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风景如画的江西省浮梁县昌江边的大石口村,有一个为四乡邻里称道的人,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自己得了胃癌动了手术后,依然像一棵坚韧的翠竹,悉心呵护陪伴在母亲身旁,直至母亲安然离开人世。他就是孝子汤太平。
汤太平有三弟一妹。上世纪70年代初,21岁的汤太平经族人说合,与村中姑娘王腊香(幼时过继与人)走到了一起,汤太平成了王家的上门女婿,开始了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崭新生活。夫妇俩除了养育4个儿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编者),还要赡养6位老人。
上世纪90年代初,6位老人走了两位,其他4位也先后迈入暮年。汤太平作为老大,毅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任,既让他们安享晚年,又极大地减轻了并不富裕的弟妹们的负担。老人们也更愿意与宽厚随和、诚实听话的汤太平夫妇生活在一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年近70的父亲汤济民突患脑血栓,一夜间瘫痪在床,动弹不得。自此,汤太平夫妇便担负起日夜看护父亲、安慰母亲的责任。作为长子,他还得化解弟妹的忧伤与焦虑,动员他们一起悉心陪伴老父度过这个不幸的晚年。老父在全家人的精心侍候与照顾下,感受了另一番幸福时光。近700个日夜,这个家庭依然温情融融,欢声不断。两年后汤太平的父亲含笑离开了人世。
老来失伴,对汤太平的母亲打击很大。在往后的日子里,虽有汤太平夫妇陪伴在侧,聊天说笑,依然难以让老人摆脱那无尽的思念,老人整日郁郁寡欢。1995年初的一天,突如其来的脑溢血导致汤太平的母亲半身不遂,转眼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生倔强、爱清洁的老人一下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更不愿拖累儿女,拒绝漫长的治疗。
父亲的辞世,母亲的瘫痪,连番的打击,汤太平消瘦了许多,全家也陷入了困境。医生说老人这病需要悉心照料,治愈率不高,够拖的。这时的汤太平也已经四十好几了,自己小家中包括妻子的养母也有7口人,孩子除1人参加工作,其余的在读书、学徒。面对困境,汤太平和弟妹共同承担起服侍母亲的“漫长工作”。起初几年母亲病情非常严重,加之老人求生的意识不强,令汤太平和弟妹们束手无策,心力交瘁。白天不仅一日三餐要喂,而且每隔2小时要将老人搬下床大小便,一不注意,老人的大小便就拉在身上了,得随时换洗干净。一天还要将老人搬动七八次,以免染上褥疮。老人生性爱清洁,有时难免怨人怨己,唠叨不绝,但汤太平没有一句怨言,总是安慰弟妹:“母亲这是生病,急不得,只有耐心细致才有疗效。”
炎热的盛夏,是汤太平一家最难熬的日子,因为这时瘫痪的病人最需要清凉和干爽。汤太平此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人子之孝,让母亲多享受天伦之乐和人世的美好。于是,他搬来了硬板床,睡在母亲身边。每天为母亲擦背、翻身、倒屎倒尿,晚上睡觉时为母亲摇扇驱赶蚊子。
三九严寒,汤太平看见母亲因疼痛难忍无法入睡,久坐床榻又致臀部和大腿红肿,便找来书籍自学按摩,为母亲搓手搓脚。只要天晴出太阳,汤太平又让妹妹为母亲翻洗被褥,自己把母亲搬到竹椅上,让母亲晒晒太阳,陪母亲聊聊天。为了让母亲亲身感受家乡的巨变、生活的美好,唤起她活下去的勇气,汤太平和弟弟一起用车推着母亲到鸟语花香的县城观光。
