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偏远的开县关面乡中心小学,时常有一个走路颠簸的身影,他右脚“直来直去”,右臂一动不动,但脸上的笑容自信满满,迈出的步伐十分坚定。他就是用“一只手”深情绽放教师的光辉,被评为重庆市“最美乡村教师”的石文平,今年36岁。
一场意外 年轻小伙半身偏瘫
“叠被子要掌握好几个要领,石老师用一只手也能叠得像个豆腐块。”近日,笔者在关面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里,看到正在教男生叠被子的石文平,他边示范边解说,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功夫,床上军绿色的被子就叠得四方四正,学生们不由得鼓起掌来。
石文平曾经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小伙子。1996年12月12日,就读于原开县师范学校的他放假回家看望父母,在途中颠簸了6个多小时后,又攀登上陡峭的羊肠小道。突然,他一阵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地倒下了,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石文平醒来的时候已经是12月20日,昏迷了整整八天。严重的脑梗塞使他偏瘫了,右侧身体彻底失去了知觉。虽多方抢救捡回了命,却从此成了残疾人。
石文平试图重新拿起心爱的笔,然而笔到了他的手里,却没知觉地掉落了,他嚎啕大哭:“我以后怎么当老师,怎么拿粉笔啊?”
“那一段时间,我真的崩溃了,当老师是我的梦想,当不成老师,我这辈子还有啥用呢?”石文平说,但他生性不服输,右手废了,还有左手,他要加强训练,让左手代替右手,完成自己想干的事业。
就这样,石文平一边治病,一边开始了艰难的左手训练。“他每天用左手拿笔练字,一天到黑,除了睡觉就做这个事情,家里练字的纸堆起了一摞。”石文平的母亲说,冬天的夜里,山上本来就冷,可是儿子要练到深夜才肯上床。
“我最感谢的人还是关面小学的老校长杨忠贵,要不是他,我可能还当不成老师呢!”石文平说起这件事,依然充满感激之情。
当时,老校长杨忠贵看到石文平执着学习的情形,练起来的字比很多人都写得好,非常佩服他的坚强,便决定帮他一把。于是,杨忠贵领着拄拐杖的石文平来到原开县师范学校校长办公室,希望学校让他继续就读。
“你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当教师,就算把你培养出来了,有哪个单位愿意要你呢?”一位负责人很无奈地道出隐忧。
“我了解这孩子,这孩子行,我要!”杨忠贵坚定地说。
“你怎么写字呢?写来我看看。”该负责人说。
石文平拿过一张纸,用左手流利地书写了“开县师范学校石文平”,几个毛笔大字遒劲有力。负责人看了,几分惊异几分赞许。
就这样,石文平终于又回到了校园。1999年夏天,他顺利通过学校的书法过级和美术特长考试,毕业前各项教师基本功测试全部合格,圆了自己的教师梦!
一份奉献 残疾教师爱洒山区
1999年秋季开学,姚程村校操场上出现了一位一瘸一拐的青年教师。
“他能教书吗?”不少家长私下嘀咕,有的甚至开始埋怨学校派这样的老师来。
“我就要做出样子来!”石文平暗地里下决心。
姚程村校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学生们在教室上课,晴天晒太阳,雨天打雨伞,地面也坑坑洼洼的。石文平率先拖着脚平整地面,检修房屋,周围村民见他累得满头大汗,都主动前来帮忙。
当时班上有49名学生,石文平一个人“承包”到底,复式教育本来任务繁琐,他还要抽空当学生们的“炊事班长”。
山区孩子上学路程远,最远的要步行3个小时,常常是“两头黑”,需要打着火把。石文平便腾出自己的房间,让家离得远的学生“住读”,于是他又成了“代理爸妈”,不光是给学生批改作业、辅导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不知多少回,一些小孩尿在裤裆里了,是他找来衣物换上,然后再把孩子们的裤子洗净烘干;也不知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他为孩子们盖被子,叫醒孩子们上厕所……白天,石文平上课、照顾孩子,夜晚看教材、读教参、批改作业,还要贪婪地阅读从中心校借来的几本教育杂志。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领回工资376元,往家里拿了300元还债,用30元买了5本教育杂志,花10元给学生买了他们喜欢吃的棒棒糖、称了2斤肉,打了一顿‘牙祭’。”石文平说,那一天师生在一起的欢乐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石老师对学生太好了,没几个人赶得上他!”姚程村村民唐德桂说,每逢下雨天,都会看到石老师在河边接送学生,有一次还差点儿被水冲走。
姚程村8组的学生黄学兵,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5个小时,小家伙厌学不想读书,家长也盼望他早点干活。但看到黄学兵头脑聪明,写得一手好字,石文平觉得不读书太可惜了,为此在一个星期五下午,他不顾山高路远到黄学兵家进行家访。
“好手好脚的人爬到我家,都累得不得了。石老师为了我家孩子,硬是走了将近4个小时,走这一步路,我们就领受不起啊。”家长黄先宽说起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亏当初石老师劝我家孩子继续读书,也给我们家长上了一课,要不然我家兵儿如今还没得这样有出息哟。”
