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见王刚,你很难将想象中的 “超级奶爸”形象和眼前这个身材魁梧、个子高高、充满了阳光气息的大男孩儿联系在一起,当被问及给学生当了这么多年“爸爸”的他“当爸爸了吗”,他脸一红,腼腆地笑说:“还没……”
不是爸爸的“爸爸”
2005年8月,王刚由林口县第三中学调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并被学校领导委以重任,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天走进教室的情景,至今令他难以忘怀,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啊:智力低下的、自闭多动的、脑瘫行动不便的,课刚上了一半,就有一个孩子尿了裤子……当时,他心中可谓五味杂陈,一时间差点萌生退意。但天生不服输的小伙子偏不信邪,别人能干了咱差啥,不但要干,还得干好。
很多智障孩子一点儿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训练,而在孩子自理能力形成之前几乎所有的事都要老师去做:帮助孩子穿衣服、叠被、洗脸、刷牙、剪手指甲、脚趾甲、洗衣服……
女老师当班主任,照顾孩子还能得心应手些,近几年来,一些男老师应工作需要走上培智班班主任岗位,他们在校内被戏称为智障孩子的“超级奶爸”。年轻的王刚成了这些“奶爸”中的一员。
让我们来看看王刚老师一天工作的时间表:早6∶20到校,进入宿舍指导(或帮助)学生铺床;6∶40组织学生拿好洗漱用具排队进入水房洗脸、刷牙;7∶00带学生进入课堂晨读;7∶30带学生到操场活动;7∶50上课……中午11∶10开饭,带学生去吃饭、喂新生吃饭,饭后游戏……下午两节课后,带学生去水房洗脚、铺床(因为晚上就寝时顾不上);4∶30下班(但很少有准时下班的时候)。一天中还须不定时处理学生尿、拉裤子换洗工作等。
班上的男生居多,每月的理发成了问题,平常人家孩子理个发不算什么,可这些残疾孩子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有的无父无母,从小寄养在亲戚家里;有的家里困难得连100元的伙食费都交不上来,更别提给孩子留零用钱了。王刚干脆自己花钱买了一个电推子每月定期给孩子们理发。
缝缝补补,对于一个男老师来说太难了。刚当班主任时,王刚把学生需要缝补的衣服、袜子拿回家让妈妈补或求其他女老师代劳,后来干脆穿针引线自己学着缝。现在,有了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他飞针走线的技法不亚于一般的女同志。
每个月,王刚老师都要和隔壁班的男老师领全校的智障男孩去洗一次澡。这些乡下的孩子有的之前几乎从没进过浴池,第一次带他们去洗澡的情景,王刚直到今天想起来还忍不住要乐出声:20多个男孩一下子涌进浴室,见到水,都撒开了欢儿,互相扬水的、追逐打闹的、开心得控制不了大声喊的,浴池的老板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赶紧冲了进来,吓得王老师赶紧整顿纪律。
王刚爱他的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家的亲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换季了,哪个学生没衣服、没有鞋是最让王刚揪心的事,为此他东奔西走,到处呼吁,时间长了,亲戚、邻居、朋友都知道了,一到季节不用王刚去要,都自动自觉地把自家孩子不穿的衣物往他家送……
王刚爱学生,同时赢得了学生的爱。放假了,学生多次央求父母打电话询问何时开学,学生周铸仁最着急开学:“王老师,我想你了,我昨天晚上都梦到您了……”学生贺湘龙的爷爷多次握着王老师的手说:“王老师,你对贺湘龙的关心和照顾,就是他亲爸爸也赶不上啊,谢谢您……”
爱心赢得姑娘芳心
说起自己与爱人结缘,王刚难掩内心的感动,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那是来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二个夏天,热心的老师们见这个小伙子工作踏实,而且又有责任心,便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第一次与人家姑娘约好5点在一位老师家见面,可5点多了王刚还迟迟没有露面,急得那位老师团团转,心里直犯嘀咕:这小伙子,这时候怎么能迟到呢!5点15分,门终于响了,王刚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那位老师忙拽过他责问:“怎么才来?”王刚红着脸说:“刚要出门,张玉新就拉裤子了,刚给他收拾完……”随后与那位老师进了屋,他忙和人家道歉。匆匆一面,王刚原以为这事肯定吹了,谁知第二天介绍人高兴地来向王刚报喜,姑娘同意与他交往。原来,当姑娘从介绍人口中得知王刚迟到的真正原因,不但没怪他不守时,反倒觉得这小伙子对残疾孩子这么有爱心,有耐心,将来也肯定是个好丈夫,所以同意交往下去。王刚惊喜之余,心中一阵感动:这姑娘理解我的工作,将来也能支持我的工作,我迟到她不但没抱怨,反而欣赏我,她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有爱心……就这样,后来,这个善良的姑娘就成了王刚的新娘……
为残疾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王刚常说:“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断翅膀的天使,他们来到人间就是来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
