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芒,与新儒家论战30年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u5222168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1日,邓晓芒在武汉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卢楚函 摄)

  人物简介
  邓晓芒,1948年出生。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长期从事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在学术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响力。代表作有《思辨的张力》《灵之舞》《新批判主义》等。
  作为一名哲人,邓晓芒的身上汇集着不少矛盾。比如,在学术上,他有着超越常人的理性思维,固执而又倔强。面对不同意的观点,即便对方是自己朋友,也毫不留情,因为“真理面前应该铁面无情,要把话说透”。
  可生活中的他又颇易妥协。有些邀请,“本来不打算去,结果人家三请五请就去了,回来后又懊悔得要死。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应该有点个性。”
  他身形瘦削,典型的文弱书生模样,但说话行文,总有种内力暗运、剑去无痕、每击必中的铿锵之感。老友易中天评价邓晓芒:尽管语言不是多么“优美”,但仍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思辨的力量”。
  批判儒家的儒家
  不管邓晓芒自己是否认可,他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批评家”。他批评国民性、批评文学、批评知识分子、批评教育……其中,他“死死揪住不放,不打倒在地不罢休”的,是儒家文化里的病灶。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与儒家学说的交锋就没有中断过。”他曾在著作和文章中对儒家学说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展开批判;他还曾“以一敌多”,在学术杂志上连篇累牍地与儒家学说捍卫者们展开反复论战。正因如此,在万圣书园创办人刘苏里看来,邓晓芒的社会身份至少有三重:教师、哲学家和“战士”。
  邓晓芒主张大力批判儒家。“儒家的一些命题可以表达普世价值,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然而,如果没有经过具体批判,即使这些,也很可能成为鱼目混珠的赝品。”
邓晓芒的作品, 从上至下依次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思辨的张力》。

  儒家最大的问题,在邓晓芒看来,就是伪善。“它所说的话抽象地看都是好话,合乎情理,近乎人情,以至于今天人们说它是‘以人为本’甚至是‘人本主义’;但最终实现出来,却是扼杀人的个性和自由。所以就连清代儒者戴震都斥后儒为‘以理杀人’。”基于此,邓晓芒从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双重标准论”,主张中国必须批判传统文化,引入西方现代价值;相反,西方则有必要批判自己的传统,转而引入东方或中国文化。这个观点,“我至今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的。”
  前段时间,邓晓芒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与儒家》的文章,文中一句“我是批判儒家的儒家”,让学界错愕不已,以为他是在向新儒家投降示弱了,也要把儒家这顶光辉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面对外界的猜疑,他笑着告诉《环球人物》记者,“就像看球赛一样,大家都纳闷邓晓芒这回怎么踢了个‘乌龙球’?”
  在那篇文章里,邓晓芒写道:“我本人其实骨子里奉行的正是儒家的做人原则,这不光是指我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式,而且是说就在我大力批判儒家思想的时候,我也是本着儒家精神在尽一个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职责。对此,我自己从来都不否认。”
  邓晓芒其实已经很习惯外界对他的误解。随着新儒家的渐渐复兴,在国内已有显学之势,而他则总在漩涡中,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在某网站公布的一份名单中,邓晓芒的名字出现在“骨干西奴”和“哲学西奴”两栏下,同列的还有易中天、钱刚、贺卫方、江平等知名学者。
  国内的一批新儒家学者,这些年来的确越来越有影响力,邓晓芒却直截了当地说,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现实感,以为把传统弘扬起来就是理想社会了,显得很无知”。对于以余英时等人为代表的海外新儒家,邓晓芒虽不认同,但报以理解,“他们对西方的民主比较了解,可身在海外,对故土有情节,对传统有眷念,是人之常情,但会影响理性判断。”
  邓晓芒很认可鲁迅,“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批判最深刻最有力的人”。但邓晓芒同时也批判地看鲁迅,“他的国民性批判还是过于纠缠在政治实用主义上,过于峻急了。我讲的人性批判其实是接着鲁迅讲,要深入到每个人内心的那种人性缺陷,使这种批判精神成为每个人的人性中的一个层面,一种素质,不是用来救国,而是拯救自己的灵魂”。
  和批判儒家的目的一样,邓晓芒对鲁迅的批判性继承,是想从骨子里更新和重建中国文化,“其实西方人看待国民性批判已有这种眼光,据说罗曼·罗兰读《阿Q正传》读到落泪,他就是当作人性批判来读的。只有提升到人性批判,才有可能带来对人性的宽容和个人的忏悔。”
  文革是反思起点
  邓晓芒对儒家伦理的批判植根于他对“文革”的反思。1964年,16岁的邓晓芒初中毕业。因为父母是“右派”,无法继续学业的他,只得选择响应号召,插队落户到湖南省江永县,成为了一名知青。
  知青生涯把邓晓芒锻炼成了干活的一把好手。多年后有次装修房子,年轻的工人往铝合金框里装窗纱,怎么都弄不好,邓晓芒很老到地在旁指点:“搞一个棍子,把那个纱卷在棍子上面,这样一推过去,不是很平展吗?”
