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医易运用麻黄类方治疗儿科疾患验案探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uowei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医具有辨证论治,个性化的特点和优势,在临床用药上不宜偏寒或偏热,当依证处方用药。文章总结了唐医易先生治疗儿科疾病的临证经验,唐医易认为儿科疾病有寒有热,不能因为辛温之品用错副作用大,辛凉之品用错副作用小就因噎废食,临床偏辛凉轻辛温,甚则把辛温之品弃而不用,列举唐医易应用辛温之品麻黄医案数则,以飨读者。
  【关键词】
  麻黄类方;经方临床应用;唐医易;儿科疾患
  【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9-0077-02
  唐医易(1955.7~2018.9),男,民间经方名家,真名蒙顺成[1],生前常年在广东一带行医,唐医易中医功底扎实,崇尚用经方原方,用药平和,加减用药亦多遵经方之品[2],临证善用麻黄、附子、细辛、桂枝、生姜、干姜等辛温之品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等,病种涉及内外妇儿科各科。但其平素不善言论,善于巧思,故而较少理论阐述,常以验案明示。笔者随其左右侍诊时,他常说:“吾用方依据皆出自《伤寒论》,汝等平时需反复揣摩《伤寒论》,读熟读透,用时方可左右逢源、拈手即来。”现略举其运用麻黄类方的验案,以供参考。
  1 葛根汤治疗病毒感染所致小儿发热案
  吕某某,男,2007年3月生,2011年4月15日初诊,家属代诉:患儿发烧,体温波动在38.4 ℃~38.8 ℃之间。伴咳嗽、流鼻水、烂便、无胃口。脉弦滑,一息6~7至。西医抽血检查后诊断:病毒感染。中医诊断:温病(肺热失宜证)。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6 g,北杏仁6 g,石膏40 g,甘草3 g,重楼5 g,蝉蜕3 g,射干6 g,板蓝根5 g,土牛膝6 g,3剂。 煎服法:先煎生石膏半小时,后加入其他药,四碗水煎成一碗水,每天1剂,分2次温服。
  2011年4月16日复诊时家属代诉:昨日服药1剂后,症状依旧,发热如前,于是即来复诊,细询其起病症状,家属曰:从发烧后就拉烂便水泻至今,于是改投葛根汤:葛根10 g,麻黄7 g,炙甘草4 g,白芍5 g,桂枝5 g,大枣4枚,生姜2片。3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次日,其母来诊告知:前药2剂已痊愈。
  按:唐医易认为小儿发热多属温病,因此其常用经方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故而起手即用麻杏石甘汤乃常有之事,但此案初诊时用麻杏石甘汤效不佳,二诊时细询症状,幡然醒悟,此乃属于《伤寒论》第32条:“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唐医易认为二阳合病邪气盛大,不但会充斥于上,更加会浸淫于里,所以仲景曰必自下利,唐师认为葛根汤的常见症状有四:头痛为葛根汤证的常见症状之一;自下利为葛根汤证的常见症状之二;口渴引饮、项背强几几是葛根汤证的常见症状之三;发热疲惫、恶寒无汗是葛根汤的常見症状之四[2]。因此,二诊时抓住自下利这一葛根汤常见症状而改用葛根汤,方证合拍后两剂而愈。下利为里证,但确有汗解的机会。无汗出者,如葛根汤证;发烧、自汗出者,如桂枝加葛根汤证。但必是有表证而又下利者才有此机会[4]。此案患者下利,发烧伴有咳嗽、流鼻水,乃下利兼有表证者,虽医案中并未注明患者是否有汗,然唐医易选用葛根汤,可见此患者必无汗,若有汗,当选用桂枝加葛根汤。
  2 经方加味治疗小儿风温案
  刘某某,男,2011年1月生,2014年3月19日初诊。其家属代诉:上周六开始外感,发烧咳嗽,鼻塞流鼻水,输液两天体温未减,昨晚体温近 40 ℃,之后服用美林,发汗后烧退,大便三天未解,胃纳差。现咽喉红肿,咳声略重浊,舌质略淡,苔白腻湿滑。指纹色淡红略青,脉浮弦滑,一息5~6至。中医诊断:风温(风温袭肺证)。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麻黄6 g,北杏仁(打碎)4 g,石膏(先煎)50 g,甘草3 g,射干6 g,重楼5 g,牛蒡子6 g,紫菀12 g,款冬花6 g,广陈皮3 g。4剂。煎服法:先煎生石膏半小时,后加入其他药,四碗水煎成一碗水,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014年3月20日二诊时家属代诉:前药后烧退。现咳嗽频,用开塞露后大便通,前硬后烂。胃纳差,舌质略淡,苔薄白腻湿滑。指纹色红,脉浮弦滑大,一息6~7至。方用射干麻黄汤化裁:射干6 g,麻黄6 g,桂枝5 g,姜半夏5 g,细辛1.5 g,五味子3 g,紫菀12 g,款冬花6 g,广陈皮3 g,大枣4枚,生姜5 g。