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阶》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教材加入了10条批注。一条条批注可以说是教材编者给我们学习课文设置的一个个抓手,笔者在参加某市初中语文优质课比赛执教这篇小说时,巧妙运用教材批注,引领学生在文本深处畅游,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运用教材批注,彰显自主阅读特色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后,笔者这样小结:
刚才大家在概括内容时有一句话十分重要,它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或者背景。这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一问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但笔者随即追问:“在这句话旁边,教材编者给我们加了一个批注:‘起笔引人思考,父亲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对第一段做这样的批注?”
这一问,让所有学生都目瞪口呆,他们习惯于完成题目,但是命题人有意图的追问让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这正是笔者想利用的教学契机,笔者接着说道:
“批注是古人常用的读书方法,教材编者提供这个批注,是提醒我们读书时要学会质疑。这个批注问了‘为什么’,又在‘总’字上加了引号,编者是在提醒我们小说开头的这句话不平常,同时还要关注关键字词的表达。我提供给大家两个思路:一是反复读,比如把这句话读三遍,每次读的时候把重音分别落在不同的词语上,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是联系下文,看看哪些地方和这句话有关联。”
学生在重读“总觉得”“低”“台阶”“父亲”“我们家”等词语后,联系文章的第6段至第9段,不僅理解了父亲的“老实厚道”,体会到父亲的心理压力之大、承受压力时间之长,更感受到父亲心中的责任与期盼。学生运用批注自主阅读所获得的,大大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解决教材批注中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自学,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思考结果,然后开展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学有疑难时,笔者注意适时为他们搭建支架。比如回答“造好的新台阶为什么会让父亲如此‘不自在’”这个问题,笔者搭建了两个支架,设置了四个阶梯,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筛选信息,在上下文的关联中找到思考的着力点。
两个支架:文中是怎样体现父亲的“不自在”的?“不自在”表现了父亲什么心理?
四个阶梯:结合上下文看,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父亲很不适应?他磕烟灰这个细节跟上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找找看在哪儿。“不自在”体现在父亲的答非所问上,试想一下,父亲期望人们问他或者和他说什么?“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以致“一级级地往下挪”,戏剧化的场景让我们理解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说:“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像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真正有用、有效的学习之道。
二、学会设计批注,体验深度阅读魅力
能够运用教材批注引导学生阅读《台阶》显然远远不够,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批注,体验深度阅读的魅力,才是笔者课堂上想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指导学生设计批注需要循序渐进,笔者在课堂上按照两个阶段引导学生。
首先,从设计赏析型批注和评论型批注开始。评论型批注主要集中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黄河颂》一课,《台阶》中第5条批注“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也很典型。赏析型批注主要是针对词语、句子修辞等表达效果,如《台阶》第19段中动词的表达效果赏析,第23段“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的赏析,等等。这两种类型的批注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已经超越一般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层级,进入语言建构运用以及审美鉴赏这样较高的能力层级。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批注有不少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对父亲洗脚后的感受,几个学生的批注分别是:
父亲的话正是他一辈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最佳注释。
用“踩在棉花上”比喻父亲梦想还没实现时“没着落”、不踏实的心理。
“最硬实”与“轻飘飘”,在对比中写出了父亲此时的心理。
从学生的批注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透过词句品析,读懂人物背后的心理,能够结合全文进行深度阅读。
其次,引导学生分解和转换批注形式。课文编者设置的批注有的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或者转换成其他形式的批注,这样的转换不仅是形式的转换,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比如第13段的批注:“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的目光。想想父亲此时的心理。”如果按照质疑方式来做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学生批注如下:
“这时”是什么时候?
目光前为什么要加“专注”一词?
为什么会“摇不散”?
这样的细节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这样转换的目的,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教材编者为他们自读搭建的支架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己搭建支架,解决问题。
三、反思批注得失,获得别样阅读体验
学生要独自思考,不仅要学会提出问题,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批注是否恰当,并尝试自己解决或者和同伴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有学生对第11段做批注:“小说里的数字会说话!”学生在阐释时说,这一段中,一年十二个月,父亲把时间用到极致,连过年的半个月也没休息,足见父亲的勤劳、责任感以及他承受的压力。其他学生补充说,这一段中父亲所做的工作很有意思,除了过年,其他时间都是在建台阶,特别是捡卵石。
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有学生指出第15段的数字也很有意思,“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既然前面有了“一元一担”,那再写“得一元五角”就显得啰唆了。部分学生也同意这种看法,笔者提示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学生看到教材批注“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认为这是为了表现父亲的执着,但立即有学生反对,认为这样的批注有贴标签的嫌疑。这时笔者提示学生们,既然作者特别使用了数字,那不妨联系上下文算一算账。有学生指出父亲一天得一元五角,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结合第11段“四个月去山里砍柴”,那父亲一年砍柴所得也就只有180元。强调一天“得一元五角”这个收获,就是为了说明赚钱很难,强调父亲为实现建高台阶的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告诉学生,小说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算一笔账,才能看出父亲的执着。到这时,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并用“小说里的数字会说话 ”作批注,十分形象,也给自己的写作带来启发。从课堂反应看,学生收获了深度阅读的乐趣。
通过《台阶》的教学,笔者认识到,只有根据教材呈现文本的形式,关注与此相关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形成主动意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才能走向深度阅读。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一、运用教材批注,彰显自主阅读特色
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概括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后,笔者这样小结:
刚才大家在概括内容时有一句话十分重要,它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原因或者背景。这句话是什么?