  农活的劳碌驱散不了邓晓芒青春的迷惘。狂热的时代氛围,也影响着他和同时代的知青们。“当年把那看作是一种理想,要为之献身的!”邓晓芒回忆说。   “文革”第二年,邓晓芒就开始反思这种信仰,而这种超前的转变,源自一个此时他还尚未谋面,但在多年后引为知己的朋友——杨小凯(后来成为著名经济学家,曾经两次被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当时19岁的高中生杨小凯写了一篇《中国向何处去?》的论文,对“文革”起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杨小凯那种审视的态度把邓晓芒彻底震住了。“从那时起,我就自觉地走上了一条自我教育、充实和训练的路,开始认真阅读一切我能够找到的理论书。”
  在家中,邓晓芒的父亲藏有马克思的《资本论》和黑格尔的《小逻辑》《历史哲学》等书籍,邓晓芒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读它们,每段都做详细的笔记,借此受了逻辑思维的训练。
  1979年,31岁的邓晓芒考上武汉大学哲学系研究生。当时正值思想开放的刘道玉当校长,做了很多教育改革。邓晓芒与易中天、杨小凯等人结识,他们在珞珈山下、在东湖岸边,尽情讨论着艺术哲学、国家形势、未来走向。成名后的易中天多次提到,他的思想受到了邓晓芒的极大影响。
  邓晓芒的思想也是在这段时间中得到锤炼、渐渐成熟。他的哲学兴趣开始专注于康德和黑格尔,“我觉得康德美学跟我的审美观非常接近,就从这里进入到康德哲学,进入到德国古典哲学。”他曾说:“什么是哲学?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没几个。真正的哲学是活出来的,一定要拿命去活。像康德、黑格尔都是拿命去活的,受尽了人间冷暖的捉弄,所以哲学跟生活绝对有密切的关系,有直接的关系。”
  硕士毕业后,邓晓芒留校任教。他与易中天同是武大名师,课堂常常人满为患,但授课风格却差别极大。二人曾一起开过中西比较美学课,学生私下反应不同,认为易中天是通过演讲式的教学吸引别人的注意,然后再循循善诱讲述知识。而邓晓芒的讲述方式稍显枯燥,但理论扎实,擅长于剥茧抽丝,启发性强。
  邓晓芒的一位学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老师在课堂上特别喜欢讲玄奘取经的故事,‘佛家本来是从精神上关怀人,到中国就变成从物质上关怀人了,信佛的人到庙里去求发财、得子、避祸,都是为了得利所以信佛。玄奘看不过去了,他要把真经取回来,真经是拯救灵魂的。’”在这位学生眼里,邓晓芒引介西方哲学,也可看做踏上一条求取真经的路。
  邓晓芒曾这样形容近30年来思想界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初,是“黄金时代”,后来就慢慢变成了“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而当下,则是“泥巴子时代”——思想一钱不值。
  思想家李泽厚也有过类似的归纳。他成名于80年代的“黄金时代”,于90年代赴美,后来他总结:离去时“大陆学术时尚之一是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王国维、陈寅恪、吴宓被抬上天,陈独秀、胡适、鲁迅则‘退居二线’”。而到了后来,物质生活成为主流,无论是思想还是学术,大众都开始冷眼相看。不过,李泽厚也坚持,时间可以检验作品的优劣。
  把希望寄托于“公知”站起来很天真
  采访间隙,《环球人物》记者向邓晓芒提起他在微博上的一段话:“中国人总要把东西归到物质上,放在家里,吃到肚里才叫放心……”他还没听完就淡淡地说:“微博都是别人模仿我,我自己从来没用过。”
  邓晓芒的理由是:“这些短期效应的通讯工具,最容易煽动年轻人盲目的激情。现在的年轻人,情绪化的东西特别重,大多数人是跟风,谁声音大就听谁的。最好是社会有一个普遍讲道理的气氛,这有赖于理性训练,也有赖于社会制度的改革,因为好的社会制度本身就是一种训练。”
  近年来,邓晓芒一改之前不愿走出书斋的作风,也频繁出现在公共媒体上,发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看法,包括谏言治理学术腐败,分析毒食品的文化根源等等。还时常参加一些校园外的讲课活动。
  他说自己一直喜欢批判现实问题,但并不认同别人称自己为公共知识分子,“我只是个学者。我觉得一个社会如果只把希望寄托在让‘公知’站起来,那也太天真了”。邓晓芒称自己更想影响知识界,因为“一个社会,真正起作用的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最大的力量是改变人的思想,这是当代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如今,67岁的邓晓芒倍感时不我待,和易中天私下聊天时两人曾相互感慨:“咱们这个年纪啊,每分钟都是一颗钻石!”所以,他更想专心于研究。“我想为未来写作,为未来几代人写作。哲学层次的东西一般人进不去,能跟上的人极少,所以注定是孤独的。我不太想把时间放在及时性的东西上,而希望留下一些文本。以后的人翻到这个地方,会感同身受,我就心满意足了。”邓晓芒说。
其他文献
