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总结护理早产儿的经验,提高各方面的护理质量,降低早产儿的生病率及死亡率。方法:在新生儿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早产儿的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于暖箱中,保证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其进行合理的喂养,积极预防感染和加强亲子亲密接触。结果:早产儿出院时身体健康,各方面反射灵敏度均良好,出院时可以自己吸吮乳汁并达到每日最低吸入量,在21~24℃的正常室温内能保持体温正常,体重已达到2300g且平均每日增长10~30g,无任何感染症状,无贫血及缺乏营养的其他疾病症状等。结论:早产儿护理的重点是做好保暖工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感染并发症,精心细致的护理和合理的喂养是早产儿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关键词 早产儿 特殊护理方法 探讨
有数据显示,国内早产儿占新生儿的5%~10%,且死亡率极高,达12.7%~20.8%,胎龄愈小,体重愈低,病死的几率也就更大。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特殊护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由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体重1340g~2350g,胎龄30~36周不等。出生后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弱,吮吸能力较正常儿差,自主呼吸能力较弱,不能够保持正常的体温。
护理方法
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加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暖箱中,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持续用头罩低流量的给氧,对其进行合理喂养,积极预防疾病的感染,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减少噪声的刺激,保持温和的光线,避免疼痛的刺激,保持舒适的体位,加强早产儿亲自抚触。
探讨
保暖:因早产儿调节体温的中枢发育并不完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改变,所以早产儿的病房温度应在24~26℃,湿度应维持在55%~65%。体温仍旧不上升者,根据其胎龄和出生时期的体重,给予逐步暖箱复温,初次调节暖箱温度为28℃,每小时平均上调1℃,使箱温最终保持在34~36℃,对体温进行密切监测,每日最高体温值与最低体温值之差不得>1℃。根据其体温的具体情况调节暖箱温度。所有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完成,各种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且集中进行,避免来回开启箱门使婴儿体温变化幅度过大。
保持通畅的呼吸:出生后的早产儿应及时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于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青紫、呼吸暂停等缺氧症状。有呼吸暂停的患儿,可对其进行轻弹足底或托背等可缓解病情的操作,如不能有效缓解,可给予吸氧或遵医嘱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皮肤颜色。给予氧气吸入的患儿严格控制氧气浓度和给氧时间。避免因吸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增生、并易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差和失明[1]。
减少噪声刺激: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应尽量为患儿营造出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在早产儿居住的床或暖箱边聊天说话,走路尽量轻柔,靠近患儿时更要降低噪音。
减少光线刺激:早产儿应该避免阳光的直射,眼部尤其应注意。避免日光灯对其连续进行长时间照射,天气好时采取正常的阳光自然照射,夜晚睡眠时,降低室内光线亮度。暖箱上可使用遮光罩,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为早产儿的良好发育建立一个与母亲子宫环境相当的生命岛[2]。
减少疼痛刺激: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减少对其进行操作,对其进行侵入性治疗时尽量避免捆绑肢体,应给予其肢体支持。粘黏物祛除时候应该用祛除剂,或口服糖水、抚触或安抚奶嘴也可以降低疼痛感,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止痛剂。国外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有助于对疼痛判断[2]。
合理喂养: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出生后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早产儿近期体重增长,降低病死率,还影响到远期预后[3]。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且早产儿的吸收和消化能力都较差,容易呕吐或溢乳,造成喂食困难,因此正确的喂养对于早产儿来说比对正常儿更为重要,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多。早产儿的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早产儿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目前多主张足量喂养、早喂养,当条件不为允许的时候也主张非营养性吸吮或微量喂养,以促进其肠胃蠕动,缩短恢复正常喂养的时间。
预防感染:由于早产儿的各方面发育都比足月儿差,所以早产儿和足月儿应该分屋居住护理。除患儿父母,和对患儿进行监护的医护人员,其他人均避免靠近早产儿。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操作,喂食和检查时,要穿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或佩戴无菌手套。患儿应采取左右两侧交替侧卧睡姿,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来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更重要的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侧卧位还可以避免有吸入物呕吐物进入患儿气管,引起患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做好早产儿脐部、臀部和皮肤的护理,对器械、物品、地面和空气的消毒药彻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若发现小病灶或感染应及时隔离。
新生儿抚触:在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新生儿抚触,可尽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4]。
结论
