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摘自温总理视察铜川矿务局的讲话)
煤矿工人当代最可爱的人
煤矿工人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流血”的战斗。他们奉献最多,索取最少,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开篇之前
朋友,当您乘坐列车风驰电掣般驶向远方的时候,当您站在炉台前看着钢水飞泻的时候,当您开启电闸把渠水引向田野的时候,当您看到都市之夜七彩霓虹闪烁的时候,当您全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节目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当您看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候,不知您此时此刻有没有想到过 “煤”?有没有想到过我国能源的主力军——煤矿工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煤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煤炭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赞美“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动力,却不知道煤就是电的“口粮”,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而其中使用燃煤发电就占76%,耗煤量为煤炭总量的34%,预计至2010年将升至44%,由此可见:“电”——这个 “光明使者”,是依靠煤来托起和承载的,难怪知情者说:“没有煤哪有电”。而煤是靠煤矿工人辛勤劳动,艰难开采出来的!在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们不仅要付出汗与血的代价,有时甚至还要付出宝贵的生命!看着一车一车来之不易的“乌金”从矿井运往祖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需要的地方,我们不禁感叹:煤矿工人是真正带来光明和动力的无名英雄!他们才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有多少矿工的人生在矿井这地下宝殿、万里长城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压不弯的支柱
怀着对煤矿工人的崇敬心情,我们来到赣鄱大地著名的百年老矿——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煤矿采访。
握手时,我们发现他那双粗糙、伤痕累累的手——从手背到手臂全是斑斑剥剥的刺青。据说这都是下井挖煤留下的纪念,矿工个个都这样。
他叫袁贤华,是我们采访时遇到的第一位普通煤矿工人。小袁一家三代都是矿工。爷爷解放前就在安源路矿采煤,那时煤矿工人“牛马不如”,有一首煤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没人管,死了不如狗”就是真实写照。解放后,他们家翻了身。他父亲于上个世纪五十个代从朝鲜战场转业到了矿里。他常告诫小袁:“国家需要煤,社会需要煤……”他父亲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希望袁贤华能接他的班——继续下井挖煤。
袁贤华没有辜负父辈的希望,下井的第一天起,便立志当个好矿工。江南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江西,煤层薄,岩石厚,采煤难度大,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小袁说,他每次下井前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带上两身工作服,因为在井下干活全身衣服都要湿透。二是提上装满4公升水的塑料壶,因为在几百米深的地底下采煤,体能消耗特别大,洒汗如雨,干不到半小时,就得把防尘口罩扒下来拧干一次汗水,身体必须补充水分。他还说,采煤时,你只能听见风镐……嘟……嘟……,溜子运煤的刮板噪声,眼睛和耳朵都没法保护,扬起的煤尘直往这“两官”里面钻,连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井下挖煤时吃班中餐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吃送下来的面包、馒头什么的。你如果想方便,也容易,因为井下都是男的,就连“老鼠都是公的”,找个角落解决一下就行了。
