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必备环节,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是新时期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实效性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思政课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二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设计的实践环节,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理论讲授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对理论的巩固。纵观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依然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其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尤为重要。
一、加强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灌输理论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授课方式,但是,离开实践教学环节,将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内化于心,继而外化于行,实现教育目标。
(1)党和国家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专门强调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加强实践环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实现知识传授和实践育人的双结合。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要从多方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201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强调要从本专科思想政治课学分中专门安排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理论灌输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下,全国范围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能力不足,基本上存在下列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思政课中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教师也能够系统指导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认识,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共同理想。但是,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的情况,形式化严重,甚至有些思政课教师本身就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2)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经验,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自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即使掌握了系统的基础理论,但是无法做到理论和现实的有机融合,不能有效把握最新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也就无法通过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强化思想政治素质。
(3)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应全面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学校教务部门和思想政治课管理部门也必须参照其它课程一样,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组织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检查。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重视这一环节,更没有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甚至有些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环节时有时无,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体系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日益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都将实践教学环节写入了思政课教学大纲,部分高校探索实施不同形式的学分制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构建综合完善的教学体系依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1)在课内实施实践教学。
近几年,部分高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于是探索课内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是采取专题教学形式。此种情况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将不同教学内容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专题,然后依托相应的时事热点,进行课堂拓展,打开学生视野,使学生将理论和时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和思辨。二是开展项目式研究。思政课教师将相关基础理论做成不同的课题,指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问题分析,资料收集,撰写论文的实践形式实现教育目标。三是开展体验式案例教学。教师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的典型案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案例进行情景还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在校内实施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依托校园中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校园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是活动载体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地接受教育信息。二是活动载体可以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三是活动载体能使被教育对象主体化,扩大教育面。校园文化活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务必选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组织和开展。另外,务必发挥种类繁多的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3)在校外实施实践教学。
校外实施实践教学就是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采取参观、访问、调研等形式走进城乡社区、工厂矿山、部队军营等场所,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以亲身感受巩固思政课理论知识,同时提升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一机会和平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对于未参加“三下乡”的同学,思政课教师务必在放假前布置好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关选题,让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相关实践,开学提交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报告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金朝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简介:崔利宾(1981-),男,汉族,河南滑县人,硕士,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
关键词: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高校思政课由两个环节构成,一是理论知识的讲授,二是为了巩固理论知识而设计的实践环节,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理论讲授是实践的前提,实践是对理论的巩固。纵观部分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目前依然存在不少有待完善的地方,其中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方面尤为重要。
一、加强实践教学的必然性
高校思政课的核心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尽管灌输理论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授课方式,但是,离开实践教学环节,将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内化于心,继而外化于行,实现教育目标。
(1)党和国家明确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专门强调高校思政课必须要加强实践环节,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实现知识传授和实践育人的双结合。2005年2月,中宣部、教育部又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高等学校必须要从多方面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201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强调要从本专科思想政治课学分中专门安排实践教学学分比例。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要求。
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强实践环节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理论灌输思维和习惯的影响下,全国范围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起步较晚,经验较少,能力不足,基本上存在下列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思政课中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思政课教师也能够系统指导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认识,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定共同理想。但是,部分高校依然存在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的情况,形式化严重,甚至有些思政课教师本身就对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
(2)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一方面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经验,更应该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一部分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由于自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的限制,即使掌握了系统的基础理论,但是无法做到理论和现实的有机融合,不能有效把握最新时事热点以及相关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思想政治理论,也就无法通过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强化思想政治素质。
(3)实践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应全面纳入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学校教务部门和思想政治课管理部门也必须参照其它课程一样,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组织以及实施过程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检查。现实中,多数高校没有重视这一环节,更没有建立常态化的管理机制,甚至有些学校思想政治课实践环节时有时无,直接导致了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完善体系是加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日益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都将实践教学环节写入了思政课教学大纲,部分高校探索实施不同形式的学分制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增加经费投入,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师资培训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构建综合完善的教学体系依然是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1)在课内实施实践教学。
近几年,部分高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大规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于是探索课内实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一是采取专题教学形式。此种情况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将不同教学内容科学地划分为不同的专题,然后依托相应的时事热点,进行课堂拓展,打开学生视野,使学生将理论和时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和思辨。二是开展项目式研究。思政课教师将相关基础理论做成不同的课题,指导学生通过调查研究,问题分析,资料收集,撰写论文的实践形式实现教育目标。三是开展体验式案例教学。教师精心选取日常生活的典型案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案例进行情景还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2)在校内实施实践教学。
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依托校园中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同类型的学生社团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校园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载体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是活动载体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然地接受教育信息。二是活动载体可以实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统一。三是活动载体能使被教育对象主体化,扩大教育面。校园文化活动种类丰富,形式多样,务必选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来组织和开展。另外,务必发挥种类繁多的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
(3)在校外实施实践教学。
校外实施实践教学就是指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采取参观、访问、调研等形式走进城乡社区、工厂矿山、部队军营等场所,深入实际,深入生活,以亲身感受巩固思政课理论知识,同时提升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一机会和平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穿插其中,对于未参加“三下乡”的同学,思政课教师务必在放假前布置好思政课社会实践相关选题,让学生利用暑期进行相关实践,开学提交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并盖章的报告书。
参考文献:
[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金朝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10).
作者简介:崔利宾(1981-),男,汉族,河南滑县人,硕士,重庆交通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