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哲学在国内基础教育界正日益受到大家关注。儿童哲学与其说是一门特定的课程,不如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实际上,“哲”的本义是“有智慧”,哲学的本质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而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爱提问的儿童无时无刻不表现出一种追求智慧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儿童哲学的渗透,其重点不是让儿童掌握所謂的哲学概念和哲学道理,而是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笔者结合小学语文二上口语交际《商量》一课,谈谈自己对于儿童哲学在口语交际课中如何渗透的一些想法和实践。
一、悠然闲适,开启哲学对话
上课伊始,情境再现。晓敏问君君,一会玩什么?一人想打乒乓球,一人想踢足球。因而以此引出话题:询问大家,像这样因为选择运动项目而发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是各干各的,还是你必须听我的?或是有其他什么解决办法呢?
生活作为最直接、最真实、最广阔和丰富的儿童生长空间,是开展儿童哲学对话最好的平台。从儿童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件出发,会使得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在闲情逸致的自由状态下进行。
二、自我更新,促进阶式理解
在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儿童哲学的渗透,其实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有了对话的起点,围绕5个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则设计多重任务,引导学生会倾听、会质疑、会思辨、会选择和会担当。
1. 基础性任务。设计小刚想向小雨借彩色笔的商量环节:
小刚:你有彩色笔,正好借给我。
小雨:……(没说话。)
小刚:你到底借不借?
小雨:……(看了小刚一眼,还是没说话。)
小刚:哼,我就知道你是个小气鬼。
组织交流讨论:小刚和小雨商量着借彩色笔的,怎么没借成呢?逐步明晰商量的基本方法,需要有礼貌,用商量的语气,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2. 延伸性任务。在小学低年级,讲故事是儿童哲学思想渗透的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引入绘本故事《你别想让河马走开》,巩固商量时所需的技巧。河马挡住去路,森林之王狮子用“命令”的方式,聪明的猴子用“推”的方式,机智的疣猪用“弹”的方式,都没有让河马走开,不起眼的小老鼠在河马耳朵边轻轻说了句话,河马就让开路。这样可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故事内容,深深吸引儿童,同时也激发他们模拟尝试的愿望,如果你是那只小老鼠,会怎么对河马说,才会让它走开呢?
发散学生的思维,由故事回归生活世界。说法各不相同,但都遵循了商量的原则。有时也很激动,但冷静下来,如果用对了方法,“你就可以让河马走开”。
3. 实践性任务。你今天过生日,想早点回家,可是还要值日。当天还有另外三个值日生,你想和谁商量呢?为什么?三个值日生的设计分别是同桌、好朋友和爱生气的同学,毫无例外地同学们都选择同桌或好朋友,看来生活已经教会了大家:商量有技巧,除了用对方法,还要找对人。
4. 挑战性任务。如果当天的两个值日生也有事,不能帮你打扫,你只有找小雨帮忙,那怎么办?学生多次尝试协商,都没有成功。这时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不会总如意,人生不会都称心。人生也很难完全按照你的计划进行,所以不是所有的商量都能成功,也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同时培育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尊重与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商量不成功也莫强求。
一连串的活动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进行或理性、或怀疑、或独立、或责任、或自觉的深度思维。
三、自我升级,引发儿童的“再发现”
那是不是万事皆可商量呢?“飞机即将起飞,需要关闭手机,你和乘务员商量,我有个重要电话,让我打个电话吧,行吗?”“前方有危险,禁止通行,你和施工人员商量,从这走,我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让我过去吧,行吗?”进而讨论哪些情况下,不容商量?从而明白:对于规则制度,需心存敬畏。
在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儿童哲学意识的渗透,就是让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礼记·中庸》里说的“审问、慎思、明辨”。“审问”,以理性的态度审视、质疑、追问;“慎思”,以谨慎的态度正思、反思、深思;“明辨”,通过辨析、辩论、争鸣形成清晰的判断能力。所谓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通过多层次讨论,多动脑筋,能更多一些批判性思维,使之具有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这正是渗透儿童哲学的初衷。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
笔者结合小学语文二上口语交际《商量》一课,谈谈自己对于儿童哲学在口语交际课中如何渗透的一些想法和实践。
一、悠然闲适,开启哲学对话
上课伊始,情境再现。晓敏问君君,一会玩什么?一人想打乒乓球,一人想踢足球。因而以此引出话题:询问大家,像这样因为选择运动项目而发生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是各干各的,还是你必须听我的?或是有其他什么解决办法呢?
