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情包已经成为世界级现象,2016年,全球超过90%的网民每天共使用60亿个以上的表情包。如今,互联网上的交流似乎比现实生活中还多,一个21世纪的网民,手机里没收藏几个表情包都不好意思和别人交流了。那么人们为什么会喜欢使用表情包呢?
情绪填充剂
表情包是情绪填充剂。平时面对面语音对话不像书面语言,既没有空格,也没有标点符号,我们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对方,这是因为除了语言本身,日常对话更多的是靠语气、停顿、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来传达意思。据统计,日常交流只有30%到35%是靠语言传达信息,剩下的全是非语言信息。
而在网络交流时单纯使用文字,不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让对方有直观的感受,必然会导致情绪、个性等信息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者通常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很难感同身受。表情包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白,表情包有姿势,有表情,现在有的表情包是动态的,有的有语音,使用者能更好地传达情绪信息,接收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对方让你火冒三丈,仅用文字表达就是“我很生气”,那么对方给你回的可能就是“哦”,简直是火上浇油,如果发一个双眉倒竖,脸色通红,喷着火的小表情,你的怒火仿佛挣脱了屏幕的束缚,直接喷到对方脸上去了,对方想要无视都难。
伦敦软件开发商基于16种不同语言交流的10亿条消息分析了emoji(一种表情包系统)的使用状况。有趣的是,排名前三的都与情绪表达直接相关。笑脸,包括眨眼的、飞吻的、微笑的、咯咯笑的约占据45%;伤心脸占14%;代表心脏的表情,包括心碎占12.5%。人们使用的表情超过70%的都与情感表达直接相关。
单纯的文字就是一个干瘪的气球,而加入表情包,就像充满了气,情绪饱满,个性鲜明。表情包就是网聊时的情绪填充剂,丰富了情绪,增添了趣味,活跃了气氛。
距离折叠仪
表情包不但能补充情绪,还能拉近距离。
你与亲友网络交流时,也许相隔千万里,在不能语音或视频的情况下,你们见不到彼此,只能靠打字交流。这时对方给你发了一个笑脸,就仿佛看到他就在你的眼前,对你微笑,空间似乎一下子被折叠了,距离不再是问题。
而且,拥有相同表情包的人往往拥有共同的圈子,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达康书记表情包,使用这个表情包的人大概率看过《人民的名义》,就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这是表情包带来的身份认同感,一个个表情包就是一个个“梗”,知道这些“梗”,圈子趋同,就能更好地猜透彼此的意思,拉近彼此的距离。
表情包这个距离折叠仪,将远隔千里、甚至互不认识的人群折叠到一个空间里,一个圈子中。
误会润滑剂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但在网络文字交流中,你说了我也未必知道。原因之一是文字的局限性。文字能传递的信息不足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还常常带有歧义,引起误解。另一原因就是个人的局限性。作为输出者,我们的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不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作为接收者,由于个人阅历,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的不同,我们未必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很容易引起误会。
表情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大难题。一个表情包就能将你的语言、你的表情、你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这样还能产生误解,那么你们应该考虑一下是否面对面好好谈一谈。在表情包的帮助下,一个文字表达水平不高的人也能够清晰地传达出他想要传达的信息,阅历不同的人也能够较好地接收信息。
表情包就像是润滑剂,减少了双方的摩擦,让双方能够更好地交流,既清楚地表达自己,又准确地明白对方的点。
风靡的表情包
表情包好处多多,人们爱不释手。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表情包使他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年轻人,老年人也很“潮”,现在有的老年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常常开启“斗图”模式,玩得不亦乐乎,同时也加固了亲子关系。
另一项有趣的调查来自一个婚恋网站,调查对象是使用这个网站的5600个单身男女。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交谈中,使用表情包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约会成功。
可谓佐证了一句话:表情包在手,人人都是网络上的社交高手。
俗話说“物极必反”,调查表明过于频繁地使用表情包,非但不能获得更多好感,反而会使人产生厌恶情绪。表情包应当是交流中的催化剂,不应该主导整个交流过程。
