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在各个学科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注重在教学中的情感性、体验性和行动性。将学科特征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结合,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文章结合个人以及本校科组的教学实践,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学生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新一轮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新课改呼唤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获取、体验、感悟知识生成过程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应适时适度。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和疑惑点而学生思维受阻时;在遇到一些具有开放性或值得探究解决的问题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意见严重分歧时,都可以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小组分工,搜集材料
在讲授新课前一周,筆者都会根据下周要学习的任务设计好导学案,在每周五放学前将导学案发放给各小组。方便学生小组分工,利用周末时间搜集材料。比如:教学《正视发展挑战》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国情,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主题为“大地在呻吟,地球在哭泣”的活动,并要求各小组完成任务。任务一:收集整理我国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材料。例如:图片、漫画、新闻报道或者文字材料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等等。
任务二:思考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存带来什么影响?
各小组拿到导学案后,小组长根据本小组成员的家庭条件和个人动手能力的强弱进行分工合作。甲同学家里面有电脑的,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乙同学家里订有报纸的,可阅读报纸查阅资料;丙同学可以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丁同学可以在家看电视收集资料,或者在家附近实地观察周边的生活环境等等来搜集材料。周日晚回校后,小组成员主动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在课前学情检查阶段,各小组长代表本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总之,在预习阶段进行小组合作分工,搜集材料,有利于更好地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增强;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
(二)小组合作,分享成果
要突破本课的重点和疑难点内容,笔者认为单凭教师的简单讲授知识,学生只能机械性地记忆,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的感悟过程,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例如:学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峻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为什么还要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这些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都是难以理解的。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达成教学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材料一:教材P76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思考问题: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材料二: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讨论。基于这个讨论,在课堂中,对下面甲和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甲方观点: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乙方观点:经济发展能够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为了顺利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学习,在教学中笔者采取小组竞争机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4组合作完成材料一;5-8组合作完成材料二。布置任务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学习。组长督促成员积极讨论、探讨,平时不积极发言的学生也积极投入学习。有的查阅资料书,有的翻阅教科书,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记录员记录着每个成员的发言,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习材料二中有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三者关系。某些小组在讨论中思想受阻,无法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参与讨论并给予方法指导——经济发展不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但是坚持绿色发展,就可以避免资源短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5-8小组由于得到教师的指导,他们很快就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体验了初获知识的喜悦和对新知识感知循序渐进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在评价中,应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来进行,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教师还要丰富评价手段,转变评价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更多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点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小组内相互点评、小组间互相点评、个人自由点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有机结合的方式。学生特别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所以教师要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正面引导学生。比如:材料一国家为什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1-4小组在汇报自己小组的答案时,他们的答案分别是:1组认为人口问题是我国全局性问题;2组认为人口问题的长期性问题;3组认为人口问题是战略性问题;4组认为人口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增缓趋缓。教师评价时要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表扬,同时也要指出欠缺的地方。由于各小组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好人口问题的根本所在,没有认识到我国人口结构已发生变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所以他们的答案是零散的、表面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师在评价时要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全面把握知识联系,形成对该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让知识在探讨中得到升华。
(三)合作展示,拓展延伸
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让学生课后合作完成教材P80拓展空间内容,出一期向社区居民宣传土壤保护的黑板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执行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组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大胆实践课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力,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与交流,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常态化。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合作学习;学生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我国新一轮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新课改呼唤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获取、体验、感悟知识生成过程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应适时适度。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和疑惑点而学生思维受阻时;在遇到一些具有开放性或值得探究解决的问题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出现意见严重分歧时,都可以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小组分工,搜集材料
在讲授新课前一周,筆者都会根据下周要学习的任务设计好导学案,在每周五放学前将导学案发放给各小组。方便学生小组分工,利用周末时间搜集材料。比如:教学《正视发展挑战》这一课内容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我国在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国情,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主题为“大地在呻吟,地球在哭泣”的活动,并要求各小组完成任务。任务一:收集整理我国人口、环境、资源方面的材料。例如:图片、漫画、新闻报道或者文字材料以及相关的调查报告等等。
任务二:思考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园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是生存带来什么影响?
各小组拿到导学案后,小组长根据本小组成员的家庭条件和个人动手能力的强弱进行分工合作。甲同学家里面有电脑的,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乙同学家里订有报纸的,可阅读报纸查阅资料;丙同学可以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丁同学可以在家看电视收集资料,或者在家附近实地观察周边的生活环境等等来搜集材料。周日晚回校后,小组成员主动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交给小组长。小组长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在课前学情检查阶段,各小组长代表本小组向全班汇报学习成果。
总之,在预习阶段进行小组合作分工,搜集材料,有利于更好地为新课教学做好准备;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增强;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高信息技术的素养。
(二)小组合作,分享成果
要突破本课的重点和疑难点内容,笔者认为单凭教师的简单讲授知识,学生只能机械性地记忆,没有真正体会到知识的感悟过程,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例如:学习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严峻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国家为什么还要全面开放“二孩”政策。这些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讲都是难以理解的。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来达成教学任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材料一:教材P76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在实行计划生育中负有共同的责任。”“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
思考问题:对人口问题的严峻性,你是怎么认识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什么还要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材料二:教材P78探究与分享:
面对严峻的资源形势,九年级(2)班同学以“我国资源面面观”为主题讨论。基于这个讨论,在课堂中,对下面甲和乙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甲方观点:经济发展势必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乙方观点:经济发展能够避免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
为了顺利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学习,在教学中笔者采取小组竞争机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1-4组合作完成材料一;5-8组合作完成材料二。布置任务后,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学习。组长督促成员积极讨论、探讨,平时不积极发言的学生也积极投入学习。有的查阅资料书,有的翻阅教科书,小组成员各抒己见,记录员记录着每个成员的发言,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深入各小组,在组间巡视,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观察和介入,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学习材料二中有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三者关系。某些小组在讨论中思想受阻,无法顺利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参与讨论并给予方法指导——经济发展不一定会造成环境破坏和资源短缺,但是坚持绿色发展,就可以避免资源短缺。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5-8小组由于得到教师的指导,他们很快就认识到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体验了初获知识的喜悦和对新知识感知循序渐进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合理、全面的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在评价中,应以小组作为基本单位来进行,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教师还要丰富评价手段,转变评价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评价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更多的评价权还给学生。点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可以采取小组内相互点评、小组间互相点评、个人自由点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有机结合的方式。学生特别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所以教师要发挥正面评价的作用,正面引导学生。比如:材料一国家为什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1-4小组在汇报自己小组的答案时,他们的答案分别是:1组认为人口问题是我国全局性问题;2组认为人口问题的长期性问题;3组认为人口问题是战略性问题;4组认为人口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增缓趋缓。教师评价时要给予充分肯定,及时表扬,同时也要指出欠缺的地方。由于各小组没有从根本上把握好人口问题的根本所在,没有认识到我国人口结构已发生变化,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所以他们的答案是零散的、表面的,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教师在评价时要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全面把握知识联系,形成对该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让知识在探讨中得到升华。
(三)合作展示,拓展延伸
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已经基本掌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让学生课后合作完成教材P80拓展空间内容,出一期向社区居民宣传土壤保护的黑板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执行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组合作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大胆实践课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力,使学生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学会合作与交流,保持小组合作学习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