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1.教学理念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要站在大单元的角度,统筹多篇文本、多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等,整合资源,以此系统地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设计单篇教学时,教师也应做到充分地用好“这一单元”。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单元为例,教师不能忽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之处,比如单元提示、知识补白等。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之时,可以将单元中的各类素材、提示、方法等与之融合,这样能使单篇教学更丰富、科学,既契合了它在单元中的目标定位,也能更大地发挥它在单元中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作用,“要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1]。部编版教材中新增了很多宣扬革命文化的优秀作品,比如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录了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重回大众视线,无疑是对中学革命文化教育的又一次强调。中华优秀革命文化包含着众多内涵,如革命奋斗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八年级上册的《白杨礼赞》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表现为党和人民对革命胜利有着执着的信念与坚定的理想。[2]在教学中,教师势必要把握好这一点,以此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2.单元意识
《白杨礼赞》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单元提示表明这是一个散文单元,有写人记事的散文、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有托物言志的散文等。这个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绚烂的世界与感知丰富的生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情思,进而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力。
《白杨礼赞》作为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在教学中必须要承担的任务是:让学生凭此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并能使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象征手法、欲扬先抑以及茅盾充满力量、激情昂扬的语言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站在单元的视角备课,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3.文本解读
面对这一篇文本,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对文本的本真感受,如果缺乏细腻的感受与独到的见解,教师只会变成传递他人想法的工具。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一遍一遍地读,细读文本,享受阅读。
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决不是平凡的。作者在文本中用了相当多的词语,如“伟岸”“正直”“朴质”等来夸赞白杨,而这些品质恰恰是人的精神品质。“普通”意为白杨树是寻常的树,正如普通的人民大众一般;“不平凡”是说它的身上有人的品性,而这个品性楠木是没有的。楠木是直挺秀颀的,但“旁逸斜出”,说明其稀疏、不专心生长。联系此文的写作背景,1941年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掀起了反共的高潮。楠木便象征着不以大局为重、不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派,作者予以了隐晦的批判与嘲讽。以树比树,以人比人。坚挺的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和那种浴血奋战的精神品质。文章第七段的四个反问句层层递进,由树及人,先是普通的人,再是肩负沉重任务的人,最后是人身上的永恒的意志品质。文章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这真是呼应文题的高声的“白杨礼赞”,礼赞如白杨树般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人民战士。此处与文章的最后一段形成回环的高声赞歌——无数普通但不平凡的“白杨战士”必将带领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
文章除了運用对比来塑造白杨的形象外,前半部分还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映入作者眼帘的首先是单调的黄土高原,作者形容它为“黄绿错综”,黄的是高原的土,绿的是麦浪。试想如果黄土高原单是黄土,那确实很单调,可它还有绿波荡漾的麦田,麦田难道没有为黄土高原带来些生机吗?“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句话告诉我们答案了,麦田太过低矮,人坐在汽车上感觉是在非常平坦的地面行驶,没有高原的气势。高原应是雄壮和伟大的,得有雄壮和伟大的事物来衬它,于是白杨树出现了。这种感觉是在情理之中的,作为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高原上的白杨树应该不少,作者这么写无非是为了渲染,突显笔法之巧妙。第三段讨论了看到的白杨树的数量,是看见了“一排、三五株、还是一株”。这个顺序是在强调即使眼前只出现一株白杨树,也足以让人立刻打起精神。
