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明确了云南蔗区甘蔗主要螟虫的分布区域、发生危害,揭示了影响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通过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体系,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等对策措施,可科学有效防控甘蔗螟虫,减少为害损失。
关键词: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发生动态;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1013
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Sugarcane Borers in Yunnan
Li Wenfeng, Yin Jiong, Huang Yingkun, Shen Ke, Luo Zhiming, Wang Xiaoyan, Shan Hongli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Provinc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Kaiyuan 661699, Y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e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borers on sugarcane in Yunna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our investigation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borers. The distribution area and damage of the major borers in Yunnan cane-growing regions were ascertain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borers and the causes of the borer rampancy were reveal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borers, suitabl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ugarcane quarantine system, enhancing the quarantine of the imported varieties/clones,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ng the new borer populations, establishing the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actively carrying out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nd enh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emies. These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could help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orers on sugarcane and decreas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se borers.
Key words: Yunnan Cane-growing Areas; Sugarcane Borers; Population Structure; Occurrence Dynamics; Control Strategies
0 引言
甘蔗螟虫俗称甘蔗钻心虫,是为害甘蔗最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易随引种传播[1],云南各甘蔗主产区普遍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甘蔗生产。尤其近年来,由于未实行严格的甘蔗引种检疫,作物结构多元化,种植制度变革,重新植轻宿根蔗管理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为甘蔗螟虫的传播、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发生为害逐年加重,给甘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3]。因此,研究明确不同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切实加强对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减少为害损失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不同蔗区、不同时期,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明显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前,华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 (Snellen)、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 Snellen等。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多黄螟、干旱地多二点螟,广西以二点螟、黄螟最严重[4]。20世纪70年代,福建蔗区主要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等[5]。20世纪80年代,广西蔗区多以二点螟为主,也有条螟和黄螟等混合发生[6]。20世纪90年代,雷州半岛蔗区主要有二点螟、黄螟、红尾白螟、条螟、大螟等5种[7];广东蔗区主要有黄螟、二点螟、条螟3种,以黄螟为主要种类[8]。21世纪,贵州蔗区主要有条螟、大螟、二点螟[9];广东翁源蔗区主要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以条螟、二点螟为主[10];云南德宏蔗区主要有黄螟、台湾稻螟、大螟[11];廣西崇左蔗区以条螟、二点螟为主[12];广西来宾蔗区以二点螟为主占94%,条螟占4.7%[13]。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繁多,不同的螟虫种类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不一。而目前,有关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情况研究报道甚少,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缺乏基础和科学依据。为此,笔者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结合灯光诱集与田间定点定时调查,对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为有效防控甘蔗螟虫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
