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孙中山倡导“知难行易”,意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想到了就能做到。后来,学者胡适对此颇不认同,就写了一篇《知难,行亦不易》的文章商榷。文中很巧妙地用孙中山曾干过的“医生”行当来说明“知固是难,行也不易”——“医学是最难的事,人命所关,故西洋的医科大学毕业年限比别科都长二年以上。但读了许多生理学,解剖学,化学,微菌学,药学……还算不得医生。医学一面是学,一面又是术,一面是知,一面又是行。一切书本的学问都要能用在临床的经验上;只有从临床的经验上得来的学问与技术方才算是真正的知识。一个医生的造成,全靠知行的合一,即行即知,即知即行,越行越知,越知越行的工巧精妙。熟读了六七年的书,拿着羊皮纸的文凭,而不能诊断,不能施手术,不能疗治,才知道知固然难,行也大不易也!”
对于很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而言,的确是“知难,行亦不易”的,甚至是“知易行难”。譬如,大作家周作人就是例子。
在周作人欣赏的古书中,有一部可以说是他烂熟于心且欣赏不已的——北朝时北齐人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关于此书,周作人在许多文章中都赞不绝口,例如在《夜读抄》一书中,有一篇专门提及《颜氏家训》,周作人的评价是“南北朝人的有些著作我颇喜欢。这所说的不是一篇篇的文章,原来只是史或子书……其中特别又是《颜氏家训》最为我所珍重,因为这在文章以外还有作者的思想与态度都很可佩服。”可谓尊崇。照说,对这本书的教诲,他应当不仅烂熟,而且是愿意奉行。然而实际上如何呢?不妨就周作人与大哥鲁迅分手一事看个究竟。
在周作人一生的经历中,除了抗战时期经不起考验,附逆落水外,最大的事件就该是他跟自己哥哥鲁迅的决裂了。
在鲁迅三兄弟中,老大鲁迅和二弟周作人的关系应是更为亲近的。这不仅因为年纪相仿,阅历相近,更因为周作人的成长是经兄长鲁迅一路引导的。鲁迅到南京上学、日本留学,都把弟弟接到身边,在生活和学业上多有指导;而周作人去北大任教,也得益于鲁迅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推荐。
然而,就是这么一对思想感情接近的好兄弟,在1923年却走上分裂绝交的道路:这年7月19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信道:“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的,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从此,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彻底决裂,“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永不相见”。
对于鲁迅和周作人决裂一事,因当事人双方都对其原因绝口不提,因而引起过各种猜测。有的说是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被发现了,造成二人的失和;有人说是鲁迅趁周作人不在,调戏弟媳,遭拒后兄弟失和;也有人说周氏兄弟因为文化上的观点不同,再加上羽太信子的从中挑拨;更有人以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来套鲁迅,说他本来对羽太信子就垂涎已久,被拒后恼羞成怒,与周作人夫妇打了一架后离开了八道湾。答案稀奇古怪,然而其中多为道听途说。不过,研究者倒有一点看法一致——鲁迅与周作人的断交,不是出于政治立场和为人原则不同之类的大问题,而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却又纠缠不清的家庭矛盾所致,其始作俑者也的确与周作人的日本夫人脱不了干系。
鲁迅的好友、与周作人在日本有同住情谊的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台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胡涂,轻信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曾经是周氏兄弟学生的俞芳也回忆说,朱安夫人曾“很气愤地”向人说过:“她(信子)大声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亲近我们,不要去找这两个‘孤老头’,不要吃他们的东西,让这两个‘孤老头’冷清死。”
羽太信子在二周决裂一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此鲁迅、周作人虽声明“不说”,但暗示却是有的。1924年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1927年4月,在所作《铸剑》中,又用“宴之敖”命名复仇者“黑的人”。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 “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这个日本女人自然就是羽太信子。对于这一点,周作人在晚年时也有承认。1964年10月17日,周作人在写给香港友人鲍耀明的信中曾明确表示:1964年香港友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赵聪的《五四文坛点滴》,“大体可以说是公平翔实,甚是难得。关于我与鲁迅的问题,亦去事实不远,因为我当初写字条给他,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同年11月16日,他在给鲍耀明的信里又说:“鲁迅事件无从具体说明,惟参照《五四点滴》中所说及前次去信,约略已可以明白。”但翻阅赵聪《五四文坛点滴》中有关周氏兄弟失和的文字,除引证鲁迅日记中有关兄弟失和的记载外,也仅有如下几句:“许寿裳说过,他们兄弟不和,坏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据说她很讨厌她这位大伯哥,不愿同他一道住。”看来,周作人肯定了一点:兄弟失和的原因是他的夫人不愿同鲁迅一道住。但是,为什么“不愿”呢?周作人却没有说。
