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中的计算就好比人类语言一样,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广泛地被运用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每个学生必备的技能,学习时间最长、分量最重,但是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因为相对于其它的诸如“解决问题”“空间与图形”等内容来说,计算一般不会被纳入“难题”之列。每次出现计算错误时,孩子及家长总是容易将其错误原因简单地归究为:马虎、粗心、不仔细,有时甚至老师也容易将计算错误简单化而不深究。但其实不然,在计算的错误成因中,除了马虎、粗心外,其实还是有许多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原因,如果能够正确对待这些错误成因,并及时加以纠正,那么将对计算的教学与学习提供很多的帮助。
一、错误成因简析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学生们的计算错误成因归究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于计算法则、规律及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够深入
相对“解决问题”之类的题目而言,计算中的算理一般在初始教学时被重点强调外,在后来的计算作业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有时学生的计算错误恰恰不是因为马虎,而是因为对计算法则、计算规律及运算顺序不熟练造成的。比如在学习完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后,再出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时,学生往往容易做成先加减后乘除,而在习题内容中,为了验证学生对此类题目的掌握程度,又会频繁地出现两种运算顺序都能算通的结果,学生就很容易上当。
(二)对于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整合与选择不够合理
新课程改革以后,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的想像与发挥的空间,但是算法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面对多种多样的算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进行整合与选择,反而在计算时由于受到多种算法的干扰,而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比如在二册的教学中出现了20以内数的减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破十减”、“想加做减”、“连续减”、“点数法”、“划一划、圈一圈”等多种方法,如果在进行算法多样化学习的同时,不能及时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整合,还停留在“点数法”、“划一划、圈一圈”等比较直观的计算方法上的话,那么在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就是遇到极大的障碍,会出现更多的计算错误。
(三)对于题目的审题不够仔细、感知不够准确
这是一个大面积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被大家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改正起来极其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直观、笼统、模糊,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和联系性。在抄写数字、符号时,速度很快便下笔,造成抄写的错误,比如0和6、+和-,×和÷那么结果错误便是必然的了。
(四)对于自控能力及对周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不够理想
这跟小学生的注意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段的注意品质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缺乏思维的持续性与深刻性,受情绪影响比较大。如果是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下降,那么必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影响,使计算的错误率上升。对于小学生的计算作业,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经常有家长这样跟孩子说:“快点做,做完了给你去玩。”指导思想固然不错,先做作业后玩,但是如果孩子心里只挂念着做完了才能玩或看电视的话,那么完成作业时的心态必然是焦虑和烦燥的,结果也势必不能让大家满意。
二、对策初探
针对上述这些计算错误的成因,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明确计算意义
通过说一说,写数学日记等,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要计算,扭转学生的麻痹心理,让他们了解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计算作业,从而提高计算正确率。
(二)培养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对于计算来说至关重要。计算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多变的方法,如游戏、儿歌、比赛、奖励等。例如在进行人民币换算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编了“大化小,加0好;小化大,把0拿”的顺口溜,化难为易;在计算教学中,穿插了多种多样的比赛方法,小组比,同桌比,同类比等等,让枯燥的计算教学能够充满乐趣,让学生爱上计算。
(三)审题检查统抓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提醒,在两步计算教学中,采用划一划的方法来明确计算的先后顺序,在可以简算的题目中,要求学生必须简算,以提高正确率。重视检查,特别是自我检查的能力,进入小学中高段以后,家长对孩子计算的检查肯定远比不上小学低段,这时,若没有自我检查、自我发现的能力,那么计算的正确率就会大大下降,而且长期依赖家长会造成自信心的严重不足,對学习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独立检查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卢勤(知心姐姐)说过,习惯一旦形成21天就会成为自然,那么就让大家一起努力让自我检查、自我发现成为一种习惯吧。
(四)重视基础训练
为了巩固计算教学,在每节课中都可以安排五分钟口算,听算,合理利用口算训练本,与家长配合,在完成口算训练本的同时进行自我挑战,在同一天的两排或三排作业中分别计时,在不断的训练中反复提高。
