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与探索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12345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改变课程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1-02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自2009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被确认为高校必修课程以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受到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对大学生各方面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关注的重点仍在就业率上,没有完全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授课教师没有纳入专任教师教学评优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课堂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由于学生活动较多,经常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到课率有所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理念不明确
  在我国就业指导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形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就业知识体系,因此导致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滞在发展初期,只注重就业率,却忽视了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据调查,很多高校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时间跨度较长,中间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质、择业观、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则侧重于“职业规划书的撰写”“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忽视了对大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课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对职业的准确定位,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匮乏
  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上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领域,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我国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政治辅导员担任,依靠自学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完成教学任务,受所学专业限制,对课程教学及改革创新研究有限,能真正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比较难实现,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形式过于死板,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具有一定参与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有的课堂仅限于口头说教,没有职业规划展示、模拟面试等实践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实用性不强。目前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数较少,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意识能力等深层次的培养比较欠缺。
  (五)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每位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引进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但由于师资队伍的限制,对测评结果不能做到个体解释和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设计缺乏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由于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校仍以大班、多专业形式授课,有的高校还采用集体讲座形式授课,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对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为更好地与就业市场接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真正实现课程价值,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一)改变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在重视实践与锻炼的同时还要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任课老师应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与课程教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意志,才能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所成就。   (二)加强课程组织保障,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首先,针对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多样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授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到学生中去,到用人单位中去,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校园内部授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建立工作QQ群,上传预制课件、参考资料等,实现授课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中聘任一批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如就业部门人士、知名企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担任专题课程主讲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讲授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
  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启发式提问、心理测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大学生职场礼仪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等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不足,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模式,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开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更好地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做好职业定位;鼓励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观摩,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要,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课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大一年级主要讲授职业发展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大二、大三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业意识能力和求职技巧;大四年级则侧重于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个体指导。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按专业进行小班授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职业及就业知识的扩充与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尽早了解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问题,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订教材,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听课反馈、召开授课教师、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其次,充分调动授课教师自我评价,鼓励青年授课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第三,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更好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价,推进课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改变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几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鼓励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真正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晓莉.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4):58-59.
  [2]程曼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16-17.
  [3]李志锋,胡惠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130-132.
  [4]孟艳玲,李晓芳.浅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优化与创新[J].商,2014(01):395.
  责任编辑:张丽
其他文献
我国南方海域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环境气候特点使其成为世界上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物资源丰富的海区之一,海水养殖的种类与产量在我国也是首屈一指。然而,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种子工程
新的世纪,充满着挑战、竞争和希望.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多元化的交流与冲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更好的调整自己,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素质,为培养新世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以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第一生产力,且在未来20年内,以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科技将引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4.0时代.美国要在新时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学好数学,对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同学有恐惧、厌烦学数学的心理,所以不爱学、不想学,甚至对数学产生了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     一、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有些同学认为自己的数学基础没有打好,怕影响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些同学认为数学抽象性较强,学起来枯燥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观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已受到越来越强烈的抨击和非议。然而,由于中考和高考竞争的压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至今还无法挣脱应试教育锁链的束缚。应试教育违背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宗旨,导致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被淡化,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干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重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
昆山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再度激起民众对遇险怎样合法自卫的困惑,此次,警方有理有据地给出了正当防卫的结论,这对正当防卫适用的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从争议焦点中解
[摘 要]泛读着重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强调学生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及英语语感的培养,扩大词汇量,增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泛读的教学,而其教学方法应该更灵活和生动。  [关键词]基本技能 教学方法 能动性    在听、说、读、写英语四项基本技能中,国外教学推行听说在前,读写在后的规律。而在我们的英语学习环境中,读比听占据了更大的空间,因此阅读作为联系说和写的纽带,成为英语
一、关于“公民”概念和公民教育 “公民”这一概念在西方社会的历史上有一个发展和演化的过程。最早出现“公民”的概念可追溯到古代希腊,指具有自主性的阶层。在希腊各城
摘要:伴随现代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民商法应运而生,民商法属于针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内容,其彰显出了市场经济进行自由平等交易的理念,并且对于现代市场竞争的发展特征,民商法更重视对公民诚信意识的养成。可是,当代民商法属于客观存在的法律条例,受时代发展的制约,其不但彰显自身的先进性,更有自身的局限性。文中阐释民商法的先进性与局限性,以期能对民商法未来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现代;民商法文化
德育历来是教育活动中一个热点问题,同时也一直是个难点问题.不仅今天如此,而且将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是一个重要课题.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站在世纪之交,认真审视德育工作的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