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推动下,西安作为第一批服务外包试点城市,可以通过转型发展服务外包业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规划。与此同时,随着西安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也为西安发展服务外包的创造了机遇,基于西安服务外包行业的逐年快速发展,西安市应把握现有的现状优势,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之间优化政策导向,培养核心人才,为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服务外包产业 对策
服务外包产业被称为拉动 21 世纪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政策下的重要枢纽城市,在国际市场中地位逐渐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西安,积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新型产业模式的推动下,企业单独靠个体已经很难获得比较优势。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为了能够降低区域间市场发展成本,提升区域合作的效率,服务外包产业体系也在不断分工深化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推动下,更明确指出“中国服务”的必要性,通过迅速转型发展服务外包业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规划。作为第一批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的西安,虽然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外包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依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一带一路”的潜在大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大量入驻,成为西安发展服务外包的重大机遇,也为西安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创新高点。
一、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1.增长速度较快,高附加值业务比重较大。近五年来,在地域性竞争的差异化优势的发展下,西安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35%左右。总量上虽不占优势,但在产业成熟度、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居国内前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等方面的行业成熟度较高。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主要涉及到信息系统操作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和软件技术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主要涉及工程设计及研发、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半导体封装测试等。
2016年,西安市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到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3%,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ITO)合同金额为10.14亿美元,知识流程外包(KPO)合同金额为7.65亿美元,占总合同金额的41.44%,值得一提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ITO和KPO业务在合同金额中占比达到96.37%,竞争力强的高附加值业务特色更加鲜明。
2.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为推进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陕西省在“一带一路”的大政策下不断致力于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陕西省政府制定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加快发展西安市的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积极发展可以不断提升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水平和质量,为培育承接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外包服务企业打下基础。二是产业集聚更加明显。陕西省发展服务外包主要形成了以软件、物流、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产业的集聚基地。目前陕西省已经拥有通过CMM和CMMI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140余家。形成了以西安市高新区和经开区两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的业务集聚区。截至2016年,该示范集聚区完成了全市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的95%以上。全市合同金额超过亿美元的企业4家,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7家。与此同时,随着陕西自贸区和国际港务区的建立,西安市新增服務外包企业持续增加,仅2016年就新增46家。
3.产业基地与科研人才相互支撑。西安市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科研教育基地,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尤其是在空间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研发机构来到西安设立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单位占总科技产业总量的21.9%,从业人员占26.4%,也反映了西安软件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实力。与此同时,西安的高等院校众多并力量雄厚,以人力资源所涉及的专业覆盖了服务外包各个领域。人才的稳定与高质为西安的服务外包行业带来稳定的人才来源,从而奠定了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基石
4.良好的基础设施为重要纽带。“一带一路”下全方位的地理开放格局为成为西安服务外包发展的纽带。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通向全国的重要门户,连接中亚、西欧的必经之路,是中国西部地区联接国际的纽带。西安航空港作为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已经开通多条国内航线以及国际航线,为西安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以西安市为中心形成“米”字型的省内公路干线,形成了立体式交通网。 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自贸区”的先后成立,与东部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西安对外开放的水平,通过“一带一路”,形成了“双引擎”、“多点开花”的全新模式。
二、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的挑战
1.发展经验欠缺,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西安的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在行业的成熟度、操作经验上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的外包产业结构都有很大欠缺,即使在“一带一路”所形成的新的市场环境下,也并未构建起完善的自主解决在新市场、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的能力。虽然西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但西安仍然面临着更多的新形式结构的市场环境与尚未完善的行业体系,仍需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完善产业结构。虽然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地域政策和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的基础上发展相当迅速,但仍然处于外包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球外包行业的产业结构来看,西安当前的软件服务外包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趋势,从客户群体和需求的侧重点分析,依旧在价值链的低端。客户更希望能够与西安外包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也为西安服务外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服务外包的人才储备结构欠佳。人才结构是选择服务外包合作时衡量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因素。陕西省虽然是在人才资源的培养与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同时也是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集聚地,但是当外包企业在选取初级人才时,仍需针对性进行相关外语或专业技能的培训,以达到符合企业服务外包的标准化人才。
