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wo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十分强的学科,其特点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小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机源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高,学习动力就越大,学习的效果也越好。
  然而,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学生刚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很高,可是没过多久,兴趣就没有了,他们只是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在小学阶段是否能培养起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对其今后学习信息技术的态度有着重要影响。下面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谈几点实践和经验。
  1 合理设置目标,激发学生成功欲望
  要让学生渴望成功,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好学习目标。首先,学习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不能过高或过低。过高,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过低,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目标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实”。其次,学习目标要清晰。清晰的学习目标才能指引学生踏踏实实地去努力,不至于半途而废,由此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另外学习目标的形式要新颖。新颖的东西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在一种愉悦的心情下进行学习。
  比如在学习了“发送电子邮件”的课堂内容之后,让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如果只让学生自由地试着发送一个到教师设定的邮箱,许多学生会毫无目的地写一两个句子就发送交差。还不如让学生相互索要邮箱地址,给对方发一句祝福的话,或是赞美对方的话,或一个谜语。如在节日前,还可以发一张电子贺卡。
  2 巧妙利用游戏,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在某些特定的家庭,父母谈“游戏”“电玩”色变。唯恐坏了孩子视力,误了孩子的前程。但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游戏”“电玩”会为我们所用,并能激发起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最初兴趣,带小学生走进“电脑”世界。“电玩”比我们成人的语言更能激发起小学生认识电脑、操纵电脑的强烈欲望。我们知道,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
  例如,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地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3 注重小组合作,营造学生学习氛围
  竞争合作能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它能保证学生在轻松愉快、人际关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而且同学们心理相容,思想易共鸣。有时学生对来自同学的鼓励、帮助比来自教师的表扬更有效果。尤其是对成绩不好,在竞赛环境下很难成功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会使他们感到小组的成功也有自己的一份努力,增强了自信心。然而,有时候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高,为什么呢?我认为,原因在于教师在设计合作的问题并不适合学生合作。因此,不是什么问题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制作电子小报》一课时,独立完成一幅作品,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的。此时将任务进行分解,布置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的学生构思、有的学生查找图片、有的同学找资料,学生通过小组相互合作,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有效地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因此,只有学习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学生才愿意合作学习,才有合作的激情。
  4 改进教学方法,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如今,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枯燥、单调,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必将被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所取代,教师应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获取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获得新知,就会主动参与创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传统的“教-学”变为“学-教-学”。首先考虑学生学,其次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发现的问题考虑教师的教,最后学生在新一轮的起点上再学,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我。
  譬如,在教学《用计算机画图》一课的动手环节,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由想象,设计想象的作品,通过画图工具描绘各种喜爱的图画,慢慢摸索画图工具的使用。若学生在画图过程中发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和指点,最后进行成果展示,评选出最优秀作品,给予“操作小能手”称号,并鼓励其他同学向小能手学习。
  总之,随着时代的进步、软硬件的更新、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师在信息技术教材中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找到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新方法。值得提出的是,教师要尽可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依据教学内容,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让学生在这种互动中积极参与,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一扫“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的陈旧陋习,初中语文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近年来,笔者围绕课堂教学结构的六个基本环节(提示课堂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检查学生自学效果;引导学生更正、指导学生运用;当堂训练、批改),在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方面做了一些探讨与尝试:通过指导自学、质疑探究、师生互动、
期刊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由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读写结合”的研究,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条传统经验,更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阅读与写作”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绝对是一个常青的话题。叶老认为:“读和写的关系密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吸收,是基础;写作是倾吐,是内化。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先有吸收才有倾吐
期刊
“夹纻”工艺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之一,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是雕塑、器物等艺术形态的呈现,更多的是“夹纻”工艺的传承及大漆的髹饰技法。目前“夹纻”工艺的传承面临重大挑战,难以适应当下的社会体系,因此,新时期的“夹纻”工艺想要发展与传承,必须走多元化的道路,寻求当代的艺术特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造型结合,力争有所突破。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广东凉茶”是岭南人民根据本地的气候、水土特性,在长期预防疾病与保健的过程中以中医养生理论为指导,以中草药为基础,研制总结出的一类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的饮料总称。饮用凉茶是两广人民长期同大自然作斗争总结而来的一种护身法宝。据有关医药专家介绍,凉茶凉而不寒,清热而不伤脾胃,没有肝肾毒性,四季皆宜,无病时可防病,有病时能治病,“秋冬防秋燥、春夏去暑湿”。以“广东凉茶”这一
期刊
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都有着显著的育人价值,开展好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新时代高校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内涵的梳理,发现二者具有互通的育人资源、相同的时代要求以及一致的价值取向。高校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育人具有显著的协同价值、时代价值以及政治价值,在开展育人的过程中,可以从前期的谋划和准备、具体环节的充分融合、后期的考核评价反馈以及校园环境塑造等方面加强高校红色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融合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