白杨树为什么可以像革命战士?作者为何能以此物言志?因为白杨树的生长状况、形和神都与作者的赞美对象——顽强革命、斗争的战士是不谋而合的。白杨树“极易生长”,这四个字的情感色彩是褒扬的,战士们无论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还是在艰险的政治环境中、惨烈的战场上都是容易生存的,他们有很强的适应力,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战士也是普通的,他们是普通的每一个人;他们很常见,他们就是人民大众。但他们和白杨树一样普通却不平凡,因为他们的精神光辉照亮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站得很笔直,口号喊得很响亮,因为他们心中有愿望、有向往,这份力量似白杨树要钻破天际般直冲云霄。
教师真实的文本解读会给教学设计带去鲜活的灵感。正如王荣生老师所言,教师首先是一名阅读者。以这种身份去阅读,教师也能发现学生面临文本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一味地搜集资料、吸收他人的解读代替不了自身的文本阅读,语文教师必定要明确这一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画白杨的方式认识白杨树伟岸坚挺、不旁逸斜出的外形;通过比较画作了解此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通过圈画词语,朗读、品味语言体悟白杨坚强不屈、团结上进的品格,并由树及人,感受抗日军民顽强不屈、正直质朴的伟大革命品质;借助茅盾写作此文的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思,体会作者对革命战士的崇高赞美之情与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重点)
2.通过读写结合掌握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初步做到依据素材并准确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完成完整的创作小练笔。(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图画演绎、圈画词语、比较阅读、读写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实际操作此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提倡的学习路径——用互联网学习语文,课前搜集课文写作背景资料,以此揣测作者的写作目的。 2.识记“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画白杨
同学们,茅盾有诗云:“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这首诗刻画的对象是白杨,大家认识白杨吗?不如我们翻开课本,画一画白杨树吧。(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画白杨树,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
预设:学生主要根据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来创作图画。
二、画作初展——谈白杨
1.2-3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重点谈自己的创作来源。
预设:学生们将视线集中于第五自然段。
2.学生总结白杨的外形。
预设:枝干笔直;叶子宽大向上;皮光滑、泛淡青色。
3.学生圈出作者描写白杨树的形容词,并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为描摹白杨外在的(形),另一类为刻画白杨内在的(神)。
预设:
4.学生谈谈在分类时有无困难,形与神的界限很清楚吗?或者说形与神一定是分离的吗?
预设:白杨树的形与神是结合的,融为一体,描绘白杨外形的形容词其实也是在暗示或刻画白杨的内在品质。白杨树傲然耸立、不旁逸斜出的外形特点就是它坚强不屈、奋力向上的内在品质的外现。
5.学生思考形神一体的白杨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为何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白杨?(学生联系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进行思考。)
预设:学生重点研讨第七自然段,理解象征与托物言志。白杨树不只是树,它是伟丈夫,它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守卫家乡的哨兵,更象征着为新中国浴血奋斗的精神与意志。这里作者一唱五叹,白杨的内涵逐渐丰满、形象愈加鲜明,情感越来越强烈。止不住的赞美之词道出了白杨的本质,白杨树身上的美好品格正是抗日军民灵魂的生动写照。1941年,无数的抗日战士为了中国的崭新前途而浴血奋战,作者写作此文既是对这些仁人志士的高声赞美,也展现了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他坚信中国一定可以有焕然一新的面貌,每一棵树的光辉都能让祖国大地分外光亮。
6.学生以高亢激昂的语气朗读此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读出层次。
三、完善画作——赞白杨
1.一棵树的生长离不开大地的滋养,请依据文本画出白杨的周围环境(第一位同学仍在黑板上画)。
预设:学生依据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为画作增补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
预设:学生谈到单调的黄土地和绿波荡漾的麦浪。
3.学生思考:麦浪已为黄土高原带去了生机,但文中“我”为何仍深感单调?
预设:黄土高原如此雄壮、伟岸,很显然,低矮的麦浪只是一道小小的风景,理应有更耸立高大的事物,这才契合黄土高原的“高”。那就是白杨,哪怕只是一株,高原也已然不同。
4.学生用手遮住白杨,再松开,谈谈这一刹那是何感觉;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安排,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写白杨?
预设:白杨在被作者再三强调太过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猛然出现,这带来的惊诧与惊喜之感是难以想象的。在写作手法上表现为欲扬先抑。
5.茅盾的题诗中写道白杨“羞与楠枋伍”,“楠枋”即指楠木,课文中有提到楠木吗?如果有,请将楠木画在白纸的背面(另请学生上台作画)。
预设:依据第九自然段画楠木。
6.比较两种树的不同,既是赞美白杨,作者为何起笔写楠木(可联系搜索到的时代背景)?
