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储运污染的规避措施探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vgpzz6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在大量使用这些能源来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其对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工业污染。为响应国家绿色生产、创建环保经济的政策,有关石油储运的方法、技术、安全等工作也受到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就结合石油储运的储藏方式、运输方式的污染问题,重点介绍了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的优缺点和预防措施,对我国石油储运污染如何做好规避措施而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
  【关键词】石油储运 污染 规避措施 现状和改进
  就当前可用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石油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可以说石油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我们清醒的认识到石油在带给我们能源动力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污染问题,关于石油的储藏模式和运输方式,尽可能的减少突发事故来规避污染;有关石油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储运技术研究人员,也不断地进行尝试和改良,积极探讨石油储运过程中对污染的规避措施。
  1 石油的储藏和运输
  1.1 石油的储藏
  我国石油的储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逐渐向大型化和规模化发展,主要有地表压力容器、海上储罐和地下岩洞储库等方式。中国石油战略储备第一期项目,已经选定在大连、黄岛、镇海和舟山这4个地区建立石油储备基,这4个基地的总储备能力约为1400万吨;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也已经开始筹建,规划的石油储备能力为2800万吨;我国已经在东南沿海建成了LPG地下岩洞储备库,单库储量就已经超过20万立方米。随着油库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了石油储藏中带来的废气、废水、废渣大量增加,污染的范围和严重程度也随着加重,如何规划、建设和管理好石油储藏工作,是我国相关石油产业和研究 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1.2 石油的运输
  铁路油罐车运输:适合用于中小批量的原油进行中长距離的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在我国油田开发的初期,原油的产量还未达到一定规模时,是用来作为国家输油管道建设前的过渡阶段,所以它的应用较普遍;输油管道的转油站内,也常常会设有原油装车栈桥,用做火车油罐车将石油运往消费地。
  公路油罐运输车:石油运输灵活性大,适合用于没有水路可以通行和不靠近铁路的地区,常在各地的加油站见到,在我国主要用于短途运输。
  水路运输:具有成本低、运输量大的优点,按照海河可以分成远洋运输、沿海运输、内河运输、湖泊运输。远洋运输是指距离很长,跨洋进行石油运输的方式;沿海运输是指几个临近海区间或本海区内的运输;内河运输一般表现为国内各地相同内河间的运输;湖泊运输是指在同一湖泊周边进行的区内运输。水路运输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油轮和油驳,万吨以上的油轮一般用于原油的海运,比如我国的大连新港、秦皇岛油港、黄岛油港等地都能够停靠万吨级的巨轮;万吨以下的(多指3 000吨以下)油轮、油驳是国内江河间的常用石油运输工具。
  管道运输有两类:一是油田内的油气集输管道、炼油厂内部的输油管道,这些都是属于石油工业内部的输油管道;二是用于输送原油或天然气的长距离输油(气)管道。
  2 污染问题和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2.1 废气污染问题
  石油储藏带来的废气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温度和大大气压的变化,导致油气膨胀,从油罐中自行排出;二是油罐收发过程中,因为气体空间的变化而导致部分油气被排出罐外。石油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也会产生油气挥发,所以这些废气会直接进入大气,污染了环境,加大了安全生产或工作的难度。石油的蒸发损耗数量是十分惊人的,它所具备的易燃易爆特性也是十分可怕的,无论是在石油储藏、运输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还是石油使用过程中带来的废气污染,都需要受到重视,必须加速治理这些问题,减少废气所带来的环境危害。
  2.2 废水污染问题
  石油储运带来的废水,主要产生于以下几个方面:油罐进行检查维修时,需要使用蒸汽或清水进行油罐内外部的清洗工作,清洗后的水含有大量石油成分;石油在进入油罐时,大都会含有水分,在油罐内存放后,静置分离,脱除水分,脱除的水分就是石油废水;油气挥发聚集,因此在初期的雨水中会含有少量的油气,这些雨水在地面形成石油废水;在一些油轮中,卸下的压舱水也含有石油成分,这些废水被直接排入海洋、河流中。
  2.3 规避措施
  建立健全的石油储运模式,制定国家石油储运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因地制宜地研究每个储运系统的实行方法,保证我国石油储运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加快石油储存、运输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比如高黏易凝原油管输技术、高强度管材和大型储油罐技术的研究,使得我国石油管输和储藏技术达到先进水平;综合预防和治理石油储运过程中带来的污染问题,成立专门的污染问题应对小组,致力于石油储运环境污染的研究和治理。
  2.4 远距离输油管道建设
