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贵公子到收藏名家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p850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葱玉(名珩,字葱玉,又字希逸,1914~1963)是著名收藏家张石铭的孙子,也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他的叔公张静江是国民党元老,而他却成为共产党的国家干部,在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的岗位上,为新中国的文物事业鞠躬尽瘁。
  
  17岁一夜身价200万
  张葱玉的父亲张乃骅是浙江南浔富豪张石铭的第4个儿子,可在他26岁时不幸溺水而逝,他的独生子张葱玉才4岁,住在上海大宅子里的张石铭对张葱玉这个孙子就格外疼爱,整天把他带在身边跟进跟出。张石铭的晚年是在书房和古董中度过的,来往的朋友都是些很有国学根底的老夫子,他们不是到张家来欣赏新得手的字画和古籍版本,就是怀揣着什么珍籍秘宝,乐滋滋地前来共同鉴赏。张葱玉整天泡在古董堆里,从小过眼的文物不知其数,耳闻目睹,日夕熏陶,加上祖父在旁亲自指点,其练字、读书、品画的功夫自然非同一般。他十几岁的时候,对中国古代绘画已经很有心得。
  张葱玉14岁时(1928年)他的祖父去世,张家请来了经济界著名人士张文进作资产评估,孝满3年之后,1000多万家产五房儿子平分,四房才17岁的张葱玉一夜之间有了200万身价。
  
  迅速成才的青年书画收藏家
  张葱玉财大气粗,日斥万金,来往交游的皆名流豪客,举手投足自有一番“震撼”作用,凡是遇到合意的作品,他动辄斥资买下,为此还付了不少“学费”。他开始买画时常上人家当,但他性格倔强,明白真相后从不认输,所谓“输了钱也不能输人”,于是发愤研究,刻苦磨炼,买进卖出,广交朋友,真货假货都拿来比较,全部的心思加上全部的钞票,终于练就了“目光如炬”的真功夫。
  他的藏品最负盛名的有:唐代张萱的《唐后行从图》轴和唐代周昉的《戏婴图》卷,以及大宗元人绘画。至于明代沈周、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作品就更多了。这些画件真不知花了他多少精力和钱财,可惜此张大公子的藏品与他名分下的房地产业差不多,均来去匆匆,临近解放时手头已所剩无几。
  
  一场豪赌输掉大世界地皮
  南浔张家除了外贸以外,则在工业、金融业方面下了更多的工夫,当然也做一些房地产生意,张家房地产最出名的是大世界所在的那块地皮。上海大世界所在的那块地皮,当年是在张石铭的母亲(即张葱玉的曾祖母)手里就买下来的,当时还是一片垃圾场,可是张家老太太极为精明,她看好这块地皮,又叫账房先生去看,账房先生看过又叫风水先生去看。大家都说好,于是斥资买了下来。不久那里的臭河浜成了大马路。随着马路两侧的店铺、洋房渐渐兴旺,张家的“垃圾场”成了黄金地段。1917年,黄楚九租下这块地皮造了著名的大世界,张家从此从这块地皮上不知赚了多少钱。分家的时候长辈们念及张葱玉小小年纪没了父亲,就把此“摇钱树”分给了他,认为此地皮可保他一生无虞。可是谁知他一切都来得太容易,必然是去得也快。在他祖父去世十多年之后,就被他拿去付赌债了,一时成为上海滩哄传的大笑话。
  
