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教育”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线下课堂相比,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局限,更便捷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与教学的推进。但是,线上教学也存在着远程管理难、交互性少、直观体验不足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塑造魅力课堂就成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综观课程教学的推进,往往以问题的解决为线索。因此,进一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设计,成为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环节。本文试图从问题设计的“相关性”“情境性”“层次性”“导向性”等方面,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线上教学的有效性,彰显政治课堂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线上教学 问题设计 优化策略
新时代孕育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教育”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建设。而此次突发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线上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思路。特别是“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优化教学实践,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局限,更便捷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与教学的推进。但是,线上教学也改变了师生在固定教室中面对面的“深情交流”,而变为在网络空间中的“隔空对话”。原本的教室课堂中教学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关注到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中有不懂的可以直接和老师反映,这样不仅能当堂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突如其来线上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一时间还无法适应,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设计,本文将从问题设计的“相关性”“情境性”“层次性”“导向性”等方面,深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而为线上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一、基于学生的现实境况,提高问题设计的“相关性”
线上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主动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在线上教学中“自由地”游离于课堂之外。表面与形式上在打开线上教学视频进行线上上课,而实际上却或多或少的出现各自随心所欲地“开小差”。因此在线上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境况,包括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面对的环境等等,使得线上教学的问题设计呈现出强烈的“相关性”。
“相关性”,不是单一的维度,它不仅涉及课程的知识点,更涉及时政背景、学生的心境等现实境况。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高中政治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只有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关注时政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因此,单纯的以教学知识点为问题设计的依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此次全面开展的线上教学中,突然的学习模式改变,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推进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例如,哲学版块,在《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抗疫故事等的展示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抗疫故事等可以直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抗疫战士的抉择;另一方面,还可以直面学生的现实境况,让学生不仅仅是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个知识点,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理解现实的处境。更能够解答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困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思想上理解线上教学的开展,在行动上参与线上教学的实施,在效果上提升线上教学的魅力。因此,打破线上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单一性,让问题设计与知识、学生、时政等的多种因素联系起来,提升问题设计的“相关性”,构建多维度的网格化关联。
二、关注生活的具体案例,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线上教学区别于线下的课堂教学。它没有更多的表情、语言等交互性符号,也无法直观感受到学生的课堂状态。因此,干瘪的问题设计更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心理,无心投入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有滋有味”的学习,需要进一步贯彻生活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因此,关注生活,挖掘具体案例,打破干瘪的问题设计,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尤为重要。
什么是情境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出情境的价值在于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情境”也就是“问题情境”。强调基于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而“情境活动”就是基于情境开展的活动,主要是在设定的情境下进行问题的解决或者完成相应的任务的活动。
因此,“情境性”,指向的是问题的设计依托一定的案例、故事、素材等等,而不是直接就知识点的简单设问。问题的呈现是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现,问题的解决也是在理论与实际的衔接中得以实现。“情境性”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而且也更好地体会政治知识的现实价值,提升学生政治参与、理性精神等核心素养。
如何设置情境呢?依据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情境既可以是與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生活实践情境”,也可以是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者探索过程的“学习探索情境”。
例如,哲学版块,《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中,以大学生村官的具体案例为背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生活实践情境。”。主要有三个情景:情景1,青春正当时——出发;情景2,青春遇磨难——抉择;情景3,青春休止符——怀念。伴随情境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设计。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序列化的情境,呈现序列化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情境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学科重点问题。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故事情节的同时,入情入境地解决其中的问题,让线上教学不再单调无趣,而是“有滋有味”,甚至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打破问题设计的直白性、突兀性,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并且努力构建有价值的复杂的情境,增强情境下问题探究的价值。让线上教学更好的彰显学科魅力,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成长,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更多的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在线上教学的实施中,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分层化”。活跃于线上课堂的总是那些“积极分子”,其余同学始终处于“沉默状态”。这使得我们对于线上教学的有效性不得不深表忧虑。需要明确的是,线上教学面对的是学生整体,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应该是线上教学的参与者,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都需要我们投以最热切的关注。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线上教学,让线上教学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问题,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层次性”指的是在问题设计中:一方面,打破同水平的问题罗列,让问题按照认知水平由低到高阶梯式的分层呈现。使问题的指向对象更广,以便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度,从而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打破问题之间的单列式呈现,增强“问题链”的层次性呈现。让线上教学在环环相扣的问题的引导下,增强层次感、节奏感、推进感。例如,在哲学版块,《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设计中,以四个问题为线索,层层推进,引发学生探究、质疑。其中主要有,导学问题:“无论选择哪种职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思考自身的职业理想,做到心中有主题。在故事主人公张广秀选择做村官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问题:“村民为什么会把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当成自己人?”突出强调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价值。紧接着故事发生转折,突然罹患白血病,病情缓和后的她,又该如何抉择 ?是继续工作还是选择在家休养?于是,提出第三个问题