矿井的生活很艰苦也很危险,有一次在井下作业时,因为盘区压力过大,加上煤质破碎,致使棚上射碴越来越大,如不及时堵上,上半层工作面就会发生“插针”危险。袁贤华见情况紧急,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住射碴口。谁知刚刚堵住射碴口就被射碴冲开了,身体也被射碴击伤了,但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射碴口堵住!他再次扑上去,竭尽全力堵住射碴口。在一旁的工友见袁贤华用身体堵孔着急地大喊:“袁师傅,这样太危险!”可袁贤华却说:“别管我,快拿尖子来堵住碴口!”经过一番紧张搏斗,射碴口终于被治服,工作面得到了保护。
采访中,我们还听说一段采煤工舍弃爱情,献身煤矿的动人故事:他叫尹隘枚,是采二区的青年采矿工。工作干劲十足,猛打猛攻,一天落煤280吨,一举突破该矿单合采煤的历史水平。然而他的爱岗敬业精神却没有得到其女朋友的认同。女朋友看不起煤矿工,来信要求他改行,否则将告吹……
尽管这样,并没有动摇他干一辈子煤矿工的信心和决心。
顶天立地的“脊梁”
在矿区,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几位敢打硬仗的党员劳模,他们是矿区顶天立地的“脊梁”。
凌敬刚,萍矿高坑二区的党员班长、全国煤炭系统特等劳模。一次,该区开展夺煤大战,工作面突然出现断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矿区要求在4天内打出一条新巷道!大家都明白,就是让专业掘进队来打,也难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现在要采煤队拿下来,怎么可能呢?一时,全区无人接“棒”。面对这种硬仗,党员劳模、班长凌敬刚主动请战。他带领28位采煤工打头阵,日夜奋战。他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于是苛刻自己一班打进10米以上才吃饭。由于风镐一触及岩壁就打滑,后座力把人震得象散了架似的,手掌磨起了血泡,他全然不顾。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志加班奋战,困了就用凉水浇一浇,振作起来干!手划伤了简单包一下,轻伤不下火线,当洞子掏到第三天时,全班同志味觉出现不良反映,大家什么都不想吃。凌敬刚想:挖石头拼的就是体力,不吃东西怎么行?他硬撑着把一个面包强吃下去,结果全吐了出来。大家硬是靠着一股拼劲硬干到第三天的深夜。而这时带的水也不多了,如果就此收班,就意味着要推迟出煤,更重要的是:这岩壁后面到底是石头还是煤炭?全矿上下有多少人急切等待着答案啊!想到这些,凌敬刚又抖擞起精神,强忍着饥渴,顽强地打着风镐!突然,他感到眼前一黑,晕倒在地。等他清醒过来,班里同志早已围在他身边。凌敬刚向大家提议,把全班人马分成几个突击小组轮番攻坚,把水留给打突击的同志喝……
经过三天半的不断攻坚奋战,终于破壁出煤;乌黑乌黑、亮晶亮晶,全是优质煤。顿时全矿山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凌敬刚和全班同志在这次采煤大战中,荣膺通令嘉奖,并获奖金3万元,大彩电壹台!
在丰矿尚庄煤业,我们被全国劳模苏光腾的感人事迹所震撼。
苏光腾,一米六不到,体重只有一百斤。1988年7月,他带着青春的梦想从广丰的一个小山村来到了丰城矿务局尚庄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采煤工是最艰苦的工种,他带着山区人吃苦耐劳的韧劲默默地对自己说,要干就干出点名堂来。他天天早进班,晚出班,轮到休息还上班,面对危险、困难、劳累,从没叫过一声苦。他在地层深处的回采工作面一干就是17年,为国家出了20多万吨煤。在他的手上、脸上、胸前、背上都散布着无数青黑色的印记。这些印记都是煤灰溅进去或是渣子划破皮肤,煤灰沉积在皮肤里留下的“勋章”。工友们说,苏光腾眼里从没有困难二字,他总是在工作面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段作业。工友们作业时碰到困难,他总是主动相帮,工友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工友。一次,他作业的工作面烧了电机,他和班长去运电机,突然,一声闷响,一股浓烟夹着煤灰从另一个当头汹涌扑将过来,“不好,可能是瓦斯突出”,有着丰富经验的苏光腾马上准确判断,此刻的他,完全可以撤到安全地段,可他想着当头有10多位工友在里面,便迎着烟雾煤尘勇敢地向当头冲去。此时瓦斯员已被掀翻的风机压在下面,他拼命用手扒出瓦斯员,将伤员从低矮的巷道里向外挪至安全地带,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工作特别出色,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矿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2005年“五一”获全国劳模殊荣,并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
象凌敬刚、苏光腾这样的劳模,仅江西煤炭战线就有许多,他们是:全国劳模王湘萍、彭志祥、扬和平、李洪定、王文华……
有了这样能攻善战的劳模群体,还有什么难关拿不下,还有什么重压顶不起,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我们为煤炭战线能有这样顶天立地的“脊梁”而感到自豪!
