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银行业监管问题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银行业是当今金融业的核心,银行机构通过充当金融中介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同时,由于银行资产与负债在流动性上的不匹配,使得银行机构具有安全性隐患,一旦有银行出现经营性问题,就可能导致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受挫甚至出现银行体系瞬间瓦解的局面。因此,为了保证经济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正常运行,对银行机构进行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理论基础;监管问题;对策
  金融是当今经济的核心,金融业的稳健发展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而在金融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银行业,所以一个国家的银行业是否稳定也会影响到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央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银行业得以飞速发展,但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银行业在提高资产质量和合理控制风险等问题上还存在诸多不足。2007年,世界各国的银行都受到始于美国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金融海啸发生时,各国都没能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的风险化解措施,有些国家还出现银行挤兑风潮,如果不是政府出面救助,很可能导致这些国家国内银行的整体倒闭。因此,银行内在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会引发某一国银行体系的崩溃,阻碍经济的稳健运行和社会各项职能的正常运转。显而易见,对银行业的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银行机构通过扮演金融中介的角色,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存款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银行业的基本特征
  银行机构作为负债经营的盈利性主体,在现代金融业中占据核心地位,其经营的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健运行。对于为什么需要银行监管这一问题,Minsky于1964年发表文章称银行业危机频发的主要原因在于宏观经濟的周期性波动。银行业发展受挫会给整个社会体系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近年来,对银行业的监管越来越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重视。然而,这种宏观层面的分析在阐释银行需要监管的原因上还有所欠缺,近几十年来通过对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知识的运用,许多专家学者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微观方面为宏观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银行业作为特殊的金融产业,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一)信息不对称
  当交易双方中一方拥有的信息量多于另一方、或者一方拥有信息而另一方无法获取相关信息时,会致使信息弱势方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这就是信息不对称。例如,在面对银行时,存款人无法准确知道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以及潜在风险,而经营业绩差的银行会倾向于高息揽储,当存款流入后,它们更有动力去从事高风险活动,这对存款人显然是不利的;与此类似的是,经营业绩好、信用较高的贷款人不愿意高息贷款,而经营状况堪忧、信用较低的客户一般对高息不太敏感,他们具有赌徒性质,他们可能不会把贷款用作申请时陈述的目的,而是拿去从事风险较大的活动,这样会使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二)竞争不足
  银行业的竞争不足就是指银行机构间的不完全竞争性,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垄断。银行业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特性,其经营成本会因其规模增大而显著下降,因此受益就会上升;如果一家银行的分支机构更加广泛、营业网点更多,那么它就越有能力不断创新,从而满足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从而导致更多客户流向该银行。
  2.恶性竞争。例如,银行为了抢夺客户,会盲目地提供违反规定的优惠条件,导致经营成本增加;而从银行员工方面来看,由于人都具有利己性,个别人可能会利用内部消息谋取一己私利,等等。
  (三)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社会中的组织或个体的行为给其他组织或个体带来的成本或收益,包括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银行是典型的负债经营机构,具有借短贷长、资产负债率高的特性。银行业存在负的外部性,比如,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追求最小的风险和最大的利润,这使得风险较小、利润较高的经济部门更易获得金融资源,而风险大、获利较小的经济部门获得金融资源的难度则明显加大。当平等获得信贷的机会无法被保障时,急需资金的经济主体便无法正常经营,这也可能会导致某个经济部门日益不景气,不仅使得经济部门之间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还会危害到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二、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
  (一)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由于银行是通过负债从事经营活动的,这就决定了银行自身的脆弱性。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流动性不匹配以及信息不透明会使得客户无法准确评估某个银行的财务状况,这也就导致了存款人无法准确区分经营状况良好和经营状况出现问题的银行,一旦存款人发现其他存款人开始大量提取存款时,他们就开始怀疑银行的安全性,进而提走自己在银行的存款,银行挤兑由此产生,而糟糕的是,这种影响很有可能波及其他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最终致使银行破产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银行体系危机。
  (二)公共利益理论
  公共利益理论是指当市场失灵时,金融监管应该作为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一种手段发挥作用,由于社会公众的利益具有高度分散的特点,这就表明了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该职责。公共利益理论认为,银行业普遍存在外部效应、自然垄断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些问题极易诱发金融市场失灵,而在此情况下就会自然产生监管需求,通过政府监管克服市场失灵,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使得公共利益得以维护。