【关键词】线上教学 问题设计 优化策略
新时代孕育新的教育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 教育”也在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研究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的建设。而此次突发的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线上教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也明确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应该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思路。特别是“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不断优化教学实践,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高中政治教师的使命与担当。
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局限,更便捷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与教学的推进。但是,线上教学也改变了师生在固定教室中面对面的“深情交流”,而变为在网络空间中的“隔空对话”。原本的教室课堂中教学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关注到学生在课堂和学习中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中有不懂的可以直接和老师反映,这样不仅能当堂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还能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然而突如其来线上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一时间还无法适应,这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问题设计,本文将从问题设计的“相关性”“情境性”“层次性”“导向性”等方面,深入探讨高中思想政治课问题设计的优化策略,进而为线上教学模式提供支持。
一、基于学生的现实境况,提高问题设计的“相关性”
线上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于,如何走进学生的心里,让学生主动的投入课堂的学习中。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的界限,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在线上教学中“自由地”游离于课堂之外。表面与形式上在打开线上教学视频进行线上上课,而实际上却或多或少的出现各自随心所欲地“开小差”。因此在线上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境况,包括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面对的环境等等,使得线上教学的问题设计呈现出强烈的“相关性”。
“相关性”,不是单一的维度,它不仅涉及课程的知识点,更涉及时政背景、学生的心境等现实境况。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高中政治教学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要,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只有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关注时政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因此,单纯的以教学知识点为问题设计的依据,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例如,在此次全面开展的线上教学中,突然的学习模式改变,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推进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现实。例如,哲学版块,在《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抗疫故事等的展示来进行问题的设计。一方面,抗疫故事等可以直指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个知识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抗疫战士的抉择;另一方面,还可以直面学生的现实境况,让学生不仅仅是思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这个知识点,也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理解现实的处境。更能够解答学生对线上教学的困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思想上理解线上教学的开展,在行动上参与线上教学的实施,在效果上提升线上教学的魅力。因此,打破线上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单一性,让问题设计与知识、学生、时政等的多种因素联系起来,提升问题设计的“相关性”,构建多维度的网格化关联。
二、关注生活的具体案例,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线上教学区别于线下的课堂教学。它没有更多的表情、语言等交互性符号,也无法直观感受到学生的课堂状态。因此,干瘪的问题设计更容易让学生出现抵触心理,无心投入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有滋有味”的学习,需要进一步贯彻生活教育的理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因此,关注生活,挖掘具体案例,打破干瘪的问题设计,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尤为重要。
什么是情境呢?《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中提出情境的价值在于为实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情境”也就是“问题情境”。强调基于真实的问题背景,并以问题或任务为中心构成的活动场域。而“情境活动”就是基于情境开展的活动,主要是在设定的情境下进行问题的解决或者完成相应的任务的活动。
因此,“情境性”,指向的是问题的设计依托一定的案例、故事、素材等等,而不是直接就知识点的简单设问。问题的呈现是在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展现,问题的解决也是在理论与实际的衔接中得以实现。“情境性”的问题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而且也更好地体会政治知识的现实价值,提升学生政治参与、理性精神等核心素养。
如何设置情境呢?依据知识应用和产生方式的不同,情境既可以是與日常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生活实践情境”,也可以是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者探索过程的“学习探索情境”。
例如,哲学版块,《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中,以大学生村官的具体案例为背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设计了“生活实践情境。”。主要有三个情景:情景1,青春正当时——出发;情景2,青春遇磨难——抉择;情景3,青春休止符——怀念。伴随情境的发展,有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设计。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序列化的情境,呈现序列化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情境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学科重点问题。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故事情节的同时,入情入境地解决其中的问题,让线上教学不再单调无趣,而是“有滋有味”,甚至出现“意犹未尽”的感觉。打破问题设计的直白性、突兀性,强调问题设计的“情境性”,并且努力构建有价值的复杂的情境,增强情境下问题探究的价值。让线上教学更好的彰显学科魅力,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的理念。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成长,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伴随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更多的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促进学生的个体成长。在线上教学的实施中,深切感受到了学生的“分层化”。活跃于线上课堂的总是那些“积极分子”,其余同学始终处于“沉默状态”。这使得我们对于线上教学的有效性不得不深表忧虑。需要明确的是,线上教学面对的是学生整体,而不是其中的一部分。每个学生都应该是线上教学的参与者,每个学生的个体成长都需要我们投以最热切的关注。如何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线上教学,让线上教学既有广度也有深度?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问题,突出问题设计的“层次性”。
“层次性”指的是在问题设计中:一方面,打破同水平的问题罗列,让问题按照认知水平由低到高阶梯式的分层呈现。使问题的指向对象更广,以便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增强学生对自身的认可度,从而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打破问题之间的单列式呈现,增强“问题链”的层次性呈现。让线上教学在环环相扣的问题的引导下,增强层次感、节奏感、推进感。例如,在哲学版块,《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教学设计中,以四个问题为线索,层层推进,引发学生探究、质疑。其中主要有,导学问题:“无论选择哪种职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呢?”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思考自身的职业理想,做到心中有主题。在故事主人公张广秀选择做村官后,进一步提出第二个问题:“村民为什么会把刚刚大学毕业的她当成自己人?”突出强调如何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实现价值。紧接着故事发生转折,突然罹患白血病,病情缓和后的她,又该如何抉择 ?是继续工作还是选择在家休养?于是,提出第三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