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村一刻时光仿佛倒流
李家坑村面桃树横,背后龙山,连八穴坪,接百步街,深藏于秀丽山水之间,仿佛一处“天坑”。村里两条溪坑清澈见底,大溪坑环村而流,是大自然对李家坑人的恩赐,也是李家坑人的生命之源、产业之源;小溪坑穿村而过,给村庄带来灵气,给村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同时也将一缕缕的乡愁埋进了李家坑人的心灵深处。“溪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一同构成了李家坑村日常的山水风景底色。
走过一座古朴的大门,或是穿过一座精美的廊桥,就真正进入了李家坑村。李家坑村的美丽,一半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另一半来自于规整院落簇拥出来的山居文化。
大门或是廊桥仿佛一座连着过去和现在的时光之门,不知不觉中你仿佛回到了两三百年前。青石墙、木格窗棂、重檐门头、马头墙……一座座带着记忆、承载着岁月的清代民居鳞次栉比,比肩叠迹,挤得卵石铺成的弄堂仅剩一米来宽。这些民居的屋脊连绵起伏,如水漫流,密实得如同丰收的稻田,又如同无人涉足的树林,看似有点乱,实则错落有致,虚虚实实形成极富层次感的空间。
狭小的弄堂阡陌纵横,如蛛网般的水乡河道,又像大树数不清的枝丫,神秘莫测,通达玲珑。更妙在,无论你站在哪条巷道、哪个角落,一抬头始终可以看到苍翠欲滴的青山,“山色不离门”绝非一句虚言。
就连脚下的卵石似乎也有故事。李家坑村内的院落、道路清一色卵石铺就,这些布满斑斑苔痕的彩色鹅卵石大多来自村口的大溪坑,有的大如鸵鸟蛋,有的小如棋子;有的地方只是一颗挨一颗整齐地按序排列,有的地方卻细致地排成各种或方或圆的图案。村干部说,大的鹅卵石多是在李家坑村建居早期使用,当时主要还是强调实用性。等到村里越来越繁荣,居住的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富足,村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不仅要求实用还要兼顾美观,因此铺路的鹅卵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精致。
慢悠悠走在卵石路上,冬天暖阳高照,夏日山风凉爽,走累了就在巷弄岔路口的石凳上稍作休憩,享受忙碌生活中的一份闲适和安逸。到了晚上,如豆般的灯光一盏接一盏洒满整个村庄,虽微弱,却稠密,让人身处深山依然有一种踏实回归的感觉。
古民居是一张“金名片”
李家坑是四明山中清代古民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大型、规整的民居院落是李家坑村最有特色的人文资源。
建在一块平缓坡地上的李家坑村,从地形到整体建筑都呈方形,这体现出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全村有屋宇500多间,弄堂三横四纵,分步有序,疏密有致。屋宇大多为三合院和四合院,由三幢或四幢两层的房屋相连围合组成,并加有厦廊,彼此连通,正面与两侧均有门洞出入,内外贯通,俗称“通转”或“通走”。
据介绍,380年前的明末清初,李家人迁到了当时还叫徐家畅的李家坑村,作为这块土地的第三批客人,他们很快适应并定居下来。李家人从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出发,确立了“居安思危”的理念。“居安”就是希望一切顺利,“思危”就是不骄傲,不自满。他们推崇《易经?谦卦》的理论,“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意思是说,物质大有,精神大有,都不可以自满,必须谦卑。对照《谦卦》的要求,李家人精心设计盖起了形体庞大的房子。这种房子他们自称为“通转”,一个“通”字,既展现了李家人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李家人的开阔心胸。而且屋如其人,居住在“通转”里的人们,同“通转”一样纯朴大方,邻人从家门口走过,常会听到“进来坐坐,茶喝一碗再走”的招呼。
李家坑村至今保存完好的“通转”包括两处四合院和三处三合院。“通转”的名字都很雅致,比如“奠厥攸居”“凤跃鱼游”“凤竹鹤松”“千祥云集”和“环溪楼”等,足见曾经的主人不仅富有且文化层次不低。细看这些历经数百年的老房子,很多地方都做得十分考究。比如回廊屋檐与柱子交界处的木雕、镂空窗花等,雕饰内容十分丰富,有牛马、狮子、貔貅、麒麟、蟾蜍、蝙蝠、花卉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通转”大多有马头墙。与徽派的马头墙相比,李家坑村的马头墙朴素淡雅,但不失大气。马头墙使古朴庄重的“通转”静中有动,打破了原本呆板的墙体带来的沉闷、压抑感,而使“通转”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通转”是李家坑村的特色,它使村子变成一坛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知其醇香。
歌山画水乡愁醉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李家坑村的人口逐渐增加,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但改革开放后,李家坑村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交通不便,这个古村落仍旧按照原有的节奏,在传统农业的道路上徐徐慢行,发展速度远远不及平原地区的乡村,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村子,到外面谋求发展。到2003年,古村只剩下300多户800多人,并一直维持这个规模。