一个深秋的晚上,汤太平又像往常一样端着可口的饭菜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说口中无味,想吃水饺。汤太平二话没说,顾不上整天劳作满身疲惫,马上把饭菜放了回去,同妻子和起面来,做水饺。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很快端到了老人面前,老人吃着水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汤太平母亲在汤太平和弟妹们的悉心呵护下,病情终于渐见好转,一只手上半部和一条腿的下半部能稍微活动,脸色也红润了起来,生活有了规律,除不能下床,其他毛病没了。
这个躬行孝道的大家庭受到了全村的尊敬,拥有了别样的幸福。但不幸却再次降临。由于长年操劳,2007年5月,汤太平意外发现自己的胃痛竟然恶化成了胃癌,需立即手术治疗。在上海治疗的日子里,汤太平心中仍时刻惦记着母亲,他嘱咐弟妹要好好照顾母亲,不要让母亲知道自己的病情。但是接连几天没见到大儿子的老人意识到了什么,硬是不肯吃饭。小弟没办法,只好告诉了母亲,老人老泪纵横。
手术回来休养一段时间后,家人不让汤太平再服侍母亲。但为尽孝道,汤太平坚持服侍母亲。2008年,汤太平两只眼睛被医生诊断为青光眼,一只眼睛已经无法视物,需及时住院开刀。手术一个星期后,汤太平依然像昌江河畔那坚韧的翠竹,守护在母亲身旁。就这样,汤太平和弟妹这一大家十几年如一日为母亲送饭、洗脸、梳头、搓澡、换衣。令人惊叹的是,老人卧床十几年,却从未染上褥疮,其细心周到的照料可见一斑。老人到80岁时,说话、听音、吃饭都还行,令村里人好不羡慕,都夸汤太平这一大家真是孝顺人家。2008年7月,汤太平的母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病魔给她造成的痛苦和孩子的悉心照顾带来的欢欣后,终因年老体衰,安然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全村老少都纷纷赶来为老人送行。
如今年近花甲的汤太平不仅是乡亲邻里眼中的大孝子,更是令人称道的好党员。村里哪家有事相求,他从没二话,随叫随到,尽心尽力地去帮扶,从不计较得失。
汤太平自2002年以来年年都是村、镇优秀党员,他家被镇党委授予“模范党员户”光荣称号(妻子和大儿子都是党员)。2007年汤太平光荣当选为镇人大代表;2003年荣登全市敬老好儿女金榜;2006年获全市“孝老敬老之星”殊荣;2008年被评为景德镇市首届道德模范。
汤太平是平凡的,就像环绕他家的翠竹一样,在生活的风雨中坚韧地拔节,劲挺地撑开一方晴空。
责编/晓辉
汤太平有三弟一妹。上世纪70年代初,21岁的汤太平经族人说合,与村中姑娘王腊香(幼时过继与人)走到了一起,汤太平成了王家的上门女婿,开始了一无所有白手起家的崭新生活。夫妇俩除了养育4个儿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编者),还要赡养6位老人。
上世纪90年代初,6位老人走了两位,其他4位也先后迈入暮年。汤太平作为老大,毅然承担起赡养老人的重任,既让他们安享晚年,又极大地减轻了并不富裕的弟妹们的负担。老人们也更愿意与宽厚随和、诚实听话的汤太平夫妇生活在一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年近70的父亲汤济民突患脑血栓,一夜间瘫痪在床,动弹不得。自此,汤太平夫妇便担负起日夜看护父亲、安慰母亲的责任。作为长子,他还得化解弟妹的忧伤与焦虑,动员他们一起悉心陪伴老父度过这个不幸的晚年。老父在全家人的精心侍候与照顾下,感受了另一番幸福时光。近700个日夜,这个家庭依然温情融融,欢声不断。两年后汤太平的父亲含笑离开了人世。
老来失伴,对汤太平的母亲打击很大。在往后的日子里,虽有汤太平夫妇陪伴在侧,聊天说笑,依然难以让老人摆脱那无尽的思念,老人整日郁郁寡欢。1995年初的一天,突如其来的脑溢血导致汤太平的母亲半身不遂,转眼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生倔强、爱清洁的老人一下失去了生存的勇气,更不愿拖累儿女,拒绝漫长的治疗。
