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应对G2保持警惕
谷口诚(Makoto Taniguchi)
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经合组织前副秘书长
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预计到2009年或2010年,中国的GDP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军费不断膨胀,中国还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这些背景下,不难理解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把中国列为G2之一了。但坦白地说,我建议中国对G2的提法保持警惕。
因为虽然中国的GDP不断增长,但人均GDP仍然只有3000美元,中国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而且要处理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老化等一系列棘手的国内问题。因此,中国应该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而不是对G2沾沾自喜。
当年,在日本经济像中国这样高速增长时,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教授曾经称赞“日本第一”,很多日本人对此很高兴并信心倍增,一些日本经济学家甚至憧憬日本的GDP有朝一日能超过美国。但此后日本陷入了由泡沫经济所引发的衰退,有了“失去的10年”。日本的经验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我相信,中国会在未来成为G2中的一方,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中国还需要准备承担更为重大的国际责任。
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我相信中国会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没有人可以忽略中国。一些人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看成是富有挑战性的机会,希望能从中获利;另一些人则对中国怀有嫉妒和恐惧并存的复杂情绪,近期,一些人公开表达了对中国军费增长的担忧。未来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消除人們的这种情绪和质疑。
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传统的宣传技巧来提升国家的形象,这样只会有反作用。要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我建议中国首先应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作为一个对国际经济和政治有重大影响的国家,中国有义务向世界解释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原则和政策:其次,中国近些年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口号,这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但中国政府如果要把口号变成现实,它就应该清楚地向世界解释扩张军费的真正目的:第三,中日两国在2007年10月建立了战略和互信的关系,但在南海油气田等问题上,双方的进展还很有限;双方关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磋商则已经陷入僵局,当然,这不仅是中国的错,日本的过错更大。
中日应该面向未来,不仅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还应该把这种合作扩展到农业、环境和青年交流等~系列领域。如果我们两国能做到这些,那我相信,中国不仅能提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一定能获得世界上更多人的尊敬。
让外国人亲眼见证中国
傅高义(EzraVogel)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
在大部分国家,人们都承认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在去年8月,中国还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对中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比如中国的艺术、文化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生活。人1n相信中国是商业上的机会,很多聪明的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学习中文,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机会访问中国。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腐败的严重程度令人震惊,调查性新闻的空间仍然有限。近些年,一些人怀念毛泽东时代,认为那时有更多的自由。而且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了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政府的宣传不以为然,因此,改变外国人看法的最佳途径是允许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去亲眼见证。
寻找发展和闲适之间的平衡
安德烈·基里洛夫(Andrea Kirilov)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
我1986年第一次来中国,到人民大学去学习中共党史,重点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知识分子政策。之后我陆续在中国呆了16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提到的26个城市,我去了23个,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这期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0年代北京的服务业还很落后,晚上9点餐厅就关门了,也没有多少出租车,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那时中国的工业还很落后,个体户和小公司很多,现在很多都被大型国企取代。金融危机当前,西方国家大受影响,中国经济也受到波及,但影响小很多。中国之所以能克服困难。是因为领导好,有很多聪明的办法。
但和经济发展相伴随,北京的很多小房子、胡同被新盖的房子取代,原有的城市特色一点点在消失: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街坊之间吃西瓜、聊天的生活场面已经不复存在。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随便、闲适的生活也成为了过去。这或许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经阶段,但总还是让人觉得很可惜。中国应该尝试寻找发展和闲适之间的适当平衡。(2009年第14期《大国脸谱1049-2009》)
谷口诚(Makoto Taniguchi)
日本前驻联合国大使:经合组织前副秘书长
中国的经济规模越来越大。预计到2009年或2010年,中国的GDP会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同时,中国的军费不断膨胀,中国还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这些背景下,不难理解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把中国列为G2之一了。但坦白地说,我建议中国对G2的提法保持警惕。
因为虽然中国的GDP不断增长,但人均GDP仍然只有3000美元,中国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而且要处理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老化等一系列棘手的国内问题。因此,中国应该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定位,而不是对G2沾沾自喜。
当年,在日本经济像中国这样高速增长时,哈佛大学的傅高义教授曾经称赞“日本第一”,很多日本人对此很高兴并信心倍增,一些日本经济学家甚至憧憬日本的GDP有朝一日能超过美国。但此后日本陷入了由泡沫经济所引发的衰退,有了“失去的10年”。日本的经验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我相信,中国会在未来成为G2中的一方,但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中国还需要准备承担更为重大的国际责任。
作为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我相信中国会成为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没有人可以忽略中国。一些人把中国的经济增长看成是富有挑战性的机会,希望能从中获利;另一些人则对中国怀有嫉妒和恐惧并存的复杂情绪,近期,一些人公开表达了对中国军费增长的担忧。未来中国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消除人們的这种情绪和质疑。
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没有哪个国家能靠传统的宣传技巧来提升国家的形象,这样只会有反作用。要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我建议中国首先应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作为一个对国际经济和政治有重大影响的国家,中国有义务向世界解释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原则和政策:其次,中国近些年提出了“和谐世界”的口号,这有助于消除“中国威胁论”,但中国政府如果要把口号变成现实,它就应该清楚地向世界解释扩张军费的真正目的:第三,中日两国在2007年10月建立了战略和互信的关系,但在南海油气田等问题上,双方的进展还很有限;双方关于建立东亚共同体的磋商则已经陷入僵局,当然,这不仅是中国的错,日本的过错更大。
中日应该面向未来,不仅加强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还应该把这种合作扩展到农业、环境和青年交流等~系列领域。如果我们两国能做到这些,那我相信,中国不仅能提升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形象,也一定能获得世界上更多人的尊敬。
让外国人亲眼见证中国
傅高义(EzraVogel)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
在大部分国家,人们都承认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在去年8月,中国还成功举办了奥运会。对中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兴趣也在不断增长,比如中国的艺术、文化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生活。人1n相信中国是商业上的机会,很多聪明的学生在高中时代就学习中文,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有机会访问中国。
另一方面,目前中国腐败的严重程度令人震惊,调查性新闻的空间仍然有限。近些年,一些人怀念毛泽东时代,认为那时有更多的自由。而且中国在国际社会发挥了更具建设性的作用。
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政府的宣传不以为然,因此,改变外国人看法的最佳途径是允许更多的外国人到中国去亲眼见证。
寻找发展和闲适之间的平衡
安德烈·基里洛夫(Andrea Kirilov)塔斯社北京分社社长
我1986年第一次来中国,到人民大学去学习中共党史,重点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知识分子政策。之后我陆续在中国呆了16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提到的26个城市,我去了23个,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这期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1980年代北京的服务业还很落后,晚上9点餐厅就关门了,也没有多少出租车,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那时中国的工业还很落后,个体户和小公司很多,现在很多都被大型国企取代。金融危机当前,西方国家大受影响,中国经济也受到波及,但影响小很多。中国之所以能克服困难。是因为领导好,有很多聪明的办法。
但和经济发展相伴随,北京的很多小房子、胡同被新盖的房子取代,原有的城市特色一点点在消失: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以前街坊之间吃西瓜、聊天的生活场面已经不复存在。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随便、闲适的生活也成为了过去。这或许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必经阶段,但总还是让人觉得很可惜。中国应该尝试寻找发展和闲适之间的适当平衡。(2009年第14期《大国脸谱1049-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