生活作为最直接、最真实、最广阔和丰富的儿童生长空间,是开展儿童哲学对话最好的平台。从儿童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事件出发,会使得儿童的哲学思维训练在闲情逸致的自由状态下进行。
二、自我更新,促进阶式理解
在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儿童哲学的渗透,其实更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有了对话的起点,围绕5个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教师则设计多重任务,引导学生会倾听、会质疑、会思辨、会选择和会担当。
1. 基础性任务。设计小刚想向小雨借彩色笔的商量环节:
小刚:你有彩色笔,正好借给我。
小雨:……(没说话。)
小刚:你到底借不借?
小雨:……(看了小刚一眼,还是没说话。)
小刚:哼,我就知道你是个小气鬼。
组织交流讨论:小刚和小雨商量着借彩色笔的,怎么没借成呢?逐步明晰商量的基本方法,需要有礼貌,用商量的语气,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2. 延伸性任务。在小学低年级,讲故事是儿童哲学思想渗透的行之有效方法之一。引入绘本故事《你别想让河马走开》,巩固商量时所需的技巧。河马挡住去路,森林之王狮子用“命令”的方式,聪明的猴子用“推”的方式,机智的疣猪用“弹”的方式,都没有让河马走开,不起眼的小老鼠在河马耳朵边轻轻说了句话,河马就让开路。这样可读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故事内容,深深吸引儿童,同时也激发他们模拟尝试的愿望,如果你是那只小老鼠,会怎么对河马说,才会让它走开呢?
发散学生的思维,由故事回归生活世界。说法各不相同,但都遵循了商量的原则。有时也很激动,但冷静下来,如果用对了方法,“你就可以让河马走开”。
3. 实践性任务。你今天过生日,想早点回家,可是还要值日。当天还有另外三个值日生,你想和谁商量呢?为什么?三个值日生的设计分别是同桌、好朋友和爱生气的同学,毫无例外地同学们都选择同桌或好朋友,看来生活已经教会了大家:商量有技巧,除了用对方法,还要找对人。
4. 挑战性任务。如果当天的两个值日生也有事,不能帮你打扫,你只有找小雨帮忙,那怎么办?学生多次尝试协商,都没有成功。这时引发学生思考,生活不会总如意,人生不会都称心。人生也很难完全按照你的计划进行,所以不是所有的商量都能成功,也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同时培育换位思考的能力,学会尊重与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商量不成功也莫强求。
一连串的活动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进行或理性、或怀疑、或独立、或责任、或自觉的深度思维。
三、自我升级,引发儿童的“再发现”
那是不是万事皆可商量呢?“飞机即将起飞,需要关闭手机,你和乘务员商量,我有个重要电话,让我打个电话吧,行吗?”“前方有危险,禁止通行,你和施工人员商量,从这走,我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让我过去吧,行吗?”进而讨论哪些情况下,不容商量?从而明白:对于规则制度,需心存敬畏。
在低年级口语交际中儿童哲学意识的渗透,就是让学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正如《礼记·中庸》里说的“审问、慎思、明辨”。“审问”,以理性的态度审视、质疑、追问;“慎思”,以谨慎的态度正思、反思、深思;“明辨”,通过辨析、辩论、争鸣形成清晰的判断能力。所谓话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通过多层次讨论,多动脑筋,能更多一些批判性思维,使之具有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这正是渗透儿童哲学的初衷。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实验小学万江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