心灵的呼唤
在煤炭战线,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各级领导。他们对党的事业特别忠诚,对煤炭行业特别热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模范行动带领广大煤炭职工拼搏奉献着。江西省煤炭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易光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位因有特殊贡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工作特别繁忙。相约多次,好不容易记者才见到这位刚从丰矿赶来接受采访的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的领头雁。
易光景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奋斗终生,上大学读采矿专业,以示明志。大学一毕业,他就来到了江西,从基层采煤工干起,和采煤工们一起摸爬滚打,同下井、同落煤、同吃班中餐,不但磨砺出了刚毅果敢的意志,而且和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受大家的爱戴和组织的信任,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直至走上煤炭行业高层领导岗位。
上任不到两年,易光景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足迹遍布所属企业的每个矿井。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真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这位才智人物的带领下,江西煤炭经济迅速驶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江煤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三年翻番的目标,连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并获得省政府三年翻番贡献奖。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赣煤集团各项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安全状况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成绩来之不易,易光景没有沾沾自喜。他说,这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结果。目前,易总最操心的就是煤矿的安全问题。谈到安全,易总的情绪尤为激动,他动情地说,每当看到发生事故矿工遇难时,他的眼睛在流泪,心在流血。这位对矿工有着深厚感情的老总只要想到安全问题,就睡不好觉,吃不香饭。是啊,他们的责任太大,担子太沉。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产业被矿难笼罩,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心病,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广大煤炭战线职工从心底呼唤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易总分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南方地质结构复杂,开采难度大。二是管理不严,措施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虽然煤矿行业的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但尚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安全资金紧缺,投入较少,欠账较多,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四是管理人员及工人的素质急待提高等等。易总的分析非常客观现实且深刻。煤炭行业也有高新技术,也要讲科学管理,不是什么人都能搞煤矿工作,应该提高煤炭行业的准入门槛。煤矿行业应有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队伍。煤矿呼唤科技人员,需要大学生,有关大学应该恢复和增设煤炭专业,以培养更多有文化的煤炭专业人才,国家应加大对煤矿的投入,不断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煤矿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各行各业,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许多方面的情况还不尽人意。煤炭行业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阳光雨露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煤炭战线干部职工,对煤炭工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煤矿调查研究,看望煤矿职工,解决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又亲临陕西铜川看望职工家属,慰问煤矿工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让大家平安下井,平安回家。既要搞好生产,又要注意安全。
