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識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能联系学生实际,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计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其快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练习的设计要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钟面激趣,引发冲突
谈话引入:上新课前,老师想请你欣赏一首儿歌,猜一猜,歌里唱的是什么生活用品?
创造冲突:都是9时,有的人在上课,有的人在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指出:一天里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像这样,在时刻的前面加上时间词来计时的方法就是普通计时法。
设计意图:视频中的儿歌能引发学生对钟面时间的记忆。通过提问“不同的9时,你在做什么”引发冲突,能帮助学生自然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计时法。
2.认识24时计时法
(1)引入24时计时法
出示“六一”活动时间表,要求学生读一读。
提问:钟面上只有1~12这些数字,怎么会有13时呢?
交流:13时就是下午1时。这个13时的前面有上午或下午吗?这是一种新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即24时计时法。
(2)认识0时
交流:一天的开始就是0时,生活中我们也称作凌晨0时。0时的时候时针指着12,所以凌晨0时也就是晚上12时。
提问:这个时候你在干吗?新的一天就是在我们的睡梦中开始的。
设计意图:运用新年晚会倒计时年、月、日、时、分、秒同步变化的片段,能为学生了解夜里12时与0时、24时的关系提供直观材料,促进表象的建立。
(3)时针走第一圈,一天中的第一个12小时
谈话:一起跟着时间的脚步走一走(如图1)。现在是凌晨0时,这个时刻用24时计时法就记作0时。
提问:时间脚步匆匆,现在是什么时刻?(凌晨1时)从0时到1时经过了几个小时?
交流:我们用一个长方形的彩条表示1个小时。时间悄悄走过,夜色渐渐褪去,太阳公公出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刻?(上午8时,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8时)
提问:从0时到8时经过了几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上课)
交流:太阳越升越高,上午的学习结束了。现在是什么时刻?(中午12时)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12时。这个时候你在干吗?(吃午饭)
提问:从0时到12时,时针绕着钟面正好转了一圈,这一圈是几个小时?
设计意图:用微课动画完整播放1天的时间流逝,其后配有天空变化色,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天的开始、半天及一天的结束。从0时到中午12时,时针正好转完一圈,这是一天中的第一个12小时,也就是一天的凌晨和上午。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对这部分时间的记录数字是相同的,只相差了一个时间词。
(4)时针走第二圈,一天中的第二个12小时
提问:一天结束了吗?接下来时针开始走第几圈了(如图2)?
追问:12时又过了一个小时,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1时)
引导:从0时到13时一共经过13个小时,所以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13时。
交流:时间继续走,天渐渐暗了,现在是什么时刻?(晚上8时,第二圈的8时)从0时到晚上8时一共经过了几个小时?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时间还在继续走,现在是什么时刻?(24时,也就是晚上12时)
质疑:如果接着走,还有25时、26时吗?
小结:一天只有24个小时。到了24时,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第一天的24时就是第二天的0时。
设计意图:视频中,时针每走一大格,就表示过了一个小时,而外圈的数从13开始每次加1。13时到24时表示的是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这样能让学生非常形象地体验24时计时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发现内圈的数字与外圈的数字差12,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换算。
(5)24时计时法小结
小结:从微课中可以直接看出,时针一天绕着钟面转了2圈。第一圈是从0时到12时,表示一天中的凌晨和上午;第二圈是从12时到24时,表示一天中的下午和晚上。
引导: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6时、8时、11时呢?第一圈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只需要把时间词去掉就可以了。
交流:把第二圈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只需要加上合适的时间词,数字减去12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比,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种计时法的区别,还能通过比较探究出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3.练习巩固
①“六一”节目单上的时刻,你能变成普通计时法吗? ②时间宝宝迷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嗎(如图3)?
③帮东东解决时间问题:
A:从公交站牌上(如图4)你能知道这辆车的服务时间吗?谁能说说服务时间是从上午几时到晚上几时几分?
B:东东在儿童乐园玩了一上午,中午12时到达了图书馆,观察图书馆的借书时间(如图5),你觉得他能借到书吗?下午几时到达图书馆比较合适呢?他如果中午12时到达,还要等多长时间?
C:东东终于借到了自己喜欢的《时间大全》,他看到了这样一幅画(如图6),你能帮他在钟面上画好时针吗?
4.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24时计时法,希望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了解时间、珍惜时间、会用时间的好孩子。最后,时间老人让我带给你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六一”活动时间表带出下午1时和13时的关系,引入24时计时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理解了24时计时法后,学生进行了交流,明确了在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的许多地方,体验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经历一天的24小时,让学生深刻体会
本节课注重发挥课件直观演示的作用,加强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形象,让学生在观察一天24小时的变化中形象地了解了24时计时法的含义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等,且印象深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自己探索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换算就轻而易举了。
设计亮点
1.巧设冲突引思考
本课伊始,我们设置了一个情境冲突:都是9时,有的人在睡觉,有的人在上课,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一天中两个9时的理解,顺理成章地认识了生活中的普通计时法。同时,通过“六一”节目单上的13:00,引出了另一个常见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2.直观演示启探索
我们运用新年晚会倒计时年、月、日、时、分、秒同步变化的片段,为学生了解夜里12时与0时、24时的关系提供了直观材料,促进了表象的建立。播放“1天的时间流逝”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天的开始、半天及一天的结束,既突破了本课难点,又抓住了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的契机。
3.抽象概括促应用
时间轴具体形象,能让学生在比较、交流的基础上自主感悟两种计时法的异同以及转化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感性向理性提升。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識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能联系学生实际,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24时计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其快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练习的设计要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重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在探索、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钟面激趣,引发冲突
谈话引入:上新课前,老师想请你欣赏一首儿歌,猜一猜,歌里唱的是什么生活用品?
