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乒乓球运动员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的程度。本文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的概念、作用和影响心理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的心理准备进行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乒乓球;赛前;心理准备;心理调节
1.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一些技术水平和实力高的运动员反而会输给低于自己水平的运动员,这说明比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问题,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重视大赛前心理准备调节、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环节。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濮阳市市级乒乓球专业队及相关校队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56人、12岁—17岁、性别男。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全国体育院校所发表关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与研究刊物与心理素质(赛前)的有关的文献数十篇,由此了解目前在乒乓球领域中心理素质的科研方法和现状。为本论文研究提供参考。
2.2.2对比分析法
通过观摩各乒乓球队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心理的变化,进行总结与分析。
2.2.3询问调查法
与乒乓球队内以及对外的其他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状态和调节方法的交谈,调查总结得出一些有效的意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过度紧张;比赛压力大,包袱沉重;想赢怕输;缺乏信心、怯场等。
3.1.1过度紧张压力大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前精神过度紧张是赛前心理障碍中表现最多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运动员在赛前精神紧张程度高于平时是正常的,这将有助于动员机体的各个系统进入更积极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也高于平时。
市级专业队过度紧张的比例为9%,在省运会中有1 名运动员因过度紧张,在比赛中动作失常,体力分配不妥,被大比分淘汰出局。相关学校队中过度紧张的比例为14.7%,其中有一次学校之间比赛中,一名运动员竟然因紧张导致身体不适终止比赛。
3.1.2冷漠消沉反应慢
赛前淡漠主要同乒乓球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反而导致抑制状态的出现。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不思比赛、身体感到乏力、反应迟钝等,同时常有感觉准备活动总是活动不开、肌肉发紧等现象。
市级专业队过度冷漠的比例为13.7%,相关学校队的过度淡漠比例为20.6%。从总的比赛情况看,有5名运动员赛后承认在比赛中体力不足,消极被动,另外,有11名运动员比赛后自己承认兴奋性不高,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
3.1.3盲目自信过于兴奋
盲目自信也是青少年运动员一种赛前常有的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比赛的复杂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从表面上看兴奋性高,似乎信心十足,总相信能轻易战胜对手,而不去认真分析对手,对面临的困难持安然消极态度,盲目乐观地等待比赛的来临。这种状态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旦处于劣势和碰到挫折时,其情绪会一落千丈,动作失调、束手无策、急躁烦恼,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比赛连续失败。
市级专业队过度盲目自信的比例为4.5%,相关学校队中过度盲目自信的比例为11.8%,其中有9名运动员赛后承认在比赛中存在轻敌的情况。
3.2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主观因素
1)骄傲自满,缺乏正确认识。
2)缺乏自信,过高估计对手。
3)参赛机会少,缺乏比赛经验。
3.2.2客观因素
1)在乒乓球比赛中,其运动特点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以一对一为主,气氛紧张激烈。这些特点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
2)比赛具有很大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运动员的比赛活动、比赛成绩对他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比赛常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出去,运动员的比赛活动、比赛成绩往往受到社会的评价,产生社会影响。
3)乒乓球比赛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场地、器材等.有些运动员在客观条件不理想时,心理上就形成较大障碍,情绪过度紧张,往往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输给那些水平相当但心理素质比其过硬的运动员了.
3.3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方法
3.3.1强化比赛信心
自信与能力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有自信心,能力往往能正常发挥;而能力表现出来了,自信心也就更强了。另外,还需要有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唯有如此,才能在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起自信心。
3.3.2目标切合实际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只有明确比赛任务的意义,才能加强责任感,才能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投入到赛前的紧张训练和比赛当中,发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才有可能战胜各种困难,从而战胜对手。
3.3.3加强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模拟的内容可包括主要对手特点、裁判的误判、气候条件、场地条件、不同特点的比赛、时差等。
3.3.4自我评价客观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而过高地估计任务的难度,这时就容易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如遭遇失败,就更加会强化低估自己的倾向,如果某一次意外成功了,才会重新认识自己,因此对自我进行客观积极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3.4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赛的心理调节
3.4.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采用一定的“模式”来进行自我暗示,也就是以自己的思想、语言暗示对自己心理施加影响,对解除竞赛前紧张状态能起一定作用,并能形成条件反射。
3.4.2调整呼吸法
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来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感。临赛前,原地站立,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呼出,随后自然呼吸,使呼吸均匀而有节奏,致使紧张的情绪逐渐转移到呼吸方面,从而有利于情绪的稳定,使运动员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
3.4.3转移注意法
赛前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的刺激物上,如读读书和看报纸,听听音乐,用音乐调节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乒乓球赛前心理调节比较流行的方法之一.
