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课题主要探讨如何在初中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研究内容包括:首先,阐释“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其次,揭示“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重大意义;再次,探讨“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最后,探索“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 初中生 思政课 路径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一)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悉心呵护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我们国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因为经济的损失可以弥补,但生命只有一次。国家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生命,从婴儿到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悉心的保护。
(二)举国同心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把自己活成了英雄的样子,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人民是国家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三)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这种舍生忘死的牺牲,显现出无私付出、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逆行者和坚守者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守护众生,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四)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展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的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
(五)命运与共
生命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中国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以行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为初中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增强,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
初中思政课程基本理念提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深深的影响了学生们的生活,解决由此带来的困惑,是初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做的。教材中的许多案例都已过时,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不强,不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由于生活是时时更新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疫情期间出现了许多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为初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思政教师应对这些案例深入挖掘,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趋势下,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逐渐深入,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教师也应该针对此来进行教学。如在疫情通报中隐去与患者相关的个人信息的做法,在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达成了平衡,教师可以在教授公民权利时结合相关案例来说明。
(二)为初中生爱国情怀的涵养,提供生动的教学资源
中学时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需要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个人都是这场行动的参与者。面對疫情,少数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将新冠肺炎病毒称之为“中国病毒”,以此来栽赃嫁祸中国。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了赢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一定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的投入战疫中。抗疫期间,中国的制度优势得以显现,如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和第一时间研制出新冠肺炎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等等,许许多多的举措让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斗,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
(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无数的先进典型人物都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使学生更明白作为个人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我们被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们而感动,被国家的强大和担当而感到安全和幸运,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只有人人践行,这个社会才会更美好。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课堂教学”路径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既充实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初中思政课教材,将“伟大抗疫精神”吸收并融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抗疫视频、数据图片、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推动“伟大抗疫精神”进课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使教学环节之间具有逻辑性。同时每个学生都是抗疫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讲述关于自己的抗疫故事。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进行教学,才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并且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中,整体设计来落实初中思政课核心素养。 (二)“课外活动”路径
初中思政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可以在学校中举行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朗诵活动、征文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这些活动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伟大抗疫精神”,学习和实践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二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访身边的抗疫英雄和抗疫志愿者们,听他们讲抗疫故事和个人感受,通过亲自接触身边的这些具有正能量的人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并要求整理和撰写采访报告来为此次的采访做总结。三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认同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抗疫期间基层工作者们的工作内容和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主题讲座”路径
通过开展“伟大抗疫精神”主题讲座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疫情发展的时间线。一是向学生讲述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陈薇、张文宏等为代表的抗疫典型人物,来激励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二是可以邀请曾驰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为学生讲述来自抗疫的一线故事,使学生深入体会抗疫斗争的不易与艰辛,以此更好的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三是以“抗疫无国界”为主题来讲述中国的大国担当,在疫情期间积极主动的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并且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资助,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并且感受到全球抗疫是命运与共的,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道德与法治”课《敬畏生命》内容为例
(一)《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这一课通过阐述“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个内容,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情景体验法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亲身体验中真正理解敬畏生命等内涵。
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为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在能力目标层面为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在知识目标层面为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本课教学重点设为生命至上;难点设为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导入环节运用视频导入,内容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英雄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深切缅怀、祭奠抗击新冠肺炎牺牲的英雄和逝世同胞?教师总结: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出示材料: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遭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展开了一场生命大救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神速”建成,社会各界纷纷捐赠物资,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这场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和回答。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图片。以及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医务工作者身上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广大医务人员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习近平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奋战在最前线,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被称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搜集并了解更多“新时代最可愛的人”的感人故事,并且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什么钟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教师总结: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因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最后回归学生本体,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思考自己的生命选择,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使命。并引用“世间最大事,莫过于生死!”呼吁学生不畏惧生命的短暂,向死而生,激发情感,升华主题,结束课堂。
(二)《敬畏生命》实施过程
运用疫情期间的相关事例来设计问题,从新课导入到新课讲授和作业小结的各个环节融入疫情期间的相关内容。精心选取课堂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敬畏生命》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不但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感受到生命是神圣崇高的,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欢.思政课弘扬抗疫精神的四个着力点[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33(01):124-128.
[2]廖敏伶.上好抗“疫”斗争这堂爱国主义思想政治课[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64-67.
[3]王咏梅.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共产党员(河北),2020(22):35-36.
[4]苑素梅,亓萌雪.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4):107-114+124.
[5]王丹丹.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路径选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92-93+96.