“别看石老师身体残疾,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他都亲自家访过。”姚程村党支部书记张步亿说,因为路途遥远,石文平经常在学生家里过夜,有一回爬山路摔了跟斗,脸上都擦破了皮,“说实话,村民最初都看不起石老师,后来又没得哪个村民不说石老师好。”
2006年,石文平要调到中心校去,上百村民自发前来送他,好多家长都哭了,学生也拉着他的手不肯放。
一片真情 获评“最美乡村教师”
“把他调到中心校,是觉得条件更好些,让他可以轻松一点,哪知这个闲不住的石老师还是整天忙得不歇脚。”关面乡中心小学校长陈绍华说,尽管石文平身有残疾,却从来没把自己当残疾人看,他勇于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
2009年新学期开始,受移民迁建影响,学校教室严重不足,小学一年级新生82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班额”,由于乡村学前班教育滞后,管教难度可想而知,很多老师都不愿接手这个班。
“我来!”石文平主动请缨,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算了嘛,你身体又不好,累很了会发病的。”妻子黄学惠劝他别揽这个活,但倔强的他硬是主动挑起了重担。
哪知一年级有34名学生没上过学前班,有37名学生不足龄,同时留守孩子占了多数,当这个班的“孩子王”可不容易。石文平一只手为孩子们削铅笔都不得行,只好买来不少滚筒削笔刀,教孩子们自己削。
每天,石文平早早来到教室,教孩子们写字,给孩子们讲故事……为了更方便,他甚至把办公室也搬到了教室后边。
一天,石文平突然头痛厉害,胸口发闷,眼前一黑倒在了讲台上……
医生检查,说是劳累过度,需要好好休息调整,可是第二天石文平又固执地站在了讲台上。
“这样负责的好老师确实少见。”石文平的启蒙老师,现又是同事的凃传平说起自己的学生赞不绝口。他说,石文平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男子汉,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经常去学生宿舍教叠被子,督促学生洗脚、刷牙,查看学生是否按时睡觉,铺盖盖好没……
“在他眼里,我和女儿都没得他的学生重要。”黄学惠明显有些“醋意”地说。
在石文平的手机里,储存了100多个电话,其中家长联系电话占了80%,他经常把手机借给留守学生,让他们和自己的父母“煲电话粥”。
如今,石文平担任学校教导处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困难,找石老师,准行!”周芙蓉老师说,石文平还是学校新来老师的“师傅”。
10多年来,在偏僻的山村学校,石文平忘记自己身有残疾,牢记教师的天职,用心用情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山村教师”。
(本刊编辑部 编辑整理)
一场意外 年轻小伙半身偏瘫
“叠被子要掌握好几个要领,石老师用一只手也能叠得像个豆腐块。”近日,笔者在关面乡中心小学学生宿舍里,看到正在教男生叠被子的石文平,他边示范边解说,动作娴熟,不一会儿功夫,床上军绿色的被子就叠得四方四正,学生们不由得鼓起掌来。
石文平曾经是一个长相帅气的小伙子。1996年12月12日,就读于原开县师范学校的他放假回家看望父母,在途中颠簸了6个多小时后,又攀登上陡峭的羊肠小道。突然,他一阵头晕目眩,四肢无力地倒下了,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石文平醒来的时候已经是12月20日,昏迷了整整八天。严重的脑梗塞使他偏瘫了,右侧身体彻底失去了知觉。虽多方抢救捡回了命,却从此成了残疾人。
石文平试图重新拿起心爱的笔,然而笔到了他的手里,却没知觉地掉落了,他嚎啕大哭:“我以后怎么当老师,怎么拿粉笔啊?”
“那一段时间,我真的崩溃了,当老师是我的梦想,当不成老师,我这辈子还有啥用呢?”石文平说,但他生性不服输,右手废了,还有左手,他要加强训练,让左手代替右手,完成自己想干的事业。
就这样,石文平一边治病,一边开始了艰难的左手训练。“他每天用左手拿笔练字,一天到黑,除了睡觉就做这个事情,家里练字的纸堆起了一摞。”石文平的母亲说,冬天的夜里,山上本来就冷,可是儿子要练到深夜才肯上床。
“我最感谢的人还是关面小学的老校长杨忠贵,要不是他,我可能还当不成老师呢!”石文平说起这件事,依然充满感激之情。
当时,老校长杨忠贵看到石文平执着学习的情形,练起来的字比很多人都写得好,非常佩服他的坚强,便决定帮他一把。于是,杨忠贵领着拄拐杖的石文平来到原开县师范学校校长办公室,希望学校让他继续就读。
“你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当教师,就算把你培养出来了,有哪个单位愿意要你呢?”一位负责人很无奈地道出隐忧。
“我了解这孩子,这孩子行,我要!”杨忠贵坚定地说。
“你怎么写字呢?写来我看看。”该负责人说。
石文平拿过一张纸,用左手流利地书写了“开县师范学校石文平”,几个毛笔大字遒劲有力。负责人看了,几分惊异几分赞许。
就这样,石文平终于又回到了校园。1999年夏天,他顺利通过学校的书法过级和美术特长考试,毕业前各项教师基本功测试全部合格,圆了自己的教师梦!