  从贵公子到国家干部
  郑振铎的出现,是张葱玉一生中有关键意义的大事。据张葱玉的妻子顾湄女士回忆说,张葱玉与郑振铎起码在1938年时就认识了。那时他们婚后不久,常见郑先生一大早就来到他家楼下的客厅,独自翻看报纸喝点茶,等待张葱玉下楼来。郑振铎那时是好几所大学里的中国文学史教授,但他学识广博,对中国古代艺术也充满了兴趣,有机会就来向张葱玉请教,有时带一些古书和字画请张葱玉过目。抗战初的几年中,为了抢救沦陷区的古籍善本,郑振铎受重庆国民政府和教育部的委托,与徐森玉、张寿镛等一起在上海组成“文献保护同志会”,以租界为屏障,与前来搜刮的美国人、日本人展开角逐。这时张葱玉帮了他大忙,介绍了一些藏家,他自己的一批珍本也在当时经郑振铎卖给了中央图书馆,同时动员他的大伯张芹伯,最终将上千部善本藏书售给了中央图书馆。
  在这前后,张葱玉的钱袋有时还能为郑振铎经济上活络活络。郑振铎有时需要接济一下什么人,就请张葱玉帮忙,张葱玉每逢这个时候,只是淡淡地对妻子说:“他要接济一个人,这个人很重要。”也许他自己也不清楚是什么人,但他相信郑振铎。至于后来钱有没有还来,恐怕也是一笔糊涂账,张葱玉夫妇并不认真当回事。
  1947年,郑振铎也为张葱玉做了一件大好事,即把张的70幅唐宋以来的名画影印成册,这使后人明白了,张葱玉起码收藏过这么多好东西,因为他自己除了藏书,没有留下任何藏品目录。
  解放初张葱玉已濒临经济破产,他任董事长的东南信托公司早就易主了,其他事业经营得也都不理想,手里的字画越来越少了,但他是一家之长,一家六口总要吃饭呀!
  郑振铎毅然把张葱玉调到了北京,当国家文物局的文物处副处长,兼文物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充分发挥他的特长,让他专心致志地为国家服务。当时北京的生活条件是很艰苦的,全家从上海的花园洋房一下子住到了北京的胡同里,一切都很不习惯,但是张葱玉原本就是一个精神贵族,对身外之物不是很上心的,只要工作得有意义,领导们信任,同事们配合默契,他就很高兴了。
  张葱玉脱离了上海的那帮酒肉朋友,他的真正的内在能量就爆发出来了。他解放后写出了数十万字的文物鉴定文章,还率领文物专家走遍大江南北,普查国家的文物“家底”,为我国文物事业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我国一流的文物专家。张家那些当年辛辛苦苦办实业的人,名气反倒不如他响了。
  张葱玉在48岁时因患肺癌告别人世。好在他留下的文稿《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历经劫难还是被保存下来了。2000年,文物出版社将其影印出版,皇皇13巨册,成为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学术财富。
  