3.4.4想象调节法
想象调节是当今体育界运用较广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就是利用运动表象调节原理而进行,有助于对比赛和调节进行模拟,有助于运动员减少焦虑紧张,提高运动能力和调整身心状态。
4.结论
4.1.1赛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三种心理问题是过度紧张压力大、冷漠消沉反应慢和盲目自信过于兴奋。
4.1.2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主观因素包括骄傲自满,缺乏正确认识、缺乏自信,过高估计对手、参赛机会少,缺乏比赛经验。客观因素包括乒乓球比赛的重要性、比赛具有很大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
4.1.3强化比赛信心、目标切合实际、加强模拟训练、自我评价客观是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4.1.4运动竞赛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运动员临场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而且取决于赛前的准备,特别是赛前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雪凯,陈千山.谈乒乓球运动赛前及期间的心理调控[J].安徽体育科技,2004,(03).
[2]须晓东,刘守古,周映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周期研究_兼谈11分新赛制的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的必[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董扬,孙麒麟,陶冶.关于11分制乒乓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表现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4]周秀军,张新.论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及其干预措施[J]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5]须晓东,刘守嘏,周映春.乒乓球竞赛规则嬗变与赛前心理训练周期的调控[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6]刘瑞平.乒乓球赛前的心理准备[J]成都体育学院学,2004,(03).
[7]胡启凯,智勇发.浅议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
[8]孙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9]王成钢,蔡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10]陈伟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05).
关键词:乒乓球;赛前;心理准备;心理调节
1.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复杂多变,对抗性较强的项目,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即使身体、技术、战术达到应有的水平,而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素质较差,在比赛中也不会取得满意的成绩,一些技术水平和实力高的运动员反而会输给低于自己水平的运动员,这说明比赛不仅仅是体力和技战术问题,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重视大赛前心理准备调节、培养最佳竞技状态已成为创造优异成绩的重要环节。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濮阳市市级乒乓球专业队及相关校队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56人、12岁—17岁、性别男。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全国体育院校所发表关于心理素质的培养与研究刊物与心理素质(赛前)的有关的文献数十篇,由此了解目前在乒乓球领域中心理素质的科研方法和现状。为本论文研究提供参考。
2.2.2对比分析法
通过观摩各乒乓球队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心理的变化,进行总结与分析。
2.2.3询问调查法
与乒乓球队内以及对外的其他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状态和调节方法的交谈,调查总结得出一些有效的意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还没有成熟,他们的注意特点已经有较好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尤其对独特、新颖、多样的训练方法倍感兴趣,同时他们也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过度紧张;比赛压力大,包袱沉重;想赢怕输;缺乏信心、怯场等。
3.1.1过度紧张压力大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赛前精神过度紧张是赛前心理障碍中表现最多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运动员在赛前精神紧张程度高于平时是正常的,这将有助于动员机体的各个系统进入更积极的状态,使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也高于平时。
市级专业队过度紧张的比例为9%,在省运会中有1 名运动员因过度紧张,在比赛中动作失常,体力分配不妥,被大比分淘汰出局。相关学校队中过度紧张的比例为14.7%,其中有一次学校之间比赛中,一名运动员竟然因紧张导致身体不适终止比赛。
3.1.2冷漠消沉反应慢
赛前淡漠主要同乒乓球运动员大脑皮层兴奋过程下降,抑制过程加强有关,有的是因为精神过度紧张反而导致抑制状态的出现。这种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缺乏信心、不思比赛、身体感到乏力、反应迟钝等,同时常有感觉准备活动总是活动不开、肌肉发紧等现象。
市级专业队过度冷漠的比例为13.7%,相关学校队的过度淡漠比例为20.6%。从总的比赛情况看,有5名运动员赛后承认在比赛中体力不足,消极被动,另外,有11名运动员比赛后自己承认兴奋性不高,没有发挥平时的水平。
3.1.3盲目自信过于兴奋
盲目自信也是青少年运动员一种赛前常有的心理状态其主要表现是对即将来临的比赛的复杂和困难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从表面上看兴奋性高,似乎信心十足,总相信能轻易战胜对手,而不去认真分析对手,对面临的困难持安然消极态度,盲目乐观地等待比赛的来临。这种状态的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一旦处于劣势和碰到挫折时,其情绪会一落千丈,动作失调、束手无策、急躁烦恼,以致形成恶性循环使比赛连续失败。
市级专业队过度盲目自信的比例为4.5%,相关学校队中过度盲目自信的比例为11.8%,其中有9名运动员赛后承认在比赛中存在轻敌的情况。
3.2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影响因素分析
3.2.1主观因素
1)骄傲自满,缺乏正确认识。
2)缺乏自信,过高估计对手。
3)参赛机会少,缺乏比赛经验。
3.2.2客观因素
1)在乒乓球比赛中,其运动特点表现为:速度快,技巧性强,精确度高,变化快而复杂,比赛方式以一对一为主,气氛紧张激烈。这些特点很容易使运动员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
2)比赛具有很大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运动员的比赛活动、比赛成绩对他个人生活有重大影响。比赛常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出去,运动员的比赛活动、比赛成绩往往受到社会的评价,产生社会影响。
3)乒乓球比赛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如场地、器材等.有些运动员在客观条件不理想时,心理上就形成较大障碍,情绪过度紧张,往往在比赛开始前,就已经输给那些水平相当但心理素质比其过硬的运动员了.
