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来说,其重点是识字和说话,其关键是培养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对什么学科都新鲜,都好奇,但又都不懂,都生疏,他们学习什么全是凭兴趣,感兴趣,有兴趣就学习,无兴趣,就不会去管它,结果怎样是不去考虑的。所以,教师的教学应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上,只有这样,学生的继续学习才有后劲,才能持久,才会不断发展。
  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激发兴趣的意义和实施激发兴趣操作:
  
  一、明确认识激发兴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激发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需要
  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绝不会是理性的、自觉的、有目的行为,而完全是一种单纯的凭兴趣进行的快乐行为。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的教育,那只能是一种做作,不会有多少效果,甚至是一种无用的教育行为,因为小学生还不懂这些抽象的道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选准符合儿童学习发展规律的兴趣培养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把培养学习兴趣贯彻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
  2、激发兴趣是小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不仅仅是儿童的学习是凭兴趣的,中学生,甚至大学生和成年人的学习都是凭兴趣的。任何学习行为都是要有动力作保证的。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没有兴趣,动力源泉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学习行为因无动力保证就会渐衰甚至绝灭。人的一生不断发展,来源于不断地学习进取,不断地学习进取靠学习动力作保证,靠兴趣作源泉。兴趣的培养靠持续不断地浇培。兴趣是参天大树。大树参天始于幼苗。儿童是幼苗,成功的人才是大树,从儿童开始培养学习兴趣,其后持续不断地进行浇培,幼苗会逐渐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
  
  二、精心选取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方法
  
  1、说故事
  儿童的爱好是最喜欢听故事。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丰富的童话故事,优美的寓言故事,生动的人物故事和美丽的诗歌景境故事。小学语文教师应是讲故事的能手行家,教学时应绘声绘色地将课文故事讲给学生听,将课文中生动形象的信息用优美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听得动容,听得入神,听得动情。情生趣,趣生则兴来,兴趣上来,学习动力则会勃生。
  2、读佳作
  小学生喜欢模仿,善于模仿。听得多了,总想自己也能绘声绘色地给别人讲故事。故事从哪来,读佳作。熟读一些优美文章,既可从读中领悟语文知识,又可逐渐丰富积累,更可获取很多讲故事的材料。多读熟读优秀的佳作,小学生会受到美文佳作的影响,日积月累,即可渐成定型,产生感悟,感悟日增,可促其一定程度的领会。学习活动的规律正是逐渐积累,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3、造美句
  听得多了,读得多了,就会产生自己也能写出优美语句的强烈愿望,这正是儿童的心理特征,完全符合学习的一般规律。在听、读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一些可操作的词语进行创造性的造句,将听与读中感悟的知识进行自主实践,亲身造出优美的句子,亲身品味自己造出的优美句子,亲身品尝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4、背诵比赛
  小学生记忆力很强,一篇短小的优秀文章或诗歌不需要读很多遍就能够背下来,而且能永久不忘。学生背诵下来的课文就会储存进自己知识的记忆库,背诵越多,储存越多,影响越深,发展越快。背诵比赛,容易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愉悦的机会就会越多,对学习兴趣的激励就越大。
  5、演形象
  语文的形象性很强。课文中用文字描绘出的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是具有很强的可演性。儿童们最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动画人物表演的形象生动感人。借助适当的态势语言,将用文字描绘的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地演出来,将抽象的文字转化成具体的形象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其感悟就会更加深刻。例如将课文改编成小巧的话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将诗歌改编成小舞蹈,教学生边唱边跳等,学生很喜欢,乐于参与,兴趣很高,教学效果良好。
  (作者单位:416700湖南省永顺县石堤镇羊峰九年一贯制学校)
其他文献
我认为,解题能力是解题活动稳定的调节机制。就其本质而言,是类化了的解题经验,即概括化、系统化的解题知识和解题技能。我把这一对解题能力实质的基本观点简称为类化经验观点。解题能力实质的类化经验观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含义:①从本性上说,小学生解题能力是一种个体心理特性,因而在原则上属于经验范畴;②从功能上说,小学生解题能力是解题活动的内在调节机制;③从结构上说,它是解题知识和技能组成的经验实体;④从性能上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挖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的培养,打破传统的“唯理性教学模式”, 使语文教育走出工具主义、技术主义的泥沼,还语文教育以本来的面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个性品质以及心理认知方面的积累和提高。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
期刊
数学因其知识有高度抽象性、严密逻辑性、结论准确性,以及知识的系统性、阶梯性和数学语言的特殊性,使不少学生感到数学学习越学越难,越学越产生畏惧感而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导致数学学习的失败。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求学,行之有效的良方之一是:设计好每一堂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
期刊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但语文教育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要变被动为主动》一文中指出:“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除个别学校、个别班级,总的来说是不能令人满意。”这是吕老对语文教育现状的实事求是的评说。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语文教育界有很多仁者见仁的分析,大都归结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冲突上,普通高中新的课程改革也是从语文课程设置上欲对语文教育的这种现状作根本改变的一个努力。我们语文教
期刊
表扬是老师对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进行强化而采用的肯定性评价,批评则反之。表扬与批评是教育工作和教育规律的需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地应用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而目的一致的评价方式,那么教育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致使一部分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因此,表扬与批评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那么,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呢?根
期刊
“叮铃铃……”,下午第一节课的预备铃响了,陈老师正准备去上课。这时,班里的几位同学来了,他们和陈老师一起走向教室。当陈老师刚要推门进去的时候,身旁的同学突然将他的眼睛蒙住了,并簇拥着他走进了教室。当同学们的手移开的时候,陈老师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大束鲜花、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烛光摇曳,教室后面的黑板上,红彤彤的“生日快乐”四个大字耀你的眼,教室里“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此起彼伏。同学们洋溢着一张张
期刊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历来是老师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理解费力、识记吃力。笔者在多年的文言教学中总结出巧借成语学习和积累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可以说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一、通过成语识记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⑴、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如:报仇
期刊
朗读。就是在对书面语言达到一定的理解和感受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并能准确而连贯地表达其蕴含的情感意境和文字韵味,这就是朗读。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朗读,都必须以朗读为本。因为,朗读是一种艺术的有声语言,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于提高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感受;它能促使眼脑口耳心五官一齐作用而增强记忆读物的能力;它是丰富学生的审美想象、加强语感、提高口语表达水平;它是增强阅读兴趣,刺激写
期刊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根据从教以来的感悟,浅谈一下个人的语文教学方法:    一、语文课要充分体现“读”的特点   古人称学习为“读书”、“念书”。只有“熟读”才能“精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正是这个道理。  语文课堂上,假如没有琅琅书声,那就是一潭死水。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读”这一重要环节。朗读朱自清的散文《春》,如果你用心地朗读,那无疑是一种享受。琅琅书声如叮咚泉水
期刊
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主任必须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启他们的潜力,促进他们正常发展,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可靠保障。    一、班主任转变观念,对后进生一视同仁  老师不要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看待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不能只一味地指责、挖苦、瞧不起他们,甚至说些伤害他们自尊心的话。这样,他们会更自卑,更没有信心,感到前途无望,失去前进的动力,自甘落后,乃至拒绝老师的任何教导。所以,对后进生和优等生要一样看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