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低年级采取“扶着走”的方式以养成自学习惯、中年级采取“领着走”的方式让其自己探究、高年级采取“自己走”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反思形成体系三个方面,研究数学教学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学能力;自主学习;自学习惯;自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46-01
  自学能力指的是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需要數学教师长期探索。本文认为,低年级学生可以采取“扶着走”的方式进行自学以养成自学习惯,学有基础的中年级学生则采取“领着走”的自学方式让其尝试自己探究,而能够独立学习的高年级学生则采取“自己走”的自学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反思形成体系。
  一、低年级学生“扶着走”,养成习惯
  低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比较少,认知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弱,相应的自学能力也就比较差。低年级学生不能放手让他们去自行自学,因为自学困难比较大。这时候,教师必须精心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读题目或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让学生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比如,讲解“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时,教师先出示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1 4=?”“2 3=?”“4 1=?”“5-1=?”“5-2=?”等多道计算题。部分学生会有学习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走”,引导学生一步步尝试利用教具或手指初步完成这些计算题。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利用教具或手指计算着,当得出这些题目的答案分别是“1 4=5”“2 3=5”“4 1=5”“5-1=4”“5-2=3”时,非常兴奋,学习热情高涨。然后,教师进一步教学“得数在5以内的连加和相应的连减”,使学习内容得以延伸。扶着低年级学生走的自学方式,能让学生明白如何学、怎样学,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受益匪浅。
  二、中年级学生“领着走”,尝试探究
  中年级学生认识的汉字比较多,认知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培养中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时,不能像对低年级学生那样“全程搀扶”,而要“领着学生走”,让学生学会主动尝试探究。教师要针对题目特点,给出指导意见进行“引领”,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尝试中体会知识的真谛。比如,讲解“怎样滚得远”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不同的角度,滚出的距离不一样。然后,教师可以提供器材:木板、相同材质的小球、角度尺、盒尺等,让学生尝试性自主探究,研究木板在什么角度时球滚得最远。学生们通过一次次尝试探究,最后得出结论:在45度以内,随着木板抬起角度的增加,小球一次比一次滚得远,但超过45度则不升反降。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可卖个关子,不直接告诉答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找出原因。这种“领着中年级学生走”的自学方式,能让学生通过尝试探究,理解并掌握知识的真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高年级学生“自己走”,归纳反思
  高年级学生已进入青春萌动期,性格中的逆反情绪有时表露无遗。这时候的学生,不再喜欢教师的“知识灌输”,也不喜欢教师的单纯说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自学,并提供给学生更多自己动手、参与互动的机会。当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才能获得学习的乐趣,才能真正提高自学能力。比如,苏教版小学数学“统计和可能性”一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得出本年级同学眼睛近视情况,查找引起近视的原因,针对引起近视的原因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们很感兴趣,积极自行分组合作,每个组负责统计一个班级的情况。经过统计,学生们沉默了。调查结果显示:整个年级有过半的学生眼睛近视,引起近视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学生在沉默中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这胜过教师和家长的千次说教。这种数学活动,能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统计问题,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达到数学和德育的完美结合。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不能仅仅停留在粗懂书本上的内容、能做课后习题,还要深入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内涵,能够融会贯通,拓展思维。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低年级学生要“扶着走”,中年级学生要“领着走”,高年级学生则要让他们“自己走”。学生积极地自主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能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才能促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学好数学,为未来的精彩人生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郁晓红.提升自学能力充实数学素养——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1).
  [2]杭丽艳.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
  [3]沈学刚.教而不教自主探析——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探究[J].文理导航,2015(12).
  [4]郑巍.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11).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