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古村:大观胜境 尘世桃源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un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江西省高安市的贾家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清高公路穿越其境,赣粤高速擦肩而过。交通的便利、资讯的发达可以让慕名的游客想来就来,但是一旦来了,就难舍得说走就走了。这个有着近一千一百年历史的古村,是江西境内至今保存完好的一处典型的元明清江南古村建筑艺术群,传承有序、步移景异、处处胜画。徜徉其间,这村、这屋、这人以及独一无二的整体构成所散发出的韵味,如老茶、如沉香,让人走心、沁心、倾心,无法自拔地喜欢。
  古意盎然
  从高安市区往西北的新街镇行进二十多公里,两只大石狮上的“畲山贾家村”字样跃然眼前。贾家古村于五代十国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立村,形如金盆落地,布局巧妙,有古代中国农村的“活博物馆”之称,是“江西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和“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村依山傍水,人杰地灵,历来多出达官显贵、商贾巨富,而无数代后人持续地用诗礼、智慧和财富回馈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血脉的绵延持续滋养着厚重的风土根基。历经千年时光的打磨,这保持至今的古村古貌反而成就了最打动人心的倾世容颜,如遗世独立的山野美人,不期而遇,兀自站在那里,便已美得让人说不出话。
  贾家古村落规划布局颇具江南特色,空间大度,变化灵活自由,似韵律跳动。建筑群有“关内”和“关外”之分,以八个关门区分,如遇紧急情况,村民封锁关门,外人则很难进入村子。八关门楼六十四条巷道,大街小巷均由石板青砖铺设。整个村庄设计布局重安全、保恬静。明暗巷道纵横交错,街道、巷道排列既谦和有序又不失个性,展示出南方民居的无限生命力和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贾家古村近年抢修出祠堂、畲山精武堂等古建筑,发现并保存了花轿、神龛、乾隆御赐牌匾等文物,新建了翰夫第牌楼、七级玉塔、普贤禅寺、禅林院、居士林。金碧辉煌的贾氏宗祠,七进七出八个天井的厚德堂,全国屈指可数的受过皇帝临幸的嫔妃宫女复归民间后的居住地怡爱堂……木全村木雕石雕浩如烟海,大多保存良好,有些雕件系孤品珍品,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踏足此间,不禁联想起《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荣国府,多少繁华、多少精致,需要细细咂摸品味。9.46平方公里的古村里,现存古文物建筑300余幢,140多幢明清建筑现存完好。有堂号、堂匾的屋宇达119幢,古建筑内对联繁多、内容丰富、意境深远。房屋建筑主要有宗祠、雨亭、大堂、官厅、客厅和民居等六大类;各种形式建筑物上的雕刻、绘画、书法遍及全村,随处可见,无不精致细腻、流金溢彩。这些建筑上的表现是外在,藉此表达着对文化、秩序与幸福的肯定与向往,千百年来的诗礼传统在这个村子坚定地进行着代际传承,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地融入古村的文化血液之中,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些东西,历经岁月沉淀反而愈发美丽淡然,所以,即便岁月老去,人事变迁,古村的气质仍牢牢锁住众人爱慕的目光,因为那灼灼的光华由内而外自然散发,学不来、抹不去。
  八面来风
  一岁一枯荣,这个村落及其中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见证了各个时期的繁华落寞、悲欢离合,加以采撷、变化,并以文化为底蕴、以时代为内容将那些精华篆刻成为了永恒。于今人,这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进入村中宽阔的景贤大道后,沿途一路可见典型的徽派以及晋风京韵特色的民房。贾家还是个融合佛教、道教、儒教的古村落,俗有教别流派不合流的说法,但在贾家村,却是一个集儒、佛、道三教于一村的奇妙古村,古村周围的庙寺、宫塔林立。现存书院、庵堂、寺庙、道观有十八处,六所书院错落有致地置于村中,寺庙道观分布在村庄周围,儒道释和谐并存,显示着这个小小村落的雍容气度。
  四进式穿堂建筑的祠堂,占地面积达到1872多平方米,分昼锦堂、拜亭、寝宫、观音堂四部分,最为关键的是,雨亭、拜亭、寝宫、观音堂都位于南北中轴线上,甚至是廊道、庭院和厢房沿中轴线对称布局,明显是遵照了皇宫建筑中的对称原则,在江南一带的祠堂中极为罕见。祠堂建筑中的皇家风格还不止于此。祠堂建有大型雨亭藻井,呈八卦造型,分为三层,在此天井被赋予了采天地之灵气、聚肥水财气于一家的传统理念。工艺复杂的祠堂雕刻反映了当时工匠的技艺臻至炉火纯青之境,更透露出一种信息,贾家子孙在外致仕发达,也将所见所闻带回了故乡。
  与一般古村的朴实无华相比,贾家非同一般的官宦建筑让这个村子多了一份雄壮威严。官厅是迎接府、县来往官员的驿站,也是政府机关。“赐福堂”无疑是贾家村中最典型的官厅建筑,建造于清早期,面积700多平方米,在整个村落中首屈一指,天井处由青砖砌成福、禄、寿、喜圆形字样,两侧为封火墙翘角建筑,装饰为木雕、石雕,采用圆雕、镂雕和高浮雕技法,山墙均用条形麻石砌成,高1.5米,非常坚固,防盗性能良好,山墙和后墙上有石刻多处,纹饰有鹿、凤、八卦、蝙蝠等。外观上很平常,但里面建筑却十分实用,体现了重内不重外、内秀外中的儒家理念。抗战期间,著名的上高大会战前夕,国民党军长王耀武就居住在贾家村官厅“赐福堂”,在此酝酿上高大会战的部署指挥。
  村北的稳泉、芦泉环村交汇于千年古桥,形成江南小桥流水古诗画,村外阡陌纵横,叠红盈翠,各种鸟儿嘻戏其间,真想让时光就此打住。
  村民就在这文物级的民居中生长生活,对于这些悠然过活的人们,陈旧斑驳的家具物什儿和不跟风逐潮的衣着打扮,本就是无需执着的心外之物。 笑容,是自然灿烂的,赤脚孩子就在祠堂、官厅前嬉笑打闹过着自由快乐的童年。村落,是祖先遗留的过往,也是今时日子的承担,生活,有时真是不需要想太多,就静静看那流年似水,默默地丰盈着。在贾家古村,真的爱上了她,哪怕只是短暂的停留,在那一个时光的节点上,便已身处俗世的桃花源。
其他文献
