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讲故事”是历史教学的一项优良传统,在深化课改的背景下,可以引入优化“叙事”的技巧和方式将其发扬光大。这样一方面秉承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历史教学的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叙事优化;策略;有效性
一、 引言
对比历史节目《百家讲坛》曾经引发了全民关注,一度掀起学史、论史的热潮不难发现,《百家讲坛》的成功得益于王立群、易中天等学者开创的“机智幽默,妙趣横生,思维缜密,论从史出,推断严谨……”的“说史”新方式。也就是说,在深入研究某块历史领域的基础上,这些学者采用了最贴近观众需求的历史呈现方式——说故事的方式来串联展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二、 优化“叙事”的策略
(一) 确定“叙事”的内容
1. 研读《课标》,明确方向
《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与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研读,可以有效防止教师任意增减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要求,实现新课程倡导的“减负增效”。《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课,其基本要求是: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从课标来看,知识目标可定为“法西斯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认识法西斯专政、绥靖政策的危害,树立反对战争,追求正义、和平的观念”,这是在确定教学中叙事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的。
2. 了解学情,突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二战有所了解,但只停留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上,如珍珠港事件、希勒特等。对二战的缘起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本课的重点可定为“二战中欧洲策源地形成的原因”。不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战”和“《凡尔赛合约》”,在教学中既要和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形成历史事件间相互关联的逻辑思维,更要有新的突破点,使学生对历史有新更深入的理解。
3. 阅读资料,选取典型
进行历史叙事,教师心中必须先有“剧本”,材料是展示的道具,是学生“发现”历史的重要载体,但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且真假虚实难以明辨。选用的材料如果与主题无关,或过滥、虚假就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影响主题的深入。因此,必须要捕捉典型且相对权威的材料。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课,笔者就参考了几部历史经典作品: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创作《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美国现代史学家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和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等。
(二) 选择“叙事”的方式
1. 双线叙事,丰富史实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故事集中而紧凑。有的文章甚至出现兩条线索,使故事的内容显得丰富而又清晰。这种双线的叙事模式因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很早就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如《左传》《史记》 等就已灵活地运用双线结构。在《欧洲策源地的形成》一课中,笔者同样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奋斗》一书的成书过程,一条是一战后二战前的欧洲局势。双线进行平行叙事,至欧洲策源地形成时二者合二为一。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我的奋斗》一是为了设置悬念,以“世上最危险的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了制造冲突,从书的节选内容了解希特勒的思想,进而分析在现在看来如此荒谬的理论为何能在二战前的德国拥有市场,从而引发学生对二战背景的探究。这种双线叙事既丰富了史实,又营造出了历史的现场感,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深入历史,去真正体会历史当下德国人的疯狂和丧失理性皆是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的。
2. 以事带人,激活历史
历史中的人与事本就是相伴共生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往往只呈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涉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只有只言片语。而本课的人物希特勒更是特殊,他是历史中的“大反派”,他的所作所为推动了欧洲策源地的形成,最终促成了二战的爆发。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偏偏是学生极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只运用教材的史料进行教学所形成的人物显然太过脸谱化。如能将历史的叙事与历史人物相融合,必能呈现更多的细节,不仅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真实还原历史中的人与事。所以,在阅读了《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和《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的基础上,本课的叙事中笔者适度融入了希特勒在1939年之前的生平经历。将希特勒还原成普通的德国民众,从他的视角出发去感悟一战、经济危机带给德国的打击和绝望,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拥有置身于历史的现场感,更能对历史感同身受。
3. 借事说理,巧施德育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学生普遍反感生硬的说教,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于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移情”、“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方法形成情感的共鸣和道德的觉醒。将德育融入历史“叙事”便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如:本课的结尾:在归纳总结二战爆发原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能阻断战争悲剧发生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最后展示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通过反思式的结尾,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沉思,感悟维护世界公理、匡扶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巧妙地借助叙事的方式渗透德育。
三、 结语
笔者深知,优化历史教学中 的“叙事”绝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地、广泛地阅读史籍资料,并深入研究教材,将历史“叙事”与教材有效融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打磨,才能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7.
[2] 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历史教学,2009.
[3] 蔡永.用“悬念”引领学生走近历史现场.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4]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3.