预设:楠木是“直挺秀颀”的,虽直但旁逸斜出了。它没有白杨的坚定与不屈。楠木象征着与白杨对立的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处是点睛之笔,既强化了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又增加了对反动派的无情嘲讽。由于当时环境特殊,所以作者只能隐晦地表达。
四、成果展示——写白杨(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的画作要参加学校的庆建党百年活动,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画作写一段介绍语。要求:语言连贯(联系这个单元写作的目标),介绍清楚,目的明确。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以同一物托不同志
1941年,茅盾托白杨树表明了自己的心志;20世纪60年代,袁鹰也托白杨诉说了自己的心愿。阅读袁鹰的《白杨》,思考作者寄托了何种情思。(个人阅读、思考,小组交流)
预设:学生明白同一种物可承载不同人的不同情思,物与志的关系不是锁定的。袁鹰托白杨言说了自己要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并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为新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心愿。一颗颗白杨树在此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新疆建设者。
二、说一说——这志要以哪物托
言语实践:多媒体显示不同的场景,学生抢答在不同的情境下,主人公可用什么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思(注意深入情境,选物恰当)。
(屏显)
1.这一年,杜牧进士及第,不久后又通过了制科的考试,少年得意,无限欣喜。他挥笔画下__________,说:“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的生涯剛刚结束,又要启程去往柳州(仍是被贬,一贬再贬)。他望着_________,说:“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
3.这一年,曹操亲征乌桓,乌桓大破。班师回朝途中,曹操登上碣石,他指着_________,说:“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年,苏轼失去了自己深爱的结发之妻王弗,他悲痛万分。夜晚,他对着__________,说:“_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年,老舍终于回国,辗转多地,他来到了济南,虽不是故乡,但也倍感亲切。他看着__________,说:“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年,鲁迅身在日本仙台,却仍心系故国。他看着强盛的日本与屡遭欺凌的中华,他想着______,说:“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
三、写一写——我愿以物托此志
《白杨礼赞》选自1945年文光书店排印的《见闻杂记》,《见闻杂记》收录了茅盾18篇散文。这些散文大都记录着他游历之地的风土人情与所见所闻。在第十八篇散文《新疆风土杂忆》中,他提到1942年在新疆还存留着当年左宗棠平定回乱时大军栽种的杨柳,当时有人写了这么一首诗:“大将西征尚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關。”[3]此处的杨柳寄托了时人对平乱必胜的信念,赞美了左宗棠的功业。若今日让你以杨柳寄托自己的情思,你将从何说起?(借助资源支架,可参考他人以杨柳托心志的文章。)
课堂写作任务:学生执笔托杨柳言志。要求:微型写作,字数在250字左右,语言连贯,对象明确,言志清楚。
四、寻一寻——还有哪物托哪志(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其他托物言志的文章(散文、诗歌皆可),摘录两个美句,写在摘录本上,并对文章作口头赏析(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
首先,根据这篇文本的特性,笔者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象征和托物言志手法的学习上,学好这两者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白杨树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在第二课时,笔者采用互文性阅读,情境创设、想象填写,读写结合等方式着重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托物言志写作的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文本供学生阅读、鉴赏,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即以读促写。
其次,教师为学生学习《白杨礼赞》提供了较多的资源支架。两个写作量表提前发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每次写作的目的及如何写得更准确。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同一作家或其他作家的多篇文本,尽量做到以一篇带多篇,延展学生的阅读领域,教师领着学生认识更多的好作品。
第三,教学设计考虑到了这个单元其他的技能点训练,比如综合性学习要求在互联网中学语文、写作的训练点是语言连贯。笔者把这两个目标都融进了《白杨礼赞》的教学设计,以此更好地发挥这篇课文在此单元中的作用,深挖文本更多的教学价值。
以上仅为《白杨礼赞》教学的初步设想,在实践中还需不断地检验、修改、完善、打磨,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上课的对象——具体的学生学情作出酌情改变。此外,该教学设计在逻辑上还需梳理、凝练,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晰。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2]许丹:《统编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与教学策略》,《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第5期,第13页。
