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D理论的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地理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鄂西“一江两山”为案例,基于UbD理论设计高中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从确定预期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教学体验与教学活动三阶段建构研学课程,设计指导学生的研学实践活动,并将UbD理论所倡导的“为理解而教”应用到高中地理研学旅行全过程,以期为研学课程设计与实施提供可操作路径。
  关键词:UbD理论;地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是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和旅游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1]。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首次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主张;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2016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2],将研学旅行上升到新的高度,把研學旅行作为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常态。研学旅行是学科课程的有机延伸,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基本理念中也提出要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综合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3],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开展研学旅行是应对挑战的一个突破口,它有助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和落地。研学旅行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相互交织,可以形成合力,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提供了有力的实施途径。核心素养在研学旅行中得到训练并且学生从中获得启迪,因此,研学旅行课程建设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UbD理论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1.UbD理论解析
  UbD(Understanding by Design)理论是由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提出的一种新型而系统的教学设计模式,其目标是“追求理解”。UbD理论所采用的评价先行是对目前课程教学设计的一种温和有序的重构,他从预期的目标出发,结合教学中的大概念、理解六侧面、基本问题、评估与反馈以及 WHERETO 等要素,进行逆向教学设计,确保学习手段和学习目标的统一性[4]。UbD理论将追求理解与对学习的认知研究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学生对目标的感知,同时这种逆向教学设计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它使课程设计能够具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UbD理论用于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适切性
  首先,在UbD理论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思维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根植于真实情境,并能够将地理原理和规律融入的研学旅行,是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倡导运用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方法在真实的环境下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培育地理实践力,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由此可见,地理核心素养与UbD理论教学具有异曲同工之处。首先,学生在整个学习体验过程当中,经历真实情境,完成具有挑战性和可能性的真实任务,从而在问题中成长。其次,UbD理论倡导“为理解而教”,从确定预期目标开始,到选定合适的评估证据,再到最后根据证据组织教学实践和教学活动,无一不围绕着最初所确定的目标进行,这些目标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学生对知识理解和能力发展,而追求理解的教学是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有学者提出研学旅行与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相互交织、相互依存,地理实践力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基础,研学旅行为地理实践力提供了实现路径和方法,地理核心素养以地理实践力为基础,通过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使学生能够理解人地关系,认同人地协调的意义,最终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观”。从这一层面而言,地理核心素养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的认知,这种认知也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正确观念。因此,二者所追求的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基于UbD理论内涵、特征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来看,UbD理论对于研学课程设计而言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3.研学旅行区域与线路选择
  研学旅行区域选定为湖北省鄂西三市(宜昌、神农架、十堰),以“山水”为主线进行线路设计。鄂西三市素有“灵山秀水”之称,长江穿三峡而过,其最大支流汉江也途径十堰。同时,这里还拥有中国四大道教名山的武当山和“华中屋脊”神农架。鄂西三市山水资源丰富,地形、植被多样,以山水为基础所形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造就了众多世界级的山水旅游资源,具备开展以“山水”为主线的研学旅行活动的条件。根据区域状况和地理研学需要,采用量化与质化的方法,选择三峡大坝、三峡人家、神农顶、大九湖、武当山等作为研学实践点,确定山水研学线路为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官门山—大九湖—板壁岩—神农谷—武当山。通过对鄂西“一江两山”进行山水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可为其他区域开展此类研学课程设计提供参考。
  二、UbD理论下的“一江两山”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策略
  1.明确研学目标,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地理实践力
  学习目标的确定,需要结合研学旅行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思维认知[5]。研学旅行课程将教师的教室教学转向室外,通过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地理原理进行考察、实验和调查地理现象,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地理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养成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和品质,以培养和提高地理实践力素养。
  2.创设问题情境,直观感知区域,提高区域认知思维
  区域认知是指能够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来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能力。研学旅行活动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进行,能够直观地感知区域内的环境特征,帮助学生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结合“一江两山”研学的实际情况,根据课标内容,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提出思考问题。如通过对区域内特有的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人口和聚落分布来引导学生思考,以问题为引导,通过直观的感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激发探究兴趣,将课堂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加以验证,吸引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更好感知区域环境,从而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3.制定教学方式,激发探究兴趣,培育综合思维能力