作者简介:裘小娴,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叙事优化;策略;有效性
一、 引言
对比历史节目《百家讲坛》曾经引发了全民关注,一度掀起学史、论史的热潮不难发现,《百家讲坛》的成功得益于王立群、易中天等学者开创的“机智幽默,妙趣横生,思维缜密,论从史出,推断严谨……”的“说史”新方式。也就是说,在深入研究某块历史领域的基础上,这些学者采用了最贴近观众需求的历史呈现方式——说故事的方式来串联展现他们的研究成果。
二、 优化“叙事”的策略
(一) 确定“叙事”的内容
1. 研读《课标》,明确方向
《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与难度提出了具体要求,认真研读,可以有效防止教师任意增减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要求,实现新课程倡导的“减负增效”。《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课,其基本要求是: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从课标来看,知识目标可定为“法西斯上台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是“认识法西斯专政、绥靖政策的危害,树立反对战争,追求正义、和平的观念”,这是在确定教学中叙事内容时应充分考虑的。
2. 了解学情,突出重点
初中学生对二战有所了解,但只停留在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上,如珍珠港事件、希勒特等。对二战的缘起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本课的重点可定为“二战中欧洲策源地形成的原因”。不过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战”和“《凡尔赛合约》”,在教学中既要和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形成历史事件间相互关联的逻辑思维,更要有新的突破点,使学生对历史有新更深入的理解。
3. 阅读资料,选取典型
进行历史叙事,教师心中必须先有“剧本”,材料是展示的道具,是学生“发现”历史的重要载体,但历史材料浩如烟海,且真假虚实难以明辨。选用的材料如果与主题无关,或过滥、虚假就会影响目标的达成,影响主题的深入。因此,必须要捕捉典型且相对权威的材料。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课,笔者就参考了几部历史经典作品:美国历史学家约翰·托兰创作《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美国现代史学家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和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等。
(二) 选择“叙事”的方式
1. 双线叙事,丰富史实
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常常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故事集中而紧凑。有的文章甚至出现兩条线索,使故事的内容显得丰富而又清晰。这种双线的叙事模式因其独特的结构功能,很早就进入了历史学家的视野,如《左传》《史记》 等就已灵活地运用双线结构。在《欧洲策源地的形成》一课中,笔者同样设置了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奋斗》一书的成书过程,一条是一战后二战前的欧洲局势。双线进行平行叙事,至欧洲策源地形成时二者合二为一。在教学设计中引入《我的奋斗》一是为了设置悬念,以“世上最危险的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了制造冲突,从书的节选内容了解希特勒的思想,进而分析在现在看来如此荒谬的理论为何能在二战前的德国拥有市场,从而引发学生对二战背景的探究。这种双线叙事既丰富了史实,又营造出了历史的现场感,使学生随着情节的推进深入历史,去真正体会历史当下德国人的疯狂和丧失理性皆是有其复杂的时代背景的。
2. 以事带人,激活历史
历史中的人与事本就是相伴共生的。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往往只呈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涉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只有只言片语。而本课的人物希特勒更是特殊,他是历史中的“大反派”,他的所作所为推动了欧洲策源地的形成,最终促成了二战的爆发。这样一个极其复杂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偏偏是学生极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只运用教材的史料进行教学所形成的人物显然太过脸谱化。如能将历史的叙事与历史人物相融合,必能呈现更多的细节,不仅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能真实还原历史中的人与事。所以,在阅读了《从乞丐到元首:希特勒传》和《第三帝国的兴亡》等书的基础上,本课的叙事中笔者适度融入了希特勒在1939年之前的生平经历。将希特勒还原成普通的德国民众,从他的视角出发去感悟一战、经济危机带给德国的打击和绝望,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拥有置身于历史的现场感,更能对历史感同身受。
3. 借事说理,巧施德育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但学生普遍反感生硬的说教,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于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用“移情”、“设身处地”、“推己及人”的方法形成情感的共鸣和道德的觉醒。将德育融入历史“叙事”便能达到上述的效果。
如:本课的结尾:在归纳总结二战爆发原因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真正能阻断战争悲剧发生的关键环节在哪里?
最后展示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德国新教牧师马丁·尼莫拉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
通过反思式的结尾,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沉思,感悟维护世界公理、匡扶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巧妙地借助叙事的方式渗透德育。
三、 结语
笔者深知,优化历史教学中 的“叙事”绝非易事,需要教师不断地、广泛地阅读史籍资料,并深入研究教材,将历史“叙事”与教材有效融合,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反复打磨,才能让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7.
[2] 王德民.故事选择与意义生成.历史教学,2009.
[3] 蔡永.用“悬念”引领学生走近历史现场.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
[4] 何兆武.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史学理论研究,1996,3.
作者简介:裘小娴,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