这句话一问完,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但笔者随即追问:“在这句话旁边,教材编者给我们加了一个批注:‘起笔引人思考,父亲为什么“总”有这样的感觉?’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对第一段做这样的批注?”
这一问,让所有学生都目瞪口呆,他们习惯于完成题目,但是命题人有意图的追问让他们一下子无所适从。这正是笔者想利用的教学契机,笔者接着说道:
“批注是古人常用的读书方法,教材编者提供这个批注,是提醒我们读书时要学会质疑。这个批注问了‘为什么’,又在‘总’字上加了引号,编者是在提醒我们小说开头的这句话不平常,同时还要关注关键字词的表达。我提供给大家两个思路:一是反复读,比如把这句话读三遍,每次读的时候把重音分别落在不同的词语上,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是联系下文,看看哪些地方和这句话有关联。”
学生在重读“总觉得”“低”“台阶”“父亲”“我们家”等词语后,联系文章的第6段至第9段,不僅理解了父亲的“老实厚道”,体会到父亲的心理压力之大、承受压力时间之长,更感受到父亲心中的责任与期盼。学生运用批注自主阅读所获得的,大大超出了笔者的预期。
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解决教材批注中的问题。首先要求学生自学,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思考结果,然后开展小组讨论。
在学生自学有疑难时,笔者注意适时为他们搭建支架。比如回答“造好的新台阶为什么会让父亲如此‘不自在’”这个问题,笔者搭建了两个支架,设置了四个阶梯,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筛选信息,在上下文的关联中找到思考的着力点。
两个支架:文中是怎样体现父亲的“不自在”的?“不自在”表现了父亲什么心理?
四个阶梯:结合上下文看,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父亲很不适应?他磕烟灰这个细节跟上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找找看在哪儿。“不自在”体现在父亲的答非所问上,试想一下,父亲期望人们问他或者和他说什么?“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以致“一级级地往下挪”,戏剧化的场景让我们理解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所说:“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着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像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使用它。”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真正有用、有效的学习之道。
二、学会设计批注,体验深度阅读魅力
能够运用教材批注引导学生阅读《台阶》显然远远不够,如何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设计批注,体验深度阅读的魅力,才是笔者课堂上想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指导学生设计批注需要循序渐进,笔者在课堂上按照两个阶段引导学生。
首先,从设计赏析型批注和评论型批注开始。评论型批注主要集中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黄河颂》一课,《台阶》中第5条批注“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也很典型。赏析型批注主要是针对词语、句子修辞等表达效果,如《台阶》第19段中动词的表达效果赏析,第23段“岁月在不经意间流逝”的赏析,等等。这两种类型的批注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已经超越一般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层级,进入语言建构运用以及审美鉴赏这样较高的能力层级。
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出来的批注有不少还是可圈可点的,比如对父亲洗脚后的感受,几个学生的批注分别是:
父亲的话正是他一辈子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最佳注释。
用“踩在棉花上”比喻父亲梦想还没实现时“没着落”、不踏实的心理。
“最硬实”与“轻飘飘”,在对比中写出了父亲此时的心理。
从学生的批注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透过词句品析,读懂人物背后的心理,能够结合全文进行深度阅读。
其次,引导学生分解和转换批注形式。课文编者设置的批注有的可以分解成几个问题,或者转换成其他形式的批注,这样的转换不仅是形式的转换,而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比如第13段的批注:“摇晃的树枝,摇不散的目光。想想父亲此时的心理。”如果按照质疑方式来做批注,可以从哪些角度展开?学生批注如下:
“这时”是什么时候?
目光前为什么要加“专注”一词?
为什么会“摇不散”?
这样的细节体现了父亲什么样的心理?
这样转换的目的,是在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教材编者为他们自读搭建的支架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自己搭建支架,解决问题。
三、反思批注得失,获得别样阅读体验
学生要独自思考,不仅要学会提出问题,还需要反思自己的批注是否恰当,并尝试自己解决或者和同伴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有学生对第11段做批注:“小说里的数字会说话!”学生在阐释时说,这一段中,一年十二个月,父亲把时间用到极致,连过年的半个月也没休息,足见父亲的勤劳、责任感以及他承受的压力。其他学生补充说,这一段中父亲所做的工作很有意思,除了过年,其他时间都是在建台阶,特别是捡卵石。
在其他学生的启发下,有学生指出第15段的数字也很有意思,“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既然前面有了“一元一担”,那再写“得一元五角”就显得啰唆了。部分学生也同意这种看法,笔者提示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有学生看到教材批注“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这就是朴实的中国农民”,认为这是为了表现父亲的执着,但立即有学生反对,认为这样的批注有贴标签的嫌疑。这时笔者提示学生们,既然作者特别使用了数字,那不妨联系上下文算一算账。有学生指出父亲一天得一元五角,一个月按照30天计算,结合第11段“四个月去山里砍柴”,那父亲一年砍柴所得也就只有180元。强调一天“得一元五角”这个收获,就是为了说明赚钱很难,强调父亲为实现建高台阶的目标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告诉学生,小说描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算一笔账,才能看出父亲的执着。到这时,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并用“小说里的数字会说话 ”作批注,十分形象,也给自己的写作带来启发。从课堂反应看,学生收获了深度阅读的乐趣。
通过《台阶》的教学,笔者认识到,只有根据教材呈现文本的形式,关注与此相关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形成主动意识,并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才能走向深度阅读。
(作者单位: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