他永远忘不了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家长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他:“自从得知孩子智力有问题,我们家的天好像都塌了,我们发了疯地带着孩子到处治病,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可是没有用,当时真想和他一起吃点药死了算了,可一想孩子无辜,孩子有什么错……自从有了这孩子,自己总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敢领孩子出去……”
听了家长的话,王刚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在家是这样,每天在校园里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而社会上很多人对残疾孩子也缺乏了解和认识,为了让残疾孩子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为了帮孩子和家长树立自信,王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休息时间和爱人带着班上的学生上超市溜达,天气好就组织学生到公园玩、带学生去小饭馆吃热面……
2005年,当他第一次听说智障儿童可以参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他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弱智儿童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同一个世界里,他们与正常儿童拥有同一个梦想,应该让“平等、和谐、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发扬。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组建了体操队,他担任教练员。没有特奥运动员训练经验、学校经济拮据,训练器材除了操场上的单双杠就是一个自制的平衡木,滚球运动员没有专用球、更没有训练场地,他就到其他小学借来几个垒球领着学生在操场上练。就这样,怀着对特奥体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残疾孩子的爱,体操教练走马上任了。
从学习特奥知识、钻研训练方法到给每位队员制订训练计划、带学生训练,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些孩子身上,他欣喜地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进步,盼望着特奥会早日召开。练兵的机会终于来了, 2005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特奥体操邀请赛上,他带领校体操队的4名智障孩子一举取得3金、3银、5铜的佳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王泽、李丽同学还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2006年7月,第四届全国特奥会在哈尔滨举办,智障学生王佳一人连获滚球项目2金、1铜,再次为黑龙江队争光添彩;2007年10月,王佳同学代表国家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一举夺得滚球项目的女单、混双、团体3块金牌。
王刚的天使们飞起来了……■
编辑/高伟
不是爸爸的“爸爸”
2005年8月,王刚由林口县第三中学调入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并被学校领导委以重任,担任培智班的班主任工作。第一天走进教室的情景,至今令他难以忘怀,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啊:智力低下的、自闭多动的、脑瘫行动不便的,课刚上了一半,就有一个孩子尿了裤子……当时,他心中可谓五味杂陈,一时间差点萌生退意。但天生不服输的小伙子偏不信邪,别人能干了咱差啥,不但要干,还得干好。
很多智障孩子一点儿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训练,而在孩子自理能力形成之前几乎所有的事都要老师去做:帮助孩子穿衣服、叠被、洗脸、刷牙、剪手指甲、脚趾甲、洗衣服……
女老师当班主任,照顾孩子还能得心应手些,近几年来,一些男老师应工作需要走上培智班班主任岗位,他们在校内被戏称为智障孩子的“超级奶爸”。年轻的王刚成了这些“奶爸”中的一员。
让我们来看看王刚老师一天工作的时间表:早6∶20到校,进入宿舍指导(或帮助)学生铺床;6∶40组织学生拿好洗漱用具排队进入水房洗脸、刷牙;7∶00带学生进入课堂晨读;7∶30带学生到操场活动;7∶50上课……中午11∶10开饭,带学生去吃饭、喂新生吃饭,饭后游戏……下午两节课后,带学生去水房洗脚、铺床(因为晚上就寝时顾不上);4∶30下班(但很少有准时下班的时候)。一天中还须不定时处理学生尿、拉裤子换洗工作等。
班上的男生居多,每月的理发成了问题,平常人家孩子理个发不算什么,可这些残疾孩子家里实在太困难了,有的无父无母,从小寄养在亲戚家里;有的家里困难得连100元的伙食费都交不上来,更别提给孩子留零用钱了。王刚干脆自己花钱买了一个电推子每月定期给孩子们理发。
缝缝补补,对于一个男老师来说太难了。刚当班主任时,王刚把学生需要缝补的衣服、袜子拿回家让妈妈补或求其他女老师代劳,后来干脆穿针引线自己学着缝。现在,有了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他飞针走线的技法不亚于一般的女同志。
