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饮料瓶换零食引发的思考

来源 :天津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nqu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发生在学校运动会观众区的一幕:在运动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有同学跑过来对我说:“老师,咱们班的三个同学去操場栏杆外的小摊上买零食了。”对于10岁的孩子来说买一些零食也是情理之中,虽然学校不提倡在运动会中带零食,但当时我也没太过在意,只是让同学把他们叫回来。
  可是随后一个同学补充了一句“老师,他们是拿饮料瓶换的”。听到这一句使我一愣,瞬间我意识到这件事性质有点不一般了,我必须尽快了解一下详情。我把那三个孩子叫到了一旁,我就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经过三个同学的陈述和同学们的补充,事实真相还原了。原来他们在看到观众区凳子边扔了一些已经喝光的空饮料瓶时,突然意识到可以将它们收集起来,去卖零食的阿姨那里换喜欢吃的零食。于是他们开始行动起来了,一开始只是去捡一些空的饮料瓶换一些小零食,后来就慢慢发展为将同学们没有喝完的饮料瓶也偷偷拿走了……这件由饮料瓶换零食吃的事情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我认为究其根源来说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出了问题。
  事情发生在正在上三年级的小学生身上,虽然是个例,不能代表全体,但是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孩子们的一生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这一阶段,那么对于学生的人生的发展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这件事发生之前,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虽然是重点师范专业毕业,但其实对教书育人、德育等概念只停留在文字理论上,对于学生们的道德精神建设并未投入足够的重视,总是觉得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是由家庭方面密不可分的,更多是家长的职责。但这件事发生后让我深深反思,努力转变自己的观念,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以及行为规范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使孩子们的行为规范得到正确引导,真正地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双重职责。
  这些“00后”甚至“10后”的孩子们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从小备受宠爱,有的家长甚至会过度溺爱孩子,这必将会使这些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对于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他们也没有清晰的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就更应该培养孩子做一个正直的人,教会学生在没有经过他人允许的情况下随便拿走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错误的,使孩子们深刻认识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始终让蝇头小利思想远离自身。 我们可以允许孩子犯错,但是一定不能任由他们的不良习气蔓延,不能让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在运动会结束后我特意召开了以道德行为为主题的班队会,在班队会中我给学生们介绍了道德行为规范观念,这不仅仅只是一次主题班队会可以彻底解决的问题,应在点点滴滴中渗透给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这样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使学生实现知行统一才是我的目标。为此,我从捡饮料瓶事件发生后就着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待人接物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 这一点是最困难并且烦琐的,因为孩子们思想上能够认识到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但行动上又是另一回事。
  为使同学们成为知行统一的人,我开始紧抓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我首先从创建文明的班级环境开始,因为班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行为,一个班级的“班风”是整个班集体的全体成员学习、生活、文明道德等各种观念凝聚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是同学愿意自觉遵守的信条,共同执行的准则,也是教育学生的巨大力量。只有一个班级的班风“正”了,才会让学生们“近朱者赤”,形成良好规范。“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特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了学校的一日常规,并共同讨论常规制定的必要性,然后在校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制定并投票通过了切实可行的本班班规。具体包括更细化更易操作的路队、课前准备、上课、课间礼仪、大课间做操跑操、眼保健操等行为规范具体要求。
  于此同时,我为了培养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再次将全班同学分成了6人小组,分好组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班规,在两周的适应期间进行常规养成、文明礼仪教育,注重让学生明确事情应该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常规、礼仪等深深地烙印在学生在头脑中。在执行班规后设立奖惩评价制度,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每周综合评价,也对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班里的同学一点一点地蜕变,学生们越来越有礼貌,他们爱班级,守纪律,而且能够努力学习,好的班风已初步形成。我更希望学生能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由“他律”发展为“自律”。
  那么,如何从“他律”发展为“自律”呢?我觉得需要树立榜样。榜样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小学生而言,身边的榜样人物更是容易让学生将较难理解的抽象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形象化、具体化。在班级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我更是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模仿的特点,引导学生向榜样学习。在两周的适应期后进行小组评比,评选出常规、礼仪、助人为乐等小组及先进个人,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在每周的综合评比中,我会特意评选出两名花儿少年,花儿少年都是由同学们推选出来的,他们是行为规范、礼貌礼仪较为出色的学生代表。花儿少年的照片会展示到班级门口的信息栏中,既可以让花儿少年本身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对于喜欢模仿的学生们来说更是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端正了学生的态度,也使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得以进一步展开。