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繁多,如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a Dudgeo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 (Snellen)、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 Snellen等[1](图1),不同蔗区、不同时期,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明显不同,对甘蔗生产的为害水平也不同。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云南蔗区主要有大螟、二点螟、台湾稻螟,对甘蔗的为害以大螟为主,二点螟次之,台湾稻螟仅在德宏局部蔗区发生,总体混合种群虫口密度低,为害轻,苗期螟害枯心率在10%以下;1966年由广西调种时黄螟被带入云南,先在开远、弥勒发生,后传遍红河全州及玉溪部分蔗区,成为滇南蔗区主要害虫之一,为害猖獗[14]。
20世纪70—80年代,云南蔗区发生的甘蔗螟虫主要种类有大螟、黄螟、二点螟、台湾稻螟,对甘蔗的为害仍以大螟居首位,变化明显的是黄螟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与大螟不相上下,而二点螟和台湾稻螟无明显变化,所占比例小。二点螟多发生在旱地蔗,台湾稻螟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此期,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作物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甘蔗螟虫寄主单一,营养条件有限,增殖速度慢,生存密度低,苗期螟害枯心率一般在10.3%~14.08%[15]。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随着甘蔗生产快速发展,尤其是旱地蔗大面积推广种植,多发生于旱地蔗的二点螟种群数量快速上升跃居首位,其次是大螟和黄螟不相上下,台湾稻螟仍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所占比例甚小,苗期螟害枯心率一般在10%~20%[16]。
进入21世纪,随着甘蔗生产跨越发展和甘蔗品种改良更新步伐加快,条螟、红尾白螟先后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逐年扩展成为为害云南甘蔗的主要害虫[1]。尤其近年来,由于甘蔗种植管理不当、蔗区气候异常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等因素,为甘蔗螟虫的传播、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增多,虫口逐年积累,苗期螟害枯心率和后期蔗茎螟害株率急剧上升,造成大幅度减产减糖,给全省甘蔗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灾害。2012—2013年的调查表明,目前云南蔗区发生的甘蔗螟虫主要种类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红尾白螟、台湾稻螟等6种。其中以黄螟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最大,广泛分布于德宏、临沧、版纳、普洱、保山等滇西南湿热蔗区;其次是条螟种群数量也得到快速增长,扩展蔓延迅速,对甘蔗的为害日趋加重;第三是二点螟对旱地蔗影响大;其他的3种均是局部蔗区发生,所占比例甚小,大螟多发生于水田蔗,红尾白螟主要发生在德宏、文山蔗区,台湾稻螟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但红尾白螟增长快、扩展迅速,是今后应重点加强监测的对象。近年来,多种蔗螟混合发生、高密度虫口为害已成为现阶段影响云南甘蔗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全省甘蔗生产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据调查,目前云南蔗区螟虫苗期螟害枯心率重的达31.16%~61.82%;后期蔗茎螟害株率重的达80.22%以上[3]。
2 影响甘蔗螟蟲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
2.1 引种制度不健全,甘蔗引种未实行严格检疫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最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易随引种传播。近年来,省外引种、省内蔗区间相互调种更加频繁,这对加快蔗区品种改良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引种、调种、繁种、用种工作中,由于对甘蔗病虫害重视不够,引种制度不健全,未实行严格检疫,种苗带病虫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一些危险性病虫如黄螟、条螟、红尾白螟等多种蔗螟先后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再通过省内蔗区间相互调种随种苗在蔗区间相互传播,扩展蔓延十分迅速,导致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增多,虫口逐年积累,苗期螟害枯心率和后期蔗茎螟害株率急剧上升,造成大幅度减产减糖,给全省甘蔗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灾害。
2.2 作物结构多元化,复种指数高
大螟、二点螟、条螟、台湾稻螟等多种蔗螟均属杂食性害虫,除为害甘蔗外,还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20世纪80年代以前,作物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甘蔗螟虫由于寄主单一,营养条件有限,增殖速度慢,生存密度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水稻、甘蔗、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竞相种植,作物结构多元化,复种指数高。尤其甘蔗、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两者均是甘蔗螟虫喜食作物,可供取食面广,选择性大,物候期与发生期相吻合,为甘蔗螟虫生存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3 虫害长期累积,虫口密度过大
