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压榨温度下奇亚籽油气味组分的电子鼻分析

来源 :中国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yche_run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奇亚籽为原料,采用压榨法制取奇亚籽油,考察不同的压榨温度(60~120℃)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酸值的影响,利用电子鼻对奇亚籽油气味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对奇亚籽出油率和奇亚籽油酸值有一定程度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总体贡献率为99.91%,可以区分60℃、70~100℃和110~120℃下压榨的奇亚籽油;传感器贡献率分析表明,奇亚籽油的气味组分主要有无机硫化物、甲烷等短链烷烃、氮氧化合物、芳香成分、苯类等,70~100℃范围内的油样与60℃条件下油样对W2S传感器有不同响应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个性特点、具有探究学习的习惯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时代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
期刊
我国进口大豆主要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等地,由于大豆中蛋白质含量和含油率的差异,在预处理浸出过程中主要根据大豆蛋白质含量生产高、中、低蛋白含量的豆粕,因此生产的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增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同时,也衍生了跨境电商等新的行业,随着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传统国际贸易产生了一定的改变.电商行业飞速发
期刊
利用PLA1脱除大豆毛油中的磷脂,再用硅胶吸附脱除大豆油中的残磷和残皂。以酶法脱胶后含磷量、硅胶吸附脱皂后的含磷量和含皂量为评价指标,研究酶法脱胶及硅胶吸附脱皂对大豆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黄原胶(XG)、茶多酚(TP)为原料,改变原料的添加顺序制备三元复合物SPI-XG-TP和SPI-TP-XG,研究了不同复合物的结构与乳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蛋白质与
各位专家、各位编委: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美丽富饶和充满活力的山东平度,参加由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中国油脂》杂志社主办,由青岛天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
期刊
向大豆油中添加不同量的阿魏酸酰胺类物质(阿魏酸苯乙酰胺、阿魏酸酪酰胺)与不同抗氧化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茶多酚棕榈酸酯、谷维素、迷迭香提取物、混合生育酚)的二元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