  综合思维是指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采用讲授法、个别指导法、启发法、研讨法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研学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运用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研学旅行课程不同于课堂教学,研学旅行把学生置于真实的环境中,课堂中的面向学生的讲授法不再实用,无法满足其心理需求,在这样的课程环境中,启发式教学无疑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在研学过程中逐步引导,比如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让学生在观察之后,引导其分析选址原因,在分析选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河流开发的条件。在研学过程中遇到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教师也可以采用研讨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研学过程中所制定的教学方式应以表现性任务为主,尽可能通过表现性任务来让学生表现自我,同时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走出课堂的研学旅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在研学过程中掌握分析地理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在观察分析、实践研究、综合思考和评估中,拓宽认知维度和宽度,最终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4.促进知识理解,深化人地协调观念,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所秉持的正确价值观念。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深入认识两者相互影响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科素养的核心。研学旅行通过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在真实情境中去认识和理解地理知识与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让教材内容飞出教材,变得更加鲜活,对于地理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好地形成人地协调观念。同时,在研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始终,UbD理论的逆向化研学课程设计以目标为导向,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研学课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围绕目标对问题进行思考,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最终学会知识、理解知识、提升观念、培养素养的目的。
  三、UbD理论下的“一江两山”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设计
  基于UbD理论模式,研学课程内容设计包括确定研学预期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教学活动与教学体验三方面,以此设计鄂西“一江两山”研学旅行课程内容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基于UbD理论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以理解为目标导向,通過合适的评估证据来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和理解知识,并以此设计相应的教学体验与教学活动。在该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达到最终理解的目的。因此,将UbD理论应用到研学旅行中,学生不仅可以将学、思、行真正结合起来,做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旅有所感、行有所成,而且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段玉山,袁书琪,郭锋涛,等.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J].地理教学,2019(05):4-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2016-12-19)[2021-03-05]. http://www. moe. gov. cn / jyb_xwfb /gzdt_gzdt / s5987 / 201612 / t20161219_292360. html.
  [3] 段玉山.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性质[J].地理教育,2017(02):4-5.
  [4] 格兰特·维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闫寒冰,宋雪莲,赖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5] 李盼盼.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研学旅行设计与实践案例[J].地理教育,2021(02):59-62.
其他文献
摘 要:理想课堂是为了使全校新生了解雁型梯队小组合作学习的理想状态而进行的展示课,以地理、生物和心理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授课,内容围绕苗家独特的文化符号,利用心理认同感推动雁型梯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采用雁型梯队角色分工的方法,使互相不认识的学生在未经彩排、无合作经验、没有相关学科基础知识铺垫的情况下,迅速实现全员参与、有序合作和深度思考。  关键词:雁型梯队;合作学习;理想课堂;学科融合  一、教学
期刊
摘 要:随着各版本高中地理新教材投入使用,对不同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各版本教材的优点,对优化教学很有价值。本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对高中地理不同版本教材的相同内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进行比较,具体分析不同教材在知识要素选取,起始要素、结点要素与要素之间形成关系异同及原因,有助于建构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提出教学设计要对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从不同知识要素选取以及要素间形成某种逻辑关系的
期刊
摘 要:人类社会在发展进程中始终面对洪水灾害问题,人—水—地的矛盾关系随着社会发展也在不断演进,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性也让洪水灾害的损失不断增加,为抵御高风险的洪水也让社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洪水向人类社会发出的警示,特别是面对2020年和2021年流域性、区域性洪水灾害的影响,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导向下,促进人—水—地的和谐与共生,使得水空间问题再次呈现。本文立足新时代国土空间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一、“河砂”试题设计  【命题背景】近几年,砂子作为建筑业的重要角色出现了几大转变:从源源不绝到“一砂难求”,从低调廉价到价格暴涨,从粗放滥采到禁令收紧。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不同,河砂的再生周期较长,巨量超采、盗采使得一些富集优质砂资源的河湖遭遇重创,千百年沉积下来的砂层迅速消失,造成环境巨变、河道塌陷、湿地消失、水体污染等危机。  【试题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河流众多
期刊
声场建模是水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声场模型多是2D或N×2D的形式,没有考虑水平偏转。实际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由于海水介质及边界条件的非均匀性而存在一定程度的三维效应。建立适用于实际环境的三维声传播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抛物方程进行三维声场建模,对亥姆霍兹根式进行高阶泰勒近似,保留三阶展开项,使用分裂-步进傅里叶(SSF)算法,以递推步进的方式计算声场。利用该模型计算海底斜坡环境、亚中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