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营模式到底是国有好,民营好,还是国有为主好,还是民营为主好。对于现有多家经营主体经营的公交市场,如何规范市场行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一直是行业管理者关注和感到棘手的一个问题,由于其影响到政府管理部门,公交运营商和公交乘客等多方面群体的利益,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家国有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垄断经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审批,将经营权直接授予公交集团;几家国有公交集团公司分区经营;多家经营主体并存,包括国有公交公司为主导,民营公司为补充或者是多种所有制共存。
由于历史的原因,第三种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公交企业间竞争过于激烈,追求经济利益,营运秩序较差,难以真正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均衡,在线路设置、线路新增与调整过程中矛盾较多,协调困难,协调周期长,给居民带来较大不便;由于城市中心区、繁华地段人流集中,成为公交线路的必争之地,导致线路密度过大,重复系数高,高峰期公交优先道严重拥挤,公交停靠站附近公交列车现象随处可见;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换乘距离较长,使得整体公交线网运行效率降低;不同的经营主体由于所执行的政策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票制票价体系,特别是民营和城乡公交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很好的发挥公交市场调节作用。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的市场划分?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分级运营
由国有公交总公司运营大容量、高速度的骨干线路、兼顾常规线路,民营公司以机动灵活的优势运营集散线、支线,有效衔接各骨干线与各交通小区,填补线网空白。
一是在保持现有线路运营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规划中对公交线网的层级划分,对于今后发展的新线路,由国有公交公司经营骨干线路和高风险线路,兼顾常规线路,充分发挥其高速度、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快速运输和大运量集散;由民营公交运营附线、支线,作为骨干线-支线、常规线-支线、支线-支线的有益补充,充分发挥机动灵活优势,完成无缝衔接和快速疏解。
二是在线路规划和调整时,要充分考虑道路条件、设施条件、车辆条件、客流条件,同时注意新开冷热线的搭配。结合未来轨道交通的建成通车,在上述线网调整的统一思路下,通过线路转移、截短、增长等多种方式,逐步、平稳、有序地构建国有公交运营骨干线路、民营公交运营支线的市场格局。
方案二:整合经营
鼓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劣势企业,改变市场过度分割、分散经营状态,进一步优化公交市场配置。建立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准入退出机制和服务质量考评制度,对企业运转及线路运营情况进行评价,结合考核评价结果和线路经营期限逐步推进整合。鼓励有实力、服务好的公交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整合实力差、抗风险能力弱、服务质量考核低的企业。整合必须是按现代企业制度,以线路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的完全整合。对于目前只有一、两条线路的民营企业,不予新批线路,原线路经营期限到期后,通过参股、收购、融资等多种方式,与其它公交企业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企业达到行业准入条件方可继续运营;对于连续两年服务质量考核结果都在后三名的公交企业,勒令其停业整顿3-6个月,如整顿后经考核仍不达标,由政府收回线路经营权或指派其它骨干企业接管;对于连续两年服务质量考核结果都在前两名的企业,优先获得新开公交新线的经营权。
方案三:分区经营
除公交总公司外,扶持一、两家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效益好、服务好的公交企业,逐步兼并规模较小的企业,实现两、三家企业良性竞争的局面。各公司实行区域专营,将不同的地铁线路纳入相应的公交公司,实现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融合。(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
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经营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一家国有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垄断经营,政府通过特许经营审批,将经营权直接授予公交集团;几家国有公交集团公司分区经营;多家经营主体并存,包括国有公交公司为主导,民营公司为补充或者是多种所有制共存。
由于历史的原因,第三种模式存在不少问题:公交企业间竞争过于激烈,追求经济利益,营运秩序较差,难以真正把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均衡,在线路设置、线路新增与调整过程中矛盾较多,协调困难,协调周期长,给居民带来较大不便;由于城市中心区、繁华地段人流集中,成为公交线路的必争之地,导致线路密度过大,重复系数高,高峰期公交优先道严重拥挤,公交停靠站附近公交列车现象随处可见;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换乘距离较长,使得整体公交线网运行效率降低;不同的经营主体由于所执行的政策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票制票价体系,特别是民营和城乡公交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没有很好的发挥公交市场调节作用。
如何才能进行合理的市场划分?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分级运营
由国有公交总公司运营大容量、高速度的骨干线路、兼顾常规线路,民营公司以机动灵活的优势运营集散线、支线,有效衔接各骨干线与各交通小区,填补线网空白。
一是在保持现有线路运营不变的情况下,根据规划中对公交线网的层级划分,对于今后发展的新线路,由国有公交公司经营骨干线路和高风险线路,兼顾常规线路,充分发挥其高速度、大容量的优势,进行快速运输和大运量集散;由民营公交运营附线、支线,作为骨干线-支线、常规线-支线、支线-支线的有益补充,充分发挥机动灵活优势,完成无缝衔接和快速疏解。
二是在线路规划和调整时,要充分考虑道路条件、设施条件、车辆条件、客流条件,同时注意新开冷热线的搭配。结合未来轨道交通的建成通车,在上述线网调整的统一思路下,通过线路转移、截短、增长等多种方式,逐步、平稳、有序地构建国有公交运营骨干线路、民营公交运营支线的市场格局。
方案二:整合经营
鼓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收购兼并劣势企业,改变市场过度分割、分散经营状态,进一步优化公交市场配置。建立科学、规范、严谨、细致的准入退出机制和服务质量考评制度,对企业运转及线路运营情况进行评价,结合考核评价结果和线路经营期限逐步推进整合。鼓励有实力、服务好的公交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整合实力差、抗风险能力弱、服务质量考核低的企业。整合必须是按现代企业制度,以线路为依托、以资本为纽带的完全整合。对于目前只有一、两条线路的民营企业,不予新批线路,原线路经营期限到期后,通过参股、收购、融资等多种方式,与其它公交企业进行整合,整合后的企业达到行业准入条件方可继续运营;对于连续两年服务质量考核结果都在后三名的公交企业,勒令其停业整顿3-6个月,如整顿后经考核仍不达标,由政府收回线路经营权或指派其它骨干企业接管;对于连续两年服务质量考核结果都在前两名的企业,优先获得新开公交新线的经营权。
方案三:分区经营
除公交总公司外,扶持一、两家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效益好、服务好的公交企业,逐步兼并规模较小的企业,实现两、三家企业良性竞争的局面。各公司实行区域专营,将不同的地铁线路纳入相应的公交公司,实现常规公交与地铁的融合。(作者单位: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