  三、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可以说现代化和专业化的监管体系及框架已经基本形成,操作日益规范,逐步走上了依法监管之路。2003年初,伴随着中国银监会的诞生,银行业的监管职能正式独立,这代表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大背景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银行业监管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监管队伍的素质亟待提高。管控好银行风险和确保银行经营稳定这两大任务的完成离不开银行监管这一法宝,合理、有效的银行业监管是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执行者即从业人员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已有监管人员的从业水平还有待提高,在知识水平和结构上均有不足,比如知识储备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等。   其次,我國银行业各监管主体之间的分工不够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之间依然存在重复监管的问题,与此同时,银监会与保监会、证监会之间又存在监管空缺的问题,在金融混业发展的迅猛势头下,急需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再次,银行业监管理念滞后。如今金融发达的国家均实行以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该方法要求银行着力于提高自身的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水平,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及时全面地反映银行的经营状况,还能对潜在的风险提出预警。然而,我国依然采用合规性监管的方法,其注重检查各银行机构对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随着金融市场的飞速发展,合规性监管的不足之处日益显现:不能及时准确暴露银行风险、监管制度尚不完善及监管措施滞后、对市场的反应比较迟钝。
  四、完善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对策
  (一) 完善监管法律体系
  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任务日益紧迫。在制定监管的规章制度时,相关部门应该尽量避免局限于具体业务的监管,要时刻把监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放在首要位置。在完善法律体系的过程中,协调好不同法规之间的关系,及时修正有关法律和规章的矛盾;另外,不可忽视对于现行文件规章的修订和废止,充分重视填补和修正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中的空白和缺失。要扩大银行业法律法规监管的范围、加强监管力度,要从法律上支持种类繁多的金融工具的发展。为了完善国内银行业监管的法律体系,我国应当积极参与国与国之间的监管工作,尽快与国际金融市场规则相对接,并与国际上通行的银行业监管准则相契合,将各国一致认可的监管准则融入我国银行业监管法中,确保监管法律可以涵盖外资银行以及国外驻中国的银行业监管机构。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众所周知,银行客户在面对银行机构时处于弱势地位,而银行客户是很大的一个社会群体,因此为了保护公众的利益,我们应加快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的步伐。目前,我国还有部分银行资产质量不优、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甚至存在金融机构做假账的现象,所以应当重视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等出具的审计报告,通过此类银行业中介服务机构披露更多有益信息,以此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国内信用评级体系才刚开始建立,制度尚不完善,已存的几家信用评估公司业务范围狭窄,并且公信力不足。强化信息披露制度,明确市场上各经济主体信息公开的范围,以及社会上各参与者披露信息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不断提高信息透明度。通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使得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善的局面得以控制,促进市场对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督,避免道德风险的问题发生。
  (三) 确立保持银行稳定与效率的监管目标
  一直以来,如何处理好银行稳定性和银行经营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在对银行业监管过程中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显然,银行作为具有盈利性质的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更倾向于提高效率,而将自身稳定性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做法极易给银行带来安全性问题,甚至会威胁到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影响到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强调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又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银行的经营效率,并导致银行的竞争力低下。因此,在监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量银行稳定性和银行经营效率的平衡性。虽然银行稳定性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但是这并不代表追求其中某一目标就必须以牺牲另一目标为代价,研究发现,稳定性与经营效率之间存在着一定得促进作用,银行的稳定性会因较高的经营效率和较强的竞争力得以保证,银行效率较高时就会运用资金来维护自身经营的稳健性;而银行的效率又会因为银行健康稳定的发展得以快速提高。为此,银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应该始终被监管机构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向各家银行明确挖掘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理念来实现银行经营的高效性。
  (四)银行业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
  为了防范银行经营状况出现问题,银行业监管机构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该机制可以帮助银行提早发现问题,给银行以足够时间来消除风险。监管主体要建立完善的风险识别体系,全面掌握资金的流向,随时随地对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在我国,风险预警机制才刚开始建立,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因此,我国银行业监管机构可以参考并借鉴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的经验,选取合适的风险预警指标,以期建立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且易于观测的风险预警机制。
  (五)提高监管人员的从业水平
  银行业监管人员的职业技能与素质直接关系到银行监管的效果,在监管过程中,从业人员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银行的经营状况,发现问题并敦促银行机构及时解决问题。因此,监管人员必须具备完整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整个监管队伍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在工作中不徇私舞弊、欺上瞒下,不因为一己私利而违反职业操守,不因为一时诱惑而做出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参考文献:
  [1]杨绍基.现代银行监管理论的发展及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10).
