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手记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发端于此。土耳其是第一个会酿酒的古文明,橄榄油的生产和使用也源自这里。最近的科学研究称,8000多年前,英语最早也起源于此。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Murat Salim Esenli)大使骄傲地说,土耳其就是“文明的摇篮”。
2009年3月,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来到中国接任大使。在过去的三年,大使不仅做了很多提升两国政府、媒体、民众交流的工作,到访了除甘肃、青海、江西、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而且还在北京迎来了他可爱的儿子。
“俗话说,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埃森利说道,“一点都没意识到就已经过去三年半了。我和我太太都很喜欢这里”。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埃森利大使就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回想起来,他觉得当时做了个英明的选择。“当时我的宿舍室友来自美国、尼泊尔、南非、英国、沙特等国,我能接触并了解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而且,土耳其人的适应性非常强。”毕业后,他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回到祖国,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不是当初回国了,我现在也不可能成为大使。”
说起土耳其的辉煌文化,埃森利大使如数家珍,非常骄傲;而让他介绍一些去土耳其旅游时不容错过的美景和美食时,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伊斯坦布尔有家叫Garaj的餐厅,非常棒;还有一家比较具有传统特色的餐厅,叫Borsa”。说high了,大使干脆夺过记者手中的笔,在本上写了起来。“必须去的地方除了伊斯坦布尔,还有圣索菲亚博物馆,拜占庭的地下管道系统,邦德电影中都有。还有最古老的购物集市,也不容错过。”
BQ=《北京青年》周刊
M=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大使
BQ:土耳其横垮欧亚,东西方在此相会。人们一直都好奇“土耳其更像亚洲,还是欧洲?”
M:没来中国前我也许会给你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多后,我认为土耳其和亚洲的联系更深厚,同时也有一些欧洲的特点,还有中东、巴尔干、高加索、黑海和地中海地区的特点。
BQ:那么来中国之前您怎么想的?
M:来中国之前,我可能会说更加欧洲。但是我现在看到了我们的文化的相似之处,比如家庭观念都很强,都很重视朋友关系,关爱老人,我们都很有毅力,也都追求更好的教育。 此外,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很快,我们都很有活力。去年,中国GDP的增速是9.2%,我们土耳其是8.5%。土耳其虽然没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靠近贫困线的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共同的挑战,也有共同的目标。
两个国家都产生了伟大的领导人,我们都经历过坎坷的历史,都不轻易放弃,而是继续坚持,延续我们伟大而辉煌的文明。
BQ:那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之处吗?
M:我们的共同点更多。我试着找找不同之处。或许中国有更多的学生参加高考,但是土耳其的年轻人仍然在抱怨。中国人口更多,中国是世界级人口大国;而土耳其是欧洲地区的人口大国。
BQ:您会用哪几个词来形容土耳其人?
M:适应性强、有活力、有毅力,也很友好。
土耳其总人口是7800万人,目前有400万土耳其人生活在海外。土耳其人喜欢迁徙,中国人也喜欢迁徙,但是中国人更喜欢呆在一个地方。全世界到处都有中国人,但是最后都会回到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数千年来没有改变自己的地理位置的文明。土耳其人一直在迁徙,从蒙古到西伯利亚,再到现在的土耳其。土耳其人能很好地适应他们所处国家的文化。当然,适应快慢也取决于文化的类似程度,比如土耳其人会更快地适应地中海文化,但是去到北欧,适应的时间也稍微长一点。
BQ:辉煌而坎坷的历史对于如今的土耳其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人说,土耳其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您怎么看?
M:因为土耳其的独特的战略性地理位置,土耳其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比如古罗马时代、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耳其能够从坍塌的帝国废墟上浴火重生就得益于过去的传统。这也是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看看西方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就会知道这点的重要性,比如毒品问题、伦理问题、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等,而对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BQ:您来中国已经三年半了。在中国担任大使和此前您在美国、墨西哥有什么不同?
M: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担任大使,日程很满。大使的活动涉及范围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北京和上海不是中国的全部,我很有幸有这么多机会能去中国的各个地方走走看看。如果没有对中国正确、全面的了解,就无法为自己的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提供正确的信息。
BQ:在过去的三年半,您都做了哪些事情来增加两国的相互了解?
M:我来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人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了解土耳其,土耳其也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了解中国,这会造成很多问题。
现在新华社、央视都在土耳其有分部,土耳其国家电视台TRT也在中国设立了分部。这对于全面了解对方很有帮助。
我也经常和你以及其他中国媒体的记者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看到真实的土耳其。
我一点儿都没有夸张,土耳其和中国的战略位置能决定全世界的战略平衡。
BQ:不少驻华大使都在学习中文甚至京剧,您都有什么爱好?