港口,无论是照字面理解,还是依以往经验,都有水且离不开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却拥有众多“无水港”。为实现保税政策的全省共享,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在全国率先提出“区区联动”发展战略,在省内各地排兵布阵,建设政策性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突破既有行政区划壁垒,在更为阔大空间内更高效、合理地配置要素。除了少了一个“港口作业”的功能,这一个个功能区,就像一个个“无水港”,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所有享受的政策和功能一样不差
期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站在时间的高峰上,先哲孔子看到了事物的本质:一切皆在流逝,无物能够永恒。世间万物,概莫能外。人如此,城市亦是。只是很多变化,有的是消亡不复,有的却是新生,正如曲阜“三孔”历经风霜雪月不断残损,儒学却随时代进步不断更新,物质的可以消亡,精神的、文化的,却永不消逝。  老照片,是保留城市生命和容颜的途径,从名胜古迹到风土人情,从老城故事到生活点滴,从而让后人从影
期刊
互联网经济,将是“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是推进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在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互联网已成为创新驱动的先导力量。碰撞了“互联网+”之后,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由消费者、零售商、制造商、服务提供商和投资者组成的、正在持续生长与“进化”的网络经济体。  近年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屡屡“尝鲜”,用“互联网+”掀起新鲜浪潮一波又一波袭来的同时,也以
期刊
青岛胶州湾河套湿地,风和日丽。  “鸟叔”张世平躺在湿地旁的一个大石头上正打着盹儿,天空中飞过一只苍鹭,像是打招呼一样地哑着嗓子叫了一声,张世平听到叫声,就睁开了眼,忽地翻身起来继续盯着眼前这片广袤的湿地。为了防止有人在候鸟孵化期偷鸟蛋,他凌晨四点就从市区的家赶到河套湿地,为鸟儿们当起了“哨兵”。  张世平保护青岛的鸟有一阵的时间了。最早接触他,是在2011年的冬天,那时他为二十多只从鸟贩子手里救
期刊
有力的线条、鲜艳的色彩、形象的人物,这一张张惟妙惟肖的民俗绘画都出自60多岁的刘培志之手。“民俗画里有家乡的味道,有家族的幸福气息,它是我的至爱,也是我为微山湖畔的百姓唯一能做的。”边说着,刘培志又开始了新一幅民俗画的绘制。时光荏苒,三十多年忘情作画。如今,民俗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脸上的每一道皱纹仿佛都在诉说着他与画的故事。  刘培志自小对画画情有独钟,却因家贫时常为买笔墨发愁。有一次
期刊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总体部署,以实际行动落实全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保税港区功能辐射带动作用,2014年1月保税港区管委与邹城市人民政府就共同开发建设济宁(邹城)功能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功能区管委一行十几人随后进驻邹城,开始了济宁(邹城)功能区激情创业之路。开始的日子,团队克服了情况不熟、远离亲人和水土不服等种种不利情况,以满腔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从企业实地调研、相关部门座谈研讨
期刊
2015年12月10日至12月29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摄影家协会策展委员会主办的“薇薇安·迈尔的瞬间原底作品展”在济南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在12月28日、29日两天时间里,还举办了“再寻薇薇安·迈尔——中美专家论坛”。论坛邀请到的主讲嘉宾帕米拉和斯莱特里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位掌握薇薇安第一手资料的人,因此,这次在济南举办的中美专家论坛是全球最权威的一次研讨,也是首次以东方的视角对薇
期刊
“一捆家书同枕宿,抱抱读读,魂系山村妇。黑夜梦迎千百度,远天望尽东南路。花谢花开寒与暑,高卷窗帘,对月遥相顾。春种秋收农事复,相思更比耕田苦。”  这是作家左河水的《蝶恋花·农民工之妻》中对留守妻子的描述。据国家民政部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总数超过1.5亿人,其中留守妇女约有4700多万。几个月来,摄影师先后采访多次,发现留守妇女在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缺乏有效保障,承受着劳
期刊
佛家常言,人生有三重境界,一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曰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从最初试图拍摄渤海湾的广袤与博大,到视角从海变为人与海、与岸的无言较量,从而升腾起模糊、怀疑与迷惘,最后经过提炼和抛弃,体悟出人与海岸之间共生共存的矛盾却又永恒的自然课题,五年来,孙树宝的《海·岸》系列摄影作品犹如历经佛家这三重境界的洗礼,他用伸向渤海湾的镜头作触角,而镜头背后的深刻意义,则交
期刊
当“全面两孩”政策终于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实行36 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就此终结。仿佛一夜之间,“两孩”一词爆红,成为民生热议话题。“你准备再生一个吗?”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历史性调整,正把千千万万个家庭带到生育决策的十字路口。  生与不生的代际众生相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火热的讨论下是遇冷的两孩政策。“70后”想生生不了了,“80后”能生却生不起,“90后”可以生但不想生,站在“要不要两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