甘蔗是种茎繁殖的多年生作物,并且由于耕作土地面积有限,大部分蔗区为长期多年连作,这为甘蔗螟虫的长年累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最近10多年来,南方地区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温、干旱、少雨和暖冬,有利于甘蔗螟虫的安全越冬,加上有效防控措施未能在广大蔗区普遍推广,最终导致甘蔗螟虫虫口密度迅速累积,直至暴发成灾。
2.4 蔗农对甘蔗螟虫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差,缺少有效的预防措施
受经济比价效益影响,目前云南蔗区甘蔗生产重点布局在山区,科技文化相对落后,甘蔗种植、管理粗放,蔗农对甘蔗螟虫的为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差,甘蔗螟虫发生前期或为害程度较轻时不及时管理,缺少有效的预防措施。施药防治措施不到位,施药时间不对、用药量不足、防治效果不佳,导致甘蔗螟虫增长快为害日趋猖獗。
2.5 重新植轻宿根蔗管理,有利于甘蔗螟虫发生,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
云南多数蔗区,蔗农习惯在新植蔗种植时撒药防虫,而对宿根蔗田间前期管理多数蔗农不重视,未进行破垄松蔸、撒药覆土防虫等高产栽培措施,造成宿根蔗苗期螟害发生严重,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 3 防控对策
3.1 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
甘蔗螟虫易随种苗传播和扩散蔓延,随着蔗糖生产的发展,各地迫切希望引进适宜的品种繁殖推广,蔗区间相互引种频繁,如不注意引种检疫,势必造成蔗螟随蔗种远距离传播,加速扩散蔓延。因此,甘蔗生产管理、蔗糖企业各级部门必须提高对甘蔗螟虫种传性认识,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严防蔗螟随种苗传播蔓延,有效控制甘蔗螟虫为害,为蔗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3.2 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甘蔗条螟、红尾白螟是近年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逐年扩展成为为害云南甘蔗的新害虫种群, 而云南尚未对其开展较系统的研究,其基本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等情况均不太清楚。因此,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全面掌握其分布、发生为害特点,摸清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分析明确影响种群消长因子和猖獗发生原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3 建立甘蔗螟蟲预警监测体系,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准确及时预报信息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前提条件,各蔗区应因地制宜,以螟虫发生特点为依据,采用智能型虫情测报灯测报、性诱剂测报,结合田间定点定时调查,优化和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Access数据分析系统及技术体系,提高预警监测时效性和准确率。在此基础上,在优势产区设立甘蔗螟虫监测点,建立覆盖滇西南甘蔗优势产区的螟虫预警监测网,对甘蔗螟虫实施有效监测,适时掌握虫情动态,及时发布信息,为甘蔗螟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4 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
(1)利用蔗螟成虫的强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可降低虫口基数,保护蔗苗,减轻危害[17]。(2)赤眼蜂是蔗螟卵期寄生天敌,可通过人工繁殖,选择螟虫产卵始盛期和高峰期补充释放到蔗田有效控制蔗螟种群增长。每公顷设75~120个释放点,每次放蜂15万头左右,全年共放蜂5~7次,对蔗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赤眼蜂时应间隔7~20天方能施用农药,避免影响赤眼蜂生存活力[18];(3)蔗田中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ferens以及卵寄生蜂等多种寄生天敌昆虫是蔗螟的优势天敌,分布广泛,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5%~35%[19-20]。因此,从早春开始,选用高效中低毒选择性杀虫剂,并采用根区土壤施药,减少或避免对螟虫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可减轻甘蔗螟虫的为害。
参考文献
[1] 黄应昆,李文凤.现代甘蔗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9.
[2] 罗志明,黄应昆,李文凤,等.高原生态蔗区甘蔗螟虫猖獗原因与防治对策[J].动物学研究,2009:105-109
[3] 李文凤,单红丽,黄应昆,等.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J].中国糖料,2013(1):59-62.
[4] 周锡槐.华南甘蔗螟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意见[J].昆虫知识,1960(4):109-111.
[5] 黄盈,陈榜标,王文天,等.福建甘蔗螟虫发生规律的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1980(4):12-17.
[6] 农旭畴,俸中麟.蔗田甘蔗螟混合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J].甘蔗糖业,1987(4):53-56.
[7] 冯奕玺.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糖料,1999(3):35-38.
[8] 郭良珍,冯荣杨,梁恩义,等.甘蔗螟虫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治[J].植物保护,2000,26(1):23-25.
[9] 张亦诚,易代勇,雷朝云,等.甘蔗螟虫的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95-96.
[10] 管楚雄,蔡连明,林明江,等.广东翁源蔗区甘蔗螟虫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甘蔗糖业,2009(2):1-7.
[11] 杨世常,夏银果,陈寿宏,等.20%康宽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2010(2):14-19.