(五)重视首次感知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第一印象总是比较深刻的,在计算中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计算教学,我特别重视首次的新课感知教学。或许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有些简单的计算在入学前早就已经掌握,但是在新课教学中重点强调,不但是对算理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算法最优化,便学生的计算不但有质,而且有量,得到更快的提高。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错误成因简析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将学生们的计算错误成因归究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对于计算法则、规律及运算顺序的理解不够深入
相对“解决问题”之类的题目而言,计算中的算理一般在初始教学时被重点强调外,在后来的计算作业中,很容易被忽视,但有时学生的计算错误恰恰不是因为马虎,而是因为对计算法则、计算规律及运算顺序不熟练造成的。比如在学习完加减混合运算的内容后,再出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时,学生往往容易做成先加减后乘除,而在习题内容中,为了验证学生对此类题目的掌握程度,又会频繁地出现两种运算顺序都能算通的结果,学生就很容易上当。
(二)对于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整合与选择不够合理
新课程改革以后,大力提倡算法多样化,给学生更多的想像与发挥的空间,但是算法多样化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面对多种多样的算法,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进行整合与选择,反而在计算时由于受到多种算法的干扰,而影响了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比如在二册的教学中出现了20以内数的减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破十减”、“想加做减”、“连续减”、“点数法”、“划一划、圈一圈”等多种方法,如果在进行算法多样化学习的同时,不能及时进行算法最优化的整合,还停留在“点数法”、“划一划、圈一圈”等比较直观的计算方法上的话,那么在以后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时,就是遇到极大的障碍,会出现更多的计算错误。
(三)对于题目的审题不够仔细、感知不够准确
这是一个大面积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容易被大家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改正起来极其困难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比较直观、笼统、模糊,对事物的感知缺乏整体性和联系性。在抄写数字、符号时,速度很快便下笔,造成抄写的错误,比如0和6、+和-,×和÷那么结果错误便是必然的了。
(四)对于自控能力及对周边环境的抗干扰能力不够理想
这跟小学生的注意品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特别是小学低段的注意品质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缺乏思维的持续性与深刻性,受情绪影响比较大。如果是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下降,那么必然对学生的计算能力产生影响,使计算的错误率上升。对于小学生的计算作业,应该给予充足的时间保证,经常有家长这样跟孩子说:“快点做,做完了给你去玩。”指导思想固然不错,先做作业后玩,但是如果孩子心里只挂念着做完了才能玩或看电视的话,那么完成作业时的心态必然是焦虑和烦燥的,结果也势必不能让大家满意。
二、对策初探
针对上述这些计算错误的成因,为了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明确计算意义
通过说一说,写数学日记等,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要计算,扭转学生的麻痹心理,让他们了解计算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重视计算作业,从而提高计算正确率。
(二)培养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对于计算来说至关重要。计算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是相对枯燥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多变的方法,如游戏、儿歌、比赛、奖励等。例如在进行人民币换算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编了“大化小,加0好;小化大,把0拿”的顺口溜,化难为易;在计算教学中,穿插了多种多样的比赛方法,小组比,同桌比,同类比等等,让枯燥的计算教学能够充满乐趣,让学生爱上计算。
(三)审题检查统抓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不断地用各种方法提醒,在两步计算教学中,采用划一划的方法来明确计算的先后顺序,在可以简算的题目中,要求学生必须简算,以提高正确率。重视检查,特别是自我检查的能力,进入小学中高段以后,家长对孩子计算的检查肯定远比不上小学低段,这时,若没有自我检查、自我发现的能力,那么计算的正确率就会大大下降,而且长期依赖家长会造成自信心的严重不足,對学习来说是弊大于利,因此独立检查的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卢勤(知心姐姐)说过,习惯一旦形成21天就会成为自然,那么就让大家一起努力让自我检查、自我发现成为一种习惯吧。
(四)重视基础训练
为了巩固计算教学,在每节课中都可以安排五分钟口算,听算,合理利用口算训练本,与家长配合,在完成口算训练本的同时进行自我挑战,在同一天的两排或三排作业中分别计时,在不断的训练中反复提高。
(五)重视首次感知
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第一印象总是比较深刻的,在计算中也不例外。因此,对于计算教学,我特别重视首次的新课感知教学。或许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有些简单的计算在入学前早就已经掌握,但是在新课教学中重点强调,不但是对算理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能够更好地掌握算法最优化,便学生的计算不但有质,而且有量,得到更快的提高。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做到经常化,有计划、有步骤,在时间上要讲求速度,在数量上要有密度,在形式上、内容上要求灵活新颖、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