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化问题学生,给问题学生“一米阳光”,首先要了解问题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其次要重视家长作用,落实转化关键,接着要发挥教师作用,助力转化成效。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计划;家长;教师;一视同仁;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47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每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总会存在一些习惯欠佳、成绩低下、思想素质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教师者,育人也,转化问题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转化问题学生呢?笔者认为:
一、了解问题成因,制定转化计划
事出必有因,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这背后少了原因,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必须要了解问题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非常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总是鞠躬敬礼,但对同学总是拒之千里,不与同学交往谈心。课堂上非常喜欢回答问题,但回答问题时速度慢慢吞吞,回答不完整。如果老师不提问他,他自己总会怀疑老师是不是生他的气,如果老师没有恰当的评价,他也质疑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而且他也总是怀疑同学们,同学们看他,他以为卑视他,同学们嘴巴动一下,他也以为同学们说他坏话,同学们围着一起玩,没邀请他,他也以为同学们故意排斥他。他就这样怀疑着同学们,也疏远着同学们。笔者认为这就是问题学生,他存在多疑、孤僻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多方面与家长沟通,开始家长并不理睬,后来沟通得多了,家长全盘托出,原来这样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她的家庭环境所致,他,13岁,来自湖南偏远地方,家庭环境一般,爸爸妈妈离异,爸爸再娶一个,与爸爸,后妈一起住,后妈不理他。亲妈也完全不理他,他跟后妈一起住,他也担心后妈不喜欢他,生他的气,说他坏话。而他后妈确实也对他爱理不理的,爸爸理就理他,但谈心事是不可能的,忙碌的日子让他爸只给他食,穿。久久而之,他就产生了“多疑”,“孤僻”的心理问题。笔者了解学生的问题成因,就制定了以下转化策络。
二、重視家长作用,落实转化关键。
显而易见,大多数问题学生与家庭背景有关,因而家长在问题学生转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转变“问题学生”的现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跟家长达成共识。由于有些家长忽视孩子,不管教孩子,由孩子自由发展,以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为了改变“问题学生”,教师必须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了危害孩子,让孩子失去活下去的动力。进而与教师一起改变“问题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多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如笔者遇到上述的这位多疑、孤僻的问题学生,在了解基本原因之后,笔者多次与其父亲沟通,初始,其父亲对笔者爱理不理。笔者三顾茅庐后,其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开始把时间分给孩子,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笔者再把目光转移到亲妈与后妈身上,笔者通过电话与其亲妈沟通,让亲妈知道孩子的优点与孩子对她的思念以及孩子存在的问题,接着与亲妈面对面沟通,与亲妈一起找原因、求方法、讲道理、摆事实,让亲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同样,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后妈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家长对孩子的转变,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感受到了温暖,渐渐地不再多疑、孤僻。
三、发挥教师作用,助力转化成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教师却是孩子的第二任家长,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上更是至关重要的。
(一)一视同仁助转化。
“问题学生”不仅思想上有问题,而且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如笔者上述所说的“问题学生”就是一名成绩偏低的学生,当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出现在教师眼前,教师偏爱、偏帮优等生也属正常,但这样只会问题学生更有问题,所以当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时,教师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甚至是更加关爱“问题学生”,由单纯的说教转变为心理引导,让那些“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亲切,进而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问题转化效果。
(二)兴趣使然促转化
当教师与“问题学生”关系拉近时,教师要进一步了解“问题学生”,多与他沟通,清楚他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借兴趣促转化。
笔者了解到该“问题学生”喜欢玩游戏,结合“问题学生”问题成因,特意设计以下的课堂游戏:雨滴游戏,捶捶背游戏,凳子游戏,传声桶游戏,拍拍游戏……让他参与其中。其中凳子游戏是这样的:几个学生围着凳子转,一人放音乐,几个学生围着凳子转,音乐一停,抢凳子坐,抢不到的就退出。玩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想让他转移注意力,学会专注某一项事物,学会与同学相处,让他活在愉悦的氛围中,边玩边听音乐同样也能熏陶一下他;又如:传声筒游戏也能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游戏是这样的:全班分8组,由第一个同学开始传声,伊始之初,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各一张纸条看一眼,传声内容在纸条上,然后开始传声,声音必须小,不能提前让其他组的同学听到,传到最后一个同学同学就大声说出来,看哪组传得快,又传得准。因为该生不懂得与人交往,通过游戏让他学会与同学交往,以改善他的人际关系,也让他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改善他的孤僻问题。
同时,笔者也了解到该“问题学生”喜欢看书,但并没有什么书看,于是,我单独借了他几本书,并在教室开设图书角,要求学生把家里的书拿回来大家分享,并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批书,允许学生借读,每周开设读书课,读书分享课,还给他一个职务——读书班长,让他管理图书角,让他安排读书分享人员,把职务给他是是为了让他觉得老师关注他,他在班上还是挺有作用的,老师是相信他的。以信任消除怀疑,以职责消除孤僻。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消除怀疑,以书消除孤僻,以书熏陶情操。