而按鲁迅三弟周建人的说法,则主要是信子在经济上的挥霍:“鲁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三百元,还有稿费、讲课费等收入,周作人也差不多。这比当年一般职员的收入,已高出十多倍,然而月月亏空,嚷着钱不够用。在绍兴,是由我母亲当家,到北京后,就由周作人之妻当家。日本妇女素有温顺节俭的美称,却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却真是个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挥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孩子等女仆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有时饭菜烧好,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一桌饭菜退回厨房,厨房里赶紧另包饺子……这种种花样,层出不穷。鲁迅不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还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有时还到处借贷,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和点心。 虽然周作人的生活是比较讲究一些,但还不至于这样。但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挥霍,不敢讲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携带家眷回国居住绍兴时,他们夫妇间有过一次争吵,结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周作人发愣,而他的郎舅、小姨都指着他破口大骂,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的‘得罪’,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着要他到日本使馆去讲话。平日里,一讲起日本,她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讲到支那,都是卑贱低劣。而周作人只求得有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稳地读书写字,对一切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逆来顺受。” (周建人《鲁迅与周作人》)
更为可叹的是:不仅鲁迅与与周作人决裂了,而且他们的后代(海婴和周作人的子女)也再无来往。有意思的是,在周作人喜欢的《颜氏家训》中卷一中,就有“兄弟”一条(第三条),而且几乎就是针对周作人与他哥哥鲁迅绝交一事说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原文: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雠敌矣…… ”
周作人和鲁迅,一开始岂不正是“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么?而后来不也正是“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么?而他们分裂的原因,不也正是“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他们的后代,不也照样上演“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的悲剧?
周作人对《颜氏家训》可谓知之甚深,然而,最后还是跌入“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的泥坑。
毕竟,知难,行亦不易!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对于很多学富五车的大学者而言,的确是“知难,行亦不易”的,甚至是“知易行难”。譬如,大作家周作人就是例子。
在周作人欣赏的古书中,有一部可以说是他烂熟于心且欣赏不已的——北朝时北齐人颜之推写的《颜氏家训》。关于此书,周作人在许多文章中都赞不绝口,例如在《夜读抄》一书中,有一篇专门提及《颜氏家训》,周作人的评价是“南北朝人的有些著作我颇喜欢。这所说的不是一篇篇的文章,原来只是史或子书……其中特别又是《颜氏家训》最为我所珍重,因为这在文章以外还有作者的思想与态度都很可佩服。”可谓尊崇。照说,对这本书的教诲,他应当不仅烂熟,而且是愿意奉行。然而实际上如何呢?不妨就周作人与大哥鲁迅分手一事看个究竟。
在周作人一生的经历中,除了抗战时期经不起考验,附逆落水外,最大的事件就该是他跟自己哥哥鲁迅的决裂了。
在鲁迅三兄弟中,老大鲁迅和二弟周作人的关系应是更为亲近的。这不仅因为年纪相仿,阅历相近,更因为周作人的成长是经兄长鲁迅一路引导的。鲁迅到南京上学、日本留学,都把弟弟接到身边,在生活和学业上多有指导;而周作人去北大任教,也得益于鲁迅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推荐。
然而,就是这么一对思想感情接近的好兄弟,在1923年却走上分裂绝交的道路:这年7月19日,周作人给鲁迅写信道:“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的,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从此,现代文学史上的双子星座彻底决裂,“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永不相见”。