此外,对于表情包满网飞的现象,也有语言学家忧心忡忡,认为表情包正在逐渐杀死语言。从楔形文字到能够写出莎士比亚巨著的精炼语言,人类付出了数千年的努力。而现在,人类正将这辛苦得来的成果逐渐抛弃,这是一种文明的倒退。
我们希望,在这个表情包称霸世界的时代,人们还能勿忘语言,保证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情绪填充剂
表情包是情绪填充剂。平时面对面语音对话不像书面语言,既没有空格,也没有标点符号,我们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对方,这是因为除了语言本身,日常对话更多的是靠语气、停顿、肢体动作以及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来传达意思。据统计,日常交流只有30%到35%是靠语言传达信息,剩下的全是非语言信息。
而在网络交流时单纯使用文字,不像面对面交流一样让对方有直观的感受,必然会导致情绪、个性等信息的缺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接收者通常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很难感同身受。表情包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白,表情包有姿势,有表情,现在有的表情包是动态的,有的有语音,使用者能更好地传达情绪信息,接收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对方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对方让你火冒三丈,仅用文字表达就是“我很生气”,那么对方给你回的可能就是“哦”,简直是火上浇油,如果发一个双眉倒竖,脸色通红,喷着火的小表情,你的怒火仿佛挣脱了屏幕的束缚,直接喷到对方脸上去了,对方想要无视都难。
伦敦软件开发商基于16种不同语言交流的10亿条消息分析了emoji(一种表情包系统)的使用状况。有趣的是,排名前三的都与情绪表达直接相关。笑脸,包括眨眼的、飞吻的、微笑的、咯咯笑的约占据45%;伤心脸占14%;代表心脏的表情,包括心碎占12.5%。人们使用的表情超过70%的都与情感表达直接相关。
单纯的文字就是一个干瘪的气球,而加入表情包,就像充满了气,情绪饱满,个性鲜明。表情包就是网聊时的情绪填充剂,丰富了情绪,增添了趣味,活跃了气氛。
距离折叠仪
表情包不但能补充情绪,还能拉近距离。
你与亲友网络交流时,也许相隔千万里,在不能语音或视频的情况下,你们见不到彼此,只能靠打字交流。这时对方给你发了一个笑脸,就仿佛看到他就在你的眼前,对你微笑,空间似乎一下子被折叠了,距离不再是问题。
而且,拥有相同表情包的人往往拥有共同的圈子,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达康书记表情包,使用这个表情包的人大概率看过《人民的名义》,就更容易找到共同的话题。这是表情包带来的身份认同感,一个个表情包就是一个个“梗”,知道这些“梗”,圈子趋同,就能更好地猜透彼此的意思,拉近彼此的距离。
表情包这个距离折叠仪,将远隔千里、甚至互不认识的人群折叠到一个空间里,一个圈子中。
误会润滑剂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但在网络文字交流中,你说了我也未必知道。原因之一是文字的局限性。文字能传递的信息不足以表达清楚自己的意图,还常常带有歧义,引起误解。另一原因就是个人的局限性。作为输出者,我们的表达能力有限,经常不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而作为接收者,由于个人阅历,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的不同,我们未必能够准确地理解对方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很容易引起误会。
表情包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大难题。一个表情包就能将你的语言、你的表情、你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这样还能产生误解,那么你们应该考虑一下是否面对面好好谈一谈。在表情包的帮助下,一个文字表达水平不高的人也能够清晰地传达出他想要传达的信息,阅历不同的人也能够较好地接收信息。
表情包就像是润滑剂,减少了双方的摩擦,让双方能够更好地交流,既清楚地表达自己,又准确地明白对方的点。
风靡的表情包
表情包好处多多,人们爱不释手。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年轻人认为表情包使他们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仅是年轻人,老年人也很“潮”,现在有的老年父母在和孩子交流时,常常开启“斗图”模式,玩得不亦乐乎,同时也加固了亲子关系。
另一项有趣的调查来自一个婚恋网站,调查对象是使用这个网站的5600个单身男女。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络交谈中,使用表情包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约会成功。
可谓佐证了一句话:表情包在手,人人都是网络上的社交高手。
俗話说“物极必反”,调查表明过于频繁地使用表情包,非但不能获得更多好感,反而会使人产生厌恶情绪。表情包应当是交流中的催化剂,不应该主导整个交流过程。
此外,对于表情包满网飞的现象,也有语言学家忧心忡忡,认为表情包正在逐渐杀死语言。从楔形文字到能够写出莎士比亚巨著的精炼语言,人类付出了数千年的努力。而现在,人类正将这辛苦得来的成果逐渐抛弃,这是一种文明的倒退。
我们希望,在这个表情包称霸世界的时代,人们还能勿忘语言,保证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