[12] 谭裕模,卓宁,黎焕光,等.崇左蔗区螟虫为害造成产量和糖分损失及生防效果[J].甘蔗糖业,2011(4):18-25.
[13] 黄志巧,黄晞,周志和,等.浅谈来宾市2011年甘蔗螟虫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广西植保,2013,26(1):23-25.
[14] 黄应昆,李文凤.云南甘蔗害虫及其天敌资源[J].甘蔗糖业,1995(5):15-17.
[15] 黄应昆,李文凤.甘蔗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1-6.
[16] 黄应昆,李文凤.云南“双高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4(4):16-18.
[17] 李杨瑞,杨丽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469-1474.
[18] 卢文洁,徐宏,李文凤,等.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J].中国糖料,2011(3):64-67.
[19] 李文凤.螟黄足绒茧蜂的初步观察[J].昆虫天敌,1995,17(1):7-8.
[20] 黄应昆,李文凤.甘蔗害虫优势天敌及其保护利用[J].昆虫天敌,2006,28(2):85-92.
关键词: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群结构;发生动态;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1013
The Dynamic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ntrol Strategies of Sugarcane Borers in Yunnan
Li Wenfeng, Yin Jiong, Huang Yingkun, Shen Ke, Luo Zhiming, Wang Xiaoyan, Shan Hongli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Provinc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Kaiyuan 661699, Yunnan, China)
Abstract: The species,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borers on sugarcane in Yunna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our investigation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borers. The distribution area and damage of the major borers in Yunnan cane-growing regions were ascertaine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borers and the causes of the borer rampancy were revealed. According to the da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borers, suitable control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including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sugarcane quarantine system, enhancing the quarantine of the imported varieties/clones,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investigating the new borer populations, establishing the early warn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actively carrying out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control, and enhancing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nemies. These measures and strategies could help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orers on sugarcane and decrease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se borers.
Key words: Yunnan Cane-growing Areas; Sugarcane Borers; Population Structure; Occurrence Dynamics; Control Strategies
0 引言