每个月,王刚老师都要和隔壁班的男老师领全校的智障男孩去洗一次澡。这些乡下的孩子有的之前几乎从没进过浴池,第一次带他们去洗澡的情景,王刚直到今天想起来还忍不住要乐出声:20多个男孩一下子涌进浴室,见到水,都撒开了欢儿,互相扬水的、追逐打闹的、开心得控制不了大声喊的,浴池的老板还以为出什么事了呢,赶紧冲了进来,吓得王老师赶紧整顿纪律。
王刚爱他的学生,把他们当成自家的亲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他首先想到的是学生;换季了,哪个学生没衣服、没有鞋是最让王刚揪心的事,为此他东奔西走,到处呼吁,时间长了,亲戚、邻居、朋友都知道了,一到季节不用王刚去要,都自动自觉地把自家孩子不穿的衣物往他家送……
王刚爱学生,同时赢得了学生的爱。放假了,学生多次央求父母打电话询问何时开学,学生周铸仁最着急开学:“王老师,我想你了,我昨天晚上都梦到您了……”学生贺湘龙的爷爷多次握着王老师的手说:“王老师,你对贺湘龙的关心和照顾,就是他亲爸爸也赶不上啊,谢谢您……”
爱心赢得姑娘芳心
说起自己与爱人结缘,王刚难掩内心的感动,幸福之情溢于言表。那是来特殊教育学校的第二个夏天,热心的老师们见这个小伙子工作踏实,而且又有责任心,便张罗着为他介绍对象,第一次与人家姑娘约好5点在一位老师家见面,可5点多了王刚还迟迟没有露面,急得那位老师团团转,心里直犯嘀咕:这小伙子,这时候怎么能迟到呢!5点15分,门终于响了,王刚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那位老师忙拽过他责问:“怎么才来?”王刚红着脸说:“刚要出门,张玉新就拉裤子了,刚给他收拾完……”随后与那位老师进了屋,他忙和人家道歉。匆匆一面,王刚原以为这事肯定吹了,谁知第二天介绍人高兴地来向王刚报喜,姑娘同意与他交往。原来,当姑娘从介绍人口中得知王刚迟到的真正原因,不但没怪他不守时,反倒觉得这小伙子对残疾孩子这么有爱心,有耐心,将来也肯定是个好丈夫,所以同意交往下去。王刚惊喜之余,心中一阵感动:这姑娘理解我的工作,将来也能支持我的工作,我迟到她不但没抱怨,反而欣赏我,她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有爱心……就这样,后来,这个善良的姑娘就成了王刚的新娘……
为残疾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王刚常说:“每一个残疾孩子都是折断翅膀的天使,他们来到人间就是来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
他永远忘不了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家长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他:“自从得知孩子智力有问题,我们家的天好像都塌了,我们发了疯地带着孩子到处治病,花多少钱都在所不惜,可是没有用,当时真想和他一起吃点药死了算了,可一想孩子无辜,孩子有什么错……自从有了这孩子,自己总觉得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不敢领孩子出去……”
听了家长的话,王刚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孩子们在家是这样,每天在校园里也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而社会上很多人对残疾孩子也缺乏了解和认识,为了让残疾孩子能够融入社会生活,为了帮孩子和家长树立自信,王刚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休息时间和爱人带着班上的学生上超市溜达,天气好就组织学生到公园玩、带学生去小饭馆吃热面……
2005年,当他第一次听说智障儿童可以参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他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弱智儿童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同一个世界里,他们与正常儿童拥有同一个梦想,应该让“平等、和谐、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发扬。在他的建议下,学校组建了体操队,他担任教练员。没有特奥运动员训练经验、学校经济拮据,训练器材除了操场上的单双杠就是一个自制的平衡木,滚球运动员没有专用球、更没有训练场地,他就到其他小学借来几个垒球领着学生在操场上练。就这样,怀着对特奥体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对残疾孩子的爱,体操教练走马上任了。
从学习特奥知识、钻研训练方法到给每位队员制订训练计划、带学生训练,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这些孩子身上,他欣喜地看到每一个孩子的进步,盼望着特奥会早日召开。练兵的机会终于来了, 2005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特奥体操邀请赛上,他带领校体操队的4名智障孩子一举取得3金、3银、5铜的佳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王泽、李丽同学还被评为优秀运动员。
2006年7月,第四届全国特奥会在哈尔滨举办,智障学生王佳一人连获滚球项目2金、1铜,再次为黑龙江队争光添彩;2007年10月,王佳同学代表国家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一举夺得滚球项目的女单、混双、团体3块金牌。
王刚的天使们飞起来了……■
编辑/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