西安进军海外外包市场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日韩、欧美等一些跨国公司的进驻,特别是三星产业园的建立,多语言。多技术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因此,人才资源结构需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构。发展服务外包业不仅需要高级专业技术工程师,又要低层次基础的软件开发人才,合理的人才储备能够提升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构架。
西安虽然高校资源丰富并且拥有多个技术类的培训机构,人才储备及其丰富,但结构并不能完全发挥。良好的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结构应呈金字塔形,但西安市场的服务外包人才结构 则已“橄榄型”结构为主,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等严重短缺,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却相对过剩。
3.服务外包政策创新滞后。西安的服务外包行业统计体系与国际不接轨,政策的创新性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都需尽快解决。由于西安服务外包行业起步晚,在国外的宣传上缺乏全球战略总体布局,地方性的服务政策期限较短、门槛高、优惠力度小等特点,严重制约了从全球战略角度发展服务外包的经济形势。西安市政府应在新的政策导向基础下,紧密结合西安市外包行业的特色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深化產业政策,为企业创造多元化的发展条件,而不是一味扶持。
4.品牌意识薄弱,核心竞争力欠缺。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良好的发展服务外包企业必须认识到树立品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西安目前鲜有将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打造与推广放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因此很难直接利用成熟的品牌去拓展市场,导致成熟的服务外包企业只能被动地承接业务。现阶段西安虽吸引了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扩大了服务外包行业的业务范围,但较少有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或间接地收购相关企业及购买股份,因此很难直接难学习到有效的完善成体系的国际服务外包的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源于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压力小的问题,西安市场的外包行业普遍存在服务质量较差、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大多数西安服务外包承接商缺乏国际意识和经验,难以实现高客户满意度;除此之外,西安的企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造成企业“软性”流程组织管理的欠缺。“软性”流程组织管理能力是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安服务外包业更深层次业务的拓展的需要。
三、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加强战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西安市加强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西安省内服务外包企业可以逐渐接收欧市场上具有高附加经济价值的高端外包业务。与欧洲国家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构建战略合作,学习先进的外包接收经验、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动向,迅速提升西安市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业务承接能力。并逐渐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在西安市构建 “一核七区+西咸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格局下,发挥各区的特色,优势互补加强创新能力,调整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格局。将重点从软件研发和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方面加速服务外包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外包服务,支持本土外包企业上市,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外包市场结构。
2.合理构建产业人才体系。结合西安市服务外包人才出现 “橄榄型”的失衡状态,西安市政府应进一步升级外包产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机制。一方面强化本地区人才的综合性培育,如注重沉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双语人才、挖掘软件技术人才等,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陕西丰富的高校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不断完善的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专业才才引入力度。西安市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优秀人才就业激励政策,吸引优质毕业生落户西安;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沉淀于本地,令海外高水平外包服务人才高薪就业,鼓励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同建立培养基地,通过“高精尖缺”人才,提升外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3.深化产业政策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了推动西安在国际外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份额,必须积极主动地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政策,并通过自主品牌的建立加深产业竞争力,在“十三五”期间达到数量与质量优化提升。一方面政府应该站在全省经济总体情况的高度,通过政策创新,优化示范产业园区的综合功能,形成产业梯度发展,有效应对比较成本带来的困境;例如,对适合发展外包服务的地区降低企业的出口关税,对重点服务外包业项目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提升产业价值链结构,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国际服务合作的话语权,实施“物流业倍增计划”和“电子商务倍增计划”,更新服务外包发展观念,准确定位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西安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国际服务外包SWOT分析[J].张晓芬,董玉宽.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
[2]对合肥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贾海基.国际经济合作.当代财经. 2013(09) .
[3]数字化金融给服务外包带来五大趋势[D].郭锦辉.中国经济时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10) .
[4]日本软件“近岸外包”人才需求矛盾对人才培养的启示[D].刘乐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
[5]西安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任大鹏,江凤香.新西部(理论版)2014(11).
[6]执行金额首破10亿美元大关[D].轩辕杨子.西安日报.2016(11) .
[7]辽宁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现状及问题[J].杨凤,欧阳博强.理论界. 2014(10).
