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着的人相比死去的人,谁更不幸?没有答案。3年前,我用镜头在地震重灾区有选择地挑了10户家庭,这些家庭无一例外都失去了孩子,脸上总是有着抹不去的哀痛。这一次,我依然把镜头对准他们。与3年前不同,这些夫妻有意无意地拉近了距离,不像3年前,他们故意在两人之间留下一个缝隙,仿佛那里站的是他们失去的孩子。
3年,能忘的都忘了,不能忘的永远也忘不掉。这些家庭,因一场大地震而被骤然扔进了一组啮合的齿轮里,一面是死的痛苦和生的艰难,另一面却是回忆的痛苦与忘却的艰难。活着,就要承受折磨,这些家庭,以他们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尝试着缝补自己家庭的残缺。
在地震3周年之际,我把10户家庭中3户新老照片排在一起作为对照,希望读者透过照片感受他们来之不易的“新生”。
讲述人:妻子,姚若群,43岁。丈夫,吴富贵,40岁。
逝者:母亲,王秀英,64岁。儿子,吴敏敏,12岁。外甥女,姚冬冬,9岁。外甥女,姚春梅,6岁。
3年变化:生育一女,艰难度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记者到映秀采访,认识了14岁的映秀少年吴永刚。此前,他一直是母亲姚若群的心头病,因为他整天爱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相比之下,他的母亲更宠爱比永刚小一岁的弟弟吴敏敏,因为“娃娃爱学习,很懂事,哪个不喜欢”。
然而后来,吴永刚却成为母亲的骄傲。因为地震当天吴永刚照例逃课去网吧,不料地震发生,他有幸逃了出来。然而他的弟弟吴敏敏、两个表妹则死在了映秀小学的课堂上。随后,从网吧逃出来的吴永刚找来千金顶,救出被困在映秀药厂的一名中年妇女。后来,该妇女还特意去吴家致谢,并送来300元钱。
现在的吴永刚辍学后在网吧当网管。这又让姚若群很无奈,“不写作业,老师都不收他了。”经历过地震,姚若群显然已经看淡,“随他去吧,要是娃娃没逃课,肯定现在也没了,他们全班60多个就他一个跑出来了。”
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姚若群曾一度悲观失望,夜夜哭泣。2009年6月10日,小女儿瑶瑶的出生让姚若群暂时忘掉了伤痛,恢复了笑容。“慢慢就忘记了,其实说忘记也不可能,天天从小学门口经过,看见娃娃们上课就心里难过。”
按照政策,家有六口人的吴家分到了两套房子,除去政府补助的3万元,他们还要再交上十几万。“压力太大了,根本交不起。”姚若群叹气。
地震后的吴家,房子全部垮塌,所有的家当全部被埋在废墟里。记者在姚若群的新家看到,墙面没有粉刷,地面没铺地板砖。而家里甚至没有一张床,地震后所有家当被砸,现在姚若群和小女儿睡在用木板和板凳搭的狭窄简易床上,被褥也很薄很陈旧,散发着一股霉气。她的丈夫则在地面上铺了层凉席睡。
地震后,经济负担变得沉重。姚若群的丈夫每天到镇上干些杂活,一天挣几十元贴补家用。如今17岁的吴永刚在镇上的一家网吧做夜间网管,吃住都在网吧,一月能挣1000元,该网吧的前身正是吴永刚地震当天逃课去的网吧。在这个网吧,他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同样在这个网吧,他又获得了生存的技能。老板人很厚道,一直夸吴永刚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网吧夜间营业额都由他掌管,我信任他。”
谈及未来打算,这个刚满17岁的少年羞涩地说:“等满18岁,我就去重庆闯荡,去找一个老板,学点技术。”而他的母亲姚若群则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两岁的小女儿瑶瑶将来能够好好读书,上大学,女儿抓周时抓的是钢笔,现在每天最喜欢坐在地上拿笔涂涂画画。
讲述人:妻子,邓清秀,38岁。丈夫,王贵学,37岁。
逝者:大女儿,王欣玥(1998年2月17日—2008年5月12日)
二女儿,王欣茹(2002年2月22日—2008年5月12日)
3年变化:生育一女,日子安稳。
3年前的大地震,让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支离破碎。邓清秀的两个女儿在映秀小学遇难,这让36岁的邓清秀顿时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她曾经一度想到自杀。记者在2008年5月见到她的时候,她的头发白了很多,厚厚的眼镜片下眼神呆滞。
地震后又鼓足勇气重新孕育生命,小女儿在2009年5月20日呱呱落地,成为震后映秀镇桤木林组第一个新生儿。震后,桤木林组的很多高龄产妇由于情绪心理等因素纷纷流产。因此,邓清秀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特别珍惜,视为宝贝,走到哪里都不肯松手。
