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X”证书制度就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是新时代职教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的全新制度设计。本文针对目前在院校、企业、师资、学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评价体系四方面提出对策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现状分析及问题
1.1工作进展成效
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和试点院校多方联动,积极参与,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二是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建立;三是推动“三教”改革作用逐步彰显。
1.2存在的问题
1.2.1试点院校主观意识度不高。
作为实施“1+X 证书”的主体院校,没有意识到产教融合是推动“1+X 证书”制度落实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实际的试点中,出现企业参与不积极的现象,尽管出台了很多激励性、奖励性文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合作企业的作用参与职业教育培养,发挥出“产教”深度融合,但实际情况下,落实困难,实施效果低。
同样在职业院校层面,对教育部出台的方案没有深度研究,相关理论研究欠缺,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性低,缺乏系统性,未能真正构建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体,在实施的过程中,试点院校未能从上至下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工作组,也未能提供相应的人、财、物后勤保障。
1.2.2企业参与不积极
究其原因,还是证书含金量低,企业认可度不高。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尽快毕业,大部分学校降低了认证的难度,选择容易通过的等级认证,对认证含金量关注度不夠。大部分学生为了顺利毕业,选择考试难度小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但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往往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含金量较低。这种认证既得不到企业认可,企业也不愿意给予更 多的资金支持。
1.2.3师资队伍薄弱
试点院校师资队伍薄弱。目前“1+X 证书”试点院校师资队伍,师资资历较为传统,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建设要求的标准,也与最新的企业行业标准来对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高级认证,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以理论为主,实践很难突破,也无法深入指导学生,导致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通过率低。“1+X 证书”师资团队应既懂技术又懂教学,对试点院校来说,没有形成相应的政策来引导企业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与合作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双向交流,很难高效开展“1+X 证书”试点工作。
1.2.4体系不完善,学生认证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课程脱节,课程建构不健全。多在考试前一两周对学生集中培训,然后进行认证,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无法体现职业技能等 级认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通过高级或者多个方向认证的学生,缺少相应的学分置换、 推荐就业等激励性措施,导致学生参与高水平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积极性不高。
2.“1 +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1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
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改层面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证融通课程建设是重点。将“1+X证书”相关技能知识点分解,融合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要充分、主动、积极地与合作企业共商专业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真正地将知识点、考点融合到课程中去,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达成课程衔接顺畅,课程与课程之间贯通,课程适合企业人才要求标准。
2.2构建适应可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初、中、高级认证标准,明确认证对应的工作岗位及每个工作岗位包含的工作领域; 其次, 在明确工作领域的基础上,确定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 再次,将技能要求转化为课程内容, 确定具体课程。
2.3加强师资力量
针对校内教师,按照教师选拔---定制培养计划---技术培训---操作实践---项目实习---认证考核六个环节进行培养。针对外聘教师,聘请企业培训讲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国内知名培训机构聘请行业出名的优秀讲师。
2.4构建良好的评价标准、资源及考评机制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是关键。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为例,首先,可以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价,从职业院校是否把握了工业机器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当前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将“1+X”证书的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等开展学校评价。其次,可以对相关机器人厂家进行评价。比如,投入的资金,在学校实训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企业的收益部分。最后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和职业道德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三种模式,评价过程应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校实训、企业实习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级证书的获取有机结合。
3.结束语