作者简介:惠慧(1990.07—)陕西渭南人。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跨国公司经营与国际贸易。
关键词:一带一路 服务外包产业 对策
服务外包产业被称为拉动 21 世纪经济增长的“绿色引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之下,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政策下的重要枢纽城市,在国际市场中地位逐渐升高。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进入西安,积极寻求新的产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在互联网“+”新型产业模式的推动下,企业单独靠个体已经很难获得比较优势。多元化发展的企业为了能够降低区域间市场发展成本,提升区域合作的效率,服务外包产业体系也在不断分工深化中不断发展壮大。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推动下,更明确指出“中国服务”的必要性,通过迅速转型发展服务外包业来推动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规划。作为第一批服务外包试点城市的西安,虽然拥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外包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依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一带一路”的潜在大背景下,跨国公司的大量入驻,成为西安发展服务外包的重大机遇,也为西安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开创新高点。
一、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分析
1.增长速度较快,高附加值业务比重较大。近五年来,在地域性竞争的差异化优势的发展下,西安市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速度一直保持在35%左右。总量上虽不占优势,但在产业成熟度、产品竞争力等方面居国内前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外包(IT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等方面的行业成熟度较高。信息技术外包业务主要涉及到信息系统操作服务、信息系统应用服务和软件技术服务等;知识流程外包主要涉及工程设计及研发、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半导体封装测试等。
2016年,西安市的服务外包合同金额达到18.64亿美元,同比增长23.63%,特别是信息技术外包(ITO)合同金额为10.14亿美元,知识流程外包(KPO)合同金额为7.65亿美元,占总合同金额的41.44%,值得一提的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ITO和KPO业务在合同金额中占比达到96.37%,竞争力强的高附加值业务特色更加鲜明。
2.产业环境不断优化。为推进西安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陕西省在“一带一路”的大政策下不断致力于完善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环境。一是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陕西省政府制定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贯彻西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第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加快发展西安市的服务外包产业。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积极发展可以不断提升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水平和质量,为培育承接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外包服务企业打下基础。二是产业集聚更加明显。陕西省发展服务外包主要形成了以软件、物流、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产业的集聚基地。目前陕西省已经拥有通过CMM和CMMI认证的服务外包企业140余家。形成了以西安市高新区和经开区两个服务外包示范园区为主的业务集聚区。截至2016年,该示范集聚区完成了全市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的95%以上。全市合同金额超过亿美元的企业4家,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17家。与此同时,随着陕西自贸区和国际港务区的建立,西安市新增服務外包企业持续增加,仅2016年就新增46家。
3.产业基地与科研人才相互支撑。西安市作为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科研教育基地,拥有多个科研机构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尤其是在空间技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研发机构来到西安设立基地。科技信息服务单位占总科技产业总量的21.9%,从业人员占26.4%,也反映了西安软件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实力。与此同时,西安的高等院校众多并力量雄厚,以人力资源所涉及的专业覆盖了服务外包各个领域。人才的稳定与高质为西安的服务外包行业带来稳定的人才来源,从而奠定了西安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基石
4.良好的基础设施为重要纽带。“一带一路”下全方位的地理开放格局为成为西安服务外包发展的纽带。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通向全国的重要门户,连接中亚、西欧的必经之路,是中国西部地区联接国际的纽带。西安航空港作为中国六大航空枢纽之一,已经开通多条国内航线以及国际航线,为西安服务外包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以西安市为中心形成“米”字型的省内公路干线,形成了立体式交通网。 随着西安国际港务区和“西安自贸区”的先后成立,与东部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结合,进一步提升了西安对外开放的水平,通过“一带一路”,形成了“双引擎”、“多点开花”的全新模式。
二、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面临的挑战
1.发展经验欠缺,产业结构水平较低
西安的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在行业的成熟度、操作经验上相对于我国其他地区乃至全球的外包产业结构都有很大欠缺,即使在“一带一路”所形成的新的市场环境下,也并未构建起完善的自主解决在新市场、新环境下产生的新问题的能力。虽然西安在近几年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软件服务外包作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但西安仍然面临着更多的新形式结构的市场环境与尚未完善的行业体系,仍需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完善产业结构。虽然西安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地域政策和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的基础上发展相当迅速,但仍然处于外包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从全球外包行业的产业结构来看,西安当前的软件服务外包并没有形成一体化的结构趋势,从客户群体和需求的侧重点分析,依旧在价值链的低端。客户更希望能够与西安外包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也为西安服务外包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服务外包的人才储备结构欠佳。人才结构是选择服务外包合作时衡量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因素。陕西省虽然是在人才资源的培养与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同时也是服务外包人才的主要集聚地,但是当外包企业在选取初级人才时,仍需针对性进行相关外语或专业技能的培训,以达到符合企业服务外包的标准化人才。