[3]茅盾:《见闻杂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45年,第74页。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
1.教学理念
单元整合教学是指要站在大单元的角度,统筹多篇文本、多个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等,整合资源,以此系统地教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设计单篇教学时,教师也应做到充分地用好“这一单元”。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单元为例,教师不能忽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之处,比如单元提示、知识补白等。在设计一篇课文的教学之时,可以将单元中的各类素材、提示、方法等与之融合,这样能使单篇教学更丰富、科学,既契合了它在单元中的目标定位,也能更大地发挥它在单元中的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的熏陶作用,“要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1]。部编版教材中新增了很多宣扬革命文化的优秀作品,比如2021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收录了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重回大众视线,无疑是对中学革命文化教育的又一次强调。中华优秀革命文化包含着众多内涵,如革命奋斗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八年级上册的《白杨礼赞》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它表现为党和人民对革命胜利有着执着的信念与坚定的理想。[2]在教学中,教师势必要把握好这一点,以此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
2.单元意识
《白杨礼赞》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教读课文。单元提示表明这是一个散文单元,有写人记事的散文、写景抒情的散文,也有托物言志的散文等。这个单元旨在让学生感受绚烂的世界与感知丰富的生活,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的情思,进而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力。
《白杨礼赞》作为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在教学中必须要承担的任务是:让学生凭此了解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并能使用这种手法进行创作。除此之外,象征手法、欲扬先抑以及茅盾充满力量、激情昂扬的语言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站在单元的视角备课,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确“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
3.文本解读
面对这一篇文本,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对文本的本真感受,如果缺乏细腻的感受与独到的见解,教师只会变成传递他人想法的工具。所以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一遍一遍地读,细读文本,享受阅读。
白杨树是普通的,但决不是平凡的。作者在文本中用了相当多的词语,如“伟岸”“正直”“朴质”等来夸赞白杨,而这些品质恰恰是人的精神品质。“普通”意为白杨树是寻常的树,正如普通的人民大众一般;“不平凡”是说它的身上有人的品性,而这个品性楠木是没有的。楠木是直挺秀颀的,但“旁逸斜出”,说明其稀疏、不专心生长。联系此文的写作背景,1941年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但国民党反动派却掀起了反共的高潮。楠木便象征着不以大局为重、不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国民党反动派,作者予以了隐晦的批判与嘲讽。以树比树,以人比人。坚挺的白杨树象征着北方的农民、守卫家乡的哨兵和那种浴血奋战的精神品质。文章第七段的四个反问句层层递进,由树及人,先是普通的人,再是肩负沉重任务的人,最后是人身上的永恒的意志品质。文章在这里达到了高潮,这真是呼应文题的高声的“白杨礼赞”,礼赞如白杨树般百折不挠、奋勇前进的人民战士。此处与文章的最后一段形成回环的高声赞歌——无数普通但不平凡的“白杨战士”必将带领人民取得最终的胜利!
文章除了運用对比来塑造白杨的形象外,前半部分还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映入作者眼帘的首先是单调的黄土高原,作者形容它为“黄绿错综”,黄的是高原的土,绿的是麦浪。试想如果黄土高原单是黄土,那确实很单调,可它还有绿波荡漾的麦田,麦田难道没有为黄土高原带来些生机吗?“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句话告诉我们答案了,麦田太过低矮,人坐在汽车上感觉是在非常平坦的地面行驶,没有高原的气势。高原应是雄壮和伟大的,得有雄壮和伟大的事物来衬它,于是白杨树出现了。这种感觉是在情理之中的,作为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高原上的白杨树应该不少,作者这么写无非是为了渲染,突显笔法之巧妙。第三段讨论了看到的白杨树的数量,是看见了“一排、三五株、还是一株”。这个顺序是在强调即使眼前只出现一株白杨树,也足以让人立刻打起精神。