一份奉献 残疾教师爱洒山区
1999年秋季开学,姚程村校操场上出现了一位一瘸一拐的青年教师。
“他能教书吗?”不少家长私下嘀咕,有的甚至开始埋怨学校派这样的老师来。
“我就要做出样子来!”石文平暗地里下决心。
姚程村校是上世纪80年代修建的,学生们在教室上课,晴天晒太阳,雨天打雨伞,地面也坑坑洼洼的。石文平率先拖着脚平整地面,检修房屋,周围村民见他累得满头大汗,都主动前来帮忙。
当时班上有49名学生,石文平一个人“承包”到底,复式教育本来任务繁琐,他还要抽空当学生们的“炊事班长”。
山区孩子上学路程远,最远的要步行3个小时,常常是“两头黑”,需要打着火把。石文平便腾出自己的房间,让家离得远的学生“住读”,于是他又成了“代理爸妈”,不光是给学生批改作业、辅导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
不知多少回,一些小孩尿在裤裆里了,是他找来衣物换上,然后再把孩子们的裤子洗净烘干;也不知多少次,在夜深人静时,他为孩子们盖被子,叫醒孩子们上厕所……白天,石文平上课、照顾孩子,夜晚看教材、读教参、批改作业,还要贪婪地阅读从中心校借来的几本教育杂志。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领回工资376元,往家里拿了300元还债,用30元买了5本教育杂志,花10元给学生买了他们喜欢吃的棒棒糖、称了2斤肉,打了一顿‘牙祭’。”石文平说,那一天师生在一起的欢乐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石老师对学生太好了,没几个人赶得上他!”姚程村村民唐德桂说,每逢下雨天,都会看到石老师在河边接送学生,有一次还差点儿被水冲走。
姚程村8组的学生黄学兵,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要5个小时,小家伙厌学不想读书,家长也盼望他早点干活。但看到黄学兵头脑聪明,写得一手好字,石文平觉得不读书太可惜了,为此在一个星期五下午,他不顾山高路远到黄学兵家进行家访。
“好手好脚的人爬到我家,都累得不得了。石老师为了我家孩子,硬是走了将近4个小时,走这一步路,我们就领受不起啊。”家长黄先宽说起这件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多亏当初石老师劝我家孩子继续读书,也给我们家长上了一课,要不然我家兵儿如今还没得这样有出息哟。”
“别看石老师身体残疾,班上的每一个学生,他都亲自家访过。”姚程村党支部书记张步亿说,因为路途遥远,石文平经常在学生家里过夜,有一回爬山路摔了跟斗,脸上都擦破了皮,“说实话,村民最初都看不起石老师,后来又没得哪个村民不说石老师好。”
2006年,石文平要调到中心校去,上百村民自发前来送他,好多家长都哭了,学生也拉着他的手不肯放。
一片真情 获评“最美乡村教师”
“把他调到中心校,是觉得条件更好些,让他可以轻松一点,哪知这个闲不住的石老师还是整天忙得不歇脚。”关面乡中心小学校长陈绍华说,尽管石文平身有残疾,却从来没把自己当残疾人看,他勇于担当的精神难能可贵。
2009年新学期开始,受移民迁建影响,学校教室严重不足,小学一年级新生82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班额”,由于乡村学前班教育滞后,管教难度可想而知,很多老师都不愿接手这个班。
“我来!”石文平主动请缨,担任一年级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算了嘛,你身体又不好,累很了会发病的。”妻子黄学惠劝他别揽这个活,但倔强的他硬是主动挑起了重担。
哪知一年级有34名学生没上过学前班,有37名学生不足龄,同时留守孩子占了多数,当这个班的“孩子王”可不容易。石文平一只手为孩子们削铅笔都不得行,只好买来不少滚筒削笔刀,教孩子们自己削。
每天,石文平早早来到教室,教孩子们写字,给孩子们讲故事……为了更方便,他甚至把办公室也搬到了教室后边。
一天,石文平突然头痛厉害,胸口发闷,眼前一黑倒在了讲台上……
医生检查,说是劳累过度,需要好好休息调整,可是第二天石文平又固执地站在了讲台上。
“这样负责的好老师确实少见。”石文平的启蒙老师,现又是同事的凃传平说起自己的学生赞不绝口。他说,石文平是一个感情细腻的男子汉,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经常去学生宿舍教叠被子,督促学生洗脚、刷牙,查看学生是否按时睡觉,铺盖盖好没……
“在他眼里,我和女儿都没得他的学生重要。”黄学惠明显有些“醋意”地说。
在石文平的手机里,储存了100多个电话,其中家长联系电话占了80%,他经常把手机借给留守学生,让他们和自己的父母“煲电话粥”。
如今,石文平担任学校教导处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困难,找石老师,准行!”周芙蓉老师说,石文平还是学校新来老师的“师傅”。
10多年来,在偏僻的山村学校,石文平忘记自己身有残疾,牢记教师的天职,用心用情诠释了什么是“最美山村教师”。
(本刊编辑部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