西安进军海外外包市场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复合型的人才。随着日韩、欧美等一些跨国公司的进驻,特别是三星产业园的建立,多语言。多技术的人才需求更加旺盛。因此,人才资源结构需要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架构。发展服务外包业不仅需要高级专业技术工程师,又要低层次基础的软件开发人才,合理的人才储备能够提升服务外包行业的人才构架。
西安虽然高校资源丰富并且拥有多个技术类的培训机构,人才储备及其丰富,但结构并不能完全发挥。良好的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结构应呈金字塔形,但西安市场的服务外包人才结构 则已“橄榄型”结构为主,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等严重短缺,而处于金字塔中层的系统工程师却相对过剩。
3.服务外包政策创新滞后。西安的服务外包行业统计体系与国际不接轨,政策的创新性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都需尽快解决。由于西安服务外包行业起步晚,在国外的宣传上缺乏全球战略总体布局,地方性的服务政策期限较短、门槛高、优惠力度小等特点,严重制约了从全球战略角度发展服务外包的经济形势。西安市政府应在新的政策导向基础下,紧密结合西安市外包行业的特色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深化產业政策,为企业创造多元化的发展条件,而不是一味扶持。
4.品牌意识薄弱,核心竞争力欠缺。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进一步实施,良好的发展服务外包企业必须认识到树立品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西安目前鲜有将服务外包企业的品牌打造与推广放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因此很难直接利用成熟的品牌去拓展市场,导致成熟的服务外包企业只能被动地承接业务。现阶段西安虽吸引了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扩大了服务外包行业的业务范围,但较少有企业在“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直接或间接地收购相关企业及购买股份,因此很难直接难学习到有效的完善成体系的国际服务外包的管理经验。
与此同时,源于服务外包行业竞争压力小的问题,西安市场的外包行业普遍存在服务质量较差、管理能力欠缺的问题。大多数西安服务外包承接商缺乏国际意识和经验,难以实现高客户满意度;除此之外,西安的企业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造成企业“软性”流程组织管理的欠缺。“软性”流程组织管理能力是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所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西安服务外包业更深层次业务的拓展的需要。
三、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加强战略合作,调整产业结构。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动下,西安市加强了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因此,西安省内服务外包企业可以逐渐接收欧市场上具有高附加经济价值的高端外包业务。与欧洲国家有实力的公司合作,构建战略合作,学习先进的外包接收经验、技术,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动向,迅速提升西安市服务外包企业的国际业务承接能力。并逐渐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在西安市构建 “一核七区+西咸新区”的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格局下,发挥各区的特色,优势互补加强创新能力,调整服务外包产业的新格局。将重点从软件研发和信息技术、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方面加速服务外包建设,积极发展特色外包服务,支持本土外包企业上市,构建多元化的服务外包市场结构。
2.合理构建产业人才体系。结合西安市服务外包人才出现 “橄榄型”的失衡状态,西安市政府应进一步升级外包产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机制。一方面强化本地区人才的综合性培育,如注重沉淀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双语人才、挖掘软件技术人才等,同时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将陕西丰富的高校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动力,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不断完善的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专业才才引入力度。西安市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优秀人才就业激励政策,吸引优质毕业生落户西安;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沉淀于本地,令海外高水平外包服务人才高薪就业,鼓励本地企业与跨国公司共同建立培养基地,通过“高精尖缺”人才,提升外包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3.深化产业政策创新,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了推动西安在国际外包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定份额,必须积极主动地规划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政策,并通过自主品牌的建立加深产业竞争力,在“十三五”期间达到数量与质量优化提升。一方面政府应该站在全省经济总体情况的高度,通过政策创新,优化示范产业园区的综合功能,形成产业梯度发展,有效应对比较成本带来的困境;例如,对适合发展外包服务的地区降低企业的出口关税,对重点服务外包业项目要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模式创新,提升产业价值链结构,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国际服务合作的话语权,实施“物流业倍增计划”和“电子商务倍增计划”,更新服务外包发展观念,准确定位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对西安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辽宁省国际服务外包SWOT分析[J].张晓芬,董玉宽.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11) .
[2]对合肥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的调研与思考[J].贾海基.国际经济合作.当代财经. 2013(09) .
[3]数字化金融给服务外包带来五大趋势[D].郭锦辉.中国经济时报.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6(10) .
[4]日本软件“近岸外包”人才需求矛盾对人才培养的启示[D].刘乐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0).
[5]西安服务外包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任大鹏,江凤香.新西部(理论版)2014(11).
[6]执行金额首破10亿美元大关[D].轩辕杨子.西安日报.2016(11) .
[7]辽宁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现状及问题[J].杨凤,欧阳博强.理论界. 2014(10).
作者简介:惠慧(1990.07—)陕西渭南人。研究生学历。助教。研究方向:跨国公司经营与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