说起养育新生儿,邓清秀直言“太辛苦”,毕竟他们夫妻俩已经将近40岁,“不像养以前两个女儿时候那么年轻”。邓清秀给小女儿取名“欣然”,“希望她顺其自然地长大”,如今两岁的小女儿已经会跟着大人们一起跳锅庄舞,还开始学写字,“像她两个姐姐,爱跳舞爱学习”。聊起女儿,邓清秀脸上掩不住的笑容,虽然白头发更多了。
丈夫王贵学自从地震后,再也不敢去离家太远的地方打工。偶尔会去成都或者都江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最多离家两个月,“离家远不放心,现在觉得亲情比啥子都重要”。
再过几天就是小欣然的两岁生日,邓清秀说准备给欣然买个生日蛋糕,因为去年生日时是在都江堰的过渡房中度过的,也没有钱买蛋糕。
问起最大的心愿,邓清秀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希望小女儿能够健康长大了,好好读书。”
讲述人:妻子,唐小红,38岁。丈夫,丁本利。
逝者:9位亲人,包括儿子丁奎友,6岁(2002年7月23日—2008年5月12日)
3年变化:大胆投资创办大规模养猪场。
映秀镇麻柳湾一家养猪场内,38岁的唐小红正在张罗工人们平整地面,今天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猪王大赛”,将在周边几个乡镇根据猪的品质选出冠军,当地电视台要现场直播。
地震过后没多久,受不得煎熬的丁本利独自一人远去西藏打工,“在家昼夜都在想去世的儿子,”丁本利说,地震当天,他正在山上除草,眼看着岷江水由浑变红,像一条翻滚的巨蟒,而他脚下的土地也开始像筛子一样晃动,继而从地层深处相继飞出大小不一的巨石,后来他才从专家口中得知这就是所谓的“地开花”。
地动山摇中,他飞奔至儿子上学的映秀小学,可看到的,仅是学校坍塌的变矮的楼房,而儿子所在班级的教室已不知去向,他先是同其他村民一起拼命往外掏孩子,一边希望能看到儿子的身影,“哪怕是尸体也行”,可几天过后,丁本利彻底失望了,后来索性远走他乡打工度日。
唐小红在丈夫外出打工不久也开始到都江郾谋生,她先是在一家养猪场帮忙,后自己筹资兴办一家小型养猪场。靠着一股倔劲,唐小红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投了进去,也包括儿子遇难的抚慰金等,东拼西凑,维持着猪场的各种开销。2009年,当地政府看到了她创业的决心,拨了20万元“三通一平”补助款,缓解了她部分资金缺口,去年年底,又拨了70万元的灾后重建养殖补贴,逐步帮助养殖场步入正轨。
一年多来,唐小红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步建成了一个集种猪运动场、观察舍、配种区、生产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生产线,年产仔猪700余头,养猪年纯收入20余万元。
站在阳光耀眼的自家门前,她勾勒着一幅更美好的创业蓝图:今年10亩种猪场扩展完毕后,能圈养600头母猪,年产仔猪可达6000头。
3年,能忘的都忘了,不能忘的永远也忘不掉。这些家庭,因一场大地震而被骤然扔进了一组啮合的齿轮里,一面是死的痛苦和生的艰难,另一面却是回忆的痛苦与忘却的艰难。活着,就要承受折磨,这些家庭,以他们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尝试着缝补自己家庭的残缺。
在地震3周年之际,我把10户家庭中3户新老照片排在一起作为对照,希望读者透过照片感受他们来之不易的“新生”。
讲述人:妻子,姚若群,43岁。丈夫,吴富贵,40岁。
逝者:母亲,王秀英,64岁。儿子,吴敏敏,12岁。外甥女,姚冬冬,9岁。外甥女,姚春梅,6岁。
3年变化:生育一女,艰难度日。
2008年“5·12”汶川地震后,记者到映秀采访,认识了14岁的映秀少年吴永刚。此前,他一直是母亲姚若群的心头病,因为他整天爱逃课去网吧玩游戏。相比之下,他的母亲更宠爱比永刚小一岁的弟弟吴敏敏,因为“娃娃爱学习,很懂事,哪个不喜欢”。
然而后来,吴永刚却成为母亲的骄傲。因为地震当天吴永刚照例逃课去网吧,不料地震发生,他有幸逃了出来。然而他的弟弟吴敏敏、两个表妹则死在了映秀小学的课堂上。随后,从网吧逃出来的吴永刚找来千金顶,救出被困在映秀药厂的一名中年妇女。后来,该妇女还特意去吴家致谢,并送来300元钱。
现在的吴永刚辍学后在网吧当网管。这又让姚若群很无奈,“不写作业,老师都不收他了。”经历过地震,姚若群显然已经看淡,“随他去吧,要是娃娃没逃课,肯定现在也没了,他们全班60多个就他一个跑出来了。”
经历了丧子之痛的姚若群曾一度悲观失望,夜夜哭泣。2009年6月10日,小女儿瑶瑶的出生让姚若群暂时忘掉了伤痛,恢复了笑容。“慢慢就忘记了,其实说忘记也不可能,天天从小学门口经过,看见娃娃们上课就心里难过。”
按照政策,家有六口人的吴家分到了两套房子,除去政府补助的3万元,他们还要再交上十几万。“压力太大了,根本交不起。”姚若群叹气。
地震后的吴家,房子全部垮塌,所有的家当全部被埋在废墟里。记者在姚若群的新家看到,墙面没有粉刷,地面没铺地板砖。而家里甚至没有一张床,地震后所有家当被砸,现在姚若群和小女儿睡在用木板和板凳搭的狭窄简易床上,被褥也很薄很陈旧,散发着一股霉气。她的丈夫则在地面上铺了层凉席睡。