甘蔗螟虫俗称甘蔗钻心虫,是为害甘蔗最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易随引种传播[1],云南各甘蔗主产区普遍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甘蔗生产。尤其近年来,由于未实行严格的甘蔗引种检疫,作物结构多元化,种植制度变革,重新植轻宿根蔗管理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为甘蔗螟虫的传播、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发生了明显变化,发生为害逐年加重,给甘蔗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3]。因此,研究明确不同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切实加强对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减少为害损失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不同蔗区、不同时期,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明显不同。20世纪60年代以前,华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主要有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 (Snellen)、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 Snellen等。其中,广东珠江三角洲多黄螟、干旱地多二点螟,广西以二点螟、黄螟最严重[4]。20世纪70年代,福建蔗区主要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等[5]。20世纪80年代,广西蔗区多以二点螟为主,也有条螟和黄螟等混合发生[6]。20世纪90年代,雷州半岛蔗区主要有二点螟、黄螟、红尾白螟、条螟、大螟等5种[7];广东蔗区主要有黄螟、二点螟、条螟3种,以黄螟为主要种类[8]。21世纪,贵州蔗区主要有条螟、大螟、二点螟[9];广东翁源蔗区主要有二点螟、条螟、黄螟、大螟,以条螟、二点螟为主[10];云南德宏蔗区主要有黄螟、台湾稻螟、大螟[11];廣西崇左蔗区以条螟、二点螟为主[12];广西来宾蔗区以二点螟为主占94%,条螟占4.7%[13]。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繁多,不同的螟虫种类其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不一。而目前,有关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情况研究报道甚少,甘蔗螟虫的科学有效防控缺乏基础和科学依据。为此,笔者通过查阅历史资料,结合灯光诱集与田间定点定时调查,对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为有效防控甘蔗螟虫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1 云南蔗区甘蔗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动态
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繁多,如大螟Sesamia inferens Walker、二点螟Chilo infuscatellus Snellen、台湾稻螟Chilo auricilia Dudgeon、黄螟Argyroploce schistaceana (Snellen)、条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红尾白螟Tryporyza intacta Snellen等[1](图1),不同蔗区、不同时期,甘蔗螟虫的种类、种群结构及优势种群明显不同,对甘蔗生产的为害水平也不同。
20世纪60年代以前,云南蔗区主要有大螟、二点螟、台湾稻螟,对甘蔗的为害以大螟为主,二点螟次之,台湾稻螟仅在德宏局部蔗区发生,总体混合种群虫口密度低,为害轻,苗期螟害枯心率在10%以下;1966年由广西调种时黄螟被带入云南,先在开远、弥勒发生,后传遍红河全州及玉溪部分蔗区,成为滇南蔗区主要害虫之一,为害猖獗[14]。
20世纪70—80年代,云南蔗区发生的甘蔗螟虫主要种类有大螟、黄螟、二点螟、台湾稻螟,对甘蔗的为害仍以大螟居首位,变化明显的是黄螟种群数量急剧上升与大螟不相上下,而二点螟和台湾稻螟无明显变化,所占比例小。二点螟多发生在旱地蔗,台湾稻螟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此期,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作物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甘蔗螟虫寄主单一,营养条件有限,增殖速度慢,生存密度低,苗期螟害枯心率一般在10.3%~14.08%[15]。
20世纪 80年代末、90年代,随着甘蔗生产快速发展,尤其是旱地蔗大面积推广种植,多发生于旱地蔗的二点螟种群数量快速上升跃居首位,其次是大螟和黄螟不相上下,台湾稻螟仍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所占比例甚小,苗期螟害枯心率一般在10%~20%[16]。