白杨树为什么可以像革命战士?作者为何能以此物言志?因为白杨树的生长状况、形和神都与作者的赞美对象——顽强革命、斗争的战士是不谋而合的。白杨树“极易生长”,这四个字的情感色彩是褒扬的,战士们无论是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还是在艰险的政治环境中、惨烈的战场上都是容易生存的,他们有很强的适应力,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战士也是普通的,他们是普通的每一个人;他们很常见,他们就是人民大众。但他们和白杨树一样普通却不平凡,因为他们的精神光辉照亮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站得很笔直,口号喊得很响亮,因为他们心中有愿望、有向往,这份力量似白杨树要钻破天际般直冲云霄。
教师真实的文本解读会给教学设计带去鲜活的灵感。正如王荣生老师所言,教师首先是一名阅读者。以这种身份去阅读,教师也能发现学生面临文本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一味地搜集资料、吸收他人的解读代替不了自身的文本阅读,语文教师必定要明确这一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画白杨的方式认识白杨树伟岸坚挺、不旁逸斜出的外形;通过比较画作了解此文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通过圈画词语,朗读、品味语言体悟白杨坚强不屈、团结上进的品格,并由树及人,感受抗日军民顽强不屈、正直质朴的伟大革命品质;借助茅盾写作此文的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思,体会作者对革命战士的崇高赞美之情与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重点)
2.通过读写结合掌握象征和托物言志的手法,初步做到依据素材并准确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完成完整的创作小练笔。(难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图画演绎、圈画词语、比较阅读、读写结合等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实际操作此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提倡的学习路径——用互联网学习语文,课前搜集课文写作背景资料,以此揣测作者的写作目的。 2.识记“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活动导入——画白杨
同学们,茅盾有诗云:“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这首诗刻画的对象是白杨,大家认识白杨吗?不如我们翻开课本,画一画白杨树吧。(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画白杨树,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
预设:学生主要根据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来创作图画。
二、画作初展——谈白杨
1.2-3位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重点谈自己的创作来源。
预设:学生们将视线集中于第五自然段。
2.学生总结白杨的外形。
预设:枝干笔直;叶子宽大向上;皮光滑、泛淡青色。
3.学生圈出作者描写白杨树的形容词,并将形容词分为两类,一类为描摹白杨外在的(形),另一类为刻画白杨内在的(神)。
预设:
4.学生谈谈在分类时有无困难,形与神的界限很清楚吗?或者说形与神一定是分离的吗?
预设:白杨树的形与神是结合的,融为一体,描绘白杨外形的形容词其实也是在暗示或刻画白杨的内在品质。白杨树傲然耸立、不旁逸斜出的外形特点就是它坚强不屈、奋力向上的内在品质的外现。
5.学生思考形神一体的白杨树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作者为何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白杨?(学生联系课前搜集的背景资料进行思考。)
预设:学生重点研讨第七自然段,理解象征与托物言志。白杨树不只是树,它是伟丈夫,它象征着北方的农民,象征着守卫家乡的哨兵,更象征着为新中国浴血奋斗的精神与意志。这里作者一唱五叹,白杨的内涵逐渐丰满、形象愈加鲜明,情感越来越强烈。止不住的赞美之词道出了白杨的本质,白杨树身上的美好品格正是抗日军民灵魂的生动写照。1941年,无数的抗日战士为了中国的崭新前途而浴血奋战,作者写作此文既是对这些仁人志士的高声赞美,也展现了作者无比坚定的信心,他坚信中国一定可以有焕然一新的面貌,每一棵树的光辉都能让祖国大地分外光亮。
6.学生以高亢激昂的语气朗读此段,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情感,注意读出层次。
三、完善画作——赞白杨
1.一棵树的生长离不开大地的滋养,请依据文本画出白杨的周围环境(第一位同学仍在黑板上画)。
预设:学生依据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为画作增补场景。
2.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
预设:学生谈到单调的黄土地和绿波荡漾的麦浪。
3.学生思考:麦浪已为黄土高原带去了生机,但文中“我”为何仍深感单调?
预设:黄土高原如此雄壮、伟岸,很显然,低矮的麦浪只是一道小小的风景,理应有更耸立高大的事物,这才契合黄土高原的“高”。那就是白杨,哪怕只是一株,高原也已然不同。
4.学生用手遮住白杨,再松开,谈谈这一刹那是何感觉;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安排,为何不在一开始就写白杨?
预设:白杨在被作者再三强调太过单调的黄土高原上猛然出现,这带来的惊诧与惊喜之感是难以想象的。在写作手法上表现为欲扬先抑。
5.茅盾的题诗中写道白杨“羞与楠枋伍”,“楠枋”即指楠木,课文中有提到楠木吗?如果有,请将楠木画在白纸的背面(另请学生上台作画)。
预设:依据第九自然段画楠木。
6.比较两种树的不同,既是赞美白杨,作者为何起笔写楠木(可联系搜索到的时代背景)?
