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改革也日新月异。教师应摒弃传统教学中空洞说教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师生达成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与社会;人生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认知、激情、明理、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四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更要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和深化道德认识。
一、创设情境,点燃情感
教学中所谓的触景生情,旨在要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创设一定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渲染一种能触动学生灵魂的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点燃情感火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道德情感的无穷魅力。教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语言描述再现真实情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或图片营造一种意境,还原学生的真实记忆。
以“假期安全真重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介绍社会中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并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在课堂上再现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一名同学担当小记者报道近几天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同学担任肇事者,还有几名同学是受害者家属。通过学生亲自表演和教师相关资料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牢记教训并遵守交通规则。长此以往,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高效、高质展开。
二、有效对话,深化情感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体验活动中的智慧对话,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和行为的外化。
例如:在“美好的家园”教学中,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再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师生体验活动如下。
师: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要想使它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不捕杀动物。
生2:不乱砍滥伐。
生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
师:同学们,拯救地球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呼吁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和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真正做一名环境保护的绿色小卫士。
三、渗透道理,发展情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着手,让理智来支配情感。因此,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则必须将教材转化成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易被学生理解的、能够容易接受的较为直观的材料,并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借助一切有利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課文内容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使他们的情感随着对道德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得到发展。
以“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教学为例,我首先拿出一双筷子问:“谁愿意帮老师的忙把这双筷子折断?”学生跃跃欲试,很容易地完成了任务。我随后拿出十双筷子,又问:“谁敢上来挑战这十双筷子啊?”最终我班的“大力士”上来,使尽全身力气,还是不能掰断。通过两次的实验,引出课题。不用老师多说什么,学生就能明白集体的力量大的道理了。我再请学生举一些班级、学校所能反映集体力量大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道德情感就能得到萌发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情感活动,强化认识
学生从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是知行统一的表现,是学生道德情感升华的体现。小学生道德思想的形成,不但要依靠外在的影响,还需要在自我实践活动中去探究问题的真相,获得直接体验。
以“绿色小卫士”为主题活动,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观察校园周边的环境,并对一些污染源进行统计。学生们看到有的人随手乱丢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随便泼脏水原来身边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在破坏和谐环境。随后,我和学生一起发放自己制作的环保卡片,并给路人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起初,不少学生很害羞,但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下,他们也能和路人进行交流,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讲出来。看得出来,他们真心想为绿色家园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回去后,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也提醒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动周边的人。从认识到行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表现,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标。
五、效果评价,巩固情感
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检查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不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便于测试,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适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之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在适宜评价的启发下兴趣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会促进他们发奋学习,努力去实现人生更大的目标。在新课标中,对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从过程化、多样化、实质性作了指导,所以这种评价不能单靠一张试卷,它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进行观察、访谈、甚至进行心理辅导,然后再作综合考察,同时,教师自身的形象也是学生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教师在工作更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能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学生的人生观就会逐步在提高,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
六、结语
“积善成德”,在情感上认同,就能在道德上接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育,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社会的奥秘,为其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润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5):40-41.
[2]陈青.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情感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3):83-83.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与社会;人生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认知、激情、明理、导行是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四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因此,品德与社会课更要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和深化道德认识。
一、创设情境,点燃情感
教学中所谓的触景生情,旨在要求教师在思品教学中创设一定能激发学生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渲染一种能触动学生灵魂的情感,以境生情、以情激情,点燃情感火花,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道德情感的无穷魅力。教育情境的创设可以借助语言描述再现真实情境,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或图片营造一种意境,还原学生的真实记忆。
以“假期安全真重要”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为同学们介绍社会中频繁出现的交通事故,并通过不同学生对不同角色的表演在课堂上再现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性。一名同学担当小记者报道近几天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一位同学担任肇事者,还有几名同学是受害者家属。通过学生亲自表演和教师相关资料的展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感染了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牢记教训并遵守交通规则。长此以往,更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高效、高质展开。
二、有效对话,深化情感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努力通过体验活动中的智慧对话,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情感的深化和行为的外化。
例如:在“美好的家园”教学中,我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再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环境污染的资料,师生体验活动如下。
师:同学们,地球只有一个,要想使它更加美好,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生1:不捕杀动物。
生2:不乱砍滥伐。
生3: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
师:同学们,拯救地球要从我们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要呼吁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和我们一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花更艳,真正做一名环境保护的绿色小卫士。
三、渗透道理,发展情感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必须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着手,让理智来支配情感。因此,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则必须将教材转化成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易被学生理解的、能够容易接受的较为直观的材料,并通过分析、讨论等形式,借助一切有利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課文内容所包含的道德观念,使他们的情感随着对道德认识的提高而逐步得到发展。
以“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教学为例,我首先拿出一双筷子问:“谁愿意帮老师的忙把这双筷子折断?”学生跃跃欲试,很容易地完成了任务。我随后拿出十双筷子,又问:“谁敢上来挑战这十双筷子啊?”最终我班的“大力士”上来,使尽全身力气,还是不能掰断。通过两次的实验,引出课题。不用老师多说什么,学生就能明白集体的力量大的道理了。我再请学生举一些班级、学校所能反映集体力量大的实例,让学生进行讨论,道德情感就能得到萌发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情感活动,强化认识
学生从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是知行统一的表现,是学生道德情感升华的体现。小学生道德思想的形成,不但要依靠外在的影响,还需要在自我实践活动中去探究问题的真相,获得直接体验。
以“绿色小卫士”为主题活动,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观察校园周边的环境,并对一些污染源进行统计。学生们看到有的人随手乱丢垃圾,有的人随地吐痰,有的人随便泼脏水原来身边还有很多不文明的现象,在破坏和谐环境。随后,我和学生一起发放自己制作的环保卡片,并给路人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起初,不少学生很害羞,但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下,他们也能和路人进行交流,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讲出来。看得出来,他们真心想为绿色家园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回去后,我们对这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努力,也提醒学生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动周边的人。从认识到行动,是学生道德品质内化的表现,这正是情感教育的目标。
五、效果评价,巩固情感
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检查他们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品德与社会不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便于测试,这就更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适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之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学生在适宜评价的启发下兴趣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同时也会促进他们发奋学习,努力去实现人生更大的目标。在新课标中,对小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从过程化、多样化、实质性作了指导,所以这种评价不能单靠一张试卷,它需要教师对学生长期进行观察、访谈、甚至进行心理辅导,然后再作综合考察,同时,教师自身的形象也是学生学习的参照标准,所以教师在工作更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能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样学生的人生观就会逐步在提高,从而形成完美的人格。
六、结语
“积善成德”,在情感上认同,就能在道德上接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育,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社会的奥秘,为其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润贵.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创新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10(15):40-41.
[2]陈青.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情感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2(3):8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