总之,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千万不要过于急躁不耐烦,要精心细心,重点要做好早产儿保暖和呼吸道的管理工作,防止感染并发症,尽量避免强光,噪声和疼痛的刺激,再加上合理的喂养时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石安文.33例早产儿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21
2 张巍,王丹华,崔玉涛.新生儿监护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王月华.早产儿的营养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6
4 黎彩霞.新生儿抚触应用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
关键词 早产儿 特殊护理方法 探讨
有数据显示,国内早产儿占新生儿的5%~10%,且死亡率极高,达12.7%~20.8%,胎龄愈小,体重愈低,病死的几率也就更大。为了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对早产儿实施及时有效的特殊护理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临床资料
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由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体重1340g~2350g,胎龄30~36周不等。出生后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弱,吮吸能力较正常儿差,自主呼吸能力较弱,不能够保持正常的体温。
护理方法
在新生儿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施加特殊护理。将早产儿放置暖箱中,保持温度、湿度的适宜,持续用头罩低流量的给氧,对其进行合理喂养,积极预防疾病的感染,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减少噪声的刺激,保持温和的光线,避免疼痛的刺激,保持舒适的体位,加强早产儿亲自抚触。
探讨
保暖:因早产儿调节体温的中枢发育并不完全,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而改变,所以早产儿的病房温度应在24~26℃,湿度应维持在55%~65%。体温仍旧不上升者,根据其胎龄和出生时期的体重,给予逐步暖箱复温,初次调节暖箱温度为28℃,每小时平均上调1℃,使箱温最终保持在34~36℃,对体温进行密切监测,每日最高体温值与最低体温值之差不得>1℃。根据其体温的具体情况调节暖箱温度。所有护理操作尽量在暖箱内进行完成,各种操作尽量缩短操作时间且集中进行,避免来回开启箱门使婴儿体温变化幅度过大。
保持通畅的呼吸:出生后的早产儿应及时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由于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呼吸不规则、青紫、呼吸暂停等缺氧症状。有呼吸暂停的患儿,可对其进行轻弹足底或托背等可缓解病情的操作,如不能有效缓解,可给予吸氧或遵医嘱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呼吸状况及皮肤颜色。给予氧气吸入的患儿严格控制氧气浓度和给氧时间。避免因吸氧时间过长,浓度过高,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增生、并易引起视网膜脱离导致视力差和失明[1]。
减少噪声刺激:在早产儿的护理中,护理工作人员应尽量为患儿营造出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在早产儿居住的床或暖箱边聊天说话,走路尽量轻柔,靠近患儿时更要降低噪音。
减少光线刺激:早产儿应该避免阳光的直射,眼部尤其应注意。避免日光灯对其连续进行长时间照射,天气好时采取正常的阳光自然照射,夜晚睡眠时,降低室内光线亮度。暖箱上可使用遮光罩,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为早产儿的良好发育建立一个与母亲子宫环境相当的生命岛[2]。
减少疼痛刺激: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应尽量减少对其进行操作,对其进行侵入性治疗时尽量避免捆绑肢体,应给予其肢体支持。粘黏物祛除时候应该用祛除剂,或口服糖水、抚触或安抚奶嘴也可以降低疼痛感,如有必要可以使用止痛剂。国外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有助于对疼痛判断[2]。
合理喂养:越来越多研究表明,出生后的营养支持可改善早产儿近期体重增长,降低病死率,还影响到远期预后[3]。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速度较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且早产儿的吸收和消化能力都较差,容易呕吐或溢乳,造成喂食困难,因此正确的喂养对于早产儿来说比对正常儿更为重要,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就更多。早产儿的重要的营养来源是早产儿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目前多主张足量喂养、早喂养,当条件不为允许的时候也主张非营养性吸吮或微量喂养,以促进其肠胃蠕动,缩短恢复正常喂养的时间。
预防感染:由于早产儿的各方面发育都比足月儿差,所以早产儿和足月儿应该分屋居住护理。除患儿父母,和对患儿进行监护的医护人员,其他人均避免靠近早产儿。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操作,喂食和检查时,要穿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或佩戴无菌手套。患儿应采取左右两侧交替侧卧睡姿,还可以通过变换体位来改善患儿的血液循环系统,更重要的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侧卧位还可以避免有吸入物呕吐物进入患儿气管,引起患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做好早产儿脐部、臀部和皮肤的护理,对器械、物品、地面和空气的消毒药彻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若发现小病灶或感染应及时隔离。
新生儿抚触:在以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新生儿抚触,可尽早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情况[4]。
结论
总之,在对早产儿进行护理时,千万不要过于急躁不耐烦,要精心细心,重点要做好早产儿保暖和呼吸道的管理工作,防止感染并发症,尽量避免强光,噪声和疼痛的刺激,再加上合理的喂养时早产儿成活率提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石安文.33例早产儿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2009,21
2 张巍,王丹华,崔玉涛.新生儿监护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王月华.早产儿的营养问题[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4):246
4 黎彩霞.新生儿抚触应用于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的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