曾培炎副总理最近出席国务院召开的由全国煤炭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不久前,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以国务院名义颁布实施。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对“煤炭资源管理、煤矿人才保障、就近利用煤炭资源、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关注矿工生命和健康”等方面做了明确阐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煤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深信煤矿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并非结束语
朋友,当您读完这篇文章时,您是否对煤炭行业、特别是煤矿工人有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煤矿工人,为了祖国的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长年累月在湿潮、阴暗、闷热、肮脏、危险的环境下工作,随时都可能遭遇“水、火、瓦斯、煤尘、冒顶”的伤害。他们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曾获得“特别能战斗”光荣称号。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一场“流血”的战争。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煤矿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的矿井。这样艰苦的高危行业,他们的待遇与电信、交通,电力、金融等行业相比,差距太大,这种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然而,我们的煤矿工人却忍辱负重,知足常乐,默默奉献!他们像一块块优质焦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的动人事迹难道不值得人们学习吗?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歌颂弘扬吗?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关心、爱护和特别关注,他们真正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煤矿工人当代最可爱的人
煤矿工人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流血”的战斗。他们奉献最多,索取最少,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
开篇之前
朋友,当您乘坐列车风驰电掣般驶向远方的时候,当您站在炉台前看着钢水飞泻的时候,当您开启电闸把渠水引向田野的时候,当您看到都市之夜七彩霓虹闪烁的时候,当您全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精彩节目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当您看见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祖国建设日新月异的时候,不知您此时此刻有没有想到过 “煤”?有没有想到过我国能源的主力军——煤矿工人。我国是以煤炭为主体能源的国家,煤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煤炭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石。然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常常会赞美“电”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动力,却不知道煤就是电的“口粮”,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已占总发电量的80%以上,而其中使用燃煤发电就占76%,耗煤量为煤炭总量的34%,预计至2010年将升至44%,由此可见:“电”——这个 “光明使者”,是依靠煤来托起和承载的,难怪知情者说:“没有煤哪有电”。而煤是靠煤矿工人辛勤劳动,艰难开采出来的!在恶劣的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中,他们不仅要付出汗与血的代价,有时甚至还要付出宝贵的生命!看着一车一车来之不易的“乌金”从矿井运往祖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需要的地方,我们不禁感叹:煤矿工人是真正带来光明和动力的无名英雄!他们才是当代最可爱的人!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有多少矿工的人生在矿井这地下宝殿、万里长城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压不弯的支柱
怀着对煤矿工人的崇敬心情,我们来到赣鄱大地著名的百年老矿——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安源煤矿采访。
握手时,我们发现他那双粗糙、伤痕累累的手——从手背到手臂全是斑斑剥剥的刺青。据说这都是下井挖煤留下的纪念,矿工个个都这样。
他叫袁贤华,是我们采访时遇到的第一位普通煤矿工人。小袁一家三代都是矿工。爷爷解放前就在安源路矿采煤,那时煤矿工人“牛马不如”,有一首煤谣:“少年进炭棚,老来背竹筒,病了没人管,死了不如狗”就是真实写照。解放后,他们家翻了身。他父亲于上个世纪五十个代从朝鲜战场转业到了矿里。他常告诫小袁:“国家需要煤,社会需要煤……”他父亲临终前唯一的心愿;希望袁贤华能接他的班——继续下井挖煤。