  郑振铎冒着政治风险保护张葱玉
  20世纪50年代,是个政治运动不断兴起的年代。土改时对那些家庭出身地主或名下还有些土地的国家干部来说,就是一个“坎”,弄不好就被揪回乡下批斗去了。郑振铎为了保住张葱玉,他动了脑筋,把地主的“头衔”挪到张葱玉的母亲邢定老人的头上。那时邢定老人年纪已经大了,又是妇道人家,况且已经作为干部家属跟随张葱玉来到北京居住,地方政府是不会与之为难的。这样一来,张葱玉就被郑振铎“扣”在北京不放,仍旧是国家文物局的干部,可以安心工作了。不仅如此,郑振铎还安排张葱玉参加了一个地区的土地改革工作组,变成土改队的干部了。谁知到了“文革”期间此事又被捅了出来,只是郑振铎和张葱玉都已在“文革”前好几年去世了,张葱玉的母亲更早于他们去世,造反派只好抓住顾湄出气。
  改革开放后,张家子女全家离开北京、移民美国,走时还有一个插曲:当初他家从上海搬到北京时,厨房里所有的坛坛罐罐都被装进一只巨大的缸里,到京后要用什么餐具就到那大缸里找,总能找到合适的。其实那些餐具在张家人眼里,都是些平时家用的东西,根本不稀奇,而别人看来就是康熙、乾隆年间的好东西了。上世纪80年代张葱玉的子女要出国时,上级领导还发话下来,说是“张家人走东西不能走”,要把有文物价值的东西留在国内。其实经过十年浩劫,他们觉得家中好东西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些不值钱的了。后来经过领导协商,仅仅放行了两只大些的盘子,说是给他们留作纪念的,其他“锅碗瓢勺”还是没让带走。
  (责编:孙展)
其他文献
77岁的农村老人王一民用一辆破旧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吱呀呀在路上颠簸了将近3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下面是王一民老人讲述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和他的心路历程——    与母上路“当你踌躇不前的时候,时间会一去不复返”。这是我过了70岁以后悟出来的道理。一天,我提出用三轮车载着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母亲说:“儿啊,咱们能走到西藏吗?”我急忙把地图铺在她面前,告诉她,要说蹬三轮去西藏,所有人都会嘲
期刊
常去的那家健身俱乐部为庆祝成立10周年,举办会员舞蹈比赛,冠、亚、季军选手可延长会期一年。奖励条件实在诱人,原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会员现在下班就直奔俱乐部。  比赛小组由会员与教练自由组合,身段曼妙、技艺高超的会员被教练瓜分一空,身段发福、技艺低劣的会员无人问津。我和刘会计、梅教授、叶医生就属于后者。  一位年轻教练、三位妙龄女郎表演芭蕾舞剧《天鹅湖》之“四小天鹅”,舞姿轻盈,美丽优雅,看得人眼
期刊
我写《红色珍藏》这本书,最大的动力就是想替红军老妈妈了却心愿,因为我和红军老妈妈之间有一种解不开的结。老妈妈把她的故事告诉了我,把红军的遗物托付给了我,当时我只有18岁。从那天开始,也就是从我的青春时代开始,就和这位红军老妈妈有了不解之缘。我觉得我有责任把红军老妈妈的故事讲述出去,把红军老妈妈的文物展示出来,让大家都知道,让历史的真实、文物的真实与今天的世界链接起来,与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链接起
期刊
我一辈子当教师,把青春与精力全部献给了学生。学生们也给了我爱的回报。其间有说不完的事,叙不尽的情。30多年前的一件事,至今想起来仍然心潮起伏、感慨万千。  那是“文革”后期,我奉命带领46名初三学生骑着自行车去西郊割麦子。临近中午,炙热的太阳烘烤着挥汗如雨的学生,看看分给我们的地块已基本完成,我跟班干部商量,休息一下喝口水再突击最后一小块麦地。  10分钟后,我想站起来吆喝大家接着干,不料肚子突然
期刊
1960年,严帆出生于江西省瑞金市,受到家庭传统的影响,严帆从小就对革命历史和红色文物情有独钟。1976年,严帆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大柏地供销社工作。当年毛泽东曾在此地亲自指挥红军,成功地伏击了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严帆每每耳闻关山深处松涛阵阵,目睹前村壁上累累弹痕,心中都会陡然升腾起一种强烈的保存相关文物的使命感。  1982年,严帆在圩场上为单位采购水果,偶然得知苏区也曾实行过供销合作股份
期刊
21岁的袁静近日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她参加“2009国际中华小姐”的选美大赛,选票曾排名第二。而由于她在资料中透露自己是江苏省人大代表,又是团中央候补委员,各方议论随之传来,其中最刺耳的莫过于“以公谋私”的批评。目前,袁静以工作繁忙为理由,选择了退出。   这则新闻立刻跃升至各网站排行榜前排,骂者有之,支持者有之。据新浪网调查,8273名投票人中,有64%支持,27%反对,其他人表示无所谓,
期刊
张树模老太太握着笔者的手说,欢迎欢迎,这么大老远的跑来,累了吧,快坐下歇一会儿,喝杯茶水。张树模笑得很灿烂,她的手柔柔的、暖暖的,让人感到特别慈祥。她107岁了,还这般思维敏捷、热情爽朗。  问您老是用的什么“长寿秘方”把自己保养得这么健康?张树模说:我呀,嘛秘方也没有,就是吃家常饭过咱老百姓的平常日子,咱没那么多讲究。76岁的大儿子郑守璋在仔细回忆后说,我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她真的没有一点儿“
期刊
1970年11月初,黑龙江兵团20团的蛤蟆通水库工地上红旗招展,开进工地的几十个连队沿着水库岸边安营扎寨,分段作业,炸山挖渠,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二营新建连的天津女知青邵如凤在食堂当炊事员,也随连队上工地,每天三趟送水送饭十分辛苦。一天上午她像往常一样挑着两桶热水去工地,身边多了一个刚来工地的龙国荣。从住宿的工棚到工地现场,少说也有40分钟的路程,夜里刚刚下过雪,道路湿滑,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
期刊
10月5日下午,著名学者、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在无锡签售时遭到一青年男子袭击。据称该男子因不认同其学术观点而采取过激行为,目前已被警方治安拘留。此事传开后,引发了网民们的激烈争论。    打人就是不对  人民网网友:打人无论如何都是不对的,是对文明底线的践踏。我们中华民族向来有敬老爱老的传统,阎崇年是位70多岁的老者,打人者据说才30来岁,不知道他的手当时可曾颤抖!    不要把自己看成正
期刊
老教授去世后,留下遗嘱将名下价值千万的遗产悉数赠与娇妻。分文未得的子女对于遗嘱的真假性提出了质疑,16年后再次将继母告上法庭,要求剥夺继母的继承权。日前,这桩由旷世婚恋引起的离奇遗产纠纷案暂告停息。    86岁教授娶23岁保姆  1987年,我国知名的内分泌研究专家匡安昆教授已是85岁,老伴儿去世多年。匡安昆的大儿子宇宏在加拿大定居。匡安昆就和小儿子一家住在上海永福路一幢花园洋房里。  198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