对于鲁迅和周作人决裂一事,因当事人双方都对其原因绝口不提,因而引起过各种猜测。有的说是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被发现了,造成二人的失和;有人说是鲁迅趁周作人不在,调戏弟媳,遭拒后兄弟失和;也有人说周氏兄弟因为文化上的观点不同,再加上羽太信子的从中挑拨;更有人以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来套鲁迅,说他本来对羽太信子就垂涎已久,被拒后恼羞成怒,与周作人夫妇打了一架后离开了八道湾。答案稀奇古怪,然而其中多为道听途说。不过,研究者倒有一点看法一致——鲁迅与周作人的断交,不是出于政治立场和为人原则不同之类的大问题,而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却又纠缠不清的家庭矛盾所致,其始作俑者也的确与周作人的日本夫人脱不了干系。
鲁迅的好友、与周作人在日本有同住情谊的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中说:“作人的妻羽太信子是有歇斯台里性的。她对于鲁迅,外貌恭顺,内怀忮忌。作人则心地胡涂,轻信妇人之言,不加体察。我虽竭力解释开导,竟无效果,致鲁迅不得已移居外客厅而他总不觉悟。鲁迅遣工役传言来谈,他又不出来;于是鲁迅又搬出而至砖塔胡同。从此两人不和,成为参商,一变从前‘兄弟怡怡’的情态。”曾经是周氏兄弟学生的俞芳也回忆说,朱安夫人曾“很气愤地”向人说过:“她(信子)大声告诫她的孩子们,不要亲近我们,不要去找这两个‘孤老头’,不要吃他们的东西,让这两个‘孤老头’冷清死。”
羽太信子在二周决裂一事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对此鲁迅、周作人虽声明“不说”,但暗示却是有的。1924年9月,鲁迅辑成《俟堂专文杂集》,署名“宴之敖”;1927年4月,在所作《铸剑》中,又用“宴之敖”命名复仇者“黑的人”。据许广平回忆,鲁迅对这笔名有过一个解释: “宴”从门(家),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也就是说“我是被家里的日本女人逐出的”。这个日本女人自然就是羽太信子。对于这一点,周作人在晚年时也有承认。1964年10月17日,周作人在写给香港友人鲍耀明的信中曾明确表示:1964年香港友联出版公司出版的赵聪的《五四文坛点滴》,“大体可以说是公平翔实,甚是难得。关于我与鲁迅的问题,亦去事实不远,因为我当初写字条给他,原是只请他不再进我们的院子里就是了”。同年11月16日,他在给鲍耀明的信里又说:“鲁迅事件无从具体说明,惟参照《五四点滴》中所说及前次去信,约略已可以明白。”但翻阅赵聪《五四文坛点滴》中有关周氏兄弟失和的文字,除引证鲁迅日记中有关兄弟失和的记载外,也仅有如下几句:“许寿裳说过,他们兄弟不和,坏在周作人那位日本太太身上,据说她很讨厌她这位大伯哥,不愿同他一道住。”看来,周作人肯定了一点:兄弟失和的原因是他的夫人不愿同鲁迅一道住。但是,为什么“不愿”呢?周作人却没有说。
而按鲁迅三弟周建人的说法,则主要是信子在经济上的挥霍:“鲁迅在教育部的薪金每月三百元,还有稿费、讲课费等收入,周作人也差不多。这比当年一般职员的收入,已高出十多倍,然而月月亏空,嚷着钱不够用。在绍兴,是由我母亲当家,到北京后,就由周作人之妻当家。日本妇女素有温顺节俭的美称,却不料周作人碰到的却真是个例外。她并非出身富家,可是气派极阔,挥金如土。家中有管家齐坤,还有王鹤拓及烧饭司务、东洋车夫、打杂采购的男仆数人,还有李妈、小李妈等收拾房间、洗衣、看孩子等女仆二三人。更奇怪的是,她经常心血来潮,有时饭菜烧好,忽然想起要吃饺子,就把一桌饭菜退回厨房,厨房里赶紧另包饺子……这种种花样,层出不穷。鲁迅不仅把自己每月的全部收入交出,还把多年的积蓄赔了进去,有时还到处借贷,自己甚至弄得夜里写文章时没有钱买香烟和点心。 虽然周作人的生活是比较讲究一些,但还不至于这样。但周作人任他的妻子挥霍,不敢讲半句不是。早在辛亥革命前后,他携带家眷回国居住绍兴时,他们夫妇间有过一次争吵,结果女方歇斯底里症大发作,周作人发愣,而他的郎舅、小姨都指着他破口大骂,从此,他不敢再有丝毫的‘得罪’,相反,他却受到百般的欺凌虐待,甚至被拉着要他到日本使馆去讲话。平日里,一讲起日本,她总是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讲到支那,都是卑贱低劣。而周作人只求得有一席之地,可供他安稳地读书写字,对一切都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逆来顺受。” (周建人《鲁迅与周作人》)
更为可叹的是:不仅鲁迅与与周作人决裂了,而且他们的后代(海婴和周作人的子女)也再无来往。有意思的是,在周作人喜欢的《颜氏家训》中卷一中,就有“兄弟”一条(第三条),而且几乎就是针对周作人与他哥哥鲁迅绝交一事说的,我们不妨来看看原文:
“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妇,有夫妇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亲,此三而已矣。自兹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亲焉,故于人伦为重者也,不可不笃。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惟友悌深至,不为旁人之所移者,免夫!
二亲既殁,兄弟相顾,当如形之与影,声之与响;爱先人之遗体,惜己身之分气,非兄弟何念哉?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甚哉!
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子侄不爱,则群从疏薄;群从疏薄,则僮仆为雠敌矣…… ”
周作人和鲁迅,一开始岂不正是“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么?而后来不也正是“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娣姒之比兄弟,则疏薄矣;今使疏薄之人,而节量亲厚之恩,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么?而他们分裂的原因,不也正是“兄弟之际,异于他人,望深则易怨,地亲则易弭。譬犹居室,一穴则塞之,一隙则涂之,则无颓毁之虑;如雀鼠之不恤,风雨之不防,壁陷楹沦,无可救矣。仆妾之为雀鼠,妻子之为风雨”?他们的后代,不也照样上演“兄弟不睦,则子侄不爱”的悲剧?
周作人对《颜氏家训》可谓知之甚深,然而,最后还是跌入“人或交天下之士,皆有欢爱,而失敬于兄者,何其能多而不能少也”的泥坑。
毕竟,知难,行亦不易!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