美国政坛最近很热闹。选战正酣,各方势力粉墨登场,有一匹“黑马”尤其引人关注,他就是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站总裁史蒂夫·班农——被彭博社称作“当今美国最危险的政治操盘手”。他曾在女政客莎拉·佩林攀上政治高峰时,与她比肩同行亲密耳语;在富豪唐纳德·特朗普高调参选美国总统时,鼓动他前往敏感的美墨边境;在约翰·博纳辞去众议长之职后,到处煽风点火。  如今,班农又成为被希拉里称为“右翼大阴谋”的核心人物。在他的指
人物简介  梁金生,1948年生,祖籍河北大成,原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从其高祖父起,梁家连续五代人都在故宫供职,这一传奇经历已成为一段佳话。2015年8月20日,梁金生在故宫。  早上8点,67岁的梁金生都会骑着自行车从北京东四环外的家准时赶到故宫——这是他坚持了36年的习惯。梁金生退休前是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处长,人称“大内总管”,负责180多万件文物的保管、征集和抽查。退休后,他被返聘回
“问吴秀波的问题一定要他自己回答,因为他的答案从来都是很个人化的。”接到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约访电话时,吴秀波的经纪人这样说。但令记者意外的是,为某著名电脑品牌代言的吴秀波居然不会用电脑,这直接导致正在美国拍电影的他,与记者的联系效率低得“令人发指”。  一年半之前,吴秀波出现在谍战剧《黎明之前》里时,很多观众误以为这个没有太多表情的男演员是个新人。而对于现在的他来说,影视剧似乎永远拍不完,那边还在昼
王思聪也许是中国最出名的富二代。他被视为“国民老公”,在“女人最想嫁的男人是谁”的调查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明星吴亦凡;他与明星“开撕”的新闻一再占据头条,比如称女明星为“毯星”;他在微博上拥有1200万“粉丝”,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至于他将骑着宠物狗的照片称为“练习日狗大法”,称“找女朋友的标准就是胸大”,更是备受争议。  “不学无术”“声色犬马”“浪荡公子”,不少人给王思聪贴上了种种标签。但这未必准
丘吉尔,这个大不列颠帝国背后的男人,在逝世50周年后,依旧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影响深远。回望历史,丘吉尔一直处于时代浪潮的中心,凭借其勇气与意志,接受了世界大战的残酷考验。在反抗纳粹运动中,他力挽狂澜,拯救着欧洲,像一台战争机器一样不断突进,像一个巨人一样带领着英国向前。他是史诗般的人物,既无情又多情,霸道易怒,却又充满战斗力。在英國人民的心目中,他是“胜利”的代名词。
记得英国广播公司(BBC)王牌节目“疯狂汽车秀”里那个毒舌且充满幽默感的英国怪老头吗?就是被戏称为“大猩猩”的杰里米?克拉克森。最近,他又闹出新闻了,因为殴打制片人而被BBC解雇。这位从地方小报一路走来的名嘴,靠一张大嘴征服了观众,又因为特立独行为自己铺就了下岗之路。  克拉克森的下岗之路也是不平凡的,百万“粉丝”签名挽留,甚至有人开坦克到BBC门前抗议,连英国首相卡梅伦都出面力挺他:“他是个了不
一个自信的民族,有两种自豪感不该被抹杀:一是文化的自豪感,二是英雄的自豪感。前者源于千百年来的创造积累,而后者则基于个体生命的精神传奇。  2015年高考中,北京的作文考题,将视线投射到了“英雄”这个主题词上,要求考生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主题展开想象,引来不少关注,更让人思考关于英雄的时代话题。  正如出题人对“英雄”的定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
“部长们参加的国务院常务会已经讨论通过的一些政策,现在却还‘卡’在那儿,难道让几个处长来‘把关’,这不在程序上完全颠倒了吗?”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处长把关”的斥责,顿时激起不少共鸣。有人援引1998年朱镕基总理的“处长专政说”,“有些部门,处长在那里做主,地方的省长、市长来看他,他对人家连眼皮都不抬一下”。有人引述知名企业家的“处长经济说”,“老板再大,一个处长都能把你搞死”。检索学术
30岁的英国王子威廉,目前正在英国与阿根廷存在领土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服役。2012年2月2日,他抵达马岛,要在这里待6周,其间将作为直升机飞行员执行海上搜救等任务,不会享受任何特殊待遇,也不会代表英国王室参加任何官方活动或仪式。不过,他的“服役”选择在了英阿马岛战争30周年之际,引起了阿根廷的强烈反弹。    王子当兵盼实战  威廉王子出生于1982年,是英国王室成员之一,当
他是台湾的民歌之父,歌中充满原住民对故乡的眷恋    人物简介:胡德夫,1950年出生,被誉为“台湾民歌之父”“原住民运动先驱”。2005年出版音乐专辑《匆匆》,其中歌曲《太平洋的风》获2006年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最佳年度歌曲。2012年推出专辑《大武山蓝调》。不久前推出专辑《芬芳的山谷》。  1962年的某一天,台东火车站出现一对兄弟:还不满12岁的少年胡德夫赤着双脚,身穿全新卡其制服短裤,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