袁贤华没有辜负父辈的希望,下井的第一天起,便立志当个好矿工。江南地质结构复杂,特别是江西,煤层薄,岩石厚,采煤难度大,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小袁说,他每次下井前有两样东西是必备的:一是带上两身工作服,因为在井下干活全身衣服都要湿透。二是提上装满4公升水的塑料壶,因为在几百米深的地底下采煤,体能消耗特别大,洒汗如雨,干不到半小时,就得把防尘口罩扒下来拧干一次汗水,身体必须补充水分。他还说,采煤时,你只能听见风镐……嘟……嘟……,溜子运煤的刮板噪声,眼睛和耳朵都没法保护,扬起的煤尘直往这“两官”里面钻,连吐出来的痰都是黑的。
井下挖煤时吃班中餐非常简单,一般都是吃送下来的面包、馒头什么的。你如果想方便,也容易,因为井下都是男的,就连“老鼠都是公的”,找个角落解决一下就行了。
矿井的生活很艰苦也很危险,有一次在井下作业时,因为盘区压力过大,加上煤质破碎,致使棚上射碴越来越大,如不及时堵上,上半层工作面就会发生“插针”危险。袁贤华见情况紧急,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住射碴口。谁知刚刚堵住射碴口就被射碴冲开了,身体也被射碴击伤了,但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射碴口堵住!他再次扑上去,竭尽全力堵住射碴口。在一旁的工友见袁贤华用身体堵孔着急地大喊:“袁师傅,这样太危险!”可袁贤华却说:“别管我,快拿尖子来堵住碴口!”经过一番紧张搏斗,射碴口终于被治服,工作面得到了保护。
采访中,我们还听说一段采煤工舍弃爱情,献身煤矿的动人故事:他叫尹隘枚,是采二区的青年采矿工。工作干劲十足,猛打猛攻,一天落煤280吨,一举突破该矿单合采煤的历史水平。然而他的爱岗敬业精神却没有得到其女朋友的认同。女朋友看不起煤矿工,来信要求他改行,否则将告吹……
尽管这样,并没有动摇他干一辈子煤矿工的信心和决心。
顶天立地的“脊梁”
在矿区,我们有幸采访到了几位敢打硬仗的党员劳模,他们是矿区顶天立地的“脊梁”。
凌敬刚,萍矿高坑二区的党员班长、全国煤炭系统特等劳模。一次,该区开展夺煤大战,工作面突然出现断层,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矿区要求在4天内打出一条新巷道!大家都明白,就是让专业掘进队来打,也难保证按时完成任务,现在要采煤队拿下来,怎么可能呢?一时,全区无人接“棒”。面对这种硬仗,党员劳模、班长凌敬刚主动请战。他带领28位采煤工打头阵,日夜奋战。他知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于是苛刻自己一班打进10米以上才吃饭。由于风镐一触及岩壁就打滑,后座力把人震得象散了架似的,手掌磨起了血泡,他全然不顾。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志加班奋战,困了就用凉水浇一浇,振作起来干!手划伤了简单包一下,轻伤不下火线,当洞子掏到第三天时,全班同志味觉出现不良反映,大家什么都不想吃。凌敬刚想:挖石头拼的就是体力,不吃东西怎么行?他硬撑着把一个面包强吃下去,结果全吐了出来。大家硬是靠着一股拼劲硬干到第三天的深夜。而这时带的水也不多了,如果就此收班,就意味着要推迟出煤,更重要的是:这岩壁后面到底是石头还是煤炭?全矿上下有多少人急切等待着答案啊!想到这些,凌敬刚又抖擞起精神,强忍着饥渴,顽强地打着风镐!突然,他感到眼前一黑,晕倒在地。等他清醒过来,班里同志早已围在他身边。凌敬刚向大家提议,把全班人马分成几个突击小组轮番攻坚,把水留给打突击的同志喝……
经过三天半的不断攻坚奋战,终于破壁出煤;乌黑乌黑、亮晶亮晶,全是优质煤。顿时全矿山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凌敬刚和全班同志在这次采煤大战中,荣膺通令嘉奖,并获奖金3万元,大彩电壹台!
在丰矿尚庄煤业,我们被全国劳模苏光腾的感人事迹所震撼。
苏光腾,一米六不到,体重只有一百斤。1988年7月,他带着青春的梦想从广丰的一个小山村来到了丰城矿务局尚庄煤矿,当了一名采煤工。采煤工是最艰苦的工种,他带着山区人吃苦耐劳的韧劲默默地对自己说,要干就干出点名堂来。他天天早进班,晚出班,轮到休息还上班,面对危险、困难、劳累,从没叫过一声苦。他在地层深处的回采工作面一干就是17年,为国家出了20多万吨煤。在他的手上、脸上、胸前、背上都散布着无数青黑色的印记。这些印记都是煤灰溅进去或是渣子划破皮肤,煤灰沉积在皮肤里留下的“勋章”。工友们说,苏光腾眼里从没有困难二字,他总是在工作面最危险、最困难的地段作业。工友们作业时碰到困难,他总是主动相帮,工友们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他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工友。一次,他作业的工作面烧了电机,他和班长去运电机,突然,一声闷响,一股浓烟夹着煤灰从另一个当头汹涌扑将过来,“不好,可能是瓦斯突出”,有着丰富经验的苏光腾马上准确判断,此刻的他,完全可以撤到安全地段,可他想着当头有10多位工友在里面,便迎着烟雾煤尘勇敢地向当头冲去。此时瓦斯员已被掀翻的风机压在下面,他拼命用手扒出瓦斯员,将伤员从低矮的巷道里向外挪至安全地带,为抢救伤员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工作特别出色,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局、矿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2005年“五一”获全国劳模殊荣,并进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接见。
象凌敬刚、苏光腾这样的劳模,仅江西煤炭战线就有许多,他们是:全国劳模王湘萍、彭志祥、扬和平、李洪定、王文华……
有了这样能攻善战的劳模群体,还有什么难关拿不下,还有什么重压顶不起,还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我们为煤炭战线能有这样顶天立地的“脊梁”而感到自豪!
