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研究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h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特征,例如撤销主体的特殊性、撤销形式多样化、撤销的可选择性等特征。随后文章介绍了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种类,包括要约撤销权、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权、债务保全撤销权等类型,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合同法;撤销权;可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D9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3-0218-01
  作者简介:张琳(1983-),女,湖南会同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我国法律也越来越健全,法律的完善对于社会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合同法也相继诞生,同时在不断的完善中,本文就此出发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特征
  (一)撤销主体的特殊性
  撤销权的不同决定了行使撤销权的主体也有所不同,法律也对行使撤销权的相关主体进行了特殊的规定,因此我们在行使撤销权的过程中不能将其使用范围进行任意地扩大。比如在合同法中的第一百九十三条就提出了由于被赠与人的不良行为所导致赠与人失去民事行为能力或是赠与人死亡的情况,可以让赠与人的法定代理人和继承人进行赠予撤销的活动。在这条法律中提出的法定代理人和制定的继承人就是行使撤销权的特殊化主体,除此之外的任何人都没有权利行使撤销权。
  (二)撤销形式多样化
  行使撤销权的模式不是固定的,合同法中根据撤销权相关内容的有所不同提出了多种撤销形式。首先是通知的方式。也即是合同的制定者将合同内容传达给对方的行为。比如无权代理撤销权就应该在合同确认前,由相对人通过通知的形式将撤销权才传达出去。其次是仲裁的方式。当事人需要根据仲裁法的相关要求在发生纠纷前或是结束后,通过各种书面形式或是将合同中的指定的各种仲裁条款为基础最后达成仲裁请求的协议,并向相关的决策机构提出纠纷治理的请求。比如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误解,当事人就可以通过向仲裁的机构提出仲裁要求,并行使撤销权。最后就是诉讼方式。合同的当事人可以单方面向法院机构提出民事诉讼,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比如由于债务人无缘由地放弃到期债权,从而使债权人出现损失的情况,债权人就可以通过向法院提出申请来撤销债务人行为。
  (三)撤销的可选择性
  合同成立与否完全是由制定合同的当事人来自行决定的,在保证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法律给予合同制定者一定的自由,并且相关的行为不受其他个人、组织以及行政机关的干涉,如果不是十分重要的正当理由,就不能限制制定者的合同自由。撤销权同样也体现出一种自由的原则,相关权利人可以将法律规定作为基础,自由选择是否行使撤销权。法律也允许合同制定者在了解撤销事由后自行选择撤销权的行使或是放弃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二、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种类
  (一)要约撤销权
  在制定合同的过程中当要约到达被要约人手中时,就开始生效。为此如果想使要约的效力消失,只能通过将要约进行撤回的方式,这种形式就是要约撤销权。但也有例外的情况,那就是如果要约人通过其它的方式曾表明不能撤销要约或是规定了要约的期限,那么被要约的人就可以将要约认作是无法进行撤销的,同时已经以合同内容为基础进行了一定的准备活动的情况也是不能任意撤销的[1]。在行使要约撤销权的过程中,如果合同法在限定撤销权时间时没有用月或是年来进行表示,那么撤销要约的相关内容应该在被要约人提出承若通知前就传达到被要约人的手中。
  (二)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权
  效力待定合同就是虽然合同已经成立了,但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效力,同时也不能确定是否会发生效力,需要通过相关权利代表人的允许,合同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那么效力待定合同的撤销权可以体现为无权代理合同和被限制民事行为的相关人员所签订合同的撤销权[2]。权力负责人在追认这两种形式的合同之前,合同的相对人都可以行使撤销权,将其进行撤回。
  (三)债务保全撤销权
  在债务人进行了一系列财产处分的行为,并对债权人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时,债权人就可以对债务人的债务逃避等行为行使撤销权,将其进行撤销。合同法中的第七十四条记载了,由于债务人的无偿转让财产行为和放弃到期债权等行為而对债权人产生一定伤害的,债权人就可以依法向法院提出撤销债务人相关行为的请求。债务人通过不正当的低价转让,让债权人出现损失,并被人发现的情况,债权人也可以向法院提出撤销债务人行为的请求。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限应该是在债权人了解撤销事由的当日开始,直到一年后的同一日期。如果债权人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无从得知撤销的事由,那么债权人可以在债务人发生财产处分行为的当日开始计算,并在五年之内行使撤销权都是有效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撤销权在合同法中正在被不断完善,合同法中的关于撤销权利的完善为依法行使撤销权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据。撤销权在合同法中的完善,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有效控制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秩序。
  [ 参 考 文 献 ]
  [1]赵鸿江.关于合同法中的撤销权研究[J].法制博览,2018(11):111.
