来说,软件测试专业相关的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相关的岗位。1.3 国内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现状。国内高校软件测试教学总体属于起步阶段,开设软件测试专业的院校不多,一些院校仅开设了软件测试的课程。当前,一些软件企业与行业的培训机构在积极开展测试人才的培训工作,但培训内容较单一且完全实用化,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种培训属于非专门化、专业性的培养和教育[3]。因此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
关于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丰明聪提出了高职软件测试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张丽景等提出了基于倒推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这些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对软件开发能力要求不高,这可能导致软件测试人才欠缺良好的软件开发能力,较难站在软件工程的高层次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实施。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复合型”是指能力更全面的高级软件测试人才,兼具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软件测试能力以及相关的软件工程能力。这样就能够站在高层次的角度对软件测试等软件工程活动实施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有了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软件缺陷的产生,以达到“预防为主”的目的,从而对软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更好的控制。
2.1 培养目标。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面向社会对各类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等软件工程人才需求,培养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本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程序设计基础、深厚的软件工程理论基础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发能力和市场与国际意识,能够对软件产品的架构设计、测试和实施执行规范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及进行可靠的方案实施。2.2 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中重要的部分为课程体系的建设。W模型以及极限编程中的TDD(测试驱动开发)更能够体现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相辅相成的关系,复合型的软件测试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软件开发能力,因此课程设置上必须依托一条软件开发的主线,保证每一个学期中都有开发课程。同时,软件测试的主线也将依托软件开发的主线顺势开展,由于软件测试需要软件开发为基础,因此软件测试课程比软件开发滞后两个学期。
目前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为Java和.NET,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以Java平台的开发技术为主线,如图1所示,从第一学期依次学习的开发课程为:程序设计导论Java、高级程序设计Java、JSP程序设计等,J2ME课程可以替换为Android或者IOS开发。在学习软件开发的课程的同时,另外还有两条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是数学英语、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等课程,这些课程除了是考研相关的课程之外,也涵盖了很多基本的软件知识。另一个主线是软件工程相关的课程,例如数据库、UML等。最终达到的开发要求为:软件测试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胜任软件开发的工作。
在学习软件开发课程的同时,学生从本科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可以学习软件测试相关的课程,第二学年可以学习软件测试基础,第三学年可以学习软件质量保证、自动化软件测试、性能测试和软件工程等课程。这样,就业的选择有软件测试工程师、SQA、系统分析师等。2.3 软件测试平台的建立。软件测试平台包括软件测试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面,可以为学生建立统一的学习、实习平台。针对软件测试实验室,可以和Parasoft、IBM等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者安装开源的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相关工具。其中除了开发工具外,安装的测试工具包括JTest、.Test、C++Test、JUnit、NUnit、LoadRunner、QTP、Bugzilla等。对于实训基地的建设问题,可以采用校外实训和校内实训两种方式。校外实训可以和实训机构进行合作;校内实训可以校方提供场地和机器,而实训公司提供工程师,以达到良好效果。2.4 人才模式的实施。郑州大学软件学院从2007开设软件测试专业以来,应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两届软件测试专业人才,创建了软件测试和软件工程实验室,建立了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软件测试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软件测试、软件开发、继续深造、技术支持等,就业状况良好,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软件测试、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综合运用能力给予了肯定。2.5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创新,例如:(1)加强校企合作,将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资源尽早的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部分课程可以直接由企业或者实训公司的工程师来进行教授。(2)采用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部分的试点班供实训公司或者企业进行重点培养,使学习的方向更具有针对性。(3)软件测试平台的进一步创新,及时引入更先进的测试工具、方法、测试案例,加强CMMI、ISO质量管理知识的应用,建立更全面的软件工程思想。
3 结束语
虽然软件测试人才的市场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是目前计算机学院或软件学院对软件测试人才的培养模式仍需完善。复合型软件测试人才具有扎实的软件开发知识以及更全面的软件工程相关知识,这对于掌握更高级、更全面的软件测试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爱明.国内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2):42-46.
[2]兰景英.应用型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4):71-73.
[3]杨鹏,贺平.高职软件测试专业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8(2):63-66.
[作者简介]
宰光军,郑州大学软件技术学院软件测试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刘燕,郑州大学数学系金融数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博士。
*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11B5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