预设:楠木是“直挺秀颀”的,虽直但旁逸斜出了。它没有白杨的坚定与不屈。楠木象征着与白杨对立的国民党反动派,这一处是点睛之笔,既强化了对抗日军民的赞美之情,又增加了对反动派的无情嘲讽。由于当时环境特殊,所以作者只能隐晦地表达。
四、成果展示——写白杨(布置作业)
学生完成的画作要参加学校的庆建党百年活动,请同学们为自己的画作写一段介绍语。要求:语言连贯(联系这个单元写作的目标),介绍清楚,目的明确。
第二课时
一、比一比——以同一物托不同志
1941年,茅盾托白杨树表明了自己的心志;20世纪60年代,袁鹰也托白杨诉说了自己的心愿。阅读袁鹰的《白杨》,思考作者寄托了何种情思。(个人阅读、思考,小组交流)
预设:学生明白同一种物可承载不同人的不同情思,物与志的关系不是锁定的。袁鹰托白杨言说了自己要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并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也能为新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心愿。一颗颗白杨树在此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新疆建设者。
二、说一说——这志要以哪物托
言语实践:多媒体显示不同的场景,学生抢答在不同的情境下,主人公可用什么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思(注意深入情境,选物恰当)。
(屏显)
1.这一年,杜牧进士及第,不久后又通过了制科的考试,少年得意,无限欣喜。他挥笔画下__________,说:“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年,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的生涯剛刚结束,又要启程去往柳州(仍是被贬,一贬再贬)。他望着_________,说:“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
3.这一年,曹操亲征乌桓,乌桓大破。班师回朝途中,曹操登上碣石,他指着_________,说:“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
4.这一年,苏轼失去了自己深爱的结发之妻王弗,他悲痛万分。夜晚,他对着__________,说:“_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年,老舍终于回国,辗转多地,他来到了济南,虽不是故乡,但也倍感亲切。他看着__________,说:“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一年,鲁迅身在日本仙台,却仍心系故国。他看着强盛的日本与屡遭欺凌的中华,他想着______,说:“_________寄托了我________________。”
三、写一写——我愿以物托此志
《白杨礼赞》选自1945年文光书店排印的《见闻杂记》,《见闻杂记》收录了茅盾18篇散文。这些散文大都记录着他游历之地的风土人情与所见所闻。在第十八篇散文《新疆风土杂忆》中,他提到1942年在新疆还存留着当年左宗棠平定回乱时大军栽种的杨柳,当时有人写了这么一首诗:“大将西征尚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關。”[3]此处的杨柳寄托了时人对平乱必胜的信念,赞美了左宗棠的功业。若今日让你以杨柳寄托自己的情思,你将从何说起?(借助资源支架,可参考他人以杨柳托心志的文章。)
课堂写作任务:学生执笔托杨柳言志。要求:微型写作,字数在250字左右,语言连贯,对象明确,言志清楚。
四、寻一寻——还有哪物托哪志(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上网搜索其他托物言志的文章(散文、诗歌皆可),摘录两个美句,写在摘录本上,并对文章作口头赏析(同桌互说)。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反思】
首先,根据这篇文本的特性,笔者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象征和托物言志手法的学习上,学好这两者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白杨树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认知。在第二课时,笔者采用互文性阅读,情境创设、想象填写,读写结合等方式着重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托物言志写作的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尽可能提供多样化的文本供学生阅读、鉴赏,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即以读促写。
其次,教师为学生学习《白杨礼赞》提供了较多的资源支架。两个写作量表提前发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每次写作的目的及如何写得更准确。在教学中涉及到了同一作家或其他作家的多篇文本,尽量做到以一篇带多篇,延展学生的阅读领域,教师领着学生认识更多的好作品。
第三,教学设计考虑到了这个单元其他的技能点训练,比如综合性学习要求在互联网中学语文、写作的训练点是语言连贯。笔者把这两个目标都融进了《白杨礼赞》的教学设计,以此更好地发挥这篇课文在此单元中的作用,深挖文本更多的教学价值。
以上仅为《白杨礼赞》教学的初步设想,在实践中还需不断地检验、修改、完善、打磨,最重要的是要根据上课的对象——具体的学生学情作出酌情改变。此外,该教学设计在逻辑上还需梳理、凝练,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晰。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2]许丹:《统编语文教材革命文化选文与教学策略》,《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第5期,第13页。
[3]茅盾:《见闻杂记》,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45年,第74页。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