进入21世纪,随着甘蔗生产跨越发展和甘蔗品种改良更新步伐加快,条螟、红尾白螟先后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逐年扩展成为为害云南甘蔗的主要害虫[1]。尤其近年来,由于甘蔗种植管理不当、蔗区气候异常以及化学农药使用不合理等因素,为甘蔗螟虫的传播、繁殖、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增多,虫口逐年积累,苗期螟害枯心率和后期蔗茎螟害株率急剧上升,造成大幅度减产减糖,给全省甘蔗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灾害。2012—2013年的调查表明,目前云南蔗区发生的甘蔗螟虫主要种类有黄螟、条螟、二点螟、大螟、红尾白螟、台湾稻螟等6种。其中以黄螟对甘蔗生产的影响最大,广泛分布于德宏、临沧、版纳、普洱、保山等滇西南湿热蔗区;其次是条螟种群数量也得到快速增长,扩展蔓延迅速,对甘蔗的为害日趋加重;第三是二点螟对旱地蔗影响大;其他的3种均是局部蔗区发生,所占比例甚小,大螟多发生于水田蔗,红尾白螟主要发生在德宏、文山蔗区,台湾稻螟主要发生在德宏蔗区,但红尾白螟增长快、扩展迅速,是今后应重点加强监测的对象。近年来,多种蔗螟混合发生、高密度虫口为害已成为现阶段影响云南甘蔗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全省甘蔗生产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据调查,目前云南蔗区螟虫苗期螟害枯心率重的达31.16%~61.82%;后期蔗茎螟害株率重的达80.22%以上[3]。
2 影响甘蔗螟蟲种群结构动态和猖獗的原因
2.1 引种制度不健全,甘蔗引种未实行严格检疫
甘蔗螟虫是为害甘蔗最普遍而严重的一类钻蛀性害虫,易随引种传播。近年来,省外引种、省内蔗区间相互调种更加频繁,这对加快蔗区品种改良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引种、调种、繁种、用种工作中,由于对甘蔗病虫害重视不够,引种制度不健全,未实行严格检疫,种苗带病虫问题十分突出,使得一些危险性病虫如黄螟、条螟、红尾白螟等多种蔗螟先后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再通过省内蔗区间相互调种随种苗在蔗区间相互传播,扩展蔓延十分迅速,导致云南蔗区为害甘蔗的螟虫种类增多,虫口逐年积累,苗期螟害枯心率和后期蔗茎螟害株率急剧上升,造成大幅度减产减糖,给全省甘蔗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灾害。
2.2 作物结构多元化,复种指数高
大螟、二点螟、条螟、台湾稻螟等多种蔗螟均属杂食性害虫,除为害甘蔗外,还为害水稻、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20世纪80年代以前,作物结构单一,复种指数低,甘蔗螟虫由于寄主单一,营养条件有限,增殖速度慢,生存密度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水稻、甘蔗、玉米、高粱等多种作物竞相种植,作物结构多元化,复种指数高。尤其甘蔗、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两者均是甘蔗螟虫喜食作物,可供取食面广,选择性大,物候期与发生期相吻合,为甘蔗螟虫生存繁殖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2.3 虫害长期累积,虫口密度过大
甘蔗是种茎繁殖的多年生作物,并且由于耕作土地面积有限,大部分蔗区为长期多年连作,这为甘蔗螟虫的长年累积提供有利条件。同时,最近10多年来,南方地区气候的典型特征是高温、干旱、少雨和暖冬,有利于甘蔗螟虫的安全越冬,加上有效防控措施未能在广大蔗区普遍推广,最终导致甘蔗螟虫虫口密度迅速累积,直至暴发成灾。
2.4 蔗农对甘蔗螟虫的危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差,缺少有效的预防措施
受经济比价效益影响,目前云南蔗区甘蔗生产重点布局在山区,科技文化相对落后,甘蔗种植、管理粗放,蔗农对甘蔗螟虫的为害认识不足,防治意识差,甘蔗螟虫发生前期或为害程度较轻时不及时管理,缺少有效的预防措施。施药防治措施不到位,施药时间不对、用药量不足、防治效果不佳,导致甘蔗螟虫增长快为害日趋猖獗。
2.5 重新植轻宿根蔗管理,有利于甘蔗螟虫发生,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
云南多数蔗区,蔗农习惯在新植蔗种植时撒药防虫,而对宿根蔗田间前期管理多数蔗农不重视,未进行破垄松蔸、撒药覆土防虫等高产栽培措施,造成宿根蔗苗期螟害发生严重,整体防控效果不理想。 3 防控对策
3.1 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
甘蔗螟虫易随种苗传播和扩散蔓延,随着蔗糖生产的发展,各地迫切希望引进适宜的品种繁殖推广,蔗区间相互引种频繁,如不注意引种检疫,势必造成蔗螟随蔗种远距离传播,加速扩散蔓延。因此,甘蔗生产管理、蔗糖企业各级部门必须提高对甘蔗螟虫种传性认识,建立健全甘蔗检疫制度,切实加强甘蔗引种检疫,严防蔗螟随种苗传播蔓延,有效控制甘蔗螟虫为害,为蔗糖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3.2 深入系统研究甘蔗螟虫新种群,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甘蔗条螟、红尾白螟是近年由广东、广西引种被带入云南,逐年扩展成为为害云南甘蔗的新害虫种群, 而云南尚未对其开展较系统的研究,其基本特性和发生发展规律等情况均不太清楚。因此,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全面掌握其分布、发生为害特点,摸清发生发展规律,系统分析明确影响种群消长因子和猖獗发生原因,为制定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3 建立甘蔗螟蟲预警监测体系,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