在工业发展中慢下来的李家坑村保留了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这也为它赢来了下一轮发展的机遇。2006年,李家坑人的生命溪——大溪坑的市场价值终于被人们发现,一处以漂流为中心的避暑休闲胜地——李家坑漂流被开发建设出来,招徕四方游客,为李家坑村发展经济找到了突破口。李家坑村终于结束了只有单一农业产业的历史,有了第三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因此大幅增加。
2012年,李家坑村的另一个市场价值也被发掘出来。这些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古民居、巷道在游客眼中如同水墨画中的江南,古朴而富有诗意。只是因为多年缺乏规划和保护,一些房屋濒临倒塌,影响了整个村子的美感。因此,2012年李家坑村请了宁波理工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在保持古村原来风貌的大原则下,拆除了危房和部分生产用房,对旧房屋的立面进行整体改造,包括对卵石路、污水管网等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并按照村子的风格建造村民安置房和养老院。“几年时间一共拆了9000多平方米房屋,新建5000多平方米房屋,投入资金近2800万元,才有了今天这个以古村为核心的3A级景区村庄。”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自豪地说。如今李家坑已获评“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
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2012年10月,李家坑村举办了首届吊红旅游节,并将吊红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再通过吊红节将古村的各个景点串成集采摘、观赏、体验为一体的经典游览路线。近几年,李家坑村的日游客量最高达5000余人,全年游客近8万人次。人气的增加还带动了李家坑村民宿经济的发展。目前李家坑村已先后发展了10多家民宿经营户,从一两百元的家庭客栈到2000多元的高档民宿,覆盖了旅游市场的各个消费层级。
如今,李家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0年的10万元增长到了70多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增长40多万元,村民年收入达到1.16万元。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绿水青山一直在线,村里的长寿老人也越来越多。“我们村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个,年龄最大的为103岁,80岁以上的老人50多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李红伟说。■
小贴士
怎么去:导航搜索“李家坑村”,自驾2小时即可到达;也可乘地铁2号线在栎社站下,转661公交车,到章水桂家站下,再转617-3路或是617-4路,在李家坑站下车,约3个半小时
吃什么:吊红、野香榧、花旗芋艿、竹笋、六月霜茶、石斑鱼、农家豆腐
玩什么:古民居、漂流、附近的茅镬古树群、四窗岩等
住哪儿:李家坑村民宿,从家庭客栈到高档公寓,选择多样
李家坑村面桃树横,背后龙山,连八穴坪,接百步街,深藏于秀丽山水之间,仿佛一处“天坑”。村里两条溪坑清澈见底,大溪坑环村而流,是大自然对李家坑人的恩赐,也是李家坑人的生命之源、产业之源;小溪坑穿村而过,给村庄带来灵气,给村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同时也将一缕缕的乡愁埋进了李家坑人的心灵深处。“溪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一同构成了李家坑村日常的山水风景底色。
走过一座古朴的大门,或是穿过一座精美的廊桥,就真正进入了李家坑村。李家坑村的美丽,一半在于它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另一半来自于规整院落簇拥出来的山居文化。
大门或是廊桥仿佛一座连着过去和现在的时光之门,不知不觉中你仿佛回到了两三百年前。青石墙、木格窗棂、重檐门头、马头墙……一座座带着记忆、承载着岁月的清代民居鳞次栉比,比肩叠迹,挤得卵石铺成的弄堂仅剩一米来宽。这些民居的屋脊连绵起伏,如水漫流,密实得如同丰收的稻田,又如同无人涉足的树林,看似有点乱,实则错落有致,虚虚实实形成极富层次感的空间。
狭小的弄堂阡陌纵横,如蛛网般的水乡河道,又像大树数不清的枝丫,神秘莫测,通达玲珑。更妙在,无论你站在哪条巷道、哪个角落,一抬头始终可以看到苍翠欲滴的青山,“山色不离门”绝非一句虚言。
就连脚下的卵石似乎也有故事。李家坑村内的院落、道路清一色卵石铺就,这些布满斑斑苔痕的彩色鹅卵石大多来自村口的大溪坑,有的大如鸵鸟蛋,有的小如棋子;有的地方只是一颗挨一颗整齐地按序排列,有的地方卻细致地排成各种或方或圆的图案。村干部说,大的鹅卵石多是在李家坑村建居早期使用,当时主要还是强调实用性。等到村里越来越繁荣,居住的人越来越多,生活越来越富足,村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不仅要求实用还要兼顾美观,因此铺路的鹅卵石也越来越小,越来越精致。
慢悠悠走在卵石路上,冬天暖阳高照,夏日山风凉爽,走累了就在巷弄岔路口的石凳上稍作休憩,享受忙碌生活中的一份闲适和安逸。到了晚上,如豆般的灯光一盏接一盏洒满整个村庄,虽微弱,却稠密,让人身处深山依然有一种踏实回归的感觉。
古民居是一张“金名片”