  在实施榜样教育中,教师也必须以身作则,学生比较容易模仿的对象中一定有教师,教师的思想、行为和对待事物的态度,都将直接影响学生想法和做法。为了能让班级中的同学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我下定决心要树立尽可能完善人格形象,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努力激励全班所有同学,我深信教师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
  例如:坚持使用文明用语,不讥讽、讽刺任何人;拾金不昧,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据为己有;勇于承认错误,不推诿;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等。并结合身边的时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礼仪等教育。使教师和新闻报道中的真实人物中值得同学们学习的行为慢慢浸润孩子的心灵,从而影响学生们自身的行为。
  对于上述措施,班级的各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训练只靠在校期间及教师单方面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在此事件发生后充分利用每学年学校组织的两次集体家长会,对家长们如何进行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希望家长在家中注意自身的一言一行,请各位家长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以身作则,并邀请多位花儿少年家长在家长会中、微信群中介绍家教经验,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们能够掌握基本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使家长朋友们可以在课下有针对性地配合教师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时也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加强家校联系,随着家长与教师密切沟通,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起了一定的督促作用,现在班里同学的正确行为规范、价值观的树立和家长们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
  现在回想起来,饮料瓶换零食事件的发生刚开始带给我的是一些负面的影响,可是如果不是这件事情的出现,就不会让我认识到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不会有我与全班同学众志成城纠正自身的决心。“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现在的那三名同学进步都非常大,有一名同学已经被评选为班级的花儿少年,也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我一定要将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坚持下去,深信它会带给我和同学们一个不一样的未来。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小引] 一幅图画,就是一个世界,一种情感,一种意蕴。运用联想和想像,悟出一幅图画的意义,也就读懂了社会,体味了美感,升华了意境。正因如此,图画拓展型话题作文是一种新型的
我是贵刊的老读者,我和念中学的儿子都受益非浅,假如要我对贵刊挑剔,没有多少挑剔的了,只想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一、“出墙红杏”栏目数量显得少些,用两篇文章为宜,并请作
概述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就是要求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和发展”。况且,在我国全面推行的素质教育,其内涵毫无疑问地包含了“学会生存和发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教学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当前初中体育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低、对学生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学内容单
进入新世纪,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实施一系列强而有效的举措,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教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为实现体育教育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教育的发展丰富了体育文化的内涵。体育文化所覆盖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身体素质、精神文化,而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核心素养。篮球作为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在运动文化活动中产生了辐射性影响,是现代体育文化的主要构成之一。而课程资源作为体育教学
概说关系类考场作文,旨在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准确性、严格性和创造性,对于促进和培养中学生的能力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平时的作文训练,尤其是中、高考作文考查
蝉从泥土中爬出的蝉蛹,样子很丑。从土中钻出来,一经伸爪抓牢树的根部,便开始了艰难的攀高之旅。中途蜕掉丑陋的皮,便露出美丽的纱翅。它的本能就是攀到高枝,然后便开始声震
2005年初,笔者在北京参加了北大青鸟教师培训班,学习的内容是C#。之后,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了更为深广的理解,本文笔者就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以与
语言教学重在学以致用,对于英语课程尤为重要,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整个英语教学的核心目标。随着新型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微课应运而生,在初中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微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课程的教与学的活动由传统的单调、枯燥转变为形象、生动。微课全面地串联起英语教和学,既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效果,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微课丰富的资源,充分提高了整体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
“故事”历来是语文课程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无论是作为典故的解释,《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还是现在通常所说的故事,真实的(生活中存在)或虚构的(文学作品中呈现)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它都有个共同的特点,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基于“故事”自身的“魅力”,因而它能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我们的课外阅读出版物也能迎合读者口味,基本以故事为主。本文现把我发现的一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