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小学语文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托,结合小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和兴趣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语文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全面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不再只是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力求创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其中情境教学法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创设情境?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且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大程度上都受着兴趣的支配,小学生对于语文有很多的好奇和兴趣,同时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自发的学习和钻研,因此老师应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将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展有特色的兴趣教学,激发学业生的语文思维。
比如在上《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还比较陌生,但是老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带上一根木条到课堂,这就给学生一种好奇感。在上课之时,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平时有没有与同学或者朋友产生过矛盾?”这时学生会想自己平时的生活情景,不少学生表示有过这种问题。老师接着提问:“如果你发现自己误会了自己的好朋友或好同学,你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跟学生道歉,有的表示要跟朋友解释清楚,这样学生的思维都进入了与课文相似的情境,老师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今天带这根木条有什么作用?”这时学生越来越好奇,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讲述在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友谊故事,他们是用负荆请罪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从而得到了流传千古的友谊和美名,此时学生会想到木条是用来表达自己歉意的决心,以及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从而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学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
二、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然而在都学中给学生真实的演示,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就能够给学生更深刻的记忆。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径,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文字无时无刻都在运用,我们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讲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跳出理论,减少纯理论的东西,而要更多的实际的东西,让学生认识实物,并且进行实际操作,这也是情境创设教学法的重点要求。
比如我们在上《落花生》时,老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一块土地里,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片叶子,它看上去似乎不好认识,但说出它的果实,大家都知道,它就是“落花生”,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它。然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这个情境中自我发挥,学生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了叶子,却没有看到落花生呢?”“落花生到底是长在哪里的呢?”有的学生见过生长的落花生,就会主动给学生讲落花生实际上是长在地下的,地上只是它的叶子,然后将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自己的同学。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疑问如“既然是果实,那就是长在地上的呀”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扩展,并且学生之间进行了自由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课文加深了对生活常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需要视、听、触等多种知觉的结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表达和创造。我们现在的教学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多媒体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很多优势,能够通过视、听、画面的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到过圆明园,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有多壮观、现在是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不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圆明园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它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会感觉自己看到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仿佛自己就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当然多媒体演示只是第一步,而在这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作文情境,比如“我心中的圆明园”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对所看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它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基础,语文不仅是课本上的理论,更是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运用多媒体和实际,让学生了解、参与到情境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德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才智,2014(05).
[2]郭振南.小学语言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5).
[3]侯改芳.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04).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运用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不再只是沿袭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力求创新,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其中情境教学法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去创设情境?这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利用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小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且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很大程度上都受着兴趣的支配,小学生对于语文有很多的好奇和兴趣,同时小学生的语文思维也有着很大的优势,学生一旦有兴趣,就会自发的学习和钻研,因此老师应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将课程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开展有特色的兴趣教学,激发学业生的语文思维。
比如在上《将相和》这一课的时候,很多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内容还比较陌生,但是老师可以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带上一根木条到课堂,这就给学生一种好奇感。在上课之时,老师可以提问:“同学们在平时有没有与同学或者朋友产生过矛盾?”这时学生会想自己平时的生活情景,不少学生表示有过这种问题。老师接着提问:“如果你发现自己误会了自己的好朋友或好同学,你会怎么样?”有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跟学生道歉,有的表示要跟朋友解释清楚,这样学生的思维都进入了与课文相似的情境,老师问:“有哪位同学知道今天带这根木条有什么作用?”这时学生越来越好奇,然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讲述在战国时期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友谊故事,他们是用负荆请罪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歉意,从而得到了流传千古的友谊和美名,此时学生会想到木条是用来表达自己歉意的决心,以及表达对别人的尊重,从而不仅掌握了课文内容,更学到了做人的一些道理。
二、联系生活展现情境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苏娜丹戴克曾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的局限,然而在都学中给学生真实的演示,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就能够给学生更深刻的记忆。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的最重要途径,它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文字无时无刻都在运用,我们书本上的内容、课堂上讲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库,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跳出理论,减少纯理论的东西,而要更多的实际的东西,让学生认识实物,并且进行实际操作,这也是情境创设教学法的重点要求。
比如我们在上《落花生》时,老师首先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在一块土地里,密密麻麻地生长着一片叶子,它看上去似乎不好认识,但说出它的果实,大家都知道,它就是“落花生”,但我们却没有看到它。然后老师鼓励学生们在这个情境中自我发挥,学生们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我们只看到了叶子,却没有看到落花生呢?”“落花生到底是长在哪里的呢?”有的学生见过生长的落花生,就会主动给学生讲落花生实际上是长在地下的,地上只是它的叶子,然后将自己生活中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给自己的同学。有的学生会将自己的疑问如“既然是果实,那就是长在地上的呀”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很大的扩展,并且学生之间进行了自由的交流和沟通,通过课文加深了对生活常识的认识和理解。
三、运用多媒体演示情境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需要视、听、触等多种知觉的结合,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印象,然后鼓励学生进行思考、表达和创造。我们现在的教学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多媒体设备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很多优势,能够通过视、听、画面的结合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比如在上《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很多学生没有到过圆明园,它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色、有多壮观、现在是什么样这些问题都是学生所不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播放圆明园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它的历史、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学生会感觉自己看到圆明园被大火烧毁,仿佛自己就是这一段历史的见证者。当然多媒体演示只是第一步,而在这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作文情境,比如“我心中的圆明园”等,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再一次加深对所看内容的印象,并且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过程,它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文学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是我国教育的基础,语文不仅是课本上的理论,更是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创设情境的方式,通过营造情境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运用多媒体和实际,让学生了解、参与到情境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侯德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才智,2014(05).
[2]郭振南.小学语言情境教学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05).
[3]侯改芳.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