李家坑是四明山中清代古民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村落,大型、规整的民居院落是李家坑村最有特色的人文资源。
建在一块平缓坡地上的李家坑村,从地形到整体建筑都呈方形,这体现出了“天圆地方”的传统理念。全村有屋宇500多间,弄堂三横四纵,分步有序,疏密有致。屋宇大多为三合院和四合院,由三幢或四幢两层的房屋相连围合组成,并加有厦廊,彼此连通,正面与两侧均有门洞出入,内外贯通,俗称“通转”或“通走”。
据介绍,380年前的明末清初,李家人迁到了当时还叫徐家畅的李家坑村,作为这块土地的第三批客人,他们很快适应并定居下来。李家人从生命、生存、生活的需要出发,确立了“居安思危”的理念。“居安”就是希望一切顺利,“思危”就是不骄傲,不自满。他们推崇《易经?谦卦》的理论,“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意思是说,物质大有,精神大有,都不可以自满,必须谦卑。对照《谦卦》的要求,李家人精心设计盖起了形体庞大的房子。这种房子他们自称为“通转”,一个“通”字,既展现了李家人的文化底蕴,也展现了李家人的开阔心胸。而且屋如其人,居住在“通转”里的人们,同“通转”一样纯朴大方,邻人从家门口走过,常会听到“进来坐坐,茶喝一碗再走”的招呼。
李家坑村至今保存完好的“通转”包括两处四合院和三处三合院。“通转”的名字都很雅致,比如“奠厥攸居”“凤跃鱼游”“凤竹鹤松”“千祥云集”和“环溪楼”等,足见曾经的主人不仅富有且文化层次不低。细看这些历经数百年的老房子,很多地方都做得十分考究。比如回廊屋檐与柱子交界处的木雕、镂空窗花等,雕饰内容十分丰富,有牛马、狮子、貔貅、麒麟、蟾蜍、蝙蝠、花卉等各式各样的图案,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通转”大多有马头墙。与徽派的马头墙相比,李家坑村的马头墙朴素淡雅,但不失大气。马头墙使古朴庄重的“通转”静中有动,打破了原本呆板的墙体带来的沉闷、压抑感,而使“通转”显示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通转”是李家坑村的特色,它使村子变成一坛陈年佳酿,须细细品味,方知其醇香。
歌山画水乡愁醉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李家坑村的人口逐渐增加,最多的时候有2000多人。但改革开放后,李家坑村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交通不便,这个古村落仍旧按照原有的节奏,在传统农业的道路上徐徐慢行,发展速度远远不及平原地区的乡村,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村子,到外面谋求发展。到2003年,古村只剩下300多户800多人,并一直维持这个规模。
在工业发展中慢下来的李家坑村保留了青山碧水、蓝天白云,这也为它赢来了下一轮发展的机遇。2006年,李家坑人的生命溪——大溪坑的市场价值终于被人们发现,一处以漂流为中心的避暑休闲胜地——李家坑漂流被开发建设出来,招徕四方游客,为李家坑村发展经济找到了突破口。李家坑村终于结束了只有单一农业产业的历史,有了第三产业,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因此大幅增加。
2012年,李家坑村的另一个市场价值也被发掘出来。这些保存了数百年之久的古民居、巷道在游客眼中如同水墨画中的江南,古朴而富有诗意。只是因为多年缺乏规划和保护,一些房屋濒临倒塌,影响了整个村子的美感。因此,2012年李家坑村请了宁波理工规划设计院的专家,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进行规划设计,在保持古村原来风貌的大原则下,拆除了危房和部分生产用房,对旧房屋的立面进行整体改造,包括对卵石路、污水管网等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并按照村子的风格建造村民安置房和养老院。“几年时间一共拆了9000多平方米房屋,新建5000多平方米房屋,投入资金近2800万元,才有了今天这个以古村为核心的3A级景区村庄。”李家坑村党支部书记李红伟自豪地说。如今李家坑已获评“第三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
随着环境越来越好,景色越来越美,2012年10月,李家坑村举办了首届吊红旅游节,并将吊红产业一步步做大做强,再通过吊红节将古村的各个景点串成集采摘、观赏、体验为一体的经典游览路线。近几年,李家坑村的日游客量最高达5000余人,全年游客近8万人次。人气的增加还带动了李家坑村民宿经济的发展。目前李家坑村已先后发展了10多家民宿经营户,从一两百元的家庭客栈到2000多元的高档民宿,覆盖了旅游市场的各个消费层级。
如今,李家坑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10年的10万元增长到了70多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增长40多万元,村民年收入达到1.16万元。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绿水青山一直在线,村里的长寿老人也越来越多。“我们村90岁以上的老人有20多个,年龄最大的为103岁,80岁以上的老人50多个,60岁以上的老人200多人,是名副其实的‘长寿村’。”李红伟说。■
小贴士
怎么去:导航搜索“李家坑村”,自驾2小时即可到达;也可乘地铁2号线在栎社站下,转661公交车,到章水桂家站下,再转617-3路或是617-4路,在李家坑站下车,约3个半小时
吃什么:吊红、野香榧、花旗芋艿、竹笋、六月霜茶、石斑鱼、农家豆腐
玩什么:古民居、漂流、附近的茅镬古树群、四窗岩等
住哪儿:李家坑村民宿,从家庭客栈到高档公寓,选择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