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提高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是中职学校实施德育教育的必备手段和途径。目前,我国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机制、途径和方法方面,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职业道德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王小红(1966- ),女,陕西咸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665)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A10400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51-02
职业学校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理论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实践活动,而行业、企业的合格人才来自于学校教育,二者同生共存。校企合作的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可以深化教学理论内容,切实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又能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塑造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共赢局面。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展开,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合作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期,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全方位配合,探索一条科学的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互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已成为我国中职学校的普遍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来看,校企合作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首先,通过校企合作能重树学生的自信心和立业意识。其次,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提高,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升教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合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使学校和学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因而获得高就业率、高入学率的回报,最终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第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企业不仅为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与此同时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学校的毕业生、科研成果、技术合作可以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的长期职业道德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在无形中获得了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和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有利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学有所用,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达到了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近年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教育中普通推广,但更多集中在技术和专业层面的合作上,对职业道德方面的合作教育有所欠缺。为了给企业培养合格人才,探索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1.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约束、鼓励和引导校企合作法律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目前,校企合作因缺乏完整有效的法规体系支持,缺乏足够的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以及出自校企各自利益的考虑,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在政策法规上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制约,也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和实施规则。政府、学校、企业对培养人才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以致校企双方对诸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出现疑惑。①
为了使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双方合作的性质、任务、职责、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奖惩制度,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毕业生企业优先选用等。最终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形式使校企合作关系法律化、制度化、常规化。
2.校企双方制定相应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在政府制定、完善双方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出具体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其中既要包含专业技术培训,也要包含职业道德教育的单项计划,如学习纪律、劳动纪律、工作要求、岗位职责、社会实践要求、顶岗实习要求、课程标准等,使专业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
3.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提升职业素养。职业学校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使学生要获得毕业证书,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鉴定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除了职业技能鉴定外,还要通过职业道德考试。开展校企合作,在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实践体验中理解和认同道德规范,在学习、工作、生活实际中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品质和职业理想,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到高技能和高素质共同促进,努力把中职毕业生培养成为先进生产力的直接推动者、先进科学技术的直接转化者、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者。②
4.在相关企业建立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障和直接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让师生以小组、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分批分期地走出去,深入校外德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如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 5.建立对学生的综合德育评估机制,全面考核教育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好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综合评估机制,使德育评价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以服务中职学校的学生成长、服务于就业。
对于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的德育成绩评定,应由学校、企业、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共同决定。把学生在校和在企业学习、实习、工作、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方位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而不仅局限在纪律、行为表现等片面的评价。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培养学生能学会自觉按职业道德评价标准进行活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努力实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对接
1.积极推行职业道德课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把相关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引入教学内容中。在拟定招生和培养计划前,中职学校和企业进行广泛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将企业合理的需求融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中。学校定期轮派德育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以获得企业发展的即时的感性知识,把企业的最新职业道德理念和要求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编排教材,从企业生产、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能及时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企业元素与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2.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所、学习环境挖掘德育资源。中职院校的实训场所的机器设备更新慢,但通过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纪律观念;在教室、走廊、实训场所,张贴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操作规范、安全守则、生活纪律、规章制度,营造企业氛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环境上实现校企对接。
3.企业文化进校园。通过校企合作,可在校园举办合作企业推介会、优秀企业家报告会、优秀企业捐资助学、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科技讲座、产品设计或建模比赛活动等,增进彼此交流,拉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道德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为尽早融入企业和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和人文素质。
4.中职学校的各项成果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需要,以促进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的成果主要包括人才、技术和科研三个方面。优秀的毕业生、先进的技术和发明专利等都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合作中享受到学校给予的毕业生优先、科研成果优惠,就会促使和鼓励企业继续加强和学校合作的深入进行。
(三)企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也是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学生离开学校开始在企业半工半读或者实习时,企业便负有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义务。企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接受和培训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1.欣然接受学生到企业锻炼。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员工一样放手信任,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全方位工作,在工作中对学校和学生包容、耐心,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循循善诱地解决,避免责备和训斥,以免学生产生挫折感和恐惧心理。善意的鼓励和引导一方面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企业寄予过高的期望值,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奉献,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预备了不竭的后备力量。
2.企业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做好育人工作。在实习实践基地,协调带学生实习的德育老师的相关工作,营造校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及时反馈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尤其对一些消极现象及早发现并结合学校、家长予以解决;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先进员工、对口部门等为企业实习的学生作报告,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聘请企业高级技工、关键工序的师傅等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对实习实训学生的品德和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并在工作现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技能育人的目标。
3.企业为学校积极主动提供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有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等各方面内容的案例、视频、图书等德育资料素材,并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在校园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也可以深入学生中开展谈心活动,面对面解答学生就业方面的各种疑惑,促使学生在与现实社会职业环境融合过程中真正领悟、调整、树立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4.在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企业要发挥主动作用。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等教育,它是为了给企业输送有用人才而专门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劳动力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企业不能单纯依赖学校,而是应该协助和承担部分教育任务。校企合作的结果不但可以节约企业自行培养人才的成本,还可以保障企业用人需要。所以,企业还应该走出工厂,在一定行业和地域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对口学校建立起联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依靠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支持下,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使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校企合作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许多措施和方法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企业由于领导者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很可能形成不同标准的企业文化,有的积极健康向上,胸怀天下;有的则可能消极应对,仅满足于眼前或一己私利。因此,教育者应当善于鉴别,而不能一味迎合企业。职业道德教育要维护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本身,学生成才与否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③无论多么崇高的职业教育目标都不能离开人的生存这一基点,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负责,努力用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和道德观。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才的求职择业,才能更有利于巩固职业道德教育成果,才能更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和长远发展。
第二,职业道德教育应延续到后学校教育。在学生毕业后,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教育的终止,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需要有一个过渡期,这期间仍需要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的责任是接纳、引导学生,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中来;学校的责任则是回访、排解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不适及各种问题。只有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下,才能使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更加巩固。
[注释]
①樊颖.从校企合作现状看我国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法规体系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12(2):175.
