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546.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2-0091-01
重庆大学曹廷华教授在《国学经典与教育》之师德修养中讲到:
师:“师法自然”。意思是说:要以自然为师,自然学习,自然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对象。论语中也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三人之中,另外两人的身上必有可供自己学习的地方。可见,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有让人可供学习的地方。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可见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必须要非常的丰富,要有别人可以学习的资本。要精通自己的业务,老师要不惑或是少惑,同时也有所谓的“行得正、坐得端”,老师立于天地间要有一股浩然正气。
德:德者得也,是指道德品格的修养让自己有所得。如果一个人获取了人格修养、心性情感修养,人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是指精神或心理的某种深化。道德融于自己的思想和事业之中。德不能从投机取巧或是歪门斜道中来,而是要从正道中来。它是人的内在需求的体现,是人的人格追求的体现。对于老师道德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老师自身所获得的内在精神食粮的多少,取决于老师对于自己人格追求所达到的程序。
修:是指按照符合规律,符合目的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要不断的学习,让学习贯穿于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和反思,善于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存善念、积善行、处善事,让老师自身的精神境界在生活中、在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升华。
养:首先是要滋养,学习的目的就是滋养自己。先滋养自己然后再去感染他人。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慢慢的积累生活中好的东西,通过对好事物的积累来达到老师自身的一种提升,最后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使学生获益。并且老师应该把这种积累、修养的过程伴随自己的一生,让应该有的道德精华为已有。
曹廷华教授对于师德修养的概述非常的精辟,也让我们对于如何当一名称职的教师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的VCR,这段VCR的主讲是一名有着30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母亲所讲的。她在开篇时所讲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说的是一所学校的一名老师,其实这位老师在工作中挺优秀的。有一次上课时,因为一名学生迟到了,老师非常生气,就冲这孩子恕吼了一句:“滚出去!请家长”。结果这名学生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让所有看过的人都觉得悲哀。我想人们悲哀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从这个故事中,我所看到的便是作为一名教师,身上的责任之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是那么的重要。
从教多年来,一直把“认真做好本质”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事,很少去认真思考,生活中到底如何做才能像教授提到的那样做一名师德修养高尚的人?读完《国学经典与教育》,静下心来,我认真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时常牢记:
敬业
始终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尽管我所任教的科目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显得非常的的薄弱,尽管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投入的并不多,但不管怎样,既然站在了讲台上,就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就是自己的本质,“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教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用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爱生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只有洒下爱的甘泉,才能绽开绚丽的花朵。爱学生,是一种生活上的关爱,更是心灵上的倾听和帮助。信息技术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想要深入的了解自己班上的学生其实挺难的。所以教师要花很多的心思和方法才能跟学生沟通,才可能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才能够针对具体的学生赋予具体的爱。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通常都会把自己的QQ号和邮箱地址在大屏幕上广播,让学生可以私下跟我交流,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告诉我。事实上我发现这个办法很不错,有些内向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她可能不敢表达或是不善表达,但是在QQ上,在这个特殊的空间内,她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关爱学生并不一定要替她们做什么,仅仅只是倾听,仅仅只是引导或是提出建议,学生便会非常感激,便会感受到老师对她们的爱,教师对学生付出了爱,收获到的也将会是满满的爱心。
重学
有丰富学识的教师,才会让学生更加崇敬。工作几年后就会发现,原本的知识储备在面对每界不同的学生,面对不断成长的学生时,越来越不能得心应手,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匮乏。只有加强学习,只有多读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终生学习”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起来,还得养成一个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其次是向别人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各行各业的人,各种年龄的人只要是优秀的,就应该虚心的向他(她)学习。从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
总之,师德修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是化为己有,融入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我无法做得像教授那样的深刻和成功,但我将铭记自己的职责,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重庆大学曹廷华教授在《国学经典与教育》之师德修养中讲到:
师:“师法自然”。意思是说:要以自然为师,自然学习,自然是学习的榜样,是学习的对象。论语中也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说:三人之中,另外两人的身上必有可供自己学习的地方。可见,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有让人可供学习的地方。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可见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自己的学问和知识必须要非常的丰富,要有别人可以学习的资本。要精通自己的业务,老师要不惑或是少惑,同时也有所谓的“行得正、坐得端”,老师立于天地间要有一股浩然正气。
德:德者得也,是指道德品格的修养让自己有所得。如果一个人获取了人格修养、心性情感修养,人就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是指精神或心理的某种深化。道德融于自己的思想和事业之中。德不能从投机取巧或是歪门斜道中来,而是要从正道中来。它是人的内在需求的体现,是人的人格追求的体现。对于老师道德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老师自身所获得的内在精神食粮的多少,取决于老师对于自己人格追求所达到的程序。
修:是指按照符合规律,符合目的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待人处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和社会行为。要不断的学习,让学习贯穿于自己的日常行为,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学习,善于总结和反思,善于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要存善念、积善行、处善事,让老师自身的精神境界在生活中、在工作的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升华。
养:首先是要滋养,学习的目的就是滋养自己。先滋养自己然后再去感染他人。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慢慢的积累生活中好的东西,通过对好事物的积累来达到老师自身的一种提升,最后形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对学生产生影响和感染,使学生获益。并且老师应该把这种积累、修养的过程伴随自己的一生,让应该有的道德精华为已有。
曹廷华教授对于师德修养的概述非常的精辟,也让我们对于如何当一名称职的教师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让师德在教育中闪光”的VCR,这段VCR的主讲是一名有着30多年教育经验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优秀母亲所讲的。她在开篇时所讲的一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说的是一所学校的一名老师,其实这位老师在工作中挺优秀的。有一次上课时,因为一名学生迟到了,老师非常生气,就冲这孩子恕吼了一句:“滚出去!请家长”。结果这名学生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让所有看过的人都觉得悲哀。我想人们悲哀的原因也许有很多。但从这个故事中,我所看到的便是作为一名教师,身上的责任之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都是那么的重要。
从教多年来,一直把“认真做好本质”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每天按部就班的做事,很少去认真思考,生活中到底如何做才能像教授提到的那样做一名师德修养高尚的人?读完《国学经典与教育》,静下心来,我认真的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要时常牢记:
敬业
始终一如既往地热爱自己的事业。尽管我所任教的科目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显得非常的的薄弱,尽管学校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投入的并不多,但不管怎样,既然站在了讲台上,就是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就是自己的本质,“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教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用积极、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爱生
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只有洒下爱的甘泉,才能绽开绚丽的花朵。爱学生,是一种生活上的关爱,更是心灵上的倾听和帮助。信息技术课每个星期只有一节,想要深入的了解自己班上的学生其实挺难的。所以教师要花很多的心思和方法才能跟学生沟通,才可能了解到学生的情况,才能够针对具体的学生赋予具体的爱。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通常都会把自己的QQ号和邮箱地址在大屏幕上广播,让学生可以私下跟我交流,有什么困难,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惑都可以告诉我。事实上我发现这个办法很不错,有些内向的学生在面对老师的时候,她可能不敢表达或是不善表达,但是在QQ上,在这个特殊的空间内,她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关爱学生并不一定要替她们做什么,仅仅只是倾听,仅仅只是引导或是提出建议,学生便会非常感激,便会感受到老师对她们的爱,教师对学生付出了爱,收获到的也将会是满满的爱心。
重学
有丰富学识的教师,才会让学生更加崇敬。工作几年后就会发现,原本的知识储备在面对每界不同的学生,面对不断成长的学生时,越来越不能得心应手,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匮乏。只有加强学习,只有多读书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终生学习”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起来,还得养成一个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其次是向别人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值得他人学习的地方。各行各业的人,各种年龄的人只要是优秀的,就应该虚心的向他(她)学习。从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献给学生。
总之,师德修养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是化为己有,融入生命的过程。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我无法做得像教授那样的深刻和成功,但我将铭记自己的职责,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中做一名优秀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