地震后,经济负担变得沉重。姚若群的丈夫每天到镇上干些杂活,一天挣几十元贴补家用。如今17岁的吴永刚在镇上的一家网吧做夜间网管,吃住都在网吧,一月能挣1000元,该网吧的前身正是吴永刚地震当天逃课去的网吧。在这个网吧,他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同样在这个网吧,他又获得了生存的技能。老板人很厚道,一直夸吴永刚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网吧夜间营业额都由他掌管,我信任他。”
谈及未来打算,这个刚满17岁的少年羞涩地说:“等满18岁,我就去重庆闯荡,去找一个老板,学点技术。”而他的母亲姚若群则说,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两岁的小女儿瑶瑶将来能够好好读书,上大学,女儿抓周时抓的是钢笔,现在每天最喜欢坐在地上拿笔涂涂画画。
讲述人:妻子,邓清秀,38岁。丈夫,王贵学,37岁。
逝者:大女儿,王欣玥(1998年2月17日—2008年5月12日)
二女儿,王欣茹(2002年2月22日—2008年5月12日)
3年变化:生育一女,日子安稳。
3年前的大地震,让原本幸福的四口之家支离破碎。邓清秀的两个女儿在映秀小学遇难,这让36岁的邓清秀顿时失去了“活着的勇气”,她曾经一度想到自杀。记者在2008年5月见到她的时候,她的头发白了很多,厚厚的眼镜片下眼神呆滞。
地震后又鼓足勇气重新孕育生命,小女儿在2009年5月20日呱呱落地,成为震后映秀镇桤木林组第一个新生儿。震后,桤木林组的很多高龄产妇由于情绪心理等因素纷纷流产。因此,邓清秀对于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特别珍惜,视为宝贝,走到哪里都不肯松手。
说起养育新生儿,邓清秀直言“太辛苦”,毕竟他们夫妻俩已经将近40岁,“不像养以前两个女儿时候那么年轻”。邓清秀给小女儿取名“欣然”,“希望她顺其自然地长大”,如今两岁的小女儿已经会跟着大人们一起跳锅庄舞,还开始学写字,“像她两个姐姐,爱跳舞爱学习”。聊起女儿,邓清秀脸上掩不住的笑容,虽然白头发更多了。
丈夫王贵学自从地震后,再也不敢去离家太远的地方打工。偶尔会去成都或者都江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最多离家两个月,“离家远不放心,现在觉得亲情比啥子都重要”。
再过几天就是小欣然的两岁生日,邓清秀说准备给欣然买个生日蛋糕,因为去年生日时是在都江堰的过渡房中度过的,也没有钱买蛋糕。
问起最大的心愿,邓清秀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希望小女儿能够健康长大了,好好读书。”
讲述人:妻子,唐小红,38岁。丈夫,丁本利。
逝者:9位亲人,包括儿子丁奎友,6岁(2002年7月23日—2008年5月12日)
3年变化:大胆投资创办大规模养猪场。
映秀镇麻柳湾一家养猪场内,38岁的唐小红正在张罗工人们平整地面,今天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猪王大赛”,将在周边几个乡镇根据猪的品质选出冠军,当地电视台要现场直播。
地震过后没多久,受不得煎熬的丁本利独自一人远去西藏打工,“在家昼夜都在想去世的儿子,”丁本利说,地震当天,他正在山上除草,眼看着岷江水由浑变红,像一条翻滚的巨蟒,而他脚下的土地也开始像筛子一样晃动,继而从地层深处相继飞出大小不一的巨石,后来他才从专家口中得知这就是所谓的“地开花”。
地动山摇中,他飞奔至儿子上学的映秀小学,可看到的,仅是学校坍塌的变矮的楼房,而儿子所在班级的教室已不知去向,他先是同其他村民一起拼命往外掏孩子,一边希望能看到儿子的身影,“哪怕是尸体也行”,可几天过后,丁本利彻底失望了,后来索性远走他乡打工度日。
唐小红在丈夫外出打工不久也开始到都江郾谋生,她先是在一家养猪场帮忙,后自己筹资兴办一家小型养猪场。靠着一股倔劲,唐小红将自己的所有积蓄投了进去,也包括儿子遇难的抚慰金等,东拼西凑,维持着猪场的各种开销。2009年,当地政府看到了她创业的决心,拨了20万元“三通一平”补助款,缓解了她部分资金缺口,去年年底,又拨了70万元的灾后重建养殖补贴,逐步帮助养殖场步入正轨。
一年多来,唐小红在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步建成了一个集种猪运动场、观察舍、配种区、生产舍、保育舍、生长舍、育肥舍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养猪生产线,年产仔猪700余头,养猪年纯收入20余万元。
站在阳光耀眼的自家门前,她勾勒着一幅更美好的创业蓝图:今年10亩种猪场扩展完毕后,能圈养600头母猪,年产仔猪可达600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