  [2]彭渝徽.我国银行监管中的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4(9).
  [3]陈志.银行监管、货币政策与监管改革路径.金融研究[J],2001(7).
  [4]曾昭诚,朱涛.金融管制对银行公司治理的影响[D].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3).
  [5]史纪良,王兆星,邓红国.银行监管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6] 刘凯.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方法及对中国的启示[J]. 银行家, 2010(7): 75-77.
  [7] Daniel K Tarulle. The evolution of capital regulation, Modern [J], 2012(5).
  [8] Alessandri P, Gai P. Towards a framework for quantifying systemic stability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entral Banking. 2009, 5(3): 47-81.
  [9] Lelyveld I, Liedorp F. Interbank contagion in the Dutch banking sector, Working Paper, 2009.
  [10] Upper C. Using counterfactual simulations to assess the danger of contagion in interbank markets. BIS Working Papers, 2007.
其他文献
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与方法。本文围绕高职院校课程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公路施工图的具体流程,并以长营线一级公路为例进行详细的介绍。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排水为将主路雨水由道路横纵坡度及拦水带汇入边沟或排水沟内。全线共设计涵洞1座。  关键词:公路 施工图 设计流程  公路施工图设计主要包括公路选线定线、平面线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基设计、涵洞设计、路面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选线定线主要是路线方案选优;平面线形设计包括直线以及各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思想政治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原有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所以新型的教学模式被不断探索出来.“小组合作”便是其中之一,现今如何
摘 要:"村改居"是中国城市化的特有路径,其作为一种新产生的特殊社区,在居民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等精神文化方面与典型的城市社区及传统农村社区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农民失去土地,变为居民,不仅仅是身份的变换,其收入来源与生计模式,居民的社会保障,居住形式,消费模式,文化格局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村改居"居民自身文化素质跟典型城市社区居民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文化生活方式上还难以完全适应
【摘 要】写作是小学生的一大难题,要想写好作文,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孩子们爱上阅读,一旦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方法 阅读条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15   写作是小学生的一大难题,要想写好作文,阅读起着至关重
我国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人工栽培香菇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多数方法都有成本高、技术难掌握的缺点。  在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的生产实践证明,与常规架式栽培模式相比,本文所介绍的地栽香菇生产技术,具有技术易掌握、管理简便、产量高、菇型圆整、菇肉厚、香气浓郁、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还有效解决了我国北方夏季高温季节不产鲜品香菇的问题,增加了菇农的收益,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今年国家继续在主产区实行小麦和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政策,其中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继续保持在1.18元
期刊
身体强壮对大脑至关重经常性的锻炼能使老年人的神经细胞形成紧密的、相互连接的网络,让大脑运转更加迅速有效。体力运动能延迟老年痴呆症、多动障碍和其他认知紊乱等疾病的
竞技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形式,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一个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制度财富综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