父亲的辞世,母亲的瘫痪,连番的打击,汤太平消瘦了许多,全家也陷入了困境。医生说老人这病需要悉心照料,治愈率不高,够拖的。这时的汤太平也已经四十好几了,自己小家中包括妻子的养母也有7口人,孩子除1人参加工作,其余的在读书、学徒。面对困境,汤太平和弟妹共同承担起服侍母亲的“漫长工作”。起初几年母亲病情非常严重,加之老人求生的意识不强,令汤太平和弟妹们束手无策,心力交瘁。白天不仅一日三餐要喂,而且每隔2小时要将老人搬下床大小便,一不注意,老人的大小便就拉在身上了,得随时换洗干净。一天还要将老人搬动七八次,以免染上褥疮。老人生性爱清洁,有时难免怨人怨己,唠叨不绝,但汤太平没有一句怨言,总是安慰弟妹:“母亲这是生病,急不得,只有耐心细致才有疗效。”
炎热的盛夏,是汤太平一家最难熬的日子,因为这时瘫痪的病人最需要清凉和干爽。汤太平此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人子之孝,让母亲多享受天伦之乐和人世的美好。于是,他搬来了硬板床,睡在母亲身边。每天为母亲擦背、翻身、倒屎倒尿,晚上睡觉时为母亲摇扇驱赶蚊子。
三九严寒,汤太平看见母亲因疼痛难忍无法入睡,久坐床榻又致臀部和大腿红肿,便找来书籍自学按摩,为母亲搓手搓脚。只要天晴出太阳,汤太平又让妹妹为母亲翻洗被褥,自己把母亲搬到竹椅上,让母亲晒晒太阳,陪母亲聊聊天。为了让母亲亲身感受家乡的巨变、生活的美好,唤起她活下去的勇气,汤太平和弟弟一起用车推着母亲到鸟语花香的县城观光。
一个深秋的晚上,汤太平又像往常一样端着可口的饭菜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说口中无味,想吃水饺。汤太平二话没说,顾不上整天劳作满身疲惫,马上把饭菜放了回去,同妻子和起面来,做水饺。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很快端到了老人面前,老人吃着水饺,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四千多个日日夜夜,汤太平母亲在汤太平和弟妹们的悉心呵护下,病情终于渐见好转,一只手上半部和一条腿的下半部能稍微活动,脸色也红润了起来,生活有了规律,除不能下床,其他毛病没了。
这个躬行孝道的大家庭受到了全村的尊敬,拥有了别样的幸福。但不幸却再次降临。由于长年操劳,2007年5月,汤太平意外发现自己的胃痛竟然恶化成了胃癌,需立即手术治疗。在上海治疗的日子里,汤太平心中仍时刻惦记着母亲,他嘱咐弟妹要好好照顾母亲,不要让母亲知道自己的病情。但是接连几天没见到大儿子的老人意识到了什么,硬是不肯吃饭。小弟没办法,只好告诉了母亲,老人老泪纵横。
手术回来休养一段时间后,家人不让汤太平再服侍母亲。但为尽孝道,汤太平坚持服侍母亲。2008年,汤太平两只眼睛被医生诊断为青光眼,一只眼睛已经无法视物,需及时住院开刀。手术一个星期后,汤太平依然像昌江河畔那坚韧的翠竹,守护在母亲身旁。就这样,汤太平和弟妹这一大家十几年如一日为母亲送饭、洗脸、梳头、搓澡、换衣。令人惊叹的是,老人卧床十几年,却从未染上褥疮,其细心周到的照料可见一斑。老人到80岁时,说话、听音、吃饭都还行,令村里人好不羡慕,都夸汤太平这一大家真是孝顺人家。2008年7月,汤太平的母亲在经历了十几年的病魔给她造成的痛苦和孩子的悉心照顾带来的欢欣后,终因年老体衰,安然离开了人世。那一天,全村老少都纷纷赶来为老人送行。
如今年近花甲的汤太平不仅是乡亲邻里眼中的大孝子,更是令人称道的好党员。村里哪家有事相求,他从没二话,随叫随到,尽心尽力地去帮扶,从不计较得失。
汤太平自2002年以来年年都是村、镇优秀党员,他家被镇党委授予“模范党员户”光荣称号(妻子和大儿子都是党员)。2007年汤太平光荣当选为镇人大代表;2003年荣登全市敬老好儿女金榜;2006年获全市“孝老敬老之星”殊荣;2008年被评为景德镇市首届道德模范。
汤太平是平凡的,就像环绕他家的翠竹一样,在生活的风雨中坚韧地拔节,劲挺地撑开一方晴空。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