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掌握语言迁移有助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积极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
关键词: 迁移 英语教学 作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教学,必须符合语言学的原理,只有符合语言学原理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因而作为英语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活动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迁移是学习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语言迁移作为一种迁移现象,历来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掌握语言迁移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兴趣,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果。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要素对另一种语言要素的影响,或是指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具体表现为,一种语言的语言要素对另一种语言的语言要素的影响,称为语间迁移,或同一语言内部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语内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和效果,语言迁移可以分为四种:顺向正迁移、逆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负迁移。语言迁移的产生不是自动的,要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年龄、认知结构、语言之间的相同成分、教师的有效指导、语言情景的相似性、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个性特征、元认知因素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产生。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都会对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迁移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促进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还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使学生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在英语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认识。而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就必须先理解母语的文化。如果不能对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效的比较,就不能发现两国文化的异同,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大脑里印象很深刻。母语的活动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当借助于汉语这个有效的工具,发挥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比较,增强两种语言的可辨识程度。比较的目的首先在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共同之处。一般说来,相同因素越多,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学习者学习时也越会感到容易、轻松。教师讲解这些内容时只要稍加指点即可。比较的目的其次在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别之处,以增强其可辨识程度。应该说,差异越大的地方,越是辨别程度强的地方,也正是教学之重点。
此外,要实行先行组织者策略。英语学习都是在母语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在原有语言认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语言的认识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识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新的语言的学习。所谓先行组织者,在英语学习中,就是指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来介绍的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相关联,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具体表现为,如果原有认知结构没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先行组织者可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形成固定点。
还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进行情景教学。在现代社会,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在于进行语言的交流,而进行语言交流必然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如果教学脱离情景,即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势必造成最初语言学习的情景与后来实际应用的情境的反差,造成迁移受阻。所以,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创设、利用情境因素,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以使语言迁移到达最大效果。
再有,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只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使用问题。学习者需在社交活动中理解、使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恰如其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他人交流。与此同时,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习者也可以学会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认知能力是逐渐提高的。为了使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更高的自觉性,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元认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教会他们不仅善于观察客体,还要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体察和分析。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对元认知会日益增强,对元认知客体的敏感性会日益提高,对认知活动的诸多策略也会日益熟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吕忠舌.清华外语教育论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迁移 英语教学 作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教学,必须符合语言学的原理,只有符合语言学原理的教学才可能是成功的教学,因而作为英语教师要使自己的教学活动遵循语言学的基本规律。迁移是学习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语言迁移作为一种迁移现象,历来是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掌握语言迁移的本质和规律,有助于在英语学习和教学活动中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兴趣,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果。语言迁移是指一种语言要素对另一种语言要素的影响,或是指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具体表现为,一种语言的语言要素对另一种语言的语言要素的影响,称为语间迁移,或同一语言内部语言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语内迁移。
根据迁移的方向和效果,语言迁移可以分为四种:顺向正迁移、逆向正迁移、顺向负迁移、逆向负迁移。语言迁移的产生不是自动的,要受到许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智力水平、年龄、认知结构、语言之间的相同成分、教师的有效指导、语言情景的相似性、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个性特征、元认知因素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指导有利于积极迁移的产生。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去概括总结,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或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都会对学生语言的学习和迁移产生良好的影响。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促进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还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以使学生理解语言的真正含义。在英语教学中,应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认识。而要正确理解异国文化,就必须先理解母语的文化。如果不能对母语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有效的比较,就不能发现两国文化的异同,也就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大脑里印象很深刻。母语的活动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我们的英语教学应当借助于汉语这个有效的工具,发挥母语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教师应当带领学生进行目的语和母语之间的比较,增强两种语言的可辨识程度。比较的目的首先在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共同之处。一般说来,相同因素越多,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学习者学习时也越会感到容易、轻松。教师讲解这些内容时只要稍加指点即可。比较的目的其次在于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别之处,以增强其可辨识程度。应该说,差异越大的地方,越是辨别程度强的地方,也正是教学之重点。
此外,要实行先行组织者策略。英语学习都是在母语基础上进行的,也就是在原有语言认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语言的认识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识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新的语言的学习。所谓先行组织者,在英语学习中,就是指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学生能懂的语言来介绍的一些引导性材料。这些引导性材料比学习材料更一般、更概括,而且与学习材料相关联,能充当新旧知识联系的桥梁,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定点。具体表现为,如果原有认知结构没有适当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先行组织者可补充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形成固定点。
还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切实进行情景教学。在现代社会,学习语言的终极目的在于进行语言的交流,而进行语言交流必然与一定的情景相联系。如果教学脱离情景,即单纯地学习语言知识,势必造成最初语言学习的情景与后来实际应用的情境的反差,造成迁移受阻。所以,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创设、利用情境因素,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以使语言迁移到达最大效果。
再有,在英语教学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机会。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活动,不只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使用问题。学习者需在社交活动中理解、使用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恰如其分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他人交流。与此同时,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学习者也可以学会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另外还要帮助学生发展元认知能力。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认知能力是逐渐提高的。为了使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更高的自觉性,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元认知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教会他们不仅善于观察客体,还要对自己的观察过程进行体察和分析。只要持之以恒,学生对元认知会日益增强,对元认知客体的敏感性会日益提高,对认知活动的诸多策略也会日益熟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吴友富.外语与文化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梁镛.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吕忠舌.清华外语教育论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