②杨国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拓宽德育工作途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90.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参考文献]
[1]孔玉英.校企合作模式下沈阳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2011(12).
[2]黄继锋.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机制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3]雷敏.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改革刍议[J].大众科技,2009(8).
[4]孙芳芳,闫志利.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2(2).
[5]赵善兵.校企合作模式下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1).
[关键词]中职学校 校企合作 职业道德教育 途径
[作者简介]王小红(1966- ),女,陕西咸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广州 510665)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构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JA104003)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8-0051-02
职业学校是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其教学理论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实践活动,而行业、企业的合格人才来自于学校教育,二者同生共存。校企合作的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可以深化教学理论内容,切实增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又能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和塑造企业形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形成学校、企业和社会三方的共赢局面。近年来,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展开,但因各种因素的制约,我国中职学校的校企合作机制还不健全,合作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腾飞期,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全方位配合,探索一条科学的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中职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推动职业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中职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互促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已成为我国中职学校的普遍教育模式,校企合作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也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总结来看,校企合作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能有效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首先,通过校企合作能重树学生的自信心和立业意识。其次,校企合作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有利于教师队伍的提高,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进,提升教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合作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与此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使学校和学生得到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可,学校因而获得高就业率、高入学率的回报,最终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之中。
第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企业不仅为自己做了免费的广告,与此同时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另外,学校的毕业生、科研成果、技术合作可以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获得实际的经济效益。校企合作的长期职业道德教育合作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在无形中获得了不竭的劳动力资源和品牌效应,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有利于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学有所用,满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达到了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近年校企合作模式在中职教育中普通推广,但更多集中在技术和专业层面的合作上,对职业道德方面的合作教育有所欠缺。为了给企业培养合格人才,探索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是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课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一)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
1.政府通过法律、法规、政策,约束、鼓励和引导校企合作法律化、制度化和常规化。目前,校企合作因缺乏完整有效的法规体系支持,缺乏足够的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以及出自校企各自利益的考虑,没有形成有效机制。在政策法规上缺乏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制约,也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和实施规则。政府、学校、企业对培养人才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以致校企双方对诸如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等方面出现疑惑。①
为了使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落到实处,需要政府出台校企合作方面的法规和政策,明确双方合作的性质、任务、职责、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产权、专利的保护,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奖惩制度,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学校的科研成果和毕业生企业优先选用等。最终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形式使校企合作关系法律化、制度化、常规化。
2.校企双方制定相应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在政府制定、完善双方合作教育的法律法规基础上,校企双方应该制定出具体的合作规章和管理制度。其中既要包含专业技术培训,也要包含职业道德教育的单项计划,如学习纪律、劳动纪律、工作要求、岗位职责、社会实践要求、顶岗实习要求、课程标准等,使专业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更加明确。
3.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提升职业素养。职业学校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一方面使学生要获得毕业证书,另一方面要通过培训鉴定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除了职业技能鉴定外,还要通过职业道德考试。开展校企合作,在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实践体验中理解和认同道德规范,在学习、工作、生活实际中确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职业品质和职业理想,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到高技能和高素质共同促进,努力把中职毕业生培养成为先进生产力的直接推动者、先进科学技术的直接转化者、国家财富的直接创造者、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推动者。②
4.在相关企业建立不同层次的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障和直接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让师生以小组、班级或年级为单位分批分期地走出去,深入校外德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开展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如加强厂纪、厂规教育,加强事业心、责任感、诚信和道德等教育,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对他们的责任和要求。 5.建立对学生的综合德育评估机制,全面考核教育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开展好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就需要建立一套包括学校、学生、企业在内的综合评估机制,使德育评价更具有真实性和多元性,以服务中职学校的学生成长、服务于就业。
对于学生在中职学习期间的德育成绩评定,应由学校、企业、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共同决定。把学生在校和在企业学习、实习、工作、生活等活动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方位表现都纳入评价范围,而不仅局限在纪律、行为表现等片面的评价。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德育评价工作,培养学生能学会自觉按职业道德评价标准进行活动,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规范的行为,努力实现学生在德育工作中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二)学校主动与企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对接