3.3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方法
3.3.1强化比赛信心
自信与能力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有自信心,能力往往能正常发挥;而能力表现出来了,自信心也就更强了。另外,还需要有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唯有如此,才能在困难的条件下,建立起自信心。
3.3.2目标切合实际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只有明确比赛任务的意义,才能加强责任感,才能动员自己的一切力量投入到赛前的紧张训练和比赛当中,发挥勇猛顽强的拼搏精神,才有可能战胜各种困难,从而战胜对手。
3.3.3加强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可以增强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模拟的内容可包括主要对手特点、裁判的误判、气候条件、场地条件、不同特点的比赛、时差等。
3.3.4自我评价客观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可能低估自己的能力,而过高地估计任务的难度,这时就容易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如遭遇失败,就更加会强化低估自己的倾向,如果某一次意外成功了,才会重新认识自己,因此对自我进行客观积极的评价是十分重要的。
3.4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临赛的心理调节
3.4.1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采用一定的“模式”来进行自我暗示,也就是以自己的思想、语言暗示对自己心理施加影响,对解除竞赛前紧张状态能起一定作用,并能形成条件反射。
3.4.2调整呼吸法
主要是通过呼吸的调整,来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感。临赛前,原地站立,深吸一口气,然后缓慢呼出,随后自然呼吸,使呼吸均匀而有节奏,致使紧张的情绪逐渐转移到呼吸方面,从而有利于情绪的稳定,使运动员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
3.4.3转移注意法
赛前把注意力转移到与比赛无关的刺激物上,如读读书和看报纸,听听音乐,用音乐调节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也是乒乓球赛前心理调节比较流行的方法之一.
3.4.4想象调节法
想象调节是当今体育界运用较广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就是利用运动表象调节原理而进行,有助于对比赛和调节进行模拟,有助于运动员减少焦虑紧张,提高运动能力和调整身心状态。
4.结论
4.1.1赛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经常出现的三种心理问题是过度紧张压力大、冷漠消沉反应慢和盲目自信过于兴奋。
4.1.2影响运动员赛前心理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种,主观因素包括骄傲自满,缺乏正确认识、缺乏自信,过高估计对手、参赛机会少,缺乏比赛经验。客观因素包括乒乓球比赛的重要性、比赛具有很大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
4.1.3强化比赛信心、目标切合实际、加强模拟训练、自我评价客观是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4.1.4运动竞赛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运动员临场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而且取决于赛前的准备,特别是赛前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刘雪凯,陈千山.谈乒乓球运动赛前及期间的心理调控[J].安徽体育科技,2004,(03).
[2]须晓东,刘守古,周映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周期研究_兼谈11分新赛制的特征及赛前心理训练的必[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02).
[3]董扬,孙麒麟,陶冶.关于11分制乒乓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表现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02).
[4]周秀军,张新.论乒乓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及其干预措施[J]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07,(03).
[5]须晓东,刘守嘏,周映春.乒乓球竞赛规则嬗变与赛前心理训练周期的调控[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04).
[6]刘瑞平.乒乓球赛前的心理准备[J]成都体育学院学,2004,(03).
[7]胡启凯,智勇发.浅议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1).
[8]孙燕.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9]王成钢,蔡森.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
[10]陈伟伟.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及调控方法[J].肇庆学院学报2006,(05).