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问题】
在一次苏教版四上《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三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并得到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以后,教者为了拓展与完善学生的认知,出示下面的小棒与圆片排列图:
︳●︳●︳●︳●︳●︳●
教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与教材中三组物体排列的不同,从而突出首尾不同时两种物体个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事与愿违,教者在出示小棒与圆片排列的图后,提问:图中小棒与圆片是怎样排列的?学生没反应。师追问: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呢?生:不是一一间隔。师无奈。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
【教学回放】
1.情景导入,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教者课始呈现夹心饼干,饼干、夹心、饼干、夹心、饼干,让学生观察后,师介绍像这样饼干与夹心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就是一一间隔。(教师板书)
2.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一一间隔的规律。
师: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形成下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各有多少个?把各自的数量填在表格里,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数量,师填写表格。
师:都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为什么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有的数量相等呢?
生:前三组首尾排列的物体相同,而青菜与萝卜这一组首尾排列的不相同。
师:噢,如果首尾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简称两端物体,比另一种物体数量就多多少?如果首尾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就应该怎样?
【比较分析】
1.“情境导入”的比较。
拉球导入,所呈现的一一间隔是动态的。这样导入的好处,一方面,不会像夹心与饼干、手帕与夹子等的排列,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产生错误的认知。因为它是动态呈现的,拉出的球总是一白一黄间隔排列,如果当前看到的是首尾相同的一一间隔排列,再拉出一个球后看到的又成了首尾不同的了。在拉球呈现的一一间隔中,巧妙地蕴含了一一间隔的两种情况;另一方面,拉球导入中,让学生猜想下一个拉出的球是什么颜色,学生不是凭空猜想,他们会主动地根据前面出现的规律来猜想下一个球的颜色,换句话说,拉出的球所排列的规律是由学生主动发现的,也就是学生主动“找”出来的。
2.“研究规律”的比较。
如果说“拉球”导入,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初步感知,那么,教学改进中教者在主题图上增加一行青菜与萝卜的排列,这一变化为后续的规律研究则提供了生成的可能,并为得到较为完整的结论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教者先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并填表,再观察表格,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前三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而青菜与萝卜的数量却相等时,教者及时追问:都是一一间隔排列,为什么两种物体的数量却不相同呢?这样的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再次观察发现青菜与萝卜的排列与前三组排列的不同点,从而找出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
另外,“教学回放”中对排列中的两种物体的描述“两端物体”“中间物体”是不够准确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其实,像“教学改进”中那样描述还是可以的,一种物体排在首尾,可称为“两端物体”,因为排列中只有两种不同的物体,所以非两端的物体即可称为“另一物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在一次苏教版四上《找规律》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三组物体的排列规律,并得到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1以后,教者为了拓展与完善学生的认知,出示下面的小棒与圆片排列图:
︳●︳●︳●︳●︳●︳●
教者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与教材中三组物体排列的不同,从而突出首尾不同时两种物体个数应该是相等的。但事与愿违,教者在出示小棒与圆片排列的图后,提问:图中小棒与圆片是怎样排列的?学生没反应。师追问: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呢?生:不是一一间隔。师无奈。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课堂教学的过程。
【教学回放】
1.情景导入,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教者课始呈现夹心饼干,饼干、夹心、饼干、夹心、饼干,让学生观察后,师介绍像这样饼干与夹心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就是一一间隔。(教师板书)
2.出示教材中的主题图,研究一一间隔的规律。
师: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形成下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物体各有多少个?把各自的数量填在表格里,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数量,师填写表格。
师:都是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为什么有的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有的数量相等呢?
生:前三组首尾排列的物体相同,而青菜与萝卜这一组首尾排列的不相同。
师:噢,如果首尾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简称两端物体,比另一种物体数量就多多少?如果首尾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就应该怎样?
【比较分析】
1.“情境导入”的比较。
拉球导入,所呈现的一一间隔是动态的。这样导入的好处,一方面,不会像夹心与饼干、手帕与夹子等的排列,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产生错误的认知。因为它是动态呈现的,拉出的球总是一白一黄间隔排列,如果当前看到的是首尾相同的一一间隔排列,再拉出一个球后看到的又成了首尾不同的了。在拉球呈现的一一间隔中,巧妙地蕴含了一一间隔的两种情况;另一方面,拉球导入中,让学生猜想下一个拉出的球是什么颜色,学生不是凭空猜想,他们会主动地根据前面出现的规律来猜想下一个球的颜色,换句话说,拉出的球所排列的规律是由学生主动发现的,也就是学生主动“找”出来的。
2.“研究规律”的比较。
如果说“拉球”导入,使学生对“一一间隔排列”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初步感知,那么,教学改进中教者在主题图上增加一行青菜与萝卜的排列,这一变化为后续的规律研究则提供了生成的可能,并为得到较为完整的结论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教者先让学生分别说出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并填表,再观察表格,发现了什么?当学生发现前三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相差1,而青菜与萝卜的数量却相等时,教者及时追问:都是一一间隔排列,为什么两种物体的数量却不相同呢?这样的追问,引发学生思考,并再次观察发现青菜与萝卜的排列与前三组排列的不同点,从而找出其中所蕴藏的规律,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
另外,“教学回放”中对排列中的两种物体的描述“两端物体”“中间物体”是不够准确的,而且会给学生带来认知上的困惑。其实,像“教学改进”中那样描述还是可以的,一种物体排在首尾,可称为“两端物体”,因为排列中只有两种不同的物体,所以非两端的物体即可称为“另一物体”。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