心灵的呼唤
在煤炭战线,有许许多多优秀的各级领导。他们对党的事业特别忠诚,对煤炭行业特别热爱。他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模范行动带领广大煤炭职工拼搏奉献着。江西省煤炭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易光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这位因有特殊贡献,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工作特别繁忙。相约多次,好不容易记者才见到这位刚从丰矿赶来接受采访的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的领头雁。
易光景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奋斗终生,上大学读采矿专业,以示明志。大学一毕业,他就来到了江西,从基层采煤工干起,和采煤工们一起摸爬滚打,同下井、同落煤、同吃班中餐,不但磨砺出了刚毅果敢的意志,而且和工友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很受大家的爱戴和组织的信任,担任过多种领导职务,直至走上煤炭行业高层领导岗位。
上任不到两年,易光景和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足迹遍布所属企业的每个矿井。他们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日,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真可谓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这位才智人物的带领下,江西煤炭经济迅速驶入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江煤集团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利税三年翻番的目标,连续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企业”,并获得省政府三年翻番贡献奖。通过几年不懈的努力,赣煤集团各项工作有长足的进步,安全状况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成绩来之不易,易光景没有沾沾自喜。他说,这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的结果。目前,易总最操心的就是煤矿的安全问题。谈到安全,易总的情绪尤为激动,他动情地说,每当看到发生事故矿工遇难时,他的眼睛在流泪,心在流血。这位对矿工有着深厚感情的老总只要想到安全问题,就睡不好觉,吃不香饭。是啊,他们的责任太大,担子太沉。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煤炭产业被矿难笼罩,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矿经营管理者的一个心病,也是全党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广大煤炭战线职工从心底呼唤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易总分析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不高,特别是南方地质结构复杂,开采难度大。二是管理不严,措施不到位。有章不循,违章作业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虽然煤矿行业的寒冬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但尚有很多深层次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安全资金紧缺,投入较少,欠账较多,安全技术、装备落后。四是管理人员及工人的素质急待提高等等。易总的分析非常客观现实且深刻。煤炭行业也有高新技术,也要讲科学管理,不是什么人都能搞煤矿工作,应该提高煤炭行业的准入门槛。煤矿行业应有一支有知识、有技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专业队伍。煤矿呼唤科技人员,需要大学生,有关大学应该恢复和增设煤炭专业,以培养更多有文化的煤炭专业人才,国家应加大对煤矿的投入,不断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减轻矿工的劳动强度。同时,煤矿行业的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各行各业,也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然而目前许多方面的情况还不尽人意。煤炭行业的发展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
党的阳光雨露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煤炭战线干部职工,对煤炭工业发展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深入煤矿调查研究,看望煤矿职工,解决煤矿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2005年元旦,温家宝总理又亲临陕西铜川看望职工家属,慰问煤矿工人,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强调指出: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十分光荣,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得到全社会的爱护。煤炭行业是高危行业,一定要抓好安全生产,爱惜每一个矿工的生命,让大家平安下井,平安回家。既要搞好生产,又要注意安全。
曾培炎副总理最近出席国务院召开的由全国煤炭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不久前,国务院第92次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以国务院名义颁布实施。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意见》对“煤炭资源管理、煤矿人才保障、就近利用煤炭资源、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关注矿工生命和健康”等方面做了明确阐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煤炭工业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煤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深信煤矿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并非结束语
朋友,当您读完这篇文章时,您是否对煤炭行业、特别是煤矿工人有新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煤矿工人,为了祖国的建设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长年累月在湿潮、阴暗、闷热、肮脏、危险的环境下工作,随时都可能遭遇“水、火、瓦斯、煤尘、冒顶”的伤害。他们是普天下最能吃苦,最能受累而且最刚强的一个特殊群体,曾获得“特别能战斗”光荣称号。他们在和平年代仍在进行着一场“流血”的战争。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去改变煤矿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设一流的、现代化的矿井。这样艰苦的高危行业,他们的待遇与电信、交通,电力、金融等行业相比,差距太大,这种状况应该尽快得到改变。然而,我们的煤矿工人却忍辱负重,知足常乐,默默奉献!他们像一块块优质焦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他们的动人事迹难道不值得人们学习吗?他们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难道不值得歌颂弘扬吗?他们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关心、爱护和特别关注,他们真正无愧为当代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