4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014年3月24日三诊时家属代诉:前药后咳嗽减,现症见偶尔还有咳,二便正常,胃口正常,睡眠一般。舌色正常,苔薄白。指纹色红,脉浮弦滑,一息6至。仍用射干麻黄汤化裁:射干6 g,麻黄6 g,生姜5 g,细辛1.5 g,紫菀12 g,款冬花6 g,五味子3 g,大枣4枚,姜半夏5 g,桂枝5 g,广陈皮3 g。4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2014年3月28日四诊时家属代诉:夜间仍有咳咳嗽,胃口正常,二便正常,大便偏软。舌色正常,苔白腻。指纹色青红,脉浮弦滑,一息6至。方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桂枝5 g,茯苓6 g,白术5 g,炙甘草3 g,姜半夏5 g,细辛1.5 g,五味子3 g,紫菀12 g,款冬花6 g,广陈皮3 g。6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后回访前药后诸症痊愈。
  按:本案小儿风温乃因邪热壅肺夹饮所致,故而一诊时以麻杏石甘汤加重楼、射干、牛蒡子、紫菀以宣散肺热、清热利咽,然饮乃阴邪,遇寒则不化,得温则行散,故遵《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3]之意加款冬花、陈皮以温肺化饮。首诊获效邪热解而仍见舌苔白腻湿滑稍薄,水饮之邪顽固不化,改弦易张治水饮为主,方用射干麻黄汤宣肺祛饮、下气止咳,继用苓桂术甘汤合二陈汤加味从脾胃计,用温中祛饮之法巩固之,以防水饮复发。   3 经方联合组方治疗小儿慢惊风案
  刘某某,女,2012年12月生,2014年5月6日初诊。携广东某医学院附属医院出院记录:2014年4月14日入院。入院诊断:①抽搐查因:癫痫?上呼吸道感染。2014年4月23日出院。出院诊断:①非典型性热性惊厥;②上呼吸道感染。家屬代诉:去年农历11月起病,起病时先是流涕,继而痰多、发烧、咳嗽、抽搐,每次发作都是烧到38 ℃即抽搐,面色变紫黑,痰去后抽搐解除(平均3~4天发作一次,发作时去医院输液治疗)。目前是胃纳差,二便正常,睡眠时可闻水鸡叫声,喘咳频繁,隔几天需去医院输液治疗控制缓解。现舌质略淡,苔薄白,指纹色青红,脉浮滑细,一息5至(率不整)。中医诊断为:慢惊风(痰饮内盛证)。处以射干麻黄汤加味。
  方一:射干6 g,麻黄5 g,生姜5 g,细辛 1.5 g,紫菀6 g,款冬花6 g,五味子3 g,大枣4枚,姜半夏6 g,胆南星6 g。4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二:半夏曲10 g,生姜3片。水煎服,4份。煎服法:水煎温服,每天1份,每日2次,
  2014年5月10日二诊时家属代述:前药后症状减轻。痰减少,用药后未再抽搐。目前轻微咳嗽,仍有流涕,胃口正常,睡眠时偶烦躁,大便量少,小便正常。现舌质略淡,苔薄白,指纹色青红,脉浮滑细,一息6至(率不整)。给予下方。
  方一:射干6 g,麻黄5 g,生姜5 g,细辛 1.5 g,紫菀10 g,款冬花6 g,五味子3 g,大枣4枚,姜半夏6 g,胆南星6 g,广陈皮4 g。6剂。煎服法:三碗水煎成一碗,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方二:半夏曲10 g,生姜3片,水煎服。6份。煎服法:水煎温服,每天1份,每日2次。
  后回访前药后诸症痊愈。
  按:惊风又称“惊厥”,是儿科常见的疾病,也是中医儿科四大要症(痘、疹、惊、疳)之一,历来为人们所重视,中医对此有大量的论述,治疗方法多种多样[5]。本案自2013年农历11月至2014年5月有4个多月,已属慢惊风。慢惊风多见虚证,本案虽时间较长,可患儿睡眠时可闻喉中水鸡声,喘咳频繁,痰去后抽搐可解除,进一步说明此慢惊非虚乃实,乃因痰饮为患,痰饮不去,焉能安稳?《金匮要略》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3]“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3],故而唐医易临证采用联合组方之法,在射干麻黄汤的基础上加南星、陈皮加强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之功。另外,唐医易又活用小半夏汤,用半夏曲代替小半夏汤中的半夏,半夏曲不但可加强半夏原有的平喘降逆、止咳化痰、和胃止呕之功,亦有消积之效,可谓一举两得。经方之用,有是证用是方[6],故而四月之病二诊而愈。
  4 小结
  唐医易临证治疗儿科疾病,用药有寒有温,或先寒后温,可见经方用方法度不可固执一法一途,亦不可偏寒偏温,乃据病情所需,灵活运用,方能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黎崇裕,廖堪善. 唐医易运用半夏类方验案赏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5):94-96.