[6]王璐,李姝睿.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路径探析[J].青海教育,2020(Z2):34-36.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1yjs041
作者简介:张媛,1997.10.11,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在读研究生,合肥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关键词:“伟大抗疫精神” 初中生 思政课 路径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
“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一)生命至上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悉心呵护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我们国家实施了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因为经济的损失可以弥补,但生命只有一次。国家不放弃任何一个人的生命,从婴儿到老人,从在华外国留学生到来华外国人员,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悉心的保护。
(二)举国同心
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把自己活成了英雄的样子,铸就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防线。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内生动力,人民是国家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三)舍生忘死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这种舍生忘死的牺牲,显现出无私付出、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逆行者和坚守者们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守护众生,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四)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实施科学举措,展现了中国人民崇尚科学的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
(五)命运与共
生命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大道不孤,大爱无疆。中国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不仅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中国以行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为初中思政课教学时效性的增强,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
初中思政课程基本理念提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深深的影响了学生们的生活,解决由此带来的困惑,是初中思政课教师需要做的。教材中的许多案例都已过时,与学生生活的链接不强,不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共鸣。由于生活是时时更新的,教学也应与时俱进。疫情期间出现了许多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为初中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思政教师应对这些案例深入挖掘,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趋势下,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逐渐深入,根据生活环境的变化,教师也应该针对此来进行教学。如在疫情通报中隐去与患者相关的个人信息的做法,在公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达成了平衡,教师可以在教授公民权利时结合相关案例来说明。
(二)为初中生爱国情怀的涵养,提供生动的教学资源
中学时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需要继承和创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浓厚氛围。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场实实在在的行动,每个人都是这场行动的参与者。面對疫情,少数国家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将新冠肺炎病毒称之为“中国病毒”,以此来栽赃嫁祸中国。思政课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为了赢得疫情阻击战的胜利,一定要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团结一心的投入战疫中。抗疫期间,中国的制度优势得以显现,如十天建成火神山医院和第一时间研制出新冠肺炎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等等,许许多多的举措让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战斗,进一步坚定了制度自信。
(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新时代的精神动力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无数的先进典型人物都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使学生更明白作为个人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历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我们被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们而感动,被国家的强大和担当而感到安全和幸运,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只有人人践行,这个社会才会更美好。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勇立潮头。在这场同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伟大抗疫精神”。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一)“课堂教学”路径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既充实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初中思政课教材,将“伟大抗疫精神”吸收并融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以抗疫视频、数据图片、语言文字等多种形式呈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推动“伟大抗疫精神”进课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安排,使教学环节之间具有逻辑性。同时每个学生都是抗疫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多方面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讲述关于自己的抗疫故事。教师只有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进行教学,才能够更好的被学生所理解。并且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中,整体设计来落实初中思政课核心素养。 (二)“课外活动”路径
初中思政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可以在学校中举行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朗诵活动、征文大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这些活动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而且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领悟“伟大抗疫精神”,学习和实践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二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采访身边的抗疫英雄和抗疫志愿者们,听他们讲抗疫故事和个人感受,通过亲自接触身边的这些具有正能量的人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并要求整理和撰写采访报告来为此次的采访做总结。三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中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其中,认同在服务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习抗疫期间基层工作者们的工作内容和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
(三)“主题讲座”路径
通过开展“伟大抗疫精神”主题讲座的形式,带领学生回顾疫情发展的时间线。一是向学生讲述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陈薇、张文宏等为代表的抗疫典型人物,来激励学生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二是可以邀请曾驰援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为学生讲述来自抗疫的一线故事,使学生深入体会抗疫斗争的不易与艰辛,以此更好的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三是以“抗疫无国界”为主题来讲述中国的大国担当,在疫情期间积极主动的与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向有需要的国家派遣医疗专家团队,并且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向国际社会提供防疫物资资助,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情感并且感受到全球抗疫是命运与共的,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的实践探索——以“道德与法治”课《敬畏生命》内容为例
(一)《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敬畏生命》这一课通过阐述“生命至上”“休戚与共”两个内容,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情景体验法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亲身体验中真正理解敬畏生命等内涵。
教学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为认识到生命价值高于一切,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在能力目标层面为能够以恰当的方式珍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善待身边的人。在知识目标层面为懂得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本课教学重点设为生命至上;难点设为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导入环节运用视频导入,内容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牺牲英雄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发布公告,2020年4月4日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在此期间,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全国停止公共娱乐活动。4月4日10时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深切缅怀、祭奠抗击新冠肺炎牺牲的英雄和逝世同胞?教师总结: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出示材料:新冠肺炎疫情是我国遭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重要指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展开了一场生命大救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神速”建成,社会各界纷纷捐赠物资,都向着同一个目标,只为托起每个生命的希望。这场疫情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心弦。对此,你的感受是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认真思考和回答。教师总结: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时,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时,我们又体会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向“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勋章奖章图片。以及自2018年起,将每年的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请学生小组讨论:这些医务工作者身上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国家为什么要设立“中国医师节”?这个节日对每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他们身上体现的是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敬畏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国家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同时也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教师出示图片和材料: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党中央将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广大医务人员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挽救生命,习近平称赞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84岁高龄的钟南山再次奋战在最前线,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被称为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同学们可以在课下搜集并了解更多“新时代最可愛的人”的感人故事,并且思考:党和国家为什么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什么钟南山等人被人们称为“最美逆行者”?教师总结: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被称为“最美逆行者”,因为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最后回归学生本体,从学生出发,从生活出发,思考自己的生命选择,正确处理与他人、社会、人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使命。并引用“世间最大事,莫过于生死!”呼吁学生不畏惧生命的短暂,向死而生,激发情感,升华主题,结束课堂。
(二)《敬畏生命》实施过程
运用疫情期间的相关事例来设计问题,从新课导入到新课讲授和作业小结的各个环节融入疫情期间的相关内容。精心选取课堂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敬畏生命》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学习,不但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感受到生命是神圣崇高的,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与追求。
参考文献
[1]王欢.思政课弘扬抗疫精神的四个着力点[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1,33(01):124-128.
[2]廖敏伶.上好抗“疫”斗争这堂爱国主义思想政治课[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4):64-67.
[3]王咏梅.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J].共产党员(河北),2020(22):35-36.
[4]苑素梅,亓萌雪.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路径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4):107-114+124.
[5]王丹丹.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及路径选择[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7):92-93+96.
[6]王璐,李姝睿.抗疫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路径探析[J].青海教育,2020(Z2):34-36.
“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1yjs041
作者简介:张媛,1997.10.11,女,汉族,浙江省杭州市,在读研究生,合肥师范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