准确及时预报信息是有效防治甘蔗螟虫前提条件,各蔗区应因地制宜,以螟虫发生特点为依据,采用智能型虫情测报灯测报、性诱剂测报,结合田间定点定时调查,优化和建立甘蔗螟虫预警监测Access数据分析系统及技术体系,提高预警监测时效性和准确率。在此基础上,在优势产区设立甘蔗螟虫监测点,建立覆盖滇西南甘蔗优势产区的螟虫预警监测网,对甘蔗螟虫实施有效监测,适时掌握虫情动态,及时发布信息,为甘蔗螟虫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4 积极开展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切实加强天敌资源保护利用
(1)利用蔗螟成虫的强趋光性,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性诱剂诱杀成虫,可降低虫口基数,保护蔗苗,减轻危害[17]。(2)赤眼蜂是蔗螟卵期寄生天敌,可通过人工繁殖,选择螟虫产卵始盛期和高峰期补充释放到蔗田有效控制蔗螟种群增长。每公顷设75~120个释放点,每次放蜂15万头左右,全年共放蜂5~7次,对蔗螟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在释放赤眼蜂时应间隔7~20天方能施用农药,避免影响赤眼蜂生存活力[18];(3)蔗田中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ferens以及卵寄生蜂等多种寄生天敌昆虫是蔗螟的优势天敌,分布广泛,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5%~35%[19-20]。因此,从早春开始,选用高效中低毒选择性杀虫剂,并采用根区土壤施药,减少或避免对螟虫天敌昆虫的杀伤作用,可减轻甘蔗螟虫的为害。
参考文献
[1] 黄应昆,李文凤.现代甘蔗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9.
[2] 罗志明,黄应昆,李文凤,等.高原生态蔗区甘蔗螟虫猖獗原因与防治对策[J].动物学研究,2009:105-109
[3] 李文凤,单红丽,黄应昆,等.云南甘蔗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与防控对策[J].中国糖料,2013(1):59-62.
[4] 周锡槐.华南甘蔗螟虫的种类及综合防治意见[J].昆虫知识,1960(4):109-111.
[5] 黄盈,陈榜标,王文天,等.福建甘蔗螟虫发生规律的研究[J].福建农业科技,1980(4):12-17.
[6] 农旭畴,俸中麟.蔗田甘蔗螟混合种群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的研究[J].甘蔗糖业,1987(4):53-56.
[7] 冯奕玺.雷州半岛蔗区甘蔗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对策[J].中国糖料,1999(3):35-38.
[8] 郭良珍,冯荣杨,梁恩义,等.甘蔗螟虫发生危害与药剂防治[J].植物保护,2000,26(1):23-25.
[9] 张亦诚,易代勇,雷朝云,等.甘蔗螟虫的形态特征、习性及防治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1):95-96.
[10] 管楚雄,蔡连明,林明江,等.广东翁源蔗区甘蔗螟虫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J].甘蔗糖业,2009(2):1-7.
[11] 杨世常,夏银果,陈寿宏,等.20%康宽悬浮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总结[J].甘蔗糖业,2010(2):14-19.
[12] 谭裕模,卓宁,黎焕光,等.崇左蔗区螟虫为害造成产量和糖分损失及生防效果[J].甘蔗糖业,2011(4):18-25.
[13] 黄志巧,黄晞,周志和,等.浅谈来宾市2011年甘蔗螟虫严重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广西植保,2013,26(1):23-25.
[14] 黄应昆,李文凤.云南甘蔗害虫及其天敌资源[J].甘蔗糖业,1995(5):15-17.
[15] 黄应昆,李文凤.甘蔗主要病虫草害原色图谱[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1-6.
[16] 黄应昆,李文凤.云南“双高甘蔗”病虫害综合防治[J].云南农业科技,2004(4):16-18.
[17] 李杨瑞,杨丽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5):1469-1474.
[18] 卢文洁,徐宏,李文凤,等.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J].中国糖料,2011(3):64-67.
[19] 李文凤.螟黄足绒茧蜂的初步观察[J].昆虫天敌,1995,17(1):7-8.
[20] 黄应昆,李文凤.甘蔗害虫优势天敌及其保护利用[J].昆虫天敌,2006,28(2):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