  [2]汤丽馨.浅谈合同法中债权人的撤销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十多年福建沿海农村地区的跨境移民群体开始踏上发展中国家进行谋生创业。采用问卷与访谈方法,对这个群体走出国门、居留、就业、发展、纳税、汇款、面对治安问题、融入当地等方面的非常规适应策略进行分析。运用社会学理论,对累积因果关系与持续性家族式移民,社会“失范—机会”结构与非常规的适应策略,社会控制理论与华人被害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我国政府应关注并引导这个海外群体,使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积
摘 要:我国的意定监护制度最早是在2015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时针对60岁以上老人设定的,随后在2017年实施的《民法总则》将意定监护的适用人群扩大至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此确立了我国的意定监护制度。在意定监护中,被监护人选任监护人时可以与监护候选人协商,双方就建立监护关系达成协议,即由双方签订意定监护协议。意定监护协议并非法定公证事项,但由于法律规范欠缺及公证机构自身优势,意
摘 要:本文主要选取了艾滋病和精神疾病,讨论了医学上禁止结婚疾病的人在不同国家婚姻法上的不同要求。对于艾滋病,主要详细解释了传统与现代婚姻观念的转变过程与不同的内容,并给出了现代医学对于艾滋病的治愈现状,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不应禁止艾滋病人结婚的理由。对于精神病人,本文先概述了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司法鉴定,给出各国的法律条文,最后阐述了相应观点。  关键词:婚姻法;现代婚姻观;艾滋病;精神疾病  
摘 要:《刑法修正案(九)》针对恐怖活动犯罪增设了系列罪名,实现了帮助行为正犯化、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进一步完善了恐怖犯罪体系。修正案迎合了严峻的反恐态势,体现了从严惩治的刑事政策化思想,凸显了刑法的法益保护功能。面对严峻的反恐形势,刑事立法应当如何自处,如何在公共安全和人权保护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值得深思。本文将结合理论与实践,阐述恐怖犯罪修改所展现的刑罚介入时间前置化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风险。  
摘 要:国际投资协定中选择不同的清单管理模式会对东道国投资政策灵活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介绍了《东盟全面投资协定》中的负面清单内容,通过对比《东盟全面投资协定》与NAFTA、TPP负面清单内容的分析,提出我国负面清单措施对接国际投资规则的建议。  关键词:负面清单;不符措施;多邊国际投资协定  中图分类号:D9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7)29-0048-03 
摘要: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中对金融工具的创新,是投、融资双方为解决企业估值困难、信息不对称问题而对双方的投、融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的手段。判断对赌协议是否有效,应当综合考量交易双方的交易目的、交易架构与模式、交易风险的负担、双方的投入、合同无效的实效性、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合同无效的均衡性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性与私人自治、契约自由的权衡等因素,由法官于个案中自由裁量,以合同有效为原则、无效为例外
摘要:仇恨言论是在仇恨意图的基础上,基于性别、种族、宗教、残疾或性取向等特性对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进行攻击的言论,言论本身会引起对有关于种族、宗教、性取向等群体的歧视。仇恨言论的构成要素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分别是表达方式、指向对象、表达意图和伤害性后果。美国对于言论自由消极意义上的不干涉和积极意义上的保障给中国带来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言论自由;仇恨言论;表达自由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
摘 要: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要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具体体现,作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要不断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立足检察职能,着力完善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措施,保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保障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更优的检察产品。  关键词:检察机关;民营经
摘要:执行难”是困扰法院的一大痼疾,执行程序虽具有自身独特价值,但其作用发挥还要通过证据制度来实现。破解“被执行财产难寻”的难题,关键在于如何运用证据制度来保障和落实民事执行的公正与效率,即在执行当事人与法院之间构建科学合理的证据收集、调查、审查及举证承担等证据规则。民事执行证据制度与民事审判证据制度之间的巨大差别,决定了民事执行财产发现中不能完全适用民事审判的证据规则,必须予以矫正和完善。  关
摘要:由于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古代东西方分别发展出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截然不同的两种文明。但双方的法律制度都不约而同地将一种名为“家长权”或者“父权”的权力规定于各自的法典之中,将其作为各自法律的核心与基础。双方的家长权在内容上虽然有诸多不同,但也有很多的共通之处。本文通过对古代中国家长权与罗马家长权的对比,来探索家长权的概念、内容、历史变迁与性质,以求对古代的“家长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