  [2]黎崇裕,崔健辉,邵燕心. 唐医易运用葛根汤验案赏析[J]. 中国民间疗法,2018,26(6):106-107.
  [3]林慧光.中医九大经典[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525,695,680,697-698.
  [4]段治钧.胡希恕讲仲景脉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33.
  [5]陈勇毅.民间针挑治疗法治疗小儿惊风简介[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8,17(1):52-53.
  [6]刘丽娟.有是证用是方,合理应用经方的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2):191.
  (收稿日期:2021-02-24 编辑:陶希睿)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基于數据挖掘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 Data)中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文献,构建方药数据库,通过频次统计、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进行研究。结果:共纳入方剂784首,所用药物358味,使用频次共计11671次,使用频数位于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甘草、桂枝、白芍、当归、黄
【摘 要】教育游戏的特征具有教育性和游戏性,而它的教育性特征使其能够应用于教学?在教学中运用教育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有效自主学习?此外,教育游戏又结合了教育与游戏的特点,将其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既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应用探析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藏药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幼鱼的急性毒性作用,为红景天苷在斑马鱼模型中的研究空白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期实验进展奠定基础。方法:在显微镜下挑选6 h(6 hour-post-fertilization,6hpf)及受精后4d(4 days-post-fertilization,4dpf)的斑马鱼胚胎和幼鱼,分别暴露在0.8、1.6、3.
【摘 要】数学是贯穿所有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在高中教育过程中,数学课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高中数学课程的知识内容过于概念化、抽象化,导致很多高中学生难以正确掌握数学知识,无法突出数学教学的成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对待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并构建有效的生成性课堂,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
期刊
【摘 要】高三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业任务重、难度高,且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被动学习”的现象,这种情况对其知识复习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厌学情绪。高三生物的复习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写、识记与练习的状态下,学习效果比较有限。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种教学模式难以取得良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质量,本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了进行
期刊
【摘 要】 目的:制备红景天标准汤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红景天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标准汤剂的制备要求,制备十五批不同产地红景天标准汤剂。以红景天苷作为定量检测指标,计算其出膏率及转移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 软件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红景天标准汤剂平均出膏率为24.82 %;红景天苷平均转移率为48.4
【摘 要】 目的:对薏苡仁进行本草考证,为薏苡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系统研究薏苡仁相关的本草典籍、现代药典和地方饮片炮制规范。结果:对薏苡仁的名称、外观、产地、传统药效、服用方法及炮制等方面进行考证。结论:药食同源薏苡仁的药性平和,产地多元,用量较多,具有良好的发展及研究。  【关键词】  薏苡仁;本草考证;传统药效  【中图分类号】R28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软件,探讨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2年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中药处方,应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各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并挖掘出中药核心组合和新处方。结果:对筛选出的137个中药处方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确定所有处方中各中药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以及药物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8个中药核心组合和4个新处方。结论:李逸群教授治疗膝骨关节
【摘 要】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法检查金银花配方颗粒中山银花的成分,灰毡毛忍冬皂苷乙为山银花专属含有成分,金银花中不含该成分,鉴别该成分以检查是金银花还是山银花或掺有山银花投料制成配方颗粒。方法:配方颗粒18批,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对照品为对照鉴别金银花配方颗粒是否检出相对应斑点。结果:5批样品检出与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对照品相应的斑点,可疑以山银花代替金银花投料或投料中掺有山银花。结论:该
【摘 要】 甾体总皂苷为倒心盾翅藤抗肾结石的活性成分,该研究选用菝葜皂苷元为对照品,以1%茴香醛-硫酸作为显色剂,建立倒心盾翅藤甾体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分别评价了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甾体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并且进一步通过响应曲面法优选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15、提取温度100 ℃、提取时间3 h,甾体总皂苷得率为2.37%±0.19%。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所得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