创造冲突:都是9时,有的人在上课,有的人在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指出:一天里有两个9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像这样,在时刻的前面加上时间词来计时的方法就是普通计时法。
设计意图:视频中的儿歌能引发学生对钟面时间的记忆。通过提问“不同的9时,你在做什么”引发冲突,能帮助学生自然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计时法。
2.认识24时计时法
(1)引入24时计时法
出示“六一”活动时间表,要求学生读一读。
提问:钟面上只有1~12这些数字,怎么会有13时呢?
交流:13时就是下午1时。这个13时的前面有上午或下午吗?这是一种新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即24时计时法。
(2)认识0时
交流:一天的开始就是0时,生活中我们也称作凌晨0时。0时的时候时针指着12,所以凌晨0时也就是晚上12时。
提问:这个时候你在干吗?新的一天就是在我们的睡梦中开始的。
设计意图:运用新年晚会倒计时年、月、日、时、分、秒同步变化的片段,能为学生了解夜里12时与0时、24时的关系提供直观材料,促进表象的建立。
(3)时针走第一圈,一天中的第一个12小时
谈话:一起跟着时间的脚步走一走(如图1)。现在是凌晨0时,这个时刻用24时计时法就记作0时。
提问:时间脚步匆匆,现在是什么时刻?(凌晨1时)从0时到1时经过了几个小时?
交流:我们用一个长方形的彩条表示1个小时。时间悄悄走过,夜色渐渐褪去,太阳公公出来了,现在是什么时刻?(上午8时,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8时)
提问:从0时到8时经过了几个小时?这个时候我们在做什么?(上课)
交流:太阳越升越高,上午的学习结束了。现在是什么时刻?(中午12时)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12时。这个时候你在干吗?(吃午饭)
提问:从0时到12时,时针绕着钟面正好转了一圈,这一圈是几个小时?
设计意图:用微课动画完整播放1天的时间流逝,其后配有天空变化色,能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天的开始、半天及一天的结束。从0时到中午12时,时针正好转完一圈,这是一天中的第一个12小时,也就是一天的凌晨和上午。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对这部分时间的记录数字是相同的,只相差了一个时间词。
(4)时针走第二圈,一天中的第二个12小时
提问:一天结束了吗?接下来时针开始走第几圈了(如图2)?
追问:12时又过了一个小时,现在是什么时刻?(下午1时)
引导:从0时到13时一共经过13个小时,所以24时计时法把这个时刻记作13时。
交流:时间继续走,天渐渐暗了,现在是什么时刻?(晚上8时,第二圈的8时)从0时到晚上8时一共经过了几个小时?
当我们睡觉的时候,时间还在继续走,现在是什么时刻?(24时,也就是晚上12时)
质疑:如果接着走,还有25时、26时吗?
小结:一天只有24个小时。到了24时,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所以第一天的24时就是第二天的0时。
设计意图:视频中,时针每走一大格,就表示过了一个小时,而外圈的数从13开始每次加1。13时到24时表示的是从下午1时到晚上12时,这样能让学生非常形象地体验24时计时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发现内圈的数字与外圈的数字差12,并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换算。
(5)24时计时法小结
小结:从微课中可以直接看出,时针一天绕着钟面转了2圈。第一圈是从0时到12时,表示一天中的凌晨和上午;第二圈是从12时到24时,表示一天中的下午和晚上。
引导: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6时、8时、11时呢?第一圈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只需要把时间词去掉就可以了。
交流:把第二圈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只需要加上合适的时间词,数字减去12就可以了。
设计意图: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对比,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种计时法的区别,还能通过比较探究出两种计时法的转换方法。
3.练习巩固
①“六一”节目单上的时刻,你能变成普通计时法吗? ②时间宝宝迷路了,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嗎(如图3)?
③帮东东解决时间问题:
A:从公交站牌上(如图4)你能知道这辆车的服务时间吗?谁能说说服务时间是从上午几时到晚上几时几分?
B:东东在儿童乐园玩了一上午,中午12时到达了图书馆,观察图书馆的借书时间(如图5),你觉得他能借到书吗?下午几时到达图书馆比较合适呢?他如果中午12时到达,还要等多长时间?
C:东东终于借到了自己喜欢的《时间大全》,他看到了这样一幅画(如图6),你能帮他在钟面上画好时针吗?
4.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24时计时法,希望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了解时间、珍惜时间、会用时间的好孩子。最后,时间老人让我带给你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教学反思
1.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通过“六一”活动时间表带出下午1时和13时的关系,引入24时计时法。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在理解了24时计时法后,学生进行了交流,明确了在生活中运用24时计时法的许多地方,体验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2.经历一天的24小时,让学生深刻体会
本节课注重发挥课件直观演示的作用,加强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形象,让学生在观察一天24小时的变化中形象地了解了24时计时法的含义及其与普通计时法的换算等,且印象深刻。有了这样的基础,学生自己探索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换算就轻而易举了。
设计亮点
1.巧设冲突引思考
本课伊始,我们设置了一个情境冲突:都是9时,有的人在睡觉,有的人在上课,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引发学生对一天中两个9时的理解,顺理成章地认识了生活中的普通计时法。同时,通过“六一”节目单上的13:00,引出了另一个常见的计时法——24时计时法。
2.直观演示启探索
我们运用新年晚会倒计时年、月、日、时、分、秒同步变化的片段,为学生了解夜里12时与0时、24时的关系提供了直观材料,促进了表象的建立。播放“1天的时间流逝”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知一天的开始、半天及一天的结束,既突破了本课难点,又抓住了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的契机。
3.抽象概括促应用
时间轴具体形象,能让学生在比较、交流的基础上自主感悟两种计时法的异同以及转化规律,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由感性向理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