1+X 证书制度工作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教育改革,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很多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证书的种类和内容、培训的主体与考核标准、学分银行建设等,都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该领域的研究将围绕完善1+X 证书工作运行机制、师资团队的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书证融通等几个方面开展,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参与的社会力量努力解决各类问题,总结经验,将1+X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 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2]程舒通.1+X证书制度工作的理念、思路、难点及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19(22)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现状分析及问题
1.1工作进展成效
在教育部等相关部委统筹规划、系统部署,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和试点院校多方联动,积极参与,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一是规章制度体系逐步健全;二是协同推进机制基本建立;三是推动“三教”改革作用逐步彰显。
1.2存在的问题
1.2.1试点院校主观意识度不高。
作为实施“1+X 证书”的主体院校,没有意识到产教融合是推动“1+X 证书”制度落实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核心要素。在实际的试点中,出现企业参与不积极的现象,尽管出台了很多激励性、奖励性文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合作企业的作用参与职业教育培养,发挥出“产教”深度融合,但实际情况下,落实困难,实施效果低。
同样在职业院校层面,对教育部出台的方案没有深度研究,相关理论研究欠缺,开展校企深度融合性低,缺乏系统性,未能真正构建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体,在实施的过程中,试点院校未能从上至下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工作组,也未能提供相应的人、财、物后勤保障。
1.2.2企业参与不积极
究其原因,还是证书含金量低,企业认可度不高。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为了让学生尽快毕业,大部分学校降低了认证的难度,选择容易通过的等级认证,对认证含金量关注度不夠。大部分学生为了顺利毕业,选择考试难度小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但这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往往并不是企业所需要的,含金量较低。这种认证既得不到企业认可,企业也不愿意给予更 多的资金支持。
1.2.3师资队伍薄弱
试点院校师资队伍薄弱。目前“1+X 证书”试点院校师资队伍,师资资历较为传统,与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建设要求的标准,也与最新的企业行业标准来对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对高级认证,教师只能照本宣科,以理论为主,实践很难突破,也无法深入指导学生,导致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通过率低。“1+X 证书”师资团队应既懂技术又懂教学,对试点院校来说,没有形成相应的政策来引导企业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与合作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双向交流,很难高效开展“1+X 证书”试点工作。
1.2.4体系不完善,学生认证的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学校开展的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课程脱节,课程建构不健全。多在考试前一两周对学生集中培训,然后进行认证,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无法体现职业技能等 级认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通过高级或者多个方向认证的学生,缺少相应的学分置换、 推荐就业等激励性措施,导致学生参与高水平职业技能等级认证的积极性不高。
2.“1 +X 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2.1人才培养方案的完善
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改层面上,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课证融通课程建设是重点。将“1+X证书”相关技能知识点分解,融合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中,要充分、主动、积极地与合作企业共商专业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真正地将知识点、考点融合到课程中去,共同制定课程体系,达成课程衔接顺畅,课程与课程之间贯通,课程适合企业人才要求标准。
2.2构建适应可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根据初、中、高级认证标准,明确认证对应的工作岗位及每个工作岗位包含的工作领域; 其次, 在明确工作领域的基础上,确定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 再次,将技能要求转化为课程内容, 确定具体课程。
2.3加强师资力量
针对校内教师,按照教师选拔---定制培养计划---技术培训---操作实践---项目实习---认证考核六个环节进行培养。针对外聘教师,聘请企业培训讲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条件还可以通过国内知名培训机构聘请行业出名的优秀讲师。
2.4构建良好的评价标准、资源及考评机制评价体系
评价主体与方式的多元化是关键。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为例,首先,可以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价,从职业院校是否把握了工业机器人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当前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将“1+X”证书的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融合等开展学校评价。其次,可以对相关机器人厂家进行评价。比如,投入的资金,在学校实训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岗位、企业的收益部分。最后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评价和职业道德的评价。采取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企业评价三种模式,评价过程应将学生的文化课程、学校实训、企业实习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级证书的获取有机结合。
3.结束语
1+X 证书制度工作是职业教育领域的一次重大教育改革,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很多的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证书的种类和内容、培训的主体与考核标准、学分银行建设等,都面临诸多的机遇和挑战。该领域的研究将围绕完善1+X 证书工作运行机制、师资团队的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书证融通等几个方面开展,需要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以及参与的社会力量努力解决各类问题,总结经验,将1+X试点工作不断推进与深化。
参考文献
[1] 覃川.1+X证书制度:促进类型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保障[ J].中国高教研究,2020(1)
[2]程舒通.1+X证书制度工作的理念、思路、难点及对策[ J].教育与职业,20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