结束语:综上所述,转化“问题学生”是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与喜欢;需要我们主动给他“一米阳光”,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有持久的动力,才会进步。
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计划;家长;教师;一视同仁;兴趣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3-347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每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总会存在一些习惯欠佳、成绩低下、思想素质差的学生,这些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教师者,育人也,转化问题学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转化问题学生呢?笔者认为:
一、了解问题成因,制定转化计划
事出必有因,一个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这背后少了原因,要想转化问题学生,必须要了解问题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如笔者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对老师非常有礼貌,每次见到老师总是鞠躬敬礼,但对同学总是拒之千里,不与同学交往谈心。课堂上非常喜欢回答问题,但回答问题时速度慢慢吞吞,回答不完整。如果老师不提问他,他自己总会怀疑老师是不是生他的气,如果老师没有恰当的评价,他也质疑老师是不是不喜欢他。而且他也总是怀疑同学们,同学们看他,他以为卑视他,同学们嘴巴动一下,他也以为同学们说他坏话,同学们围着一起玩,没邀请他,他也以为同学们故意排斥他。他就这样怀疑着同学们,也疏远着同学们。笔者认为这就是问题学生,他存在多疑、孤僻的心理问题。为了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多方面与家长沟通,开始家长并不理睬,后来沟通得多了,家长全盘托出,原来这样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她的家庭环境所致,他,13岁,来自湖南偏远地方,家庭环境一般,爸爸妈妈离异,爸爸再娶一个,与爸爸,后妈一起住,后妈不理他。亲妈也完全不理他,他跟后妈一起住,他也担心后妈不喜欢他,生他的气,说他坏话。而他后妈确实也对他爱理不理的,爸爸理就理他,但谈心事是不可能的,忙碌的日子让他爸只给他食,穿。久久而之,他就产生了“多疑”,“孤僻”的心理问题。笔者了解学生的问题成因,就制定了以下转化策络。
二、重視家长作用,落实转化关键。
显而易见,大多数问题学生与家庭背景有关,因而家长在问题学生转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转变“问题学生”的现状,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要跟家长达成共识。由于有些家长忽视孩子,不管教孩子,由孩子自由发展,以致孩子出现心理障碍。为了改变“问题学生”,教师必须要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让家长认识到心理问题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甚至了危害孩子,让孩子失去活下去的动力。进而与教师一起改变“问题学生”,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要多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如笔者遇到上述的这位多疑、孤僻的问题学生,在了解基本原因之后,笔者多次与其父亲沟通,初始,其父亲对笔者爱理不理。笔者三顾茅庐后,其父亲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开始把时间分给孩子,常带孩子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笔者再把目光转移到亲妈与后妈身上,笔者通过电话与其亲妈沟通,让亲妈知道孩子的优点与孩子对她的思念以及孩子存在的问题,接着与亲妈面对面沟通,与亲妈一起找原因、求方法、讲道理、摆事实,让亲妈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同样,晓之有理,动之以情地说服后妈关注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尊重。家长对孩子的转变,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感受到了温暖,渐渐地不再多疑、孤僻。
三、发挥教师作用,助力转化成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教师却是孩子的第二任家长,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上更是至关重要的。
(一)一视同仁助转化。
“问题学生”不仅思想上有问题,而且大部分成绩不理想,如笔者上述所说的“问题学生”就是一名成绩偏低的学生,当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出现在教师眼前,教师偏爱、偏帮优等生也属正常,但这样只会问题学生更有问题,所以当优等生和“问题学生”出现同样的错误时,教师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甚至是更加关爱“问题学生”,由单纯的说教转变为心理引导,让那些“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亲切,进而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生问题转化效果。
(二)兴趣使然促转化
当教师与“问题学生”关系拉近时,教师要进一步了解“问题学生”,多与他沟通,清楚他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借兴趣促转化。
笔者了解到该“问题学生”喜欢玩游戏,结合“问题学生”问题成因,特意设计以下的课堂游戏:雨滴游戏,捶捶背游戏,凳子游戏,传声桶游戏,拍拍游戏……让他参与其中。其中凳子游戏是这样的:几个学生围着凳子转,一人放音乐,几个学生围着凳子转,音乐一停,抢凳子坐,抢不到的就退出。玩这样的游戏,目的是想让他转移注意力,学会专注某一项事物,学会与同学相处,让他活在愉悦的氛围中,边玩边听音乐同样也能熏陶一下他;又如:传声筒游戏也能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游戏是这样的:全班分8组,由第一个同学开始传声,伊始之初,老师给每组第一个同学各一张纸条看一眼,传声内容在纸条上,然后开始传声,声音必须小,不能提前让其他组的同学听到,传到最后一个同学同学就大声说出来,看哪组传得快,又传得准。因为该生不懂得与人交往,通过游戏让他学会与同学交往,以改善他的人际关系,也让他明白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以改善他的孤僻问题。
同时,笔者也了解到该“问题学生”喜欢看书,但并没有什么书看,于是,我单独借了他几本书,并在教室开设图书角,要求学生把家里的书拿回来大家分享,并向学校图书馆借了一批书,允许学生借读,每周开设读书课,读书分享课,还给他一个职务——读书班长,让他管理图书角,让他安排读书分享人员,把职务给他是是为了让他觉得老师关注他,他在班上还是挺有作用的,老师是相信他的。以信任消除怀疑,以职责消除孤僻。以书为伴,以书为友,以书消除怀疑,以书消除孤僻,以书熏陶情操。
结束语:综上所述,转化“问题学生”是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注与喜欢;需要我们主动给他“一米阳光”,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他们才有持久的动力,才会进步。
清远市清新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