1.积极推行职业道德课教学改革,有针对性地把相关企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企业精神引入教学内容中。在拟定招生和培养计划前,中职学校和企业进行广泛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在道德培养方面的具体要求,将企业合理的需求融入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中。学校定期轮派德育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调研,以获得企业发展的即时的感性知识,把企业的最新职业道德理念和要求贯穿到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编排教材,从企业生产、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能及时掌握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能按企业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实现企业元素与中职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
2.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场所、学习环境挖掘德育资源。中职院校的实训场所的机器设备更新慢,但通过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操作和严格遵守工作时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纪律观念;在教室、走廊、实训场所,张贴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操作规范、安全守则、生活纪律、规章制度,营造企业氛围,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环境上实现校企对接。
3.企业文化进校园。通过校企合作,可在校园举办合作企业推介会、优秀企业家报告会、优秀企业捐资助学、劳动模范报告会、优秀校友报告会等,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教育学生立志成才;也可通过校企联合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科技讲座、产品设计或建模比赛活动等,增进彼此交流,拉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道德培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为尽早融入企业和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和人文素质。
4.中职学校的各项成果优先满足合作企业的需要,以促进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发展。中职学校的成果主要包括人才、技术和科研三个方面。优秀的毕业生、先进的技术和发明专利等都可以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在合作中享受到学校给予的毕业生优先、科研成果优惠,就会促使和鼓励企业继续加强和学校合作的深入进行。
(三)企业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职业道德教育
企业也是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之一,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学生离开学校开始在企业半工半读或者实习时,企业便负有了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义务。企业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接受和培训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1.欣然接受学生到企业锻炼。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员工一样放手信任,让学生参与企业的全方位工作,在工作中对学校和学生包容、耐心,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循循善诱地解决,避免责备和训斥,以免学生产生挫折感和恐惧心理。善意的鼓励和引导一方面使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使学生对企业寄予过高的期望值,热爱企业,愿意为企业奉献,为企业的长期发展预备了不竭的后备力量。
2.企业充分利用实践基地做好育人工作。在实习实践基地,协调带学生实习的德育老师的相关工作,营造校企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氛围;及时反馈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尤其对一些消极现象及早发现并结合学校、家长予以解决;定期邀请企业管理层、先进员工、对口部门等为企业实习的学生作报告,进行企业文化和规章制度教育;聘请企业高级技工、关键工序的师傅等人员指导学生实训。在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根据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岗位适应能力、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工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对实习实训学生的品德和技能进行全面考察,并在工作现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技能育人的目标。
3.企业为学校积极主动提供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有关企业的文化建设、德育建设、规章制度建设、用人标准等各方面内容的案例、视频、图书等德育资料素材,并安排相关人员定期在校园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等,也可以深入学生中开展谈心活动,面对面解答学生就业方面的各种疑惑,促使学生在与现实社会职业环境融合过程中真正领悟、调整、树立自己做人做事的准则。
4.在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企业要发挥主动作用。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等教育,它是为了给企业输送有用人才而专门设立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劳动力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企业不能单纯依赖学校,而是应该协助和承担部分教育任务。校企合作的结果不但可以节约企业自行培养人才的成本,还可以保障企业用人需要。所以,企业还应该走出工厂,在一定行业和地域中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对口学校建立起联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依靠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支持下,在社会上营造出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使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成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校企合作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校企合作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途径多种多样,许多措施和方法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在职业道德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但企业由于领导者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很可能形成不同标准的企业文化,有的积极健康向上,胸怀天下;有的则可能消极应对,仅满足于眼前或一己私利。因此,教育者应当善于鉴别,而不能一味迎合企业。职业道德教育要维护和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本身,学生成才与否才是最值得关注的。马克思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③无论多么崇高的职业教育目标都不能离开人的生存这一基点,因此,职业道德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学生负责,努力用良好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和道德观。这样才能更有利于人才的求职择业,才能更有利于巩固职业道德教育成果,才能更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全面和长远发展。
第二,职业道德教育应延续到后学校教育。在学生毕业后,并不意味着职业道德教育的终止,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需要有一个过渡期,这期间仍需要学校、企业的共同努力。企业的责任是接纳、引导学生,使学生尽快融入企业文化中来;学校的责任则是回访、排解学生刚刚走上社会的不适及各种问题。只有在双方的进一步合作下,才能使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果更加巩固。
[注释]
①樊颖.从校企合作现状看我国职业教育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法规体系构建[J].中国证券期货,2012(2):175.
②杨国富.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拓宽德育工作途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90.
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参考文献]
[1]孔玉英.校企合作模式下沈阳市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初探[J].现代阅读,2011(12).
[2]黄继锋.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德育机制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3]雷敏.中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德育改革刍议[J].大众科技,2009(8).
[4]孙芳芳,闫志利.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德育工作——基于河北省唐海县职教中心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12(2).
[5]赵善兵.校企合作模式下纺织类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