M:我和我太太来中国前就决定要学习中文,现在还在学。我太太现在已经会说中文了,但是我的水平还差点。不过,相信我,如果有半年到一年时间完全用来学中文,我一定能学得很好。
我也很喜欢京剧,它是中国文化的镜子。有个特别有趣的事,我儿子不喜欢看动画片,但只要给他看央视的京剧节目,他就目不转睛,不哭不闹。
我自己喜欢打乒乓球、击剑、风帆冲浪、游泳、风筝冲浪、打篮球、滑雪,但是时间都不够。
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发端于此。土耳其是第一个会酿酒的古文明,橄榄油的生产和使用也源自这里。最近的科学研究称,8000多年前,英语最早也起源于此。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Murat Salim Esenli)大使骄傲地说,土耳其就是“文明的摇篮”。
2009年3月,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来到中国接任大使。在过去的三年,大使不仅做了很多提升两国政府、媒体、民众交流的工作,到访了除甘肃、青海、江西、西藏之外的所有省份,而且还在北京迎来了他可爱的儿子。
“俗话说,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埃森利说道,“一点都没意识到就已经过去三年半了。我和我太太都很喜欢这里”。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埃森利大使就选择了去美国留学。回想起来,他觉得当时做了个英明的选择。“当时我的宿舍室友来自美国、尼泊尔、南非、英国、沙特等国,我能接触并了解各个国家的不同文化。而且,土耳其人的适应性非常强。”毕业后,他并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回到祖国,希望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不是当初回国了,我现在也不可能成为大使。”
说起土耳其的辉煌文化,埃森利大使如数家珍,非常骄傲;而让他介绍一些去土耳其旅游时不容错过的美景和美食时,他就像个孩子一样兴奋,“伊斯坦布尔有家叫Garaj的餐厅,非常棒;还有一家比较具有传统特色的餐厅,叫Borsa”。说high了,大使干脆夺过记者手中的笔,在本上写了起来。“必须去的地方除了伊斯坦布尔,还有圣索菲亚博物馆,拜占庭的地下管道系统,邦德电影中都有。还有最古老的购物集市,也不容错过。”
BQ=《北京青年》周刊
M=穆拉特·萨利姆·埃森利大使
BQ:土耳其横垮欧亚,东西方在此相会。人们一直都好奇“土耳其更像亚洲,还是欧洲?”
M:没来中国前我也许会给你不同的答案,但是在中国生活了三年多后,我认为土耳其和亚洲的联系更深厚,同时也有一些欧洲的特点,还有中东、巴尔干、高加索、黑海和地中海地区的特点。
BQ:那么来中国之前您怎么想的?
M:来中国之前,我可能会说更加欧洲。但是我现在看到了我们的文化的相似之处,比如家庭观念都很强,都很重视朋友关系,关爱老人,我们都很有毅力,也都追求更好的教育。 此外,我们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很快,我们都很有活力。去年,中国GDP的增速是9.2%,我们土耳其是8.5%。土耳其虽然没有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靠近贫困线的水平。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要面对很多共同的挑战,也有共同的目标。
两个国家都产生了伟大的领导人,我们都经历过坎坷的历史,都不轻易放弃,而是继续坚持,延续我们伟大而辉煌的文明。
BQ:那有什么明显的不同之处吗?
M:我们的共同点更多。我试着找找不同之处。或许中国有更多的学生参加高考,但是土耳其的年轻人仍然在抱怨。中国人口更多,中国是世界级人口大国;而土耳其是欧洲地区的人口大国。
BQ:您会用哪几个词来形容土耳其人?
M:适应性强、有活力、有毅力,也很友好。
土耳其总人口是7800万人,目前有400万土耳其人生活在海外。土耳其人喜欢迁徙,中国人也喜欢迁徙,但是中国人更喜欢呆在一个地方。全世界到处都有中国人,但是最后都会回到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数千年来没有改变自己的地理位置的文明。土耳其人一直在迁徙,从蒙古到西伯利亚,再到现在的土耳其。土耳其人能很好地适应他们所处国家的文化。当然,适应快慢也取决于文化的类似程度,比如土耳其人会更快地适应地中海文化,但是去到北欧,适应的时间也稍微长一点。
BQ:辉煌而坎坷的历史对于如今的土耳其有什么样的影响?有人说,土耳其徘徊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您怎么看?
M:因为土耳其的独特的战略性地理位置,土耳其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比如古罗马时代、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时期等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耳其能够从坍塌的帝国废墟上浴火重生就得益于过去的传统。这也是为什么要保护传统,否则就会迷失方向。看看西方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就会知道这点的重要性,比如毒品问题、伦理问题、居高不下的自杀率等,而对传统的保护和继承就可以很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BQ:您来中国已经三年半了。在中国担任大使和此前您在美国、墨西哥有什么不同?
M:在中国这样的大国担任大使,日程很满。大使的活动涉及范围很广,政治、经济、文化等等。
北京和上海不是中国的全部,我很有幸有这么多机会能去中国的各个地方走走看看。如果没有对中国正确、全面的了解,就无法为自己的国家、领导人和外交部提供正确的信息。
BQ:在过去的三年半,您都做了哪些事情来增加两国的相互了解?
M:我来中国的时候发现,中国人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了解土耳其,土耳其也是通过第三方渠道了解中国,这会造成很多问题。
现在新华社、央视都在土耳其有分部,土耳其国家电视台TRT也在中国设立了分部。这对于全面了解对方很有帮助。
我也经常和你以及其他中国媒体的记者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人能看到真实的土耳其。
我一点儿都没有夸张,土耳其和中国的战略位置能决定全世界的战略平衡。
BQ:不少驻华大使都在学习中文甚至京剧,您都有什么爱好?
M:我和我太太来中国前就决定要学习中文,现在还在学。我太太现在已经会说中文了,但是我的水平还差点。不过,相信我,如果有半年到一年时间完全用来学中文,我一定能学得很好。
我也很喜欢京剧,它是中国文化的镜子。有个特别有趣的事,我儿子不喜欢看动画片,但只要给他看央视的京剧节目,他就目不转睛,不哭不闹。
我自己喜欢打乒乓球、击剑、风帆冲浪、游泳、风筝冲浪、打篮球、滑雪,但是时间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