  我们一般把管径大于150mm,输送距离大于100km的管道称之为远距离输油管道,可分为原油管道、成品油管道和液化气(包括液化天然气“LNG”和液化石油气“LPG”)管道。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有着自身的特点:管道线路长、站库多,运送的介质易燃、易爆、易凝、输送压力高,且要求连续运行。所以,远距离输油管道的生产必须依靠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管理、精心的维护、准确的监控,确保输送石油过程中安全平稳。为保证生产运行安全,调度人员要根据输油量、输油所处的季节,制定合理的输油运行方式;利用现代网络通信技术,组成的全自动控制的密闭管道SCADA系统;对管道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做到设备运行记录与分析、故障检测、维护维修计划、更新改造、关键设备的检测和事故预测;在管道干线上,要对钢管的绝缘涂层、防腐、河流穿跨越、保温、线路阀室、阴极保护设施、水工保护构筑物等进行检查和维护。
  为了保证远距离输油管道的安全运行,根据国内不同长输管道的特点,必须采用安全防护新技术:对超役管道、跨越管桥、大型穿越进行安全使用期限的评估;管道、储罐上应用新型涂料降低腐蚀;在原油中添加降凝剂或热处理,降低原油凝固点和粘度,实现含蜡或高黏度原油的常温输送;加入缓蚀剂降低内腐蚀;应用区域性和大气中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解决输油站库的管道设备腐蚀问题;采用Pig进行管道清管、漏磁法和超声波法测量管道壁厚、检漏、成品油顺序输送的界面隔离;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安装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烟雾报警、火光报警、自动消防系统、安全监视系统等。
  3 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石油的使用需求量仍然巨大,石油储运工作也保持着高速运转,石油在储藏和运输上带来的污染问题依旧严重,怎样治理和规避这些污染问题,需要石油运输方、管理者、污染治理研究单位同心协力,将石油储运污染更高效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吴世逵.石油储运基础知识[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
  [2] 张艳梅.储运油料学(第二版)[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
  [3] 李征西,徐思文.油品储运设计手册[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4] 董银光,王广.浅谈减少石油储运污染的措施[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5] 林开平,储运系统损耗分析及降耗措施[J].油气储运工程设计,2001
其他文献
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了P物质受体在外周对伤害性刺激信息的介导作用。于福尔马林注入双侧后肢足底前10min,将不同浓度(10-4,10-5和10-6mol/L)的S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L668,169注入一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因此抓好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要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学生长远发展。因此,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通过兴趣的引导能够降低英语学习的难度,确保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英语是一门语言
通过对北方铜业铜矿峪矿十八河尾矿坝的优势植被白羊草进行叶鞘内生真菌分离,并对白羊草内生真菌的形态特征及孢子形态进行描述,同时,选取其中7个菌株进行actG、tefA和tubB扩
天然地球化学因素对地下废物处置系统的设计及其随后的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事实证明,采用放射性废液处置场地与砂质含水层中硫酸地浸铀矿山地球化学相似性的对比分析是一种有
建筑业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建筑业的节能减排,因此在中国推广绿色建筑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将介绍绿色建筑理念的兴起和具体应用,并简要分析当
【摘要】本文通过对化工工业的中、美主要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的比较分析,阐述了以GB 150-1998为核心的中国压力容器标准与美国ASME标准在思想观念方面的主要差异点,有助于深化对两种标准体系在化工工业中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化工 标准 压力容器 ASME法规 思想 比较分析  1 引言  我国压力容器标准体系由以GB 150《钢制压力容器》为核心的系列法规构成,是政府部门组织国内的主要压力容
在农村小学里,很多“后进生”都是先在心理上成为“后进生”,因此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转变他们的关键。本文主要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总结了坚守对“后进生”的教育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反映了党的建设实践探索和理论探索的新进展,进一步拓展了加强党的建设的领域和空间,对于当前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问题,必须清醒认识,全面把握,在理论和实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机关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十八大召开以后,人们对党